一.收錄篇目:共四十一篇,依論語內容屬性區分成十一個主題,每個主題另設計具詼諧感的副標,另針對原文作淺而易懂的注釋,以幫助讀者了解生難字詞。
▓十一個主題大網如下:
(一)孔子的為人
(二)論道德修養
(三)論仁
(四)論孝
(五)論學
(六)論教育
(七)論詩禮樂
(八)論政治
(九)論士與君子
(十)論古今人物
(十一)孔子的弟子
二.每篇另撰寫導讀文,包含歸納與統整原文的想法,並提出契合生活的思惟,能與生活經驗或社會事件相印證。
三.與本篇相關、具歸納與創意思考的問題,引領讀者一起探討深思。
四.每篇另撰寫與主題相關的心得寫作導引(引導式作文形式)。
本書特色:
悅讀論語,正當紅!
十二年國教提升閱讀素養最優質的讀物--
結合「閱讀」「整合」「思考」「寫作」「報告」!
101學年度全國第一高工大安高工全校「閱讀寫作」指定閱讀書籍!
二O一四年將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教,屆時「閱讀」、「整合」、「思考」、「寫作」、「報告」是密不可分的連串學習要點。「悅讀論語十分鐘」規劃成四大單元,其特色簡述如下:
一.閱讀同屬性的經典原文:分成十一個主題,四十一篇,每篇的內容都融合了閱讀、思考、寫作。
二.經典導讀的整合訓練:將《論語》中蘊含的千年智慧與現代生活環境、社會事件、典範人物相結合,引導讀者換個角度讀論語。
三.多元化的思考邏輯訓練:文中所舉的人事物涵蓋古今中外,擴及各行各業,有偉人、影劇明星、企業家、政治家、大廚師、草根人物等等,其古今印證的事例具多元性,訓練學子思考邏輯能力,上臺報告不再言而無味。
四.經典主旨融入引導式作文:以每篇文章的義涵來命題,面對引導式作文不再乏善可陳。
作者簡介:
總策畫:大安高工林淑芬老師
經 歷:
1.大安高工國文科教師29年,導師19年
2.教育部高職國文科課程綱要審訂委員(89~93年)
3.教育部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一般科目與藝術學科中心課
程發展委員(93~101年)
4.教育部後期中等學校國文科課程綱要審訂委員(91~93年)
5.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高職國文輔導團」創團及資深團員、精鍊文本工作坊召集人(95~101年)
得獎紀錄
1.第十一屆全國「POWER 卓越教師」-高中職組首獎/星雲法師信託基金(99年)
2.「金鐸獎」教學獎/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98年)
3.「語文與社會」類特殊優良教師/高中職組/臺北市政府教育局(96年)
4.「SPECIAL教師」臺北市教師會/高中職組。(92,100年)
5.「品德小故事」寫作指導獎/教育部(94年)
6.「全國生命教育徵文」寫作指導獎/教育部(98年)
7.「閱讀心得」活動寫作指導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95~101年)
8.「閱讀活動推廣」最佳推手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99~100年)
繪者簡介:
吳佳臻
1.專業美術繪圖設計師
2.擅長封面設計,繪本插圖,撕紙畫,布貼畫,紙黏本,人物Q版公仔設計
章節試閱
論孝1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原文】
(一)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1);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2),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第一〉
(二) 子游問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3)。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第二〉
(三) 子夏問孝。子日:「色難(4)。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5),曾(6)是以為孝乎?」 〈為政‧第二〉
(四) 子曰:「父母之年(7),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第四〉
(五)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8)」。〈里仁‧第四〉
【注釋】
(1)鮮:很少。
(2)務本:重視基本修養。
