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鏡之際也是出境之時,進出進入之間,電影幻化新生,蔡明亮的影像生命,無限寬廣
《入鏡|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是第一本剖析蔡明亮的劇情影片及其影像裝置的中文專著。本書透過導論、三大章節及結論闡釋蔡氏涉及各種影像試驗、空間變換,乃及創作者身分轉型的論題:(一)從電視界進入電影界、(二)影片從寫實主義到造形美學的轉變、(三)從電影跨界到當代藝術、(四)從電影院到美術館的連結、(五)從電影導演到藝術家身分的互連,藉此凸顯電影作為一種以時間為基礎的動態影像、跨界實踐及藝術性等命題的當代關係。書中〈訪問蔡明亮〉分項針對導演從出道迄今,各個時期的影像創作,及電影作為大眾文化、高雅藝術與當代藝術範式等議題進行深入訪問。本書希冀指出蔡明亮作品的獨樹一格,在於始終堅持不懈地於各種影像邊界與藝術場域上展演著,且同時歷經了電影現代主義美學觀、電影之死、影像藝術洗禮等層層考驗。他的作品給予我們的啟示,不只體現這位當代導演藝術家的創意、魄力與勇氣,更是他如何讓電影不斷地朝向多重、變革及擴延的新生態勢發展的決心與精神。
作者簡介:
孫松榮 Song-yong Sing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電影學博士,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合聘)。現任《藝術觀點ACT》主編,五南圖書出版社「法國128影視手冊」叢書主編。曾擔任2012年第八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紀錄之蝕:影像跨界的交會」單元策展人。主要研究領域為現當代華語電影美學研究、電影與當代藝術,及當代法國電影理論與美學等。著有《蔡明亮:從電影到當代/藝術》(北京:金城,2013),正籌劃《新電影之後的臺灣電影:形體、幽靈、跨影像性》的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蔡明亮導演、北師美術館林曼麗館長、臺北市立美術館黃海鳴館長、高雄市立美術館謝佩霓館長、臺北當代美術館石瑞仁館長、關渡美術館王俊傑館長、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林文淇執行長、高雄市電影館劉秀英館長、臺大外文系張小虹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葉月瑜教授
聯合推薦
「我想起月下,我想起花前,
多少的往事,留在我心田。
一半是辛酸,一半是甜蜜,
一年又一年,長教我留戀。」
這是蔡明亮《不散》結尾歌曲《留戀》的歌詞。不散所以留戀,留戀所以不散。不散和留戀,誰先誰後?因果排列套層不息,物換星移,深情未了,這是孫松榮對蔡明亮影像藝術的留戀與執迷。蔡明亮的作品太迷人:可俗可雅,可深可淺,簡單中見雋理;這些對稱都在孫松榮的文字中逐一顯露。我很喜歡讀孫松榮對蔡明亮的留戀,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對藝術家的深情致敬;每段分析都是作者對當代藝術的深刻體驗。蔡明亮的藝術在松榮的筆麾下,再次讓你開眼。
~葉月瑜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
《入鏡╱出境》視電影為運動影音的造形事件,成功創造出電影與繪畫、劇場、裝置、錄像的「跨藝術」連結,精準鋪陳蔡明亮電影從寫實影像到造形影像嶄新而殊異的流變過程,給出了當代蔡明亮研究最亮眼奪目的里程碑。
~張小虹教授(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我的電影態度讓藝術界發現了我,繼而藝術家與策展人將我帶到跨界的領域。自己的電影創作概念與當代藝術很契合,彼此相輔相成,這讓沒有退路的電影找到了一個新的出口,一個自由的通路因此被打開了:電影可以發生在美術館。
~蔡明亮導演
名人推薦:蔡明亮導演、北師美術館林曼麗館長、臺北市立美術館黃海鳴館長、高雄市立美術館謝佩霓館長、臺北當代美術館石瑞仁館長、關渡美術館王俊傑館長、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林文淇執行長、高雄市電影館劉秀英館長、臺大外文系張小虹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葉月瑜教授
聯合推薦
「我想起月下,我想起花前,
多少的往事,留在我心田。
一半是辛酸,一半是甜蜜,
一年又一年,長教我留戀。」
這是蔡明亮《不散》結尾歌曲《留戀》的歌詞。不散所以留戀,留戀所以不散。不散和留戀,誰先誰後?因果排列套層不息,物換星移,深...
