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對我而言,2016年是充滿意外的一年,包括這本書的出版。對拉斯基而言,1916年他初至美國任教,是建構政治多元論的真正開始,距今剛好一百年,因此對於本書議題,2016年又似乎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年。
我不甚喜歡政治,但自1980年代至1990年代,我的二篇學位論文-〈民國初年的省議會〉以及〈抗戰前關於黨治問題的爭議〉却皆與政治有關,且影響了我日後歷史研究的視野。研究政治史是那個時代的潮流,正如不研究政治史是今日的潮流一般。所幸二篇論文受到現代化理論的啟發,研究過程不致太過乏味。除了建立起對中國民主化發展的認識基礎,博士論文撰寫期間已經注意而未及處理的,關於訓政黨治爭議過程中黨外知識分子的看法,在本書的撰寫中終於不再缺席。
在今日,我想沒有人會否認,一位歷史人物,特別是與政治關係密切的人物,會以何種方式為後人所記憶甚至是被選擇性地遺忘,與其在過去或現在是否「政治正確」密切相關。作為20世紀上半葉在思想界與政治界聲名遠播的歷史人物拉斯基(Harold J. Laski),無論是在歐美,或在中國,人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似將他遺忘了。也因此,認識中國現代史上的拉斯基,對我亦屬偶然。
1993年在北京圖書館翻閱《再生》,第一次看到〈英國現代政治學者賴司幾氏學說〉篇名,2000年再次翻閱《再生》,復又見到。二次「邂逅」,只覺得「賴司幾」名字特別,認為這應該也是張君勱的「玄學」之一,絲毫沒有一窺究竟的好奇,亦沒有特別注意到,由於改革開放,大陸對拉斯基民主社會主義的研究已經悄然開始。直至2011年,偶然被網路上龔祥瑞自傳-《盲人奧里翁》書名所吸引,閱讀其書後,對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生命際遇有了較前更深的感觸。同時,也注意到作者記載拉斯基篇幅不少,然其評述時有反覆,頗能反映拉斯基在中國不同時代的形貌流變。因此在撰寫〈世變與抉擇-龔祥瑞的法制人生〉一文時,決定將此一議題留待日後探討。此後繼續追索拉斯基,拉氏在中國的知識和人際網絡竟隱約成形。而在閱讀拉斯基傳記時,更驚異於拉氏思想深刻體現了20世紀上半葉的時代和思想風貌,並且,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在這個渾沌時代的命運也如戲劇般令人目眩神迷。2013年11月,在本系主辦的「跨越想像的邊界:族群‧禮法‧社會-中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中,乃以〈域外知識的選擇與建構-20世紀上半葉拉斯基政治多元論在中國的傳播〉為題發表初步心得。由於當時討論斷限止於抗戰前,研討會評論人潘光哲教授建議將其延伸至張君勱的《立國之道》,孰知在嗣後的補強閱讀中,竟被其他議題所吸引。
在「拉斯基研究」還是未竟之業的階段,偶有相關資料發現,仍是萬分欣喜。如此遷延時日,亦非全無意義。數據庫的不斷建立,對本書撰寫貢獻厥偉。可以說,有了數據庫,才有今日具體可以捉摸的20世紀初期中國拉斯基現象。豐富多元的民國報刊資料,提供追索拉斯基學說在中國傳播、發展及影響的軌跡,也使中國知識界的動態與樣貌更加清晰可辨。更重要的是,由於有了數據庫,省略了不少尋找史料的長途跋涉、耗時費日。猶記當年在北京圖書館翻閱一本本的《再生》、《時代公論》與《政治評論》,更「不惜血本」,列印不下千張,扛回台灣,此類艱辛如今都成陳年往事。感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郭廷以圖書館於本書撰寫期間,借閱各種數據庫,每走一次南港,均有豐收的滿足。嗣後師大圖書館亦慷然購入各種數據庫,更不需驅車南港,僅在研究室,即可一指搞定。科技發達至此,實非當日所可想像。
本書之撰寫,雖在2013年11月已有大致輪廓,却始終未能下定決心將之完成。今年春天得知將接行政工作,惟恐日後更無心研究撰寫,乃決定將此書告一段落。成書匆促,幸得研究所博士班陳鴻明先生協助一校補遺,碩士班王慧瑜、楊慈娟和陳蕾悌諸位小姐協助二校、三校,深表感謝。此外,碩士班劉得佑先生以及賴胤曄、薛書耘小姐在這段時斷時續的拉斯基研究道路上,一路協助,由衷感激。當然,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他們對我的包容,給我悠遊自在的生活空間。
然而,本書得以完成,最要感謝的是我的老師張朋園教授。張教授1997年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後,仍努力不懈, 2015年研究孫中山訓政思想有成,以郭廷以學術講座名義出版《從民權到威權:孫中山的訓政思想與轉折兼論黨人繼志述事》一書,頗多新穎精闢見解。張老師學術成就有目共睹,令名遠播海外,從梁啟超、立憲派到孫中山、蔣介石、汪精衛和胡漢民,以90高齡,再創學術研究高峰,令人敬佩。老師勤於閱讀,除歷史學領域,政治學涉獵尤深,這些年來蒙受老師指導亦復不少。拉斯基研究之火苗得以未滅,完全要歸功於老師的鼓勵。
拉斯基的功業,各家已有評述。20世紀初期處於世紀之交的中國知識分子,近年研究汗牛充棟,其歷史形象也愈見清晰。拉氏過世後,他生前所憂心的階級革命並未發生,其所批判的資本主義,經過修正後,依然展現頑強的生命力,其所珍視的民主政治,至今仍是世界上絕對多數國家的制度選擇。也正因為如此,拉氏思想的時代烙印更加鮮明。他的生命短暫,身軀瘦小,然而,在人類文明發展走到十字路口的時刻,他竭盡心力思索危機時代的政治社會解決方案,並擬付諸實踐,其形象毋寧是巨大的。他尊重個體、強調多元價值,向世人闡述自由、平等意義以及國家政府的權力本質,以及其所揭示的人道主義理想,直至今日,仍是值得世人省思。本書考察拉斯基政治多元論的內涵及其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也記錄了20世紀初期中國知識分子的部分思想軌跡。無論是拉斯基,還是本書出現的民國知識分子,他們的思想或許矛盾,他們的腳步或許凌亂,我均在此寄以敬佩之情。只因為,他們是如此認真地追求理想,無論是個人、社會或國家。
張朋園教授在他一生的研究生涯中,關心中國的現代化,尤其是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在2015年新書中,他堅持孫中山有民主之志,對於後繼黨人的表現則多所批評,民主是張老師堅定的政治信仰。民主也是拉斯基的堅持,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知識界,推崇拉氏政治多元論,對中國實施民主政治卻多有遲疑。我認為多半囿於時空,時勢使然。張老師則認為這是知識分子沒有堅定的民主信仰有以致之。張老師也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90高齡的他,還是豪情萬丈,其熱情比諸民國知識分子,毫不遜色。
謹以此書,向我的老師-張朋園教授致敬,也祝福他平安健康。
陳惠芬謹識
2016.8.1於師大歷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