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的定義
夏日大雨滂沱以後,你是否注意過從屋簷落下的水滴?在空氣阻力的作用下,滾圓的水珠變得頭大尾小,成為球面和錐面的結合體,展示出空氣動力學的流體形態。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藝術設計師羅維和他的同行們在30至40年代,創立了藝術設計中的流線型風格。這種風格形象地反映了對科技進步的追求,它成為飛機、汽車和艦艇造型的基礎,並且迅速成為時尚,擴展到卷筆刀、吸塵器、汽油加油柱和燈具的設計中。當年美國藝術設計師蒂格的作品,如轎車、波音飛機的內飾、德士古石油公司加油站就體現了流線型風格。
在觀看海豚表演的時候,你是否注意過它的軀體的比例?為了適應環境,通過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的不斷優化,海豚形成了水中阻力最小的體形。它的長度和厚度的比約為3.6。這種比例可謂恰到好處。因為海豚在水中遊動時,既有形狀阻力,又有摩擦阻力。如果它的厚度變薄,雖然形狀阻力減少,但是摩擦阻力會大大增加。而如果它的厚度加大,雖然摩擦阻力減少,但是形狀阻力卻又大增。老式潛艇採用了一般艦艇的造型,現代潛艇則按照海豚的體形來建造,結果,航速一下子提高了20—25%。
藝術設計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我們處處享受著藝術設計的成果。當你撥打電話的時候,你可能沒有想過,現代電話機的原型是美國藝術設計師德雷福斯1937年設計的。當時他為貝爾公司設計了用塑膠代替金屬、用按鍵代替轉盤撥號的電話機,這種電話機乃質的飛躍,很快風行全世界。你閱讀本書坐的椅子,可能是鍍鉻(克羅米)的金屬彎管椅。第一把這種類型的椅子是德國包豪斯教師布魯耶在1925年設計的。他受到他所騎的阿德勒牌自行車鍍鉻鋼管把手的啟發,設計了可折疊的鍍鉻金屬彎管椅。他的意圖是:吸收現代工業的生產工藝,利用比較廉價和實用的材料,並解決標準化問題。布魯耶成為第一個把鍍鉻金屬彎管帶進千家萬戶的藝術設計師,他的設計改變了傢俱的製作和使用。
美國著名思想家和詩人愛默生(R. W. Emerson,1803—1882)寫道:
當我們在內心回首往事時,
當我們在思想之光下關照我們自身時,
我們發現自己的生活被美環繞。
當我們前行時,
身後的一切都呈現出令人愉快的形式,
就像天穹裏的雲。
環繞我們生活的美也包括造物的美。造物世界是藝術設計的世界,讓我們到藝術設計的世界中作一番巡遊。
一 藝術設計觀念的歷史發展
藝術設計是英語design的譯名。翻開英漢辭典,design的直接含義是“設計”。我們為什麼把它譯成“藝術設計”、在“設計”前面加上限定詞“藝術”呢?因為在我們的語境中,design並不是物件的全部設計,而只是物件的藝術方面的設計。比如汽車的設計,一般包括機械設計、電器設計、造型和內飾設計,這些設計分別由機械設計師、電器設計師和藝術設計師承擔。當然,他們的工作是統一的、協調的,不過,畢竟分工有所不同。我們說藝術設計師設計了轎車,只是指他設計了轎車的造型和內飾,而不是指他設計了轎車的機械系統和電器系統。
我國高校的工科專業大部分學的是設計,然而這些設計都有限定詞,如機械設計、建築設計、通信設計、電子設計、航空設計、道路橋樑設計、船舶設計、水利設計、電力設計等,沒有學習籠統的、無所不包的設計的設計專業。為了避免歧義,日本、俄羅斯等國索性採用音譯的方式來翻譯design,就像我們不把pop art譯成“大眾藝術”而是譯成“波普藝術”,不把E-mail譯成“電子信箱”而是譯成“伊妹兒”,後一種譯法在特定的情況下倒另有一番情趣。
藝術設計是現代工業批量生產的條件下,把產品的功能、使用時的舒適和外觀的美有機地、和諧地結合起來的設計。作為一種職業,它在20世紀初期誕生和形成。然而,在藝術設計作為職業形成以前,人類在數千年的器物製作過程中,藝術設計觀念已經形成並得到發展。藝術設計理論的基本問題是生產和藝術、效用和美的關係問題。研究生產勞動和勞動工具發展的基本階段,可以發現在勞動過程和勞動產品中功利因素和審美因素原初的天然聯繫。例如,原始人在砍伐樹木時,手臂的揮動要保持一定的節奏,這樣做有利於節省體力,從而最有效地從事勞動。同時,節奏也是一種基本的審美因素。原始人在長矛和標槍的手柄上刻上花紋,這不僅是一種裝飾,而且便於把握。由此可見,在審美因素中潛伏著功利因素。
