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現代制度的缺陷
第一節 競爭還是鬥爭
資本主義以競爭為本質
達爾文曾在演化論中提出「生物競爭,適者生存」的概念,原本動物間競爭的規律,卻也適用於人類發展的歷史。在資本主義的體制中,處處顯示著競爭是這個社會的最大規則。競爭雖能剌激發展,發揮人類求生的潛能,並帶給有能力者高額的報酬,但是當所有資源已分配完畢時,競爭制度就會演變成可怕的鬥爭制度(競爭與鬥爭在意義上相似,但有程度上的差異)。
過去歐洲進入海洋時代,各國爭相進行地理大開發,並以各種手段來拓展殖民勢力,等到所有土地與資源都被各國給占據後,後來者無法再得到土地與資源,此時唯有向先前已發展的勢力進行爭奪。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就像過去從未出現像手機這樣的商品,這種劃時代的科技商品一開始推出,就如同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樣,各個手機商都能獲得極大的市場與利潤。由於市場規模龐大,每家廠商皆竭盡所能地向市場推銷。等到市場漸漸飽和後,商品利潤開始下滑。廠商為了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只能以大量的促銷方案來爭取市場。這樣的競爭模式,就如同歐洲各國為了搶奪殖民地而相互攻擊的情形一樣。
我們可以清楚發現,競爭本質上就隱含有攻擊的性質,競爭雖會為社會帶來進步的動力,但當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時,彼此間會開始相互攻擊,以獲得更多的利益。所以競爭可以為社會帶來進步,卻也同時帶來彼此相互攻擊的後果。
人類無數的發展史亦是如此顯示,在發展初期大家各憑本事各自發展,但到了已無土地與資源發展時,為了獲得發展空間,就會進入彼此相互攻擊的階段。所以,當社會多數財富集中少數人手中,多數人無足夠的生存條件,彼此就會開始進入相互攻擊以謀求生存機會的惡性競爭。在為了獲得更好生活條件的前提之下,人類浮現各種醜陋的行為,只要是有利於自己的,都會想盡辦法不擇手段去取得。所以,在資本主義以自由競爭為號召的體制下,人性善惡將被嚴重挑戰,為了謀生,人性醜惡的一面將會不斷地被突顯出來。
過度競爭帶來傷害
一方面什麼都沒有的人,會想盡各種方法來獲得利益,另一方面既得利益者亦不會白白放棄自身利益,總會想用各種方法來阻止其他人進入市場。在競爭白熱化的市場中,已不是商品價格到底合不合理的問題,而是商品究竟能否順利出售的問題。尤其在競爭非常激烈的科技商品市場中,只要能夠順利出售商品,有時就算遠低於生產成本也會毫不考慮的出售,因為這些商品如果過時了,沒多久時間就會變得一文不值。過度競爭的結果,導致商品價格快速下滑,多數廠商無利可圖甚至大幅虧損。
表面上,消費者可以從商業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商品跌價的利益。但若深入思考,如果各行業普遍獲利不佳,甚至於虧損,那麼企業勢必尋求各種壓低成本的方法,如壓低進貨成本、調低員工薪資來應付損失。各企業的員工也是市場裏主要的消費者,消費者在商品價格下降中獲得的利益,卻在另一個身份員工中,受到薪水下調的影響又吐了回去,到頭來不但未蒙其利,反而還在市場衰退中受到更多的損失。
經濟小語:在互相爭奪、勾心鬥角的競爭模式下,只會讓人性的本質不斷地惡化,不但無法推動經濟發展,反而衍生出許多社會事件,難道人類發展只能以這種模式來進行?
