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觀看電影也能學習國際關係?
電影中所要傳達的,往往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簡單?
透過電影,輕鬆看懂國際局勢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我們可能一覺醒來,發現手中股票大跌、財產縮水,或是世界某地又開戰了,石油又漲價了。這些國際事件背後原因錯縱複雜,但也為電影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創作題材。本書是為了讓一些想了解國際局勢,又不得其門而入;或是熱愛電影,卻看不懂國際政治運作潛規則的讀者所設計的入門書。全書精選十六部國際關係電影,深入淺出地介紹全球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讓讀者們了解這些事件如何發生,又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讓你真正看懂電影、成為國際趨勢的分析家!
作者簡介:
陳牧民
現職: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學歷:台大政治系學士(1992)
美國丹佛大學國際研究學院碩士(1997)
美國丹佛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博士(2004)
經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訪問學人、兼任外語教師(2001-2002)
總統府副總統辦公室聘用諮議(2002-2004)
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副教授(2004-2008)
主要研究領域:國際安全理論、東亞區域安全、中國對外關係、南亞政治
陳鳳瑜
現職:立委管碧玲辦公室主任兼任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副社長
學歷:東吳政治系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藝術行政暨管理研究所碩士
為業餘電影愛好者與評論人
章節試閱
1. 冷戰下的美蘇對立──驚爆十三天(Thirteen Days)
美國新線影業(New Line Cinema,屬華納集團)
二○○○年發行
──這次行動不是封鎖,是甘迺迪總統與赫魯雪夫總書記的溝通方式,這是一種新語言!
如果要選擇一部電影作為介紹二十世紀國際政治的代表之作,相信多數教授國際關係的老師會選擇「驚爆十三天」。本片是描述冷戰時期美國甘迺廸總統在古巴危機時十三天的決策的過程,在兩個多小時的影片裡包含了許多國際關係的基本元素:權力政治、冷戰、核子武器,以及危機處理等。電影基本上是按照歷史上發生過的真實事件來拍攝,對於人物對話及事件過程都有精確的考究,加上運用了許多當年的歷史照片和影像,使這部片看起來就像是紀錄片般的逼真。
「驚爆十三天」由於劇情高度擬真,加上主題嚴肅、對白剛硬,貫穿整片的是一場又一場的會議,如果拍的不好,容易流於類紀錄片大災難,就電影觀賞的娛樂價值而言將大打折扣。但是驚爆十三天這部片卻聰明地將如此沈重的劇情,很有層次地將甘廼迪總統與其幕僚決策過程的思考邏輯與面對壓力時猶豫不決、脆弱的一面流暢地呈現,毫不枯燥,觀眾的情緒輕易地被主角肯尼.歐唐納帶進甘廼迪總統決策現場,可說是一部了解政府人物決策的最佳電影。
肯尼.歐唐納是約翰.甘迺迪總統的首席特助,同時也是總統與總統弟弟羅伯.甘迺迪是多年的好友,他們三人的關係是超越長官與部屬的上對下關係。在片中可以看出肯尼.歐唐納除了展現政治幕僚的專業判斷力外,對待總統老闆始終不卑不亢、言所當言,不怕犯顏直諫,但在重要時刻,對總統是毫不遲疑的忠誠,是幕僚的最佳典範。而驚爆十三天就是以歐唐納的觀點紀錄甘迺迪總統在古巴危機時的決策過程。
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危機的開始