章節試閱
結論
關於《郊遊》片末中人物與圖像之間的凝望,還特別需要一提的是,這是蔡明亮首次在影片中再現人物觀看位於牆面上的靜態影像,而且,縱使過去角色面對的是動態影像都沒有比這一次凝望來得如此之緩慢、如此之長、如此之久。這無疑令人倍感好奇:此種面對影像的經驗,究竟意味著什麼?
牆上畫作出自藝術家高俊宏之手,屬於他「廢墟影像晶體計畫」(2013)的其中一幅作品《臺汽/回到》。此計畫以重現歷史影像為主題,尋訪全國各地淪為廢墟的地景作為重繪歷史圖像的場景。蔡明亮在為《郊遊》勘景之際,無意間發現這座位於樹林的廢墟及牆上圖景,當時他並不知曉是高俊宏的藝術計畫,拍攝完之後還擔憂壁畫會隨時不見。這片荒漠之地,過去曾是臺汽客運機料廠(後來由於私有化造成裁員等事件而沒落),現在除了是少數遊民棲身所在,或偶而成為遊戲玩家的游擊現場,目前已被建商買下作為住宅與商業用地。高俊宏以炭筆繪於牆上的黑白圖景,大有來頭。影像原作來自蘇格蘭攝影家、地理學家及旅行家湯姆生於1871年春天在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醫師陪同下,登陸臺灣拍下的靜照《荖濃溪的鵝卵石》。以珂羅汀濕版(Collotype)攝影拍攝需數分鐘曝光時間的原照中,溪邊看似一片寧靜,畫面左方邊緣出現兩位坐在鵝卵石上的原住民小孩直視前方。這張聞名遐邇的影像見證了一個多世紀之前臺灣的自然地景與原住民。化為觀看客體的風景與住民,除了展現湯氏利用攝影作為探險旅行的手段,及呈現地理調查與人物活動的紀實之眼,仍不免顯露出一種探勘異國情調的觀想凝望狀態。
1875年,法國著名週報《環遊世界之旅行新刊》(Le tour du monde: nouveau journal des voyages)譯介了湯姆生的遊記〈中國之旅〉(Voyage en Chine),隨文也刊載《荖濃溪的鵝卵石》。在那個照相製版技術還不甚發達的年代,當時週報圖文並置的編輯手法是將照片製成版畫再進行印刷與發行。這項任務由法國版畫家蘇希爾(Frédéric Sorrieu)擔任,他藉由版畫極為精細地重繪《荖濃溪的鵝卵石》圖像,原封不動地保留照片中的一景一物,並無增刪任何細節。一百多年以後,高俊宏手持照片在廢墟裡以畫筆重畫歷史靜照,去除了兩位原住民小孩的蹤跡,保留自然地景。
這張原本表徵西方眼中的初始自然與東亞異景圖像的照片,如今不僅被臺灣藝術家轉置於牆上,由於尺寸被數倍放大,致使觀看者的視野與壁畫處在同一水平位置,亦具讓他融入圖像空間的力量。此一壁畫型態,不禁令人想起古代政體透過全景畫浸潤般的展示(如德國畫家韋納[Anton von Werner]的《色當戰役全景畫》[Panorama of the Battle of Sedan, 1883]),向國民展現軍事行動功績並宣揚政治涵義的做法。無庸置疑,《臺汽/回到》挪置湯姆生的視覺形象、重繪蘇希爾版畫圖像的行動本身,即是充滿政治意涵的。更確切地說,它不僅是為了複訪(revisit)歷史幽靈、重新介入、擰碎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剎那的對視,更重要的是以之作為重新考掘、轉化及回望當下的歷史現狀。換言之,重繪行動,一方面是為了質疑與凸顯被西方凝視的歷史假象;另一方面,則是透過幾乎與廢墟現場連成一氣的荒野般、自然的地景圖像,來體現某種現代化暴力(如私有化)帶給當下的空間與人之磨難。值得一提的是,當高俊宏將圖像以一種純粹地景繪製於牆上試圖瓦解帝國之眼的同時,不得不說他實則體現出欲回返到一種——比起湯氏登陸臺灣山地以攝影定格時更早的——自然地景時間的想像。顯然,此種展露欲看到前人所未能看到的景觀,並藉此凸顯尚未被人為介入與破壞的時空的企圖,不是不具烏托邦色彩的。然而當它成為藝術家致力重塑的自然場景——這個實則不可能被還原或某種帶有歷史起源的時空——之際,僅更凸顯當下現實的殘酷、荒謬,以及如此世界將不復存在的恐懼。