第二節 惡性競爭的資源浪費
無止境的資源浪費
資本主義追求自由競爭,強調只要市場不受到外力干擾,就算市場有時出現失衡的情況,也會自我調整恢復正常運作。然而,放任自由競爭的結果,不但沒有如眾多自由經濟學家所宣稱的那樣自行回復正常,卻反而出現各種破壞市場的壟斷現象。
放任式的自由市場,從一開始就是弱肉強食的不公平競爭。個人與企業在先天上本來就有十分不同的差異,資本雄厚的人在自由市場下,可以用各種資本優勢來取得利益。這些企業不斷地以各種手段對付其他弱小的廠商,對市場正常運作以各種方式來干擾,甚至以不公平的手段逼迫其他廠商離開市場。由此可知,在自由競爭制度下,資本規模較小難以與資本規模龐大的廠商競爭,一般中小型廠商根本難以生存。當市場份額大致分配底定後,就出現了大者恆大,強者恆強的市場局面。
學者強調市場機制是藉由市場自然調整來平衡市場的運作模式,但這些說詞不過是片面之詞。因為任何一個不受管制的市場,便任由市場從相互競爭走向完全壟斷。在某些管制之下市場尚且形成壟斷局面,更別提在一個完全不受政府與制度控管的市場,會形成什麼樣的局面。在多數情況下,不受管控的市場將會走向由資金雄厚主導規則,與掌控價格機制的市場。
在自由開放的市場裏,少數人以雄厚的資金不斷地擴大經營觸角,並無限制地獲取財富與資源,最後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社會財富極端不均衡。財富高度集中的結果,使民眾普遍缺乏現金消費,社會消費力快速減少,嚴重傷害經濟的正常運作。
1%人口控制全球40%財富
聯合國一項大規模的全球財富分配調查研究指出,全球最有錢1%的人口,控制了世界40%的財富,全球半數的人口,則僅擁有全球不到1%的財富。跟先前所舉的例子一樣,當一個人的財富大量增加,就會造成其他人收入大幅減少,縱使富人增加消費,也彌補不了多數民眾因所得降低而減少消費的部份。
歷史中層出不窮的戰爭與革命,多數來自於財富結構的嚴重失衡。在民眾生活已相當困苦的情形下,如再出現嚴重天然災害,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難以維繫時,只好號召再來一次徹底改變社會結構。
在自由競爭市場中,產業總是過度發展,廠商為了尋求獲勝的機會不斷推出各種商品,以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到最後產品過剩,一大堆沒人買的,大家汰換的商品通通都被丟入垃圾場,資源浪費早已變成習慣與常態。雖然市場機制會自動淘汰能力不夠的廠商,不過在廠商被淘汰之前,各種資源早已不知被浪費掉多少。淘汰機制雖一直在市場中進行著,然而有許多不適合繼續存在的廠商,卻以市場集資的方式來拖慢被市場淘汰的命運。原本應該倒閉的公司,卻能利用股票市場與銀行籌資來延續企業,而這些企業所生產出來的商品卻又乏人問津,這些被用來生產的資源就這麼白白浪費掉。
過度的產業發展不但消耗大量的資源,更在廠商倒閉後留下許多過剩的人力。當廠商被市場淘汰後,這些廠商的員工又將何去何從?一個人一生的精華時間有限,在40歲以後,若想再轉行到別的公司,在現行的社會體制下,絕大多數的公司寧可找20幾歲的新鮮人,也不可能找40幾歲的中年人來從頭學起,所以轉換跑道實際上幾已變成一種奢望。市場淘汰廠商的同時,也淘汰掉許多失業的員工。
在號稱自由民主的國家中,政府放任廠商自由搶奪市場、自由擴張地盤,但政府卻從未想過競爭過後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大量財富由被少數人占有,卻將大量社會問題丟給政府與民眾,在自由競爭體制下,似乎絲毫沒有一點社會道德與責任,失業與資源浪費等社會問題,最後都丟給民眾來承擔。市場機制雖能為民眾帶來商品降價的好處,但生產過剩後帶來的市場衰退與失業率上升等問題,亦是由所有民眾來承擔。
經濟小語:是否有人曾想過,人類永無止境地盲目生產究竟是為了什麼?