在片中一開始就以肯尼.歐唐納與第一夫人賈桂琳一段俏皮的對話拉開歐唐納一天工作開始的序幕,也藉此表現歐唐納與第一家庭非比尋常的關係。當時賈桂琳一臉不滿地拿著宴會名單,攔住歐唐納抱怨為何她的好友都被剔除在名單外,歐唐納對著第一夫人道:「你的名單中沒有選票、沒有金主」,但賈姬苦著臉說,我只想與好朋友聚聚,但是歐唐納回道:「宴會是政治的一部分。」誠如歐唐納所言,政治人物要付出任何成本前,都要精密計算回收,就算是一場宴會,也是要錙銖必較。
當然身為總統的首席幕僚要處理的不只是這種選舉宴客的事,這時中情局根據U2偵查機的空中攝影,拍到蘇聯正在古巴境內部署飛彈,他們向歐唐納要求馬上向總統報告。
在歐唐納的安排下,馬上召開危機處理會議,分析古巴設置飛彈的威脅,軍方表示SS-4型地對地中程飛彈可乘載核子彈頭,發射後在五分鐘內就可射到華盛頓,將造成八千萬人的傷亡,而這項工程將在八到十四天內完成,很顯然的,這是蘇聯對美國反守為攻的開始。總統問大家的意見為何,國務卿建議循外交模式,讓國際社會譴責蘇聯與古巴,或者是出兵攻擊古巴;年輕的國防部長麥納瑪拉則表示在發動攻擊前,要先除掉炸彈,因為沒人能保證,美國在古巴飛彈發射後,能擊落所有飛彈。這一次會議讓甘廼迪感到有些失望,他覺得大家都未能盡全力解決這個難題,都是一些泛泛之談,他與弟弟巴比與歐唐納三人私下討論,認為解除古巴飛彈危機除了先發制人,別無他法,但是一旦造成傷亡,蘇聯一定會攻擊柏林,則必須啟動北約機制,戰爭就會爆發……,眼下難題千頭萬緒,三人苦思對策未果,巴比建議應擴大決策範圍,找更多頭腦好的人進入決策圈,因此決定組成國安執行委員會。
這部電影的主軸是冷戰,「冷戰」是一九四五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之間陷入對峙的一種狀態。美國與蘇聯在二大戰中結盟,共同對抗納粹德國並取得最後勝利,自然而然成為戰後新國際秩序的規劃者。但是這兩個超級強權從意識形態到經濟制度都完全不同,彼此都希望能夠保持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並且擴大其勢力範圍,最後的結果就是走向對峙。
冷戰之所以稱為「冷」戰,是因為美國與蘇聯之間並沒有真的打起來,而是在彼此勢力範圍的疆界上進行武力對峙。在歐洲大陸,這條疆界從德國開始將其一分為二,一直往下延伸到巴爾幹半島,在這條線西邊的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自由主義」陣營,而界線的東邊,就是由蘇聯控制的東歐共產主義陣營,按照英國首相邱吉爾的說法,所謂的「鐵幕」國家。在亞洲,這條界線也造成了韓國、越南,以及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分裂和對峙。這些對峙因為背後牽涉到的都是兩大超強的利益,只要處理不好,就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因此美國與蘇聯都非常謹慎地避免升高衝突的層次,並且沿著雙方的勢力範圍界線部署重兵,這讓冷戰呈現出一種軍事高度對峙但表面維持和平的奇特狀態。
冷戰之所以打不起來,原子彈的出現是很重要的關鍵。一九四五年八月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後,世人開始瞭解這種武器的可怕威力。一九四九年蘇聯也成功製造出原子彈並試爆成功,從此美蘇兩大超強都擁有這項可怕的武器,冷戰進入核武對峙的新階段。
一九五○年代,美國與蘇聯都致力於製造更多,毀滅性更大的核子武器,也都想辦法把這些原子彈部署在彼此對抗的界線上。不過美國比蘇聯還擁有一項地理上的優勢:美國東西兩邊都有廣闊海洋所形成的天然屏障,因此蘇聯的核武並不能直接威脅到美國的本土。不過就在一九五九年古巴革命成功,正式投入蘇聯陣營之後,蘇聯看到了在核武領域贏過美國的新機會,也就是把新開發出來的短程核武飛彈SS-4部署在古巴,這樣就能夠對美國本土造成直接威脅。
1. 冷戰下的美蘇對立──驚爆十三天(Thirteen Days)
美國新線影業(New Line Cinema,屬華納集團)
二○○○年發行
──這次行動不是封鎖,是甘迺迪總統與赫魯雪夫總書記的溝通方式,這是一種新語言!