古代有不少著作對器物製作規律進行了理論思考,論述了器物文化中效用和美、技術和藝術、功能和形式的統一。這些基本原則不僅總結和規範了當時的器物製作活動,而且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基礎。在世界各國高等學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都賦予藝術設計史前史——即藝術設計誕生以前有關它的觀念的發展史——以重要的意義。美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一本典型的教科書——帕依爾(J. Pile)的《藝術設計:它的目的、形式和基本問題》(麻省理工大學出版社,1979)開頭的一些章節就討論了藝術設計的史前史:在人類歷史各個階段的器物製作中,造型的自發發展以及對造型的審美掌握。20世紀80年代在義大利米蘭創辦的國際多姆斯學院(Domus)是培訓世界各國藝術設計師的最大的中心。藝術設計史前史的課程是這個學院的必修課程。下面我們看一下藝術設計觀念在中國和西方的發展。
(一)中國藝術設計觀念的歷史發展
春秋時代的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涉及到藝術設計的觀念。《老子》第十一章談到:車輪中心的孔是空的,所以車輪能轉動;器皿的中間是空的,所以器皿能盛東西;房屋中間是空的,所以房屋能住人。任何事物不能只有“有”而沒有“無”。“有”是形式,“無”是功能。老子在這裏談的是器物的形式和功能的關係問題。《論語•雍也》篇寫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觚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孔子慨歎道:觚已經不像觚的樣子了,它還算觚嗎?它怎能算觚呢!孔子不是從功能的角度看待觚的。因為觚如果僅僅作為飲具使用,完全沒有必要知道它的形狀、材質和裝飾,只要它底上不要有洞,在使用它時不要傷了嘴唇就行了。孔子是從象徵意義看待觚的。觚的形制是某種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象徵,現在它失去了這種象徵意義,怎能算觚呢?
墨子說過:“故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這段話表明,消費者在物質需要得到充分滿足後,就會追求審美需要。《大學》裏也有“富潤屋”的說法。居住者富裕以後,就不僅滿足於房屋的使用功能,而要追求房屋的審美功能,把它建造得華美,使它有光彩。
戰國時期的《考工記》是我國第一部論述手工藝技術的著作,是我國古代技術史最重要的文獻。它雖然僅有7100多字,可是在我國器物製作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早在唐代它就傳入日本,宋代傳入朝鮮,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廣為流傳。它的作者佚名,並非一人一時所作。《考工記》的“工”指官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的工匠,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把它譯為artisan。當時國家主要有六種職業:決定政事的王公,執行政務的士大夫,從事貿易的商人,種植耕作的農夫,紡織縫紉的女紅,以及製作器物的工匠。工匠的工職有六種:制車系統、銅器鑄造系統、兵器護甲系統、禮樂飲射系統、建築水利系統、制陶系統。每種系統下面分若干工種,現存的《考工記》記載了25個工種的具體內容。
《考工記》總結了我國古代的器物製作經驗,制定了器物製作的基本原則。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器物製作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莊子•徐無鬼》記載了一個運斤成風的故事,有位楚國人鼻尖沾了一點粉刷牆壁的白灰,像蒼蠅翅膀一樣薄。他讓一個木匠把白灰砍掉,木匠掄起斧子,呼呼成風,一下子就把鼻尖上的白灰砍掉,而鼻子絲毫未傷。這是何等神奇的手藝!《墨子•公輸》篇記載,楚國聘用了一個器物發明家公輸般,他製作了一種攻城的武器。楚國準備用這種武器攻打宋國。墨子前往楚國,勸楚王別出兵。在楚王面前,公輸般演示了他用來進攻宋國的武器,墨子則表演他用來防禦的武器。他解下腰帶,劃出一座城,用小木棍表示武器。公輸般先後用了九種器械來攻城,都被墨子一一化解。最後,公輸般的進攻武器用盡,而墨子的防禦武器還綽綽有餘。可見攻防器械的精妙。