第三節 自由競爭的風險
資本主義的民主 是披上羊皮的狼
資本主義強調自由競爭,可以讓資源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運用。資本主義者認為在自由競爭制度下,可以讓無效率廠商自動退出市場,最後市場上僅會存在生產效率高的廠商(簡單地說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商品會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生產,可以讓社會擁有更佳的資源回報率。市場秩序不需要制定規則來規範,市場機制就能自動調節所有不正常的運作,最後讓市場恢復正常運作。
然而,真實情況並非如資本主義者宣稱的那樣,放任資本自由發展的結果,市場機制已無法自行調節不正常的運作,反而變成任由少數人操控市場價格,最後壟斷整個市場。任何不受管控的自由市場,到最後都會淪為被少數人掌控與壟斷。一些企業在市場上取得絕對優勢後,開始以不公平的條件來阻礙對手進入,影響市場活動。當所有競爭者都被有效地排除在外後,企業就會開始操控市場價格獲取暴利,最後整個社會都成為犧牲者。市場因受到少數人以各種方式壟斷,最後反而成為無人競爭的無效率市場。放任市場自由發展的結果,大多到後來都被少數人以各種手段阻撓市場機制的進行,最後使市場機制蕩然無存。
資本主義發展到後期,市場機制會受到少數人運作的影響,而失去應有調整機制。社會上各行業浮現一個又一個的獨占與寡占企業,市場運作開始走向無效率。到頭來不僅影響整體經濟發展,亦影響一般民眾的正常生活。
資本主義內容很少考慮負面的人性影響,在不受政府管控的市場裏,擁有大量資本就會成為市場的主宰者,市場運作很難不受其影響與操控,市場機制受其嚴重的干擾,並以各種方式來妨礙競爭,競爭者最後慢慢從市場中消失。市場自由競爭最後淪為口號,缺乏競爭者的市場早已不是正常的市場,只能任由壟斷者任意剝削大眾的利益。
資本主義部份內容充滿矛盾,不受限制的市場只能夠在經濟發展初期看出成效。一旦企業逐漸龐大,資金累積到一定數量後,這些企業就會開始以手段來妨礙競爭,自由競爭的機制也就不復存在。這也是為何資本主義每經過一段期間發展後,反壟斷、反托辣斯等法案,反而會出現在一些原本大力鼓吹經濟自由的國家。因為若放任少數企業不斷地掠奪市場,最後整個國家都恐將納入少數人的手中。
除非人類擁有無窮盡的資源,否則在有限資源的環境下,不斷地被集中的結果,最後經濟將缺乏資源繼續運作。
經濟發展的陷阱
觀察每個經濟快速成長的國家,資本主義在發展初期的確發揮了效果,讓這些國家以最快的速度發展。但不幸的是,高速的經濟增長卻僅能維持20~30年的時間,然後便開始落入經濟發展的陷阱。
這是因為每個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背後都有其特定原因提供發展的動力。當這些成長因素消失後,經濟就會開始落入停滯與衰退的陷阱。
以美國為例,經濟開發初期因大片土地尚未開墾,使得大量移民願意攜帶資金進入發展,這些墾荒者大量移往西部開拓,也直接帶動美國本土的各種商品需求。由於美國西部土地遼闊,開墾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當時美國可以維持很長時間的經濟增長。
比如說日本,經濟快速發展初期,起因於市場缺乏同類低價商品競爭,日本大舉進口原料,加上日本本土廉價的勞工,大量製造各種物美價廉的商品,然後輸出到世界各國,快速搶占全球市場。然而,當日本賺取大量外匯後,日本國內卻因不斷地炒作房地產,拉高其國內的勞工成本,再加上歐美等國大力主張日圓升值,造成日本的商品失去價格優勢,從而使日本對外出口大幅下滑,並失去大量的市場占有率。類似日本這種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經濟快速成長的階段,大多僅能維持20~30年左右,其後便因為房地產炒作,房地產價格高漲,使國內生產成本大幅上漲而失去競爭優勢。如從開始就避免房地產過度炒作,相信日本的經濟成長區間還能夠持續維持下去。
大多數國家都會面臨一種情況,那就是企業生產商品出口並大量賺取外匯後,卻又回頭在國內進行房地產的炒作,最後導致國內物價與生產成本大幅上漲,到頭來反而失去競爭優勢。當這些人炒作完畢,將國內財富搜括一空後,這些國內企業又將搜括來的大量資金移往海外設廠。在國內留下的,僅剩高不可攀的房價,以及因工資水準過高而大量失業的民眾。
的確,資本主義主張自由競爭,可以為社會帶來進步動力,但不受限制的自由競爭市場,最後卻反而形成另一種形式的奴役社會。多數民眾被高不可攀的房價壓到喘不過氣,每個都市居民都必須付出高昂貴的生活成本,而這個結果亦是放任市場自由炒作房地產所造成的。一般民眾光靠薪水只能維持基本生活開銷,至於將來如何度過退休生活則是連想都不敢想。所以,日本會出現老人犯罪率大增的情形,都是因為房地產過度炒作所造成的。那麼我們到底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才會讓社會以這樣的模式發展?
