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生涯漫步】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人生以服務為目的,而非以奪取為目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立德、立功、立言三並不朽。」「文章者,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以上來自蔣中正、孫中山、文天祥、曹丕等古聖先賢的訓誨,或可作為追尋人生目的、定位與價值的起點。
然而,人生道路人人殊異,有甘有苦,有待勇敢追尋,定位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目的與價值,此為教育初衷。由衷寄語莘莘學子與時代青年,能在浩瀚校園內,浸染知識學海中,反省自我生命定位與生活角色。真正體會先賢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士大夫憂國憂民情懷,在社會中做個有用的人,盡一份小我心志,方能成就大我中興美景,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然而,做自己人生的執行長(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定義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上帝交付給每一位青年的時代使命與任務【1-1】。
【三國小啟思:戰事紛擾下的三國民情】
在《三國演義》中,廣大中原地區因為長年戰爭蹂躪,導致城池殘破,作物歉收,且民生潦敗,在河南開封、洛陽和山東濟南地域黃河多次改道,洪水氾濫成災,水利破敗,是以中原地區物質環境十分窮乏。
同樣的,長江以北的徐州和小沛等城池,也在呂布、袁紹、公孫讚等軍隊多次搶奪下,城牆破損不堪,無法居住,物資也不豐足。
相反的,長江中游的荊州地域因為位置偏南,遠離北方中原戰事,風調雨順下,加上素為長江魚米之鄉,天然資源十分豐富,得享民生樂利美名。
還有,四川西蜀地域向來為百物豐饒之處,素來享有「天府之國」盛名,且山川四面圍繞,形成易守難攻形勢。
一、問題一:人為什麼而活?
人為什麼而活是人生目的或意義的問題,到底何種人生目的或意義,具備終極關懷性或追根究柢性,值得窮其一生來追求,直到死而方休呢?此問題係確立世人生命終極目標,可說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皆是經由十月懷胎、臨盆生產而有生命,但在世上數十寒暑後,卻必定邁向死亡,因此要怎樣在這必死的短暫人生中,肯定活出具備人生意義和生命目的,實為生命大哉問。面對人為什麼而活這樣的問題,可從活著到活得更好的角度來思索。
(一) 從活著到活得更好
究竟什麼稱為「活著」、「活得好」,或是「活得更好」,是值得探究的課題;也是和持定人生觀或人生目標高度相關的神聖問題。
我們是否提出「人為什麼而活?」的問題,或在提出此問題後,能否獲得滿意解答,會決定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也連帶影響針對其他問題:「人應怎樣生活?」、「人怎樣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之解答。
事實上,我們或許可以假裝或真的忘記,或是全然不管人生意義的問題,但是,人生意義的問題卻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因為不管我們是富可敵國或家徒四壁,位高權重或家道衰微,家庭美滿或妻離子散,身強體健或年老體衰。只要是在特定時刻,這個人生意義問題便會隨時自然浮現在我們的心中。
經濟學家假設人類基於有限理性,即有限邏輯思維,在有限人力和物力資源、時間條件下,會追求利潤最大化(profit maximation)目標,即Max π【1-2】。然而,這會成就美好結局嗎?答案恐怕為否定。因為個人或企業是單一系統,存在全體社會的大系統中,必受社會系統影響,在個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必使大量負產品流入社會系統中,破壞社會系統品質,終究會反撲到個人生活中,破壞個人生活,形成惡性循環。因此,「人即使賺得全世界卻失去自己的生命,又有什麼益處呢?」【1-3】,實為暮鼓晨鐘警語,值得深思。
(二) 世間三等人
世人可以分成三等人,即下等人、中等人、上等人,茲說明如下:
下等人是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的過活,行事為人是短視近利,不容易永續獲利,因而無法和其他人或社會共創多贏格局。
中等人是生財有道、和氣管理營生,行事為人係為個人或企業形象盡力做到童叟無欺,但他們內心並不全然是以他人、企業或社會福祉為念。
上等人是具備生命哲學,行事為人是以人的生命本身為目的,而不把人當成工具。他們強調所有的獲利要服務人,而非服務獲利本身。正如先總統蔣中正所說的:「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1-4】」
這樣一個生命問題,最終仍需自己尋求解答。因為任何由外界他人而來的答案,或是傳播媒體的宣導,若無法和我們內心的生命經驗相互呼應和印證,那麼,就算這個答案是正確真理,甚至是多人深刻體驗的真相。那恐怕也會和我們擦身而過,成為一股無關痛癢的輕煙,無法和我們生命真正相遇。最後,終究我們還是要有所抉擇,這時,若是我們能宣告「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做見證【1-5】。」深知生命的意義,在於「追求真理、服務人群【1-6】」,便可知道我們這一生是所為何來。
例如,漢朝司馬遷曾因言語觸怒漢武帝而鋃鐺入獄,又因沒有銀兩可贖罪,而遭宮刑處分。司馬遷在獄中受到諸般折磨和屈辱,他曾想自殺,但為完成畢生理想,而成為勇敢活下去的生命意義,最後司馬遷奮力完成名聞古今的《史記》一書,是為勇敢活出生命意義的例證。
二、問題二:人應怎樣生活?
