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集內含複數的史,包含新聞史、傳播史、思想史、體育史、文化史、社會史等等。斷裂與綿延的軸線、切面分布在民國時期、日治臺灣以及戰後臺灣。空間上側重了北京、上海、台北。權力的來源包含政治、經濟、市場、消費、大眾、意識形態、軍事緊急狀態。除了官方之外,亦及公共領域、宣傳部門、編輯部、黨派、集體意識與道德教訓等制度化力量。除了社交名流、明星、報人、知識份子之外,本論文集更側重政治受難者、白色恐怖受害者、女性、農民工等被壓迫者的回歸。
本書特色
本論文集緣起於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於2015年舉辦的「媒介與臺灣現代性」研討會。會中許多研究者發表精彩的研究,並於會後進行學術論文的匿名審查、修改等。目前論文集收錄12篇新聞史相關的精彩文章。
舍我紀念館
為紀念世新大學創辦人成舍我在「辦報、興學、問政」等方面的貢獻,世新大學於2006年成立「舍我紀念館」,蒐集成舍我先生之相關史料,建置「舍我先生報業數位典藏資料庫」。同時聘任研究員從事新聞傳播史研究,希望以歷史研究的縱深,結合社會分析的視野,在傳媒文化的歷史、結構、產製與流通等層面,提供更深刻的分析與批判。2014年8月起,為著手進行本校校史資料蒐集及典藏,本館開始分設「校史組」及「舍我研究中心」。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依目錄序)
陳建華,復旦大學、哈佛大學文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榮譽教授,現為上海交通大學致遠講席教授。研究興趣包括中國詩學與詮釋史、明清文學與視覺文化、中國「革命」概念史、近現代都市文學與印刷傳播、中國早期電影史等。
蔡博方,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學術興趣為公民身分研究、社會理論、法律社會學與文化社會學。
馬曉月(Mareike Ohlberg),海德堡大學漢學博士。她的博士論文分析1978年以來中國對外宣傳體系的變革。畢業之後,曾於哈佛大學的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與世新大學的舍我紀念館進行博士後研究。
葉韋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助理教授。學術興趣為傳播社會學、傳播史、近現代報刊研究。
黃順星,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副研究員,學術專長為媒介史、媒介文化、傳播社會學。著有《記者的重量:臺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1980-2005》(巨流),榮獲2011年「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
蕭旭智,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助理研究員,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學術興趣為文化社會學、死亡與政治暴力、生命政治。
陳淑容,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學術興趣為臺灣文學史、報刊文藝研究,近來關注聲音與大眾政治。
王淑美,政大新聞學系副教授,興趣為臺灣日治時期傳播與社會的文化研究。曾發表相關文章包括:'Taiwanese Baseball: a Story of Entangled Colonialism, Class,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2009,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33); '媒體科技與現代性 - 回溯三零年代臺灣的廣播經驗與都會生活' (2016, 新聞學研究, 127期); 'Radio and Urban Rhythms in 1930s Colonial Taiwan' (已被接受,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等.
