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Plato:觀念論教育學說的開創者
3-1 Plato思想產生的背景
古希臘哲學家Plato的生平,在網路上多可以找到,這裡僅截取要點概述,尤其是凸顯Plato和Socrates彼此的關係和教育活動。Plato出生於較為富裕的家庭,父母親的族譜似乎都可以追溯到名門望族,甚至是古雅典國王的後代,其本名為Aristokles,然而因為他強壯的身軀、寬闊的前額或出色的口才等原因而得到Plato的稱呼。
Plato出生後的第四年,長達二十多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 431-404 BC)開始,這場戰爭最終以斯巴達的勝利告終,而雅典的民主制也宣告結束。只是由斯巴達扶植的三十僭主(Thirty Tyrants)的獨裁政權,施行八個月的暴政後就垮臺,雅典重返民主制。當時雅典正試圖要消除戰敗的恥辱感,並逐漸往穩定的局面發展。在此氛圍下,便有一種聲音認為,雅典之所以戰敗乃是因為不敬神的緣故,如要補救這樣的缺失,需要懲罰那些不敬或質疑神的人。Socrates便是在上述氛圍中,受人指控「不敬神」和「蠱惑青年」等莫須有罪名(嚴群譯,1983:81),最終被判有罪,處以死刑。
Socrates之死對身為他追隨者之一的Plato來說,不僅難以接受,也對雅典民主深感失望。在Socrates去世後,Plato便離開雅典四處遊歷(如:南義大利、埃及和西西里島),直到西元前387年才返回雅典,並在雅典城外創立「學園」(Academy),因設置於希臘神話英雄阿卡德摩(Academus)的神殿附近而得名,並且直到西元529年為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 I)關閉為止,共維持了九百多年。學園不但是西方最早有完整組織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中世紀「大學」和現代「學院」之前身。
雖然Plato深受Socrates思想的影響,但從Plato所辦的學園及其講學風格和內容來看,影響Plato者有下面幾位思想家及其學派(Laertius, 1853):第一,在理智方面的主題是親近於Pythagoras(570-495 BC)從數學所欲追求之和諧的存有世界。第二,感覺經驗層面,可聯繫至Heraclitus(535-475 BC)主張萬物皆是流動的,而在流動背後,存在著能包容一切卻仍為人所認識之規律和比例,即所謂的「邏各斯」(logos)。第三,在政治學的部分則是追隨Socrates,關心統治者、城邦的公民和女性教育的需求。
3-2 Plato筆下的Socrates
一般來說,要從Plato的《對話錄》中將Socrates和Plato兩人的思想分開是不容易的,因而人們通常會將他們視為一整體的關係;當然,如要從《對話錄》區分兩人思想的差異也非不可能,惟就教育哲學的初學者來說,理解兩人思想的差異並不是那麼迫切重要。
前面談到對Socrates之死的描述,主要出現於Plato的〈申辯篇〉(The Apology),其中生動地敘述Socrates受到指控之後,在法庭上為自己作辯護的過程。Socrates強調自己一直以來都秉承神的旨意,持續從事輔益青年的工作(嚴群譯,1983:86)。他旨在教育那些無知或自以為知的人,運用方法引導他們關心自己的靈魂,而非外在的財富名聲。對他來說,成就自身靈魂的完美要勝過於擔任公職的榮譽。更重要的是,關心自己(發現自身靈魂中的真理)、完善自身靈魂都是榮耀神最好的作為,此即Socrates所實踐之神的旨意,也就是引導人在實際生活中實踐真理和至善。這些關心人類行為的作為都可以視倫理學為Socrates首要關懷的重點(傅佩榮,1986:137)。