如果要選擇一部電影作為介紹二十世紀國際政治的代表之作,相信多數教授國際關係的老師會選擇「驚爆十三天」。本片是描述冷戰時期美國甘迺廸總統在古巴危機時十三天的決策的過程,在兩個多小時的影片裡包含了許多國際關係的基本元素:權力政治、冷戰、核子武器,以及危機處理等。電影基本上是按照歷史上發生過的真實事件來拍攝,對於...
作者序
前言
國際關係與電影──從「亞果出任務」與「盧安達飯店」談起
二○一二年十月,一部描寫美國中情局特工在一九七九年伊朗革命之後協助美國大使館人員成功逃離伊朗的劇情片「亞果出任務」(ARGO)在台灣上映,連續兩個週末成為票房冠軍,該片在全球各地更是創下二億三千萬美元的票房。這部電影在隔年的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剪輯三項大獎。
或許因為奧斯卡獎的「加持」,在台灣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其實相當多,也讓「亞果出任務」成為近年來少數非娛樂性主題、但知名度卻頗高的一部好萊塢電影。
「亞果出任務」其實是一部重現歷史事件的影片,背景是一九七九年的伊朗革命。當年這場革命將統治伊朗數十年的獨裁者巴勒維國王(Shah Pahlavi)推翻,將流亡在法國的伊斯蘭宗教領袖柯梅尼(Ayatollah Khomeini)迎回國內,成為新伊朗的統治者。柯梅尼認為巴勒維國王統治時期的各種政策(逮捕異己、親西方、推行資本主義)都是美國和以色列等「撒旦」在背後操控,號召人民前往其大使館抗議。結果包圍美國大使館的示威群眾突破封鎖衝了進去,扣留了六十六名大使館人員,將他們拘禁了四百四十四天才釋放。此事是當年最轟動的國際新聞之一,而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從那時候開始就沒有好過,至今兩國政府仍然相互敵視,也沒有恢復邦交。
二○○四年的電影「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是另一個例子。這部電影的背景是一九九四年四月到七月間發生在非洲盧安達的種族大屠殺,當時因為胡圖族的總統被殺,該族遷怒境內的少數民族圖西族,遂發起種族大屠殺,短短三個月內有八十萬的無辜人民(絕大多數是圖西族)遭活活砍死,而國際社會竟然無力阻止這樣的慘劇,使得盧安達成為二十世紀人類文明最大的污點之一。這部獲得三項奧斯卡獎提名的電影講述的是族群衝突引發的區域危機,以及聯合國維和部隊執行任務時所面臨的窘況。這些都是國際政治最重要的主題,如果沒有「盧安達飯店」電影的出現,相信大多數人對於當年那場發生在非洲內陸「某小國」的慘劇仍然是懵懵懂懂,甚至連主修國際關係的學生都不一定知道為何像聯合國這樣的國際組織仍然無法阻止盧安達悲劇的發生。
以國際關係為主題的電影不僅僅具有娛樂或知識性的功能而已,有的時候甚至能改變政策的走向。二○一○年有一部電影「失控正義」(Whistleblower),講述的是國際維和部隊官員在波士尼亞集體參與並包庇非法人口販運情事,內容十分驚悚,卻是根據一位美國女警察布柯維琪(Kathryn Bolkovic)在波士尼亞擔任維和部隊官員的親身經歷而來,她循聯合國內部管道反應都無效後,不得不將向媒體揭發此事,後來一位加拿大女導演孔得拉琪(Larysa Kondracki)和一位愛爾蘭女劇作家克爾菀(Eilis Kirwan)合力將故事拍成電影。電影公開上映後舉世譁然,迫使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做出回應,承諾將就維和部隊涉案的事實進行調查,以及未來防止類似事情再度發生。
電影最迷人的特質之一,是透過影像將我們一般人無法親歷或體會的事件「演」出來。一九九八年的電影「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當時導演史蒂.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採用的攝影手法讓觀眾幾乎感覺就像身處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當天的諾曼第海灘上,跟親身參與戰爭沒什麼兩樣,細心的觀眾甚至能從電影畫面看到濺到攝影鏡頭上的血漬。電影的動態表達方式,讓原本看似枯燥的歷史或理論變得更生動活潑、也更容易理解。這對於想瞭解國際情勢,或是想研究國際關係的人來說,實在是最活潑有效的學習工具。