這即是為何,在我看來,不只是高俊宏筆下荒蕪人煙的重繪圖景,由於過度幽靜與美好而顯弔詭,它還甚至驚人地與樹林廢墟的現場契合——連鵝卵石都幾乎與棄置空間地上的碎形石塊、瓦片融為一體,以至於形構成如同全景畫般的浸潤之感。因此,可以進一步說,從攝影、版畫到壁畫,烏托邦幻滅了,反烏托邦(dystopia)取而代之:圖像世界已溢出牆面,滲透到了地表,波及並穿透著正站在它前方觀看的人,甚至使之成為場景的一部分。如果過去西方攝影家、探險家及版畫家以局外人的觀點銘刻下某種假想美的虛構瞬間,高俊宏的《臺汽/回到》則違背原件的復刻圖像:它所述說的,再也不是照片或版畫的異國風景,而是讓人再也無法置身事外,必須面對荒野般的現實,及逃無可逃的廢墟般的生命。從湯姆生、蘇希爾到高俊宏,這一面被修復的歷史圖像和現場場景,遂形成一種相互折射並映照出不同政治寓言的影像;由靜照、版畫到壁畫,它們之間今昔錯置的關係,透過廢墟牆面的再現,而呈現出一種猶如正反拍鏡頭的設置:兩個不同時空匯聚在一起,映射出這裡/那裡、歷史/當下、虛擬/實在;它們藉由相互對望、交織滲透、相依生存,構成了對方。
此種兼具幽靈與症候雙重意涵的歷史圖像,對於像《郊遊》這一部致力描述當代臺灣社會底層人民的生命政治,並隱含地批判都市現代化、豪宅化及土地商品化的影片,別具意義。隨處寄居猶如遊民的人物——尤其是冒著風雨在街上舉著豪宅廣告牌子的李康生——走入廢墟巧遇牆上圖景,蔡明亮偶遇了被高俊宏所竄改、複寫著乍看之下有著幾分似曾相識、徘迴的歷史遊魂——那流動著不同影像物質的圖像身世。影片意外成為從照片、版畫到被放大在牆上圖像的新載體,廢墟裡藏著歷史記憶的壁畫,猶如一幅閃爍不已的銀幕。而本來喪失了情感、記憶、文化及精神屬性的廢墟,竟是人物回望歷史與審視生命處境的場所,使其非空間(non-space)特質耐人尋味。縱使《郊遊》與《臺汽/回到》的相遇純屬偶然,卻共振出繼《不散》之後,蔡氏電影與視覺藝術對話的機遇時刻。不只如此,就某種程度而言,它甚至促使蔡明亮意外地涉入臺灣歷史——這個在其作品中顯得極為罕見的議題。他僅曾在短片《化生》中,直接引述陳澄波遺照向在二二八事件中遭槍決的嘉義畫家致敬。歷史圖像的政治寓言,遂構成其電影的新向度。
當《郊遊》中的人物在廢墟中長時間面對著、靜觀著被移置的歷史檔案圖像之際,尤其是片末場景蔡明亮先是讓人物走到牆壁之前、注視著被手電筒聚光所照射的曠野圖像,接著則是分別以俯角特寫來捕捉兩位人物凝望的臉面,及藉由全景來拍攝看畫的背影。被高俊宏故意抹去的原住民小孩圖像,在影片中巧妙地由陳湘琪與李康生所取代,直視前方,凝望不語。一前一側、一特寫一全景、一側面一背面,這連續的幾組鏡頭對於建構觀看與圖像之間的關係,簡直具有一種形塑時延,抑或,被放慢的正反拍鏡頭之效果:陳湘琪淚流不止的臉面,難道不正是由於被前方這一個歷史圖景所觸動?震撼她的並非眼前一動也不動的圖像,恰好是——如上文論及的——影像背後那流動不已的歷史脈衝,即歷史的視覺形體正由圖像地表上那光滑如鏡的河流往伏流傾瀉,讓那些從過去到現在,由自然、現代化、又到如今已經呈現遺址化的自然地景湧現出來。尤其當片末李康生佇立看著壁畫時,簡直像是置身在河岸邊望著空無一人的彼岸;而影片的環境聲則賦予壁畫世界具體聲響,使它向人物全面傾斜過來,將他聚攏、包圍。圖像與廢墟、歷史與當下、地景與現實場景緊密連結在一起。廢墟壁畫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在眼前,供觀者審視一己及其所處的現實世界。而牆上圖景,則猶如一體兩面的影像世界:一方面,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如今在當代社會似乎已變得不再可能,這一片歷史的、記憶的銀幕猶如幻景,如此接近卻顯得非常遙遠;另一方面,則是被現實逼到牆角的人物已逃無可逃,其現實生命已被掏空,化為壁畫遺跡,死亡般的歷史時間已近在眉睫。尤其當蔡明亮將影片最後一個鏡頭——無人的廢墟場景——聲響完全抽空,讓面對壁畫的影像轉瞬之間,變成猶似一張緘默與停止了時間運轉的照片之際,無疑地加劇了現實世界隨時淪為廢墟圖像的危險。