《對話錄》中的Socrates常將知識與德行結合在一起討論,他相信知德本是一體,即知善必定會行善,知惡則必定會避惡。這種「主知主義」(intellectualism)常招致的質疑是,人在生活中難保不會碰到「知而不為」或「明知故犯」的情況,這即是Aristotle指出的一項問題,即「意志薄弱」的事實。儘管Aristotle的質疑有其道理,但從〈申辯篇〉確實能看出Socrates的確擁有知德合一的品格,而Socrates確實也點出存在著真正、普遍、恆常存在的價值,可以作為人類行為的指引(傅佩榮,1986:139-140)。由上面〈申辯篇〉的引文可以看出,Socrates相信存在真正對個人和靈魂有益的德行。
如進一步延伸這裡的教育觀點,可以聯繫至下面兩項問題:德行要如何教?如何運用詰問、辯證和歸納等教育技術來引導個人實踐知德合一的原則,進而追求真正幸福的生活?這些與教育有關的問題,都有著共同的對象——靈魂。無論是Socrates或是Plato都將靈魂視為認識真理的重要媒介,靈魂在認識和實踐真理的同時,始終都要與身體和城邦維持著緊密的聯繫,就像Socrates一直在做的事情那樣,幫助城邦之人關心自己、發現靈魂中的真理。
3-3 Plato的教育哲學:靈魂不朽與力求完美的教育觀念
Socrates曾對學生Alcibiades說過:「人只能是靈魂」(the soul is man)(The First Alcibiades, 1955: 130c),這句話幾乎可用來總結Plato《對話錄》中所有關於靈魂的討論和論證。靈魂不只是與身體共同構成人的整體,更是主宰身體、運用身體的統治者(Plato, The First Alcibiades, 1955: 130a-c)。如果以教育的眼光來看Socrates和Plato談的靈魂,其既是教育的對象也是目的,一切教育手段都要回到靈魂自身並受靈魂主宰才有意義,像是在〈理想國篇〉第一卷末,Plato便強調教育活動必須建立在靈魂與城邦的緊密關係上,也就是說,要讓與靈魂有關的德行和城邦所擁有的稟性(如: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等)能相互建構為和諧穩定的整體,亦即靈魂中的理智完全掌控各種欲求,而城邦統治者則透過階級化的教育制度,井然有條地治理城邦(徐學庸譯注,2009:489, 528, 605, 607)。
以教育的角度思考Socrates和Plato談的靈魂,會發現兩人把教育寓於靈魂和自然的實踐關係。精確地說,自然的部分說明了Socrates和Plato對世界上的神祇和自然萬物的虔敬,哲學的部分則顯示出兩人連結了「活著的人」、「死後的靈魂」、以及「靈魂欲前往的世界」,這一連續的關係把處在當下的個人納入世界與時間的整體探索活動之中。Heidegger(1927 / 1996: 11-12, 16-17)認為希臘人便是藉此來理解「存有(者)的存有」,在此狀況下,時間呈現出存有的真實意義,即「延續下去」(to be);也就是說,當人處在「現在」(當下)時,便已經把過去、現在和未來統整在人所存在的時間之中(陳榮華,2006:4, 22-23)。
綜觀《對話錄》中所有關於靈魂的討論,可就下面六點歸納來說明。第一,靈魂在人的生活中發揮其功能,生活本身就是靈魂的一項功能,Socrates描繪的理想城邦本身就具備了靈魂的形象。第二,靈魂具有選擇的能力,一個人在世時的作為將會持續地影響下輩子的生活。第三,靈魂常被比喻為人的視覺能力,可以透過教育使其注視正確的地方;換句話說,靈魂是向著真理的存有。第四,靈魂與不朽是一體的關係,因此,靈魂的教育有其必要性,人必須終其一生的關心與自己學習相關的事物,不能間斷和懈怠,才能真正使靈魂不朽。第五,靈魂不朽不僅促使人關注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同時也要求不斷地轉向自身靈魂的思索與探究工作。第六,在《對話錄》中提到的認識自己、關注自己,其焦點都指向靈魂本身的反思能力、精神性、各種與他人的關係,以及一連串來自生活與教育的諸種實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