有一些學者曾經嘗試結合「電影」與「國際關係」這兩個領域,撰寫學術性文章來介紹關於國際政治的電影。目前看到最早的一本書是一九九八年由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教授Robert Gregg所出版的《影片中的國際關係》一書(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 Film, Lynne Rienner, 1998)。Gregg教授次年在World Policy Journal (世界政策期刊)上寫了一篇論文,介紹他心目中最好的十部國際關係電影,名列如下:
Shane 原野奇俠(一九五三)(美國西部片)
Dr. Strangelove 奇愛博士(一九六四)(史丹利庫柏立克執導,內容講述核武浩劫)
The Battle of Algiers 阿爾及爾之役(一九六六)(講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
The Lawrence of Arabia 阿拉伯勞倫斯(一九六二)(傳奇英國軍官勞倫斯協助阿拉伯人獨立的故事)
Burn 烈火(一九七○)(馬龍白蘭度主演,講西方國家對加勒比海島國的經濟剝削)
Salvador 突破煉獄(一九八六)(背景是拉丁美洲國家受美國操控的獨裁政權)
The Killing Fields 殺戮戰場(一九八四)(一九七五年赤柬政權統治高棉的情況)
Alexander Nevsky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一九三八)(蘇聯電影,講述十三世紀俄羅斯人對抗條頓民族的故事,隱喻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對抗)
Yes, Prime Minister 是的,首相(一九八六,一九八七)(英國電視劇,講政府的危機處理)
Before the Rain 暴雨將至(一九九四)(巴爾幹半島種族衝突)
這張表裡的電影相信大多數人都沒看過,或是根本沒有聽過,除了「阿拉伯勞倫斯」、「殺戮戰場」等片偶爾會在大賣場的經典電影DVD花車裡看到,其他幾乎是找也找不到了。美國期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二○○九年四月在其網站上刊載了一篇由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學者瓦特(Stephan Walt)所寫的文章,列舉了十部他認為跟外交政策最有關係的電影:狂戀維納斯( Meeting Venus 1991)、ID4 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1996)、諜對諜(Syriana, 2005)、紐倫堡大審(Judgment in Nuremburg, 1961)、桃色風雲搖擺狗(Wag the Dog, 1997)、核戰爆發令(Fail Safe, 2000)、甘地(Gandhi, 1982)和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84)、大獨裁者(Great Dictator, 1940)、奇愛博士、北非諜影(Casablanca, 1942)。這份名單裡雖然列了幾部比較晚近的電影,例如「ID4星際終結者」,但大多數還是讓人覺得很陌生。另一位國際關係學者德雷茲納(Daniel Drezner, 他曾經寫出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殭屍與國際關係》)不甘示弱,兩天後也在《外交政策》網站上刊出了他自己的「十大電影名單」 ,不過他推薦的電影更小眾,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網站搜尋看看。