《考工記》包含著豐富的藝術設計觀念。1以車為例,它關於車輪、車廂、車蓋、轅和其他部件的製作原則都充分體現了形式遵循功能的觀念。我們都見過馬車,馬車前部駕馬的兩根直木叫轅。實際上,轅的前部上曲、後部水準。如果車轅平直而不彎曲,那麼,上斜坡就比較困難,就是能爬坡,也容易翻車。所以,轅要堅韌,彎曲要適度。彎曲過分,容易折斷;彎曲不足,車體上仰。轅要彎曲適度而無斷紋,順木理而無裂紋,配合人馬進退自如,這樣,即使一天到晚馳騁不息,馬也不會感到疲勞,車夫也不會磨破衣服。駕車的馬不一樣,轅的弧度也不能一樣。對於優良的馬、打獵時駕車的馬、能力低下的馬要分別採用不同弧度的轅。輪子是車的核心部件。遠看輪子,要注意輪圈轉動是否均勻地觸地;近看輪子,要注意它的著地面積是否很小(很小就能減少摩擦力),無非是要求輪子正圓。遠看輻條(連接輪圈和轂的直木條,轂是車輪中心的圓木部件),要注意它是否像人臂一樣由粗漸細;近看輻條,要注意它是否勻稱光潔。輪子的正圓、轉動的均勻、輻條的光潔都是車輛的審美屬性。
車輪的製作要使使用者感到舒適,用現代術語說,要考慮到人體工程學因素。輪子太高,人不容易登車;輪子太低,馬就十分吃力,好像常常處在爬坡狀態。所以,兵車的輪子高6尺6寸(每尺約20釐米),打獵用車的輪子高6尺3寸,乘坐用車的輪子高6尺6寸。人長8尺(1.6米),上下車就能恰到好處。
木車的製作還要考慮到文化象徵意義。車蓋的圓形象徵天空,軫(車廂底部的橫木)的方形象徵大地(天圓地方);車輻30條,象徵每月三十天;蓋弓(車蓋的骨架,呈弓形,上面覆蓋布幕)28條,象徵二十八宿(即二十八星,古代天文學家把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成二十八個區域,每個區域選擇一顆星作為觀測的標誌,叫做二十八宿)。
在《考工記》時代,設計當然還沒有成為一種獨立的活動。那麼,《考工記》是怎樣看待設計的呢?它有一段話值得注意:“聰明、有才能的人創制器物,工巧的人加以傳承,工匠世代遵循。百工製作的器物,都是聖人的創造發明。”這段話表明,聖人是各種器物的設計師,聰明、有才能的人(《考工記》稱為“知者”,即智者)根據聖人在頭腦裏設想的形象製作出各種領域裏的第一件器物,然後這種器物被傳承、仿製,當然在傳承、仿製的過程中也會有改進,從而促使器物製作不斷發展。這樣,知者製作的第一件器物實際上起著設計的作用。
在《考工記》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中,我國都有器物製作方面的著作。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集中國傳統文化和科學技術於一身,“天工開物”意思是“天然界靠人工技巧開發出有用之物”,這四個字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造物思想。明朝文震亨的《長物志》就論述了傢俱的製作。明朝中期到清初的明式傢俱是中國傳統傢俱的典型,它是明朝生活方式的表現,蘊涵著特定的時代精神。明式傢俱研究者指出,明式傢俱或方正古樸、或雅致清麗,使人產生高雅絕俗的趣味。拿明式傢俱中的馬蹄足來說,它和國外傢俱中多呈S形的彎腿完全不同。它的內翻馬蹄腿猶如馬蹄內翻的馬前腿。作高腿時挺拔,有漫步之姿;作矮腿時,似賓士之勢。而從馬蹄腿的走勢看,又表現出相對的力度。這正是文人外柔內剛的氣節的體現。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清朝康熙年間李漁的《閒情偶寄•器玩部》中的藝術設計觀念。李漁首先是個戲劇理論家,同時他也寫劇本,組織劇團,擔任導演。他最重要的著作是《閒情偶寄》。這部著作共分八部,其中《器玩部》涉及到的藝術設計觀念最多。有趣的是,李漁不僅闡述了器物製作理論,而且親自製作了暖桌椅。他住在南方,冬天寫作感到很冷,硯臺也上凍。如果在房間多擺炭盆取暖,那灰塵就很多。如果只設兩隻炭盆暖和四肢,那麼,身體仍然畏寒。於是,他設計了一種暖桌椅。暖桌椅的形式完全是為功能服務的,功能就是周身取暖,同時又保持室內清潔。
最值得注意的是,李漁把器物看做感情的寄託。他善於通過排列佈置,使“無情之物,變為有情”,仿佛它們之間也有“悲歡離合”。他認為,這樣看待器物,就是“造物在手而臻化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