結論
關於《郊遊》片末中人物與圖像之間的凝望,還特別需要一提的是,這是蔡明亮首次在影片中再現人物觀看位於牆面上的靜態影像,而且,縱使過去角色面對的是動態影像都沒有比這一次凝望來得如此之緩慢、如此之長、如此之久。這無疑令人倍感好奇:此種面對影像的經驗,究竟意味著什麼?
牆上畫作出自藝術家高俊宏之手,屬於他「廢墟影像晶體計畫」(2013)的其中一幅作品《臺汽/回到》。此計畫以重現歷史影像為主題,尋訪全國各地淪為廢墟的地景作為重繪歷史圖像的場景。蔡明亮在為《郊遊》勘景之際,無意間發現這座位於樹林的廢墟及牆...
作者序
本書曾以《蔡明亮:從電影到當代/藝術》為題,由北京金城出版社於2013年9月出版。叢書主編董冰峰先生還特地規劃新書發表會,連同撰寫楊福東與Raqs媒體小組專書的作者們與編輯群,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內共同討論中外電影與當代藝術的議題,過程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作為第一本出版於中國大陸有關蔡明亮電影的專書,它在書評與讀者回應上都有相當正面的迴響。一年之後,我非常高興它能在臺灣問世。值得強調的是,這絕非僅意味著由簡體字至繁體字的轉換,而是涉及諸多面向的重新思考與修正。
首先,在章節結構上,除了對於原有架構、內容與標題等細節進行增訂與改寫之外,我分別在〈導論〉與〈結論〉中對於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做了整體剖析。一方面,我補述了「慢走長征」系列中的最新兩部短片《行在水上》與《西遊》;另一方面,重新思辨《郊遊》在創作者的電影系譜中所位居的一種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具體而言,《郊遊》這部被導演稱為封筆之作的劇情長片,連同《不散》與《臉》,將電影與其他各種藝術範式(繪畫、版畫、攝影、當代藝術等)之間的關係展開了複合式的調度,當靜態影像與動態影像融為一體時,它們亦能各自在影片中彰顯美學的差異性與特殊性。如此一來,相較於簡體字版,新版本在推演蔡明亮從電影到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的論題上更具結構性與完整性。新書名《入鏡|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透過指向影像創作的動態發展,致力凸顯蔡氏涉及各種影像試驗、空間轉換,乃及創作者身分轉型的命題:(一)從電視界進入電影界、(二)影片從寫實主義到造形美學的轉變、(三)從電影跨界到當代藝術、(四)從電影院到美術館的連結、(五)從電影導演到藝術家身分的互連。入鏡之際也是出境之時,進出進入之間,電影幻化新生,蔡明亮的影像生命無限寬廣。
再者,本書另一新穎之處是納入更豐富的圖像,借以強化與文字之間的連結關係,增進可讀性。當然,蔡明亮的作品是不可或缺的圖像來源,此外,許多中外影片與藝術作品的圖像也極為重要,尤其是當兩者並置時更能彰顯影像分析的根據、目的與涵義。
本書有幸與臺灣讀者見面,對我而言意義重大。1994年年底,還在念高中的我在馬來西亞的報紙上讀到蔡明亮的《愛情萬歲》獲頒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新聞,對於影片中三角關係在待售公寓的鋪陳與結局十分好奇。一年多以後,我來臺灣念大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國家電影資料館觀看這部影片。當下,自己雖無法掌握影片全貌,似懂非懂,卻被緘默影像深深吸引。這股吸引力伴隨著我從大學畢業、完成巴黎研究所修業,再回到臺灣教書,蔡明亮的作品一直是我思索當代電影涉及時間、身體、影像美學乃及藝術性等議題的核心對象。本書的完成,不只是我對這位永在創新的藝術家的書寫,也可說是自己對於當代臺灣電影研究的一種跨界想像與思考結晶。