供需失衡的浪費
資本主義雖有效利用各種資源,同時也大量地浪費資源,如各種礦產、動植物、農作物等,到後來都出現大量供需失衡的情況。企業為了有效降低成本而不斷地擴充規模,用大量的資源生產商品,一堆用不完的、賣不出去的、不想用的,最後都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
自由市場的效率雖然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但另一方面卻也造成資源的持續浪費。企業無視於市場是否已達到飽和,只要有利可圖,就會持續不斷的生產,直到自己或競爭對手被市場淘汰為止。
資本主義下的企業,是完全的利己主義,企業的各種行為很少考慮到社會成本的問題,也無視因企業行為帶來額外的社會成本,只要有利可圖,不論浪費多少社會資源,都不會在企業經營的考慮範圍內。所以,放任企業自由競爭的結果,只會造成社會資源嚴重的浪費,使我們有限的資源大量的減少。雖然自由競爭有時能為企業帶來龐大商機與利益,但他們卻從未考慮後續引發的社會問題,大多數企業最終都是將這些社會問題,丟還給民眾去承擔。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來說,企業會將成本偏高的、不適合的或是具有可替代性的人,以精簡人力成本的方式大量地裁減掉,這些失業的民眾回到社會後就形成社會另一種問題。最明顯的是各國普遍出現中高齡失業現象,這些中高齡的失業者除非本身具有非常強的專業能力,或許會有少數企業願意聘用他們,而其他專業性不夠的人,不論想繼續從事本業或是想轉行,都面臨沒有企業願意僱用的窘況。政府部門似乎從來看不到中高齡失業的問題,造成這些人一旦被裁員,就會面臨找不到工作,生活無以為繼的情況。
一次又一次產業革命,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人力淘汰賽,被企業丟棄不用的人,若連生存的機會與空間都失去了,這難道不會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來源?更何況有些失業者也是家庭經濟的主要支柱,一旦他們失業的話,家庭內的成員生活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經濟發展後期,因為機械進步的關係,人力需求大減,各國普遍出現人力過剩的問題,企業不想花錢培育員工,沒工作經驗的新鮮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市場因競爭的關係,企業不斷精簡人力與裁員,失業率隨著經濟發展不降反升,最後企業精簡人力的成本卻全丟回給社會,留下大量失業者與社會問題。
難道我們應該任由失業者自生自滅?還是應該有什麼方式來幫助他們可以更順利的找工作?不會因為年齡問題而企業被拒於門外。企業在賺錢的同時,或許也應該督促他們肩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假設1個國家裏有100個人在企業工作,然後因企業引進機械化設備使效率提升,所以這個國家內的企業變成只需要50個人力就足夠應付,那麼這些被企業裁掉不用,多出來的50個人力,只好另尋其他工作。因經濟成長的關係,有一些新興行業需要人力營運維持,所以這多出來的50個人也找到了其他不同的工作。
然後,隨著消費市場逐漸飽和,廠商利潤降低,基於成本考量,企業開始不斷裁減人力。當所有的企業都裁減了人力,這個國家裏所有的企業只剩需要60個人力就足以應付日常經營,那麼剩下來的40個人(原本100個人)要何去何從?哪裏還會有工作機會給他們去做!
令人感到納悶的是,政府經常會刻意宣傳,失業率提高是結構性問題,也是普遍現象。找不到工作只能說是個人能力有問題,以及這些人不肯低就才造成失業,種種說法都表明政府在處理失業的問題上是非常消極,只要失業問題沒有大到足以影響選舉,政府部門是不會花心思去關心這些找不到工作的人。政府經常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甚至還回過頭來指責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好吃懶作。如果政府連照顧人民的責任都沒有,那麼人民還需要政府做什麼呢?
經濟小語:主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雖然帶來進步動力,但在不受限制的市場,終將出現反噬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