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台灣環境風險治理探究
第一節 風險社會與傳統公共治理
第二節 解構傳統風險決策:批判理論觀點
第三節 環境決策中的科學、專家與政治
第四節 面對風險社會的政治策略
第五節 本書架構與章節安排
第一部曲 問題肇因:環境制度與行政能力
第二章 環境影響評估制度運作之省思:檢視中科環評爭議
第一節 台灣環評制度起源與變遷
第二節 中科三期與四期環評爭議與風險攻防
第三節 後環評階段之司法爭訟與行政反擊
第四節 評估專業真「科學」?
第五節 民主缺位的環境決策程序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環境監督的實與虛:傳統農業縣VS.六輕石化王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地方環境治理與政府的管制監督
第三節 六輕環境污染與政府管制爭議
第四節 傳統農業縣的石化課題:地方政府環境監督執行與困境
第五節 小結
第二部曲 科學VS政治? 迷思與反思
第四章 被框架的專家理性:環評制度中的專家會議
第一節 「公民參與、專家代理」?環保署推動的專家會議
第二節 專家會議中的知識生產芻議
第三節 「專家代理公民」的制度詭辯
第四節 提升專家效能的制度安排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管制科學的數據政治
第一節 管制科學的政治質問
第二節 六輕VOCs排放爭議始末
第三節 VOCs數字的科學政治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環境知識生產的制度困境:檢視高科技風險管制
第一節 沒有數據證明的污染問題
第二節 高科技風險管制知識產製:系統性不生產的科學(undone science)
第三節 檢視新竹科學園區環境研究與發現
第四節 環境產製的「知識困局」
第五節 走出學圈之外:從研究議程設定到社會鑲嵌
第六節 小結
第三部曲 風險社會的治理策略
第七章 風險溝通:以台灣核安爭議為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核能科技政治與風險溝通辯證
第三節 台灣核安溝通之運作與瓶頸
第四節 解析科技官僚核能風險溝通之態度與策略
第五節 小結
第八章 邁向環境民主的政策實踐之道
第一節 診斷台灣風險治理問題
第二節 治理典範轉變與挑戰:健全政策知識與公民參與
第三節 台灣環境治理典範轉移的機會與限制
第四節 呼喚新型態的環境治理典範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