這本書能夠順利出版,第一位要致謝的是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副總編輯陳念祖先生,他從籌劃、授權、編輯到出版過程中,給予我絕對的專業協助。美術編輯羅文岑小姐的精美設計,無疑為本書加分,感佩她的才華也謝謝她的辛勞。陳盈瑛小姐花了數周時間不辭辛勞地校閱與潤飾文稿,並提供許多寶貴而專業的建言,讓我更清楚本書的定位與特色,我向她表示謝意。還有謝謝編輯李敏華小姐非常仔細整合文稿內容、用心規劃與監督出版時程。
感謝蔡明亮導演在準備舞臺劇《玄奘》之餘仍抽空為繁體版提供建議,也讓我觀賞《西遊》。導演助理王雲霖先生千辛萬苦為本書翻箱倒櫃找尋需要的圖片,功不可沒。還有,學者兼策展人蔡佩桂小姐、紀錄片《昨天》的導演蘇忠源先生、畫家鄭輝明先生、藝術家高俊宏先生及臺北市立美術館願意免費提供非常精美和珍貴的圖片,我由衷感激。
非常高興能邀請到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張小虹教授與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葉月瑜教授為本書撰寫推薦語,我在兩位深具創造性的華語電影研究書寫中獲得滋養與啟發,謝謝妳們。同時我也向國內幾位電影館館長與美術館館長致謝,感謝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林文淇執行長、高雄市電影館劉秀英館長、北師美術館林曼麗館長、臺北市立美術館黃海鳴館長、臺北當代美術館石瑞仁館長、高雄市立美術館謝佩霓館長、關渡美術館王俊傑館長大方具名推薦本書,這是我的榮幸。
最後,謹將此書獻給CW與VV,及JB與KL的族人。
本書曾以《蔡明亮:從電影到當代/藝術》為題,由北京金城出版社於2013年9月出版。叢書主編董冰峰先生還特地規劃新書發表會,連同撰寫楊福東與Raqs媒體小組專書的作者們與編輯群,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內共同討論中外電影與當代藝術的議題,過程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作為第一本出版於中國大陸有關蔡明亮電影的專書,它在書評與讀者回應上都有相當正面的迴響。一年之後,我非常高興它能在臺灣問世。值得強調的是,這絕非僅意味著由簡體字至繁體字的轉換,而是涉及諸多面向的重新思考與修正。
首先,在章節結構上,除了對於原有架構、內...
目錄
繁體中文版序文
導論
第一章 電影寫實主義美學的擴延
「新電影」與蔡明亮
身體-影像
造形-影像
多重疊合的影像脈動
第二章 電影死而復生的還魂術
電影迷戀
迥異的匯聚與跨越
「後電影」的影像動能
延展空間的「後媒介」
新姿態與新創製
第三章 記憶電影的當代部署
記憶的當代影像術
作者論的貫徹
流動的藝術範式
新異質生命的能量
結論
訪問蔡明亮
蔡明亮作品年表
參考書目
圖片版權說明
繁體中文版序文
導論
第一章 電影寫實主義美學的擴延
「新電影」與蔡明亮
身體-影像
造形-影像
多重疊合的影像脈動
第二章 電影死而復生的還魂術
電影迷戀
迥異的匯聚與跨越
「後電影」的影像動能
延展空間的「後媒介」
新姿態與新創製
第三章 記憶電影的當代部署
記憶的當代影像術
作者論的貫徹
流動的藝術範式
新異質生命的能量
結論
訪問蔡明亮
蔡明亮作品年表
參考書目
圖片版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