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從「邊陲性」視角論述當代詩人余光中詩作。從家國身分而言,余氏詩作中的邊陲性具體呈現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生存困境。邊陲者身分是一種既有的 ( being ),也是一種正在成形的 ( becoming )。兩種身分最終聚合在一共通的、仍然存在的母國 ( homeland ) 之上;從美學價值而言,「中國」再現是一種文化的總體象徵,是不在場中國的 ( absence “China” ) 的重構;就文學視角而言,詩作中中國古典文學與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乃為邊緣參照系,在兩個傳統中重構文學主體性,建立一新的中國文學觀是其詩作的終極價值。
◎本研究是中文所寫的第一本博士論文,可謂「余學」的一大里程碑。--國立中山大學.余光中教授
◎文化論述,在漢語世界雖已流行多年,但以博士論文的規模施諸當代詩人的作品,還不多見。就學術研究而言,這種論述能開闢理論的疆土。文化論述,長於統攝歸納,施諸著作等身的詩人,能彰顯各種現象、各種趨勢,有登高望遠之功。--香港中文大學.黃國彬教授
作者簡介:
陳淑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文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香港大學。今於新加坡神學院進修基督教研究碩士神學學位課程。
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詩詞、跨文化研究與舊約聖經研究。
著有《島國文化斷裂與延續》( 吉隆坡:大將,2001 ) 與《重讀杜甫:修辭藝術與美學銘刻》(台北:文津,2001)。
章節試閱
導 論
在文化交替的話語迭變中,文學/詩以其對歷史變移的感悟而成為人類精神的寄寓之所,在詩性智慧與哲化詩意中表達對同一個問題的思辨:如何在自己的歷史和傳統中找到自身的本源?我是誰?誰是我?作品對生存的挑戰,與其說是出於一種意識型態,不如說是一種審美判斷,一種自我確認、自我定位的過程。無論在文化的歷史性中還是在當代實際狀況中,詩的總體模式往往蘊含文化的模式,因為這一切無非都是生存狀態的體現。
如果把余光中(1928-)的詩路看著是特殊的邊陲經驗,這種兼具自我超越的美學實踐,其中包含跨時代的思辨意涵。在與詩的不斷對話過程中,余光中與其創作──一種現代詩學的邊陲性體現,隱然蘊藏一代文人的智慧之光,在尋找文化自我的同時提供了新的歷史基點,召喚我們在邁向二十一世紀新興時代的同時去寫、去思。
導 論
在文化交替的話語迭變中,文學/詩以其對歷史變移的感悟而成為人類精神的寄寓之所,在詩性智慧與哲化詩意中表達對同一個問題的思辨:如何在自己的歷史和傳統中找到自身的本源?我是誰?誰是我?作品對生存的挑戰,與其說是出於一種意識型態,不如說是一種審美判斷,一種自我確認、自我定位的過程。無論在文化的歷史性中還是在當代實際狀況中,詩的總體模式往往蘊含文化的模式,因為這一切無非都是生存狀態的體現。
如果把余光中(1928-)的詩路看著是特殊的邊陲經驗,這種兼具自我超越的美學實踐,其中包含跨時代的思辨意...
目錄
題記
評介
致謝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
導論
壹‧如「詩」我在:家的邊陲獨白
一、走在回家的路上
二、解構解構中的鄉愁
三、我是初,我是終
貳‧「棄婦」的缺席與救贖:美國書寫
一、異域與夢
二、抵達之迷
三、西遊記的聚焦轉換
四、「棄」的反思與重構
參.洋紫荊與「情人」隱喻:香港書寫
一、浮城舊夢:九廣路上的望鄉者
二、失城悲喜:回歸線上的凝視者
三、傾城之戀:紫荊記憶的銘刻者
肆.「妻」的解讀:臺灣書寫
一、多重游離的歷史書寫
二、春天從歸途出發
三、離與返的辯證揚棄
伍.五行之外:「中──國」再現
一、一紙墓園
二、在她者與他者之間
三、神話英雄再生
四、歷史的緘默與發音
五、中國──倩影
陸.跨越邊界:中西文本跨文化閱讀
一、重讀《蓮的聯想》
二、重讀〈白玉苦瓜〉
三、重讀〈湘逝〉
柒.我是誰:邊陲主體的自我呈現
一、自我實現的西方模式──以葉慈為例
二、經典與我
三、焚而不燬:〈火浴〉說
總論
題記
評介
致謝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
導論
壹‧如「詩」我在:家的邊陲獨白
一、走在回家的路上
二、解構解構中的鄉愁
三、我是初,我是終
貳‧「棄婦」的缺席與救贖:美國書寫
一、異域與夢
二、抵達之迷
三、西遊記的聚焦轉換
四、「棄」的反思與重構
參.洋紫荊與「情人」隱喻:香港書寫
一、浮城舊夢:九廣路上的望鄉者
二、失城悲喜:回歸線上的凝視者
三、傾城之戀:紫荊記憶的銘刻者
肆.「妻」的解讀:臺灣書寫
一、多重游離的歷史書寫
二、春天從歸途出發
三、離與返的辯證揚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