陳百齡,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學術興趣為資料蒐集與呈現、認知在傳播的應用,以及地方家族研究。著有《石碑背後的家族故事:新竹近代社會家族研究》(新竹市文化局)。
林果顯,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學術專長為戰後臺灣史、政治史,著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稻鄉)、《1950年代臺灣國際觀的塑造:以黨政宣傳媒體和外來刊物為中心》(稻鄉)。
楊秀菁,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著有《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稻鄉)。
邱家宜,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曾任《自立晚報》、《新新聞周刊》記者,現任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輔仁大學新傳系兼任助理教授。
封面繪圖:張立揚
章節試閱
四、雲裳公司與小報檔次
1927年8月7日雲裳公司開幕,傳為滬上盛事。《申報》頭版刊出其開張廣告曰:
要穿最漂亮的衣服
到雲裳去
要想最有意識的衣服
到雲裳去
要想最精美的打扮
到雲裳去
要個性最分明的式樣
到雲裳去
雲裳是上海唯一的婦女服裝公司,特聘藝術圖案刷染縫靭名師,承辦社交喜事跳舞家常旅行劇藝電影種種新異服裝、鞋帽等件及一切裝飾品,定價公道,出品快捷,特設試衣室、化粧室,美麗舒適,得未曾有。定於今日開幕,敬請參觀。
此廣告措辭具精英色彩,一派開創時尚潮流的氣概,用徐志摩式的白話,「到雲裳去」套用了田漢的「到民間去」的口號。「雲裳」兩字採用篆書字體,為名畫家吳湖帆所題,文字下方似logo的圖案,一朵祥雲托起一朵蓮花,整個設計極富創意,非同凡響。公司座落在卡德路南京路口(今上海電視臺附近),與邵洵美的「金屋書店」遙遙相對。雲裳公司由留法畫家江小鶼擔任美術設計,和徐志摩、陸小曼、張禹九、宋春舫等都屬發起人,資金方面以集股方式,如周瘦鵑被推為董事,胡適擔任藝術顧問,應當說都是認了股的。
北伐前後的上海,隨著國共政黨政治的分合起落,知識界空前躁動,激遽分化重組,魯迅等左傾,具有國際主義背景,試圖從外面牽制國民黨,或顛覆現存秩序;徐志摩、胡適等創辦《新月》雜誌則從建制立場批評國民黨黨治,結果被明令停刊。在北伐革命的反帝反封建的鼓舞下,歐美、日本的現代主義文藝思潮與蘇聯式的無產階級文學一時並起,爭勝鬥強。此時上海的消費文化也呈現一派繁華景象。1926年第三大百貨店新新公司、專售婦女用品的綺華公司相繼開業,就婦女時裝而言新潮迭出。在這樣的脈絡中來看雲裳公司及徐、陸所扮演的角色,對於新舊文人的合流意味深長。
7月12日《上海畫報》對雲裳的開幕作整版報導,稱徐陸為「雲裳公司發起人」,除兩人合影外,還有多幅照片。由<楊貴妃來滬記>一文介紹,雲裳洋名為「阿透利挨楊貴妃」(Atelier Yangkweifei)。阿透利挨指公司的藝術製作室。該文說明雲裳公司「以後進行的方法:(一)採取世界最流行的裝束,參以中國習慣;(二)材料儘量採用國貨,以外貨為輔助品;(三)定價力求低廉,以期普及。」比方說,展示品有一件藍士布的西式衣,頸項中圍了白網,在下面一只秋葉式小袋,袋裏放著一方小絹巾。而這件衣服,標價十元(行雲、成言,1927)。另在周瘦鵑<雲裳碎錦錄>一文中也說到「雲裳之新計畫:雲裳所制衣,不止舞衣與參與一切宴會音樂會等之裝束,今後更將致力於家常服用之衣,旗衫短衫與長短半臂等,無不俱備」。這些是今後的計畫,要刻意表明「雲裳的宗旨在‘新’,不在‘費’」(瘦鵑,1927a),已慮及一般市民消費能力的問題,實際上這一點――下文要講到,正成為小報爭論的焦點。然而從開幕幾天的顧客來看,都有頭有臉,包括電影明星、名妓、張嘯林夫人、杜月笙夫人等闊太太,三天裏做了兩千多塊錢的生意,不包括訂製在內,因此雲裳畢竟是個高檔時裝店。有趣的是,同時《北洋畫報》也報導了公司的開幕及刊出兩人合照,並說上海各報刊登的照片「皆不真切,徐夫人尤不酷肖」(北洋畫報,1927),彷彿在自詡其印刷的精良。
