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英國史家卡爾(Edward H. Carr, 1892~1982)在其名著《What Is History》中,對於「歷史」的看法如下:其一,歷史事實絕非「原原本本的」(pure)來到我們面前,因為它們既不會也不可能以一種原原本本的形式存在著,而往往是透過歷史事實記載者心靈反射出來;其二,歷史學家需要對他所討論的人物心境,對他們行動背後的思想,具有一種富於想像力的瞭解(imaginative understanding);其三,我們只有通過現在的眼睛觀察歷史,方能瞭解過去、展望未來。綜言之,歷史是歷史學家與歷史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讓我們現在得以見聞時空之間永無止境的對話。
就西醫入華史上兩個重大的歷史事實觀之,一是1902年清政府在天津創辦北洋軍醫學堂,二是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簡稱RF.)建立美式教育體系的協和醫學院。這兩件大事彼此交會激盪出的亮點,恰成國防醫學院賡續百年歷史長河的源流。
前清北洋軍醫學堂於1906年更名為陸軍軍醫學堂,並於1908年開始招收藥科學生,遂為中國醫藥學教育的先河之一;1912年改名為陸軍軍醫學校,1918年從天津遷校北平新校舍,1933年因中日之戰勢所難免,再遷校至南京;1936年以本校畢業人員分發涵括陸海空三軍,遂更名為軍醫學校。1937年抗日軍興而舉校前往廣州,爾後隨戰況演變幾度遷址,1939年遷往貴州安順並於西安、雲南設立分校。1945年抗戰勝利後,隔年遷至上海江灣完成復員任務,1947年再與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及軍醫預備團等單位,合併改組定名為國防醫學院。回顧抗戰前的軍醫學校在南京時期,即已聘請協和醫學院畢業的柳安昌、盧致德等人同為良師典範;抗戰後的國防醫學院在上海時期,乃至遷臺後在台北水源地時期,更有協和出身的優秀人材相繼投入教育,桃李滿天下。
鑒於本校歷史悠久,國防醫學院院史初於1984年成篇,出版後頗受校友及各界歡迎,而提供補充及修正意見之人士亦多,迭有增修建議。1993年9月由李前院長賢鎧召開「院史編纂委員會」,承尹前院長在信及鄔翔老先生兩位主編廣徵史料,得於1995年首編《國防醫學院院史》,分為〈前紀〉和〈本紀〉,可謂體例完整且內容詳盡。1999年國醫中心遷至內湖院區,2001年欣度百年之慶,張前院長聖原認為時逢「再創新猷,不可無紀」,原編者鄔翔老先生亦感事功未了,乃於2002年自動請纓再執筆為書,翌年完成《院史》續編之役。是書除院政紀年仍取沿革史的大事記錄,專以組織遞嬗、事類紀實、人事存錄與統計資料備查為主。
2010年張前院長德明有感院務發展進入另一嶄新紀元,鄔翔老先生卻已進耄耋之年且身體違和。張前院長為能延續國醫百年史料保存之功,遂於當年九月召開「院史編纂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所長劉士永主筆,由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師郭世清、教務處助理林廷叡協助撰寫《院史》再編,並勉以「客觀公正性、研究學術化」為此次撰史軸心。第一階段,劉、郭二人用心蒐整國史館、近史所的張建、林可勝檔案,並前往對岸南京、上海等地閱覽圖檔,亦曾遠赴美國紐約洛克斐勒檔案中心、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等處,以彌補現有「清末民初軍醫教育」相關史料毀損散佚之憾。第二階段,于前院長大雄接任後亦全力支持,編輯小組針對前史文本重新建檔30萬餘字,冀使未來院史得以典藏數位化,另透過歷任院長及耆老各別口訪,以對照「遷臺前後國防醫學」發展過程的多元記憶。第三階段,本人接任院長後,再請通識教育中心葉永文老師加入「院史編纂委員會」,除共同撰文投稿歷史學術專業刊物,亦聚焦院史編纂探討「國醫中心承先啟後」的社會貢獻與新世紀願景。此外,有幸邀請與我國軍醫淵源甚深的ABMAC(美國醫藥在華促進會)前副主席,同時也是美國知名歷史學家瓦特博士(Dr.John R Watt)為院史撰作引言,共同見證國防醫學院的豐富歷史。
回首前事,本校創立於清季帝制傾頹的千年變局,徐圖於民初軍閥角逐的時局杌隉,嶄露於全面對日抗戰的烽火漫天,轉進於國府播遷來臺的風雨飄搖,奉獻於救死扶傷防疫的軍民醫療,可謂經緯萬端且銳意求治,完整貼近國家社會現代化過程的百年脈動;放眼未來,本校面對於新世代嚴峻考驗與國內外同儕挑戰,吾人肩負紹繼壯志以揆文奮武的重責大任,猶盼新血注入賡續推動國醫歷史連綿不輟。
如今,院史新篇耗時四年終底於成。此期間的約訪協調、舟車往返、資料比對、書信釋疑、專家接待等繁瑣細節可想而知。本人對於各位參與盛事者戮力從公、任勞任怨的辛勞點滴,特表感謝之意。欣見付梓在即,爰綴言如上,以申慶賀!
國防醫學院院長 司徒惠康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