(3)能養:盡力供養。
(4)色:和悅的表情。
(5)饌:飲食。
(6)曾:乃。
(7)年:年紀。
(8)方:方位;地方。
【導讀】 溫柔對待親愛的人
員林慈濟人為慶祝「九九重陽節」舉辦「敬老尊親感恩茶會」活動,藉此提醒為人子女們,對於家中的長輩要敬老盡孝,及時掌握每一個可以表達孝心的行動與機會,回饋親恩的機會不一定是在功成名就之後,而是時時的表現在生活的每一個關心之中。在奉茶的當下,除了表達了晚輩的敬意與感恩,也學會反省自己--成長後,是否關心過父母?究竟為父母做了什麼?一杯小小的清茶,在誠摯奉茶的當下,透過濃濃的感恩心、誠懇的懺悔情,更能適時化解親子間的芥蒂,傳遞美好的溫馨。
我們習慣對同學和氣,可以增進融洽;對朋友體貼,可以擴展人際;對師長尊重,可以利益前程。卻很少細想:與家人的關係,是這世上最該珍惜的情感,許多人卻忽略了對家人和氣。習慣的「享受」家中的物質與心理的需求,「付出」成了父母的責任,當要求與不滿變成了溝通的主題時,緊張的親子關係疏離了彼此的關懷。
美滿家庭來自父母深情的呵護與無怨無悔的耕耘,子女以安然的成長來回饋雙親終身的辛勞,「孝」本是一個自然的情感互動。以飲食養父母,不算是難事,與父母相處時,溫婉欣悅的態度才是誠懇的孝心,父母更欣喜子女在行孝中所養成的敦厚人格。對於雙親而言:子女在生活中的敬愛更甚於子女功成名就後的榮耀。
擁有親情的呵護,是生命中最圓滿的美好。二十四孝裡「彩衣娛親」的老萊子,即使在終老之年,依然盡心盡力的逗弄父母「笑」來表達「孝」心;而家喻戶曉的花木蘭,則是運用戰場的功績為父母「效」勞來善盡「孝」道。現代人除了賺錢奉養父母,做到「能養」的回報,還能夠完成「笑」與「效」的親情期待嗎?流行歌手周杰倫編寫「聽媽媽的話」這首歌,說明他的成功源自於母親的教誨。歌詞中反覆出現的「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提醒大家要從「順親」來「尊親」。
孝的表達不會只局限於一個形式,如果體認到:孝的真諦重在內心的誠,並非是外在的奉養行為而已,那麼,行孝當是最重要創意表現了。遊子時時報平安、一通賀父母生日的簡訊、關心父母健康的卡片、一杯及時奉上的清茶、一個清晨的笑容、一個晚歸的抱歉…處處可以表達對雙親的孝心,幸福就在每一個相互關心的行動中激發。
<<禮記>>祭義篇曰;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深愛是緣自於真心誠意的感恩;和氣是透過溫和的說話語氣表達;愉色則是時時帶著和悅開朗的面色;婉容則是永保婉轉的面容、神態。因為感恩而生的珍惜即是深愛,即可自然表達出對家人父母體諒與關愛,和諧增進,歡喜充滿。家是永遠的避風港,需要一輩子用溫柔的心去珍惜、經營。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了。
【延伸思考】
1.孔子認為對父母的過錯要「幾諫。」重視委婉且恭敬的態度,不可以違抗父母的意思,而且即使父母不能體諒,也不能抱怨,仍舊要持續關心。你覺得目前父母有那些行為你不甚贊成,你如何委婉的提出意見,讓父母知曉而有改進的意願呢?
2.離家到國外工作算是對父母不孝順嗎?遊子如何才能安慰時時為孩子憂慮不安的雙親心?
【引導作文】
生活中,可以有那些行動適時的表達「敬親」的心意;或是如何以「色難」為戒,來改善自己與父母互動的行為。仔細想想,親子衝突是否也經常發生在你和父母之間呢?當和爸爸媽媽起衝突時,要怎麼處理才是最恰當的呢?試著以不同角度的思考,透過個人省思與生活中所體會到對人的包容與瞭解,來增進親子的和諧。請以「解決親子衝突,就從□□□□做起」為題,完成一篇文章。
論孝1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原文】
(一)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1);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2),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第一〉
(二) 子游問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3)。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第二〉
(三) 子夏問孝。子日:「色難(4)。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5),曾(6)是以為孝乎?」 〈為政‧第二〉
(四) 子曰:「父母之年(7),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第四〉
(五) 子曰:「...