《上海畫報》對雲裳公司的推轂不遺餘力,不時刊出由雲裳設計的服裝的明星照片,陸小曼、唐瑛自不消說,如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雲、名妓雅秋五娘等。張丹翁盡其捧角之能事,如<捧雲裳>一詩:「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中心,是曰申江。/第一美術,卻在誰方? 到雲裳去,去到雲裳。/第一美人,又在誰行?不曰唐陸,即曰陸唐。/載吾畫報,炯炯有光,清真絕調,衣染鶯『黃』」(丹翁,1927a)。所謂「載吾畫報,炯炯有光」,雲裳為畫報提供了絕佳的素材,也意味著品味/位的提升,儘管張丹翁心心在念的不外乎吸引讀者眼球的「美人」,又如<審美>:「天下之美人,見說江南萃,江南之美人,獨數雲裳最。」(丹翁,1927b)從都市文化的視角看,自民初以來鴛蝴派「消閒」文學便在努力打造中產階級的都市夢,而雲裳公司的出現,如徐志摩、陸小曼等人的新文化的介入,使這一中產階級消費文化走向成熟的形態。把楊貴妃作為雲裳的洋名不僅蘊含著上海亦中亦西的洋涇浜文化特徵,尤其在二十年代末更是大眾文化的消費指符,如梅蘭芳的《太真外傳》、但杜宇的電影《楊貴妃》等,皆風靡一時,或如楊貴妃「出浴」之類的圖像早已流播於各種印刷傳媒,更具情色想像。的確雲裳給都市文化帶來新的契機,將創意、審美與商機融於一爐,如《上海畫報》上「汽車展覽會中之雲裳公司之新裝表演」的照片所示(梅生,1927b),或可視作今日大陸「車模」的原型,卻不失優雅範兒。或如《上海漫畫》創刊於1928年初,主編葉淺予顯然受到雲裳的啟發,為之作了許多具廣告性質的服裝設計圖,在該畫報上刊出。
四、雲裳公司與小報檔次
1927年8月7日雲裳公司開幕,傳為滬上盛事。《申報》頭版刊出其開張廣告曰:
要穿最漂亮的衣服
到雲裳去
要想最有意識的衣服
到雲裳去
要想最精美的打扮
到雲裳去
要個性最分明的式樣
到雲裳去
雲裳是上海唯一的婦女服裝公司,特聘藝術圖案刷染縫靭名師,承辦社交喜事跳舞家常旅行劇藝電影種種新異服裝、鞋帽等件及一切裝飾品,定價公道,出品快捷,特設試衣室、化粧室,美麗舒適,得未曾有。定於今日開幕,敬請參觀。
此廣告措辭具精英色彩,一派開創時尚潮流的氣概,用徐志摩式的白話,「到雲裳去」套用...
作者序
解集
序言/蕭旭智、蔡博方、黃順星
簡介這本「傳媒與現代性論文集」實在很難。
原本是「集」,就讓集成為一種鬆散的組合,等待個別讀者由於誤解,而在其中找到某種有機╱有趣的關聯方式,是編者們天真爛漫的期待。然而既然成為集,即使再偶然與反諷,也未必能避談團結、迴避如何交集、趕集、集合、集錦,抑或集權?在此狗尾續貂,若是提供一種解集的方式,再好也不過如同不同語言中一大串客套、頭語、接尾語、敬語。不過只是為了說「Hi!你好!歡迎!」
論文共同特徵為史的向度,可惜此文之史未必彼文之史,文集內含複數的史,包括了新聞史、傳播史、思想史、體育史、文化史、社會史等等。論文目錄次序結合新聞史中時間、空間、政權、制度(化)與人物等約定俗成又直覺的安排。斷裂與綿延的軸線、切面分布在民國時期、日治台灣以及戰後台灣。空間上側重了北京、上海、台北。權力的來源包含政治、經濟、市場、消費、大眾、意識形態、軍事緊急狀態。制度(化)除了官方之外,亦及公共領域、宣傳部門、編輯部、黨派、集體意識與道德教訓。人物除了社交名流、明星、報人、知識份子之外,還有壓迫者的回歸,如政治受難者、白色恐怖受害者、女性、農民工。換個角度思考,本書作為新聞史研究論文集,除了研究支配與被壓迫文化的歷史之外,還有沒有尚未被發現或被排除的殘餘範疇或者正在萌發的新興文化?泛黃紙張、出土檔案、緊急狀態國家、口語文化、過時的電報勞動可以補充殘餘範疇。而新興文化?抱歉,沒有新新聞。五十年前的舊聞老矣,難道就不足以語新。
或許這本論文集的意義除了集合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近幾年的研究發展之外,所謂的新意在於可以讓讀者繼續思考新聞史如何以多重組成的媒介史向度,繼續往前走。
例如,許多研究者把「晚清民初」的中文政論報刊,視為華文語境中首度確立「報刊」媒介的關鍵時期。然而,陳建華的「大報不敢、不便、不屑登的文字」展現出「小報公共性」的意義,而「小型報」更靈活地經營出大眾化的閱讀群體;馬曉月認為「宣傳」不僅只是翻譯了propaganda,不同階段的正面/負面指涉有哪些?蔡博方爬疏「好公民」意象如何從「旁觀者」、「貢獻者」轉為「知識者」?黃順星回顧1930年代的北平,跑跑跳跳的運動新聞又如何成為國家榮辱與民族興衰的媒介事件?