孫效智說:「人應怎樣生活的問題,可以從『道』的兩個角度著手。第一個是道路,即指人生的道路;另一個是道德,是指怎樣做人的道理(或倫理)。此二角度實為一體兩面,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換言之,人應怎樣生活?即是探索通往終極目標的人生道路與做人道理內涵。茲說明如下:
人應怎樣生活?即是探索通往終極目標的人生道路與做人道理。
(一) 人生道路
道路常隨著目標而定,前往不同目標自然會走上不同道路。例如,從臺北要前往高雄(目標),則有國道一號和三號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臺鐵縱貫線火車等道路可行。若是臺北要前往宜蘭(目標),則為國道五號和臺鐵北迴線火車等道路可行。而若是臺北要往淡水,則是捷運淡水線和北海岸公路等道路可行。
同樣的,不同人生目標需要搭配不同人生道路。即人有怎樣的目標就會走上怎樣的道路。這些不同人生道路中,有高速直達的快速道路,也有慢速蜿蜒的山間小道;有平坦封閉的高鐵軌道,也有諸多岔路的城鎮街道;在此時此刻,明確的人生目標十分緊要,否則在面對諸多道路選擇時,便容易舉棋不定,徬徨無措而蹉跎光陰。甚至原地自轉,虛擲寶貴生命。
(二) 做人道理
道理是從倫理道德角度出發,檢視做人道理的有效性。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體認,自成個人特有的做人道理體系,即是特定個人或群體實際相信的倫理觀,這是屬於「實然倫理」範圍。例如,有人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做人上要以自利出發來工作賺取利潤;有人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做人上應當先成家生子,建立美滿家庭。也有人認為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在做人上要以自由為出發點,勇敢追求真愛,突破傳統婚姻家庭的枷鎖;更有人認為沒有國,哪有家,在做人上應該要投筆從戎,從軍報國。基本上,每個人對於做人道理的特定看法和意見,應當給予理解和尊重;但在理解後,仍需透過適當的反省批判,方能建構並認定「應然倫理」【1-7】,即是特定個人所應相信的倫理觀點。
「應然倫理」是人生問題二所關切的焦點。反省與批判「實然倫理」的各種觀點,並思辨探索各種原理原則的有效性,藉以建構「應然倫理」的生命工程。以有系統探究倫理道德的本質,建構出道德判斷的方法和原則,以期能敏銳且有自覺的從事倫理反思省察。
基本上,世人本乎良心,業已具備基本的道德判斷和直覺能力,這是倫理思辨的基礎。雖然良心的指責僅能達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已能使世人在行事為人上有所警惕。特別是當今的後現代社會,環境情境業已錯綜複雜,人際關係更是盤根錯節,各種事務的精細專業分工,個人卻都需在其中做人處事。此時,世人怎樣「有所為」和「有所不為」,在其間分辨是非與善惡,掌握生活點滴中的眉眉角角,這是人生一大議題。
在倫理思辨工程上,倫理思辨應以個人獨特的生命經驗,和敏銳的心思意念為內涵基礎,復以周密嚴謹的邏輯思維為外顯形式。此兩者實為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操作時則當力求公正,至於個人立場則不必強求中立,這是兩個最重要的方法和態度。因為我們都應當追求真理,因為真理必叫我們得以自由【1-8】。
例如,「台灣之光」吳寶春麵包師傅在2010年贏得世界麵包大賽的冠軍榮銜,他曾說過:「人要為生活而學習」,在吳寶春心目中,麵包是最重要的重心,為做出品質更好的麵包需要不斷精進學習,但是,並不僅局限技術層面,而在生活中各個面向,包括欣賞美麗風景、品嘗美味食物、體驗美好人生等各角度。
在此用首名為〈祝福〉的老歌做為本段結束:「送你一份愛的禮物,我祝你幸福。不管你在何時,或是在何處,莫忘了我的祝福。人生的旅途,有甘有苦,要有堅強的意志。付出你的智慧,流下你的汗珠,創造你的幸福。」祝福您擁有美滿豐足的人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