作者序
將《論語》的精神內化成生活態度
一本書的理想,如果可以易地萬里而忠實呈現,這就是經典。
一本書的理論,如果可以橫亙千年且依然實用,這就是經典。
一本書的實踐,如果可以走入生活並應用自如,這就是經典。
論語是一本經歷了千年考驗的經典,它超效能的導引力量就像現今的強力LED燈般地節能、省電,不必花費任何的費用,只要將論語的精神內化成生活態度,便能從迷惘中找到安頓心靈的明燈。
論語的核心主張:「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生活學習是所有智慧的導師,掌握生活中的身心力行,才會懂得與周遭和諧、互助。有智慧、守紀律、善良、謙虛等特質依然是立身處世的基石。今日我們仍可在中外的政治家、企業家、賢達人士等人的成就事例中,找到論語精神在他們身上所產生的智慧力量。
筆者在二O一O年榮獲「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第十一屆「POWER教師」高中職組卓越教師獎首獎的肯定後,深覺更應該為教育領域多一些回饋。於是慎重地邀請臺北市立大安高工五位優秀的年輕教師共同參與「悅讀經典」的編寫工作,透過第一線教師對學子在生活學習上的了解,進行「論語生活化」的筆耕溝通,希望能藉由活潑開闊的思考模式,重新詮釋論語思想在現代生活中的實踐,拉近青年學子對論語與生活的距離感。希望在一篇又一篇精彩有趣且具有實證性的文章中,激發學生「實踐論語」的行動力,自覺地將文明精髓「溫、良、恭、儉、讓」融入到個人的身心行為中,讓年輕的心了解:只要專注堅持,每個夢想都有起飛的力量!
在這本書編寫工作期間,團隊的熱情和能量經由一次又一次積極且專注的討論,理想漸次地緊密融合;更在成員每一次的堅持與協調中,取得了論語新證的成果:一本符合論語主張的「生活智慧書」,寫給青少年看的「流暢故事書」,沒有嚴肅的教條,更能激起莘莘學子的文化實踐力。
孔子認為:所有的幸福來自於「單純的心靈--誠懇」。當我們對於外在的事物不再苛求,反而能以欣賞、關注的心思相待時,心靈的平靜正是再度出發的力量。心靈上的富足與金錢、名利無關,真誠自在才是彌足珍貴的動力。在「分享、關懷、尊重」的互動下,在和樂融融的氣氛中,每個人都可以努力地朝願景成長。擁有生命的自信,就能順暢地享受生命中的幸福!
先賢曾說:「讀書最能益人神智,變化氣質。」事實上,讀書除了現實的、世俗的好處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造就人品,從書中得到的是一種信念、一種靈性、一種使命,以及一種人格。在每個年輕的學子心中實踐「奉獻、付出、認真」等傳統精神,建立真正儒家文化的生活家園,藉著個人的實際行動傳達了儒學的氣度與胸襟。
本書的編寫者共同的百年期許是:年輕的學子可以掌握「至聖先師」的真知灼見,在生活的努力中快樂地往前行,為自己贏得鴻鵠志業!
將《論語》的精神內化成生活態度
一本書的理想,如果可以易地萬里而忠實呈現,這就是經典。
一本書的理論,如果可以橫亙千年且依然實用,這就是經典。
一本書的實踐,如果可以走入生活並應用自如,這就是經典。
論語是一本經歷了千年考驗的經典,它超效能的導引力量就像現今的強力LED燈般地節能、省電,不必花費任何的費用,只要將論語的精神內化成生活態度,便能從迷惘中找到安頓心靈的明燈。
論語的核心主張:「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生活學習是所有智慧的導師,掌握生活中的身心力行,才會懂得與周遭和諧、互助。有智慧、守紀律、...
目錄
目 錄
主編序:將《論語》的精神內化成生活態度
作者簡介
林淑芬 吳慧貞 林欣育
林盈盈 陳怡嘉 楊蕙瑜
主題和導讀目次
▓孔子的為人
▓論道德修養
▓論 仁
▓論 孝
▓論 學
▓論教育
▓論詩禮樂
▓論政治
▓論士與君子
▓論古今人物
▓論弟子
目 錄
主編序:將《論語》的精神內化成生活態度
作者簡介
林淑芬 吳慧貞 林欣育
林盈盈 陳怡嘉 楊蕙瑜
主題和導讀目次
▓孔子的為人
▓論道德修養
▓論 仁
▓論 孝
▓論 學
▓論教育
▓論詩禮樂
▓論政治
▓論士與君子
▓論古今人物
▓論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