關於日治、殖民、現代性、媒介、社會生活、傳播等等重要問題,近年的臺灣研究中走向文化史、社會史的潮流。傳播史研究對我們展現了一個繽紛多樣的一九三〇年代的女性樣貌,王淑美幫我們描繪摩登女孩代表著因應社會變遷而產生的新類別、新的都市風景、街頭速寫的樣板人物。陳淑容筆下低吟口語傳統的形式上的文字與聲音所寄託的勞動者群像與處境,如何透過話語實踐抵抗資本主義,以及蕭旭智透過請願、怠工、身體、心理等指出早期資訊技術中鑲嵌的身體與勞動如何不滿足。
白色恐怖時期的新聞工作者,究竟是加害者或被害者?在責任歸屬上,又該如何判定區分?陳百齡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模糊與兩難。楊秀菁回到更早的二二八事件,對台灣新聞界造成人才的嚴重損失與斷層,而倖存的從業者,除了自我審查的精神壓力外,更必須面對新聞機構內部的政治與人事鬥爭。1950年後政府當局為因應兩次台海危機的戰爭狀況,所採行戰時新聞管制政策的起源、考量與影響,成為了國民黨在1950年代中期之後,林果顯認為,這是言論管制更趨集權的原因。邱家宜的論文,則是對徐復觀的《民主評論》這份刊物的內容、組成份子、人際網路作細緻的分析。
本論文集緣起於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於2015年舉辦的「傳媒與台灣現代性」研討會。會中許多研究者發表精彩的研究,並於會後進行學術論文的雙匿名審查、修改等。經過一年的努力,本論文集收錄12篇新聞史相關的精彩文章。傳媒與台灣現代性學術研討會,獲得科技部國內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補助(104-2916-I-128-001-A1)。文末向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科技部、五南圖書、館長周成蔭、副館長溫洽溢以及羅曉南、翁秀琪、黃鈴媚、夏曉鵑等館務委員,蘭琪、純楨及協助匿名審查的委員們一併致謝。沒有各位師長幫忙,我們三人也無法稍息,就地解散。
解集
序言/蕭旭智、蔡博方、黃順星
簡介這本「傳媒與現代性論文集」實在很難。
原本是「集」,就讓集成為一種鬆散的組合,等待個別讀者由於誤解,而在其中找到某種有機╱有趣的關聯方式,是編者們天真爛漫的期待。然而既然成為集,即使再偶然與反諷,也未必能避談團結、迴避如何交集、趕集、集合、集錦,抑或集權?在此狗尾續貂,若是提供一種解集的方式,再好也不過如同不同語言中一大串客套、頭語、接尾語、敬語。不過只是為了說「Hi!你好!歡迎!」
論文共同特徵為史的向度,可惜此文之史未必彼文之史,文集內含複數的史,包括了新...
目錄
作者簡介
解集——傳媒與現代性序言 / 蕭旭智 蔡博方 黃順興
名流消費與民國機制——以陸小曼、徐志摩與1920年代末上海小報為例 / 陳建華
報刊現代性與公民身份——以《申報》為例的反思 / 蔡博方
多元現代性——宣傳概念與不同政治想象 / 馬曉月
小型報與大眾化——上海《立報》版面與文體分析(1935-1937)/ 葉韋君
運動新聞的國族化 以北平《世界日報》的運動新聞為例,1933-1935 / 黃順星
1919年日臺電報大塞車與電報勞動 / 蕭旭智
宣傳與煽動——工農運動與「三字集」的臺灣話文文體實驗 / 陳淑容
一九三〇年代媒體再現的都會女性——從《命運難違》解讀彼時女性的日常生活與道德困境 / 王淑美
活在危險年代——白色恐怖情境下的新聞工作者群像(1949-1975) / 陳百齡
戰爭與新聞——台灣的戰時新聞管制政策(1949-60) / 林果顯
戰後初期《臺灣新生報》的發展與挑戰 / 楊秀菁
徐復觀與《民主評論》(1949-1966)/ 邱家宜
作者簡介
解集——傳媒與現代性序言 / 蕭旭智 蔡博方 黃順興
名流消費與民國機制——以陸小曼、徐志摩與1920年代末上海小報為例 / 陳建華
報刊現代性與公民身份——以《申報》為例的反思 / 蔡博方
多元現代性——宣傳概念與不同政治想象 / 馬曉月
小型報與大眾化——上海《立報》版面與文體分析(1935-1937)/ 葉韋君
運動新聞的國族化 以北平《世界日報》的運動新聞為例,1933-1935 / 黃順星
1919年日臺電報大塞車與電報勞動 / 蕭旭智
宣傳與煽動——工農運動與「三字集」的臺灣話文文體實驗 / 陳淑容
一九三〇年代媒體再現的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