網路上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電影排行榜,有些還把「星際大戰」(Star Wars 1972)之類的科幻電影放進去。另外有一個名單把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Coppola)的經典電影「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列為榜首,認為這部電影裡的三兄弟(湯姆、桑尼和麥克)剛好代表美國外交政策的三條路線(自由制度主義、新保守主義、與硬、軟權力併用的現實主義)。其實「教父」電影所隱含的馬基維利(Machiavelli)思想一直是許多國家執行外交政策所遵循的原則:運用權力來獲取利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更不必講道德。有些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為了保障自身利益所做的骯髒勾當和黑幫教父們比起來的確不遑多讓。另外Mark Sachleben與Kelvin Yenerall所合著的《觀看大螢幕:電影與流行文化中的美國與國際政治》(Seeing the Bigger Picture: America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Film and Popular Culture, 2012)一書中認為「北非諜影」(Casablanca, 1943)裡的幾位主角剛好影射的就是二次大戰時期的幾個參戰國(美國、納粹德國、法國維琪政府、法國反抗軍)等。
以上所列的電影大多數都是好萊塢的產品,或者是英語世界觀眾比較熟悉的電影,選擇用這樣的角度來解讀國際關係等於是用美國的眼光來看全世界。前一陣子在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舉行的一場關於伊朗政治與外交的座談會上,和兩位居住在台灣的伊朗學者談到「亞果出任務」這部電影,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認為這部電影用相當負面的角度來描寫一九七九年時的伊朗。這兩位教授當時都住在德黑蘭,甚至還參加了反美的運動,但是他們都認為當時的伊朗不見得就像電影裡描寫的那麼恐怖。
要避免戴上「美國製」的眼鏡看國際關係其實不難,例如香港學者沈旭輝就寫了一系列介紹國際關係電影的短文,沈不僅從政治理論觀點著眼,還夾著自己在文化與歷史的訓練,以較多元角度切入,故在選片上就彈性多了,例如從「黃昏的清兵衛」,導出日本末代的武士們,縱然不死於西南戰爭,則可能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先驅?談「色戒」,則是論到民國初年汪精衛政權特務機關的人事糾葛與愛恨情仇,這些故事夾敘夾議後來集結成《國際政治夢工廠》一書出版,還發行了兩本續集(簡體字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二○一○年)。比較難的反而是選擇的標準:什麼樣的電影才能算是國際關係的電影?很多電影其實都跟國際關係有關,筆者在這裡舉幾個例子:國際關係中有「集體安全」(collective security)的概念,也就是小國之間組成的軍事同盟可以有效地對抗具有侵略企圖的敵國。最能顯示「集體安全」如何運作的電影是日本導演黑澤明早年所執導的「七武士」(一九五四)。讀者如果沒看過七武士也沒關係,後來好萊塢的一部動畫片「蟲蟲危機」(A Bug’s Life, 1998)基本上就是類似情節。另外國際關係理論中目前頗為流行的「建構主義」或「後實證主義」理論,如果要找一部電影來做解說,個人認為最適合的莫過於基努李維(Keanu Reeves)所主演的「駭客任務」(The Matrix, 1999)。「阿凡達」(Avatar, 2009)和動畫片「風中奇緣」(Pocahontas, 1995)等電影則充滿著濃濃的「反殖民主義」或「生態主義」。不過如果要拿這些電影來解釋國際關係,相信大多數讀者大概都會覺得扯得太遠、不切實際。
因此我們在撰寫這本書的時候,用的是比較通俗的選擇標準,也就是這些電影都是與當代國際情勢有關,而且推出的時間都在最近二十年之內(最老的電影是「迫切的危機」,一九九四年)。受限於台灣片商多是進口美國電影,為了讓讀者更輕易取得本書介紹的電影,因此本書在電影的選擇上,有一半以上的比例來自好萊塢。同時為了避免讓本書呈現過於偏向美國的觀點,我們也刻意選擇了一些非美國的電影,包括「歡迎來到德國」(德國電影)、法國/阿爾及利亞合資拍攝的「光榮時刻」、韓國電影「共同警戒區」,以及墨西哥電影「時代啓示錄」。有些是根據歷史事實來拍攝,例如描寫古巴飛彈危機的電影「驚爆十三天」、重現二○○八年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大到不能倒」;也有些是虛構劇情,但是其所描寫的內容卻很真實,例如描寫中東情勢的「諜對諜」與「關鍵指令」;還有帶有嘲諷意味的黑色喜劇「天外飛來一隻豬」。這本書最後選擇了十六部電影,雖然仍不免有遺珠之憾(例如描寫獵殺賓拉登的電影「凌晨密令」就沒有放入),但至少已經呈現出當代國際關係最多元、且是最完整的圖像。
電影向來稱為第八藝術,不止因為是它為第八種的藝術呈現方式(前七類為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文學、舞蹈、戲劇),其實它也是這七種藝術的融合,包含了視覺、音樂、戲劇、設計創造種種元素,也因為電影融合各種元素,觀影看的不只是內容部分,當然精彩的對白也常讓人拍案叫絕,例如在「奇愛博士」中有段在戰情室裡的經典對白:Gentlemen, you can't fight in here! This is the War Room!(各位,這裡是專門處理打仗的地方,你們不能在這裡打架!)電影的影像也常有各種隱喻與解讀,例如在中國電影「讓子彈飛」(二○一○)裡有段馬拉火車的奇幻影像,則隱含著辛亥革命後的中國,打著民主共和之名,行傳統專制換湯不換藥的改革;或是在「日落真相」裡看到高大的麥克阿瑟與矮小的日本天皇合影,不用任何說明,就傳達出日本天皇神的形象在戰後的崩壞。除了影像,音樂的表現也能傳遞出豐富的意涵,例如透過電影「出埃及記」(Exodus, 1960)主題曲的悲壯樂聲,我們感受到猶太人祈求一塊可以安身立命土地的渴望;或是在「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聆賞到以華格納的「女武神的飛行」(Ride of the Valkyries)交響樂做為直升機出擊越南的絕妙配樂,那種撼動人心之感,實在是古典與現代科技合作無間的絕佳典範。
不過電影也只能是輔助,它在引起觀眾的興趣後,最後還是要透過個人的廣泛與深入的資料涉獵,才能攫取事件原貌。畢竟電影是導演自己的觀點,觀影者未必要被牽著鼻子走。只是透過電影的介紹,讓讀者瞭解國際社會發生了什麼事、這些事件的影響,以及與我們生活的聯結等等。也希望讀者從電影汲取國際關係知識同時,試著瞭解一部電影的背景故事與製作過程,如此更可領略電影藝術各種面向的無窮樂趣。
前言
國際關係與電影──從「亞果出任務」與「盧安達飯店」談起
二○一二年十月,一部描寫美國中情局特工在一九七九年伊朗革命之後協助美國大使館人員成功逃離伊朗的劇情片「亞果出任務」(ARGO)在台灣上映,連續兩個週末成為票房冠軍,該片在全球各地更是創下二億三千萬美元的票房。這部電影在隔年的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剪輯三項大獎。
或許因為奧斯卡獎的「加持」,在台灣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其實相當多,也讓「亞果出任務」成為近年來少數非娛樂性主題、但知名度卻頗高的一部好萊塢電影。
「亞果出任務...
目錄
前言
1.冷戰下的美蘇對立--驚爆十三天
2.阿富汗戰爭中的美國角色--蓋世奇才
3.以鮮血與暴力成就獨立大頁--光榮時刻
4.後冷戰時期的種族與宗教衝突--三不管地帶
5.南北韓緊張對峙背後不為人知的祕密--共同警戒區JSA
6.二○○三年伊拉克戰爭的真實面貌--關鍵指令
7.操弄中東產油國政局幕後的那隻黑手--諜對諜
8.操弄中東產油國政局幕後的那隻黑手--大到不能倒
9.美日關係與一九四五東亞國際新秩序的起點--日落真相
10.描寫以巴衝突的黑色喜劇--天外飛來一隻豬
11.經濟全球化下拉丁美洲的發展困境--時代啟示錄
12.抵抗國家暴力與普世人權價值的實踐--翁山蘇姬:以愛之名
13.一場骯髒的反毒戰爭--迫切的危機
14.與非洲獨裁者伴君如伴虎的人生--最後的蘇格蘭王
15.面對索馬利亞海盜的真實記錄--怒海劫
16.外勞政策與移民問題歡迎來到德國
參考書目
前言
1.冷戰下的美蘇對立--驚爆十三天
2.阿富汗戰爭中的美國角色--蓋世奇才
3.以鮮血與暴力成就獨立大頁--光榮時刻
4.後冷戰時期的種族與宗教衝突--三不管地帶
5.南北韓緊張對峙背後不為人知的祕密--共同警戒區JSA
6.二○○三年伊拉克戰爭的真實面貌--關鍵指令
7.操弄中東產油國政局幕後的那隻黑手--諜對諜
8.操弄中東產油國政局幕後的那隻黑手--大到不能倒
9.美日關係與一九四五東亞國際新秩序的起點--日落真相
10.描寫以巴衝突的黑色喜劇--天外飛來一隻豬
11.經濟全球化下拉丁美洲的發展困境--時代啟示錄
12.抵抗國家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