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是筆者從2007年以來九年內的第四本專書著作,兩年的撰寫時間真的很快就過去。究其源由,早在筆者2012年拙作《公益的價格:非營利行銷的理論與案例》撰寫期間,因為適逢苗栗大埔徵地案在2010年6月之後陸續發生的幾起焦點事件,吸引筆者對於後續政策衝突的關切。有鑒於研究所的公共政策分析課程上之教學需求,在2014年《誰說了算?從蘇花高到蘇花改政策變遷的倡議聯盟分析(1990-2014)》拙作撰寫期間,課堂上對於政策階段論的反省,使得筆者很深刻的持續觀察與大埔徵地案相關的政治和經濟社會發展,當時腦中隱然浮現的就是Kingdon多元流理論概念,以及眾多政策企業家努力不懈匯合交會,在實踐民主治理的過程當中所涉及到回應、責任、課責,不同面向相互交疊的競合圖像。
然而筆者撰寫本書在檢閱所謂「公共價值」(public value)與「價值衝突」(value conflict)理論文獻,以及進行苗栗大埔徵地案的經驗分析之餘,發現個人的本職學能實在是力有未逮,從而在2016年2月之後,決定完全聚焦於多元流(multiple streams)的分析。特別是書名與內容的連結,其間的轉折至為艱辛,在此一定要感謝中研院政治所林繼文研究員、政大公行系黃東益主任與陳敦源教授,一如過往地在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上提供筆者寶貴意見。同時,對於2016年7月撥冗參與本書焦點團體訪談的師大地理系李素馨教授、中研院政治所吳重禮研究員、政大地政系徐世榮教授,以及政大公行系蘇偉業教授,筆者也在此表達深深的謝意。
筆者還要鄭重感謝兩位匿名的書稿審查委員,提出從文獻探討的面向與評議、該章各節在閱讀上的連貫性、最新的理論發展在本書的定位,乃至於緒論對於重要概念定義之描述,都給予筆者很多重要而且具體的修改意見。筆者在回覆兩位學界先進的審查意見時,由於突發性的眼睛手術在即,時間倉促使得修訂改正的內容與品質並不盡如人意,特此向兩位審查委員致歉。筆者也要謝謝東華大學歷史系畢業生陳芝妤小姐,在她大四下學期協助校對2014年筆者的另一本專書著作,以及此次交付書稿給五南文化事業機構之前,她也幫我校對全文的草稿。筆者同時非常謝謝五南的劉靜芬副總編輯,以及負責本書的肇恩編輯和排版人員美香在一校和二校提供的所有協助。當然,本書最後如果還有任何其他疏漏之處,都是由本人負全責。
在撰寫序言的當下,兩位友人和本人都剛好身體不適,前所未有的感受到身體健康和闔家平安的重要性,這是此時此刻最大的感觸。母語是山東話的筆者最後要說的是,我過世的父親母親雖然不會說國語,也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但是他們在世的時候,最尊敬的莫過於天主教的神父和修女,以及天下所有的老師。本書獻給我最摯愛的父親母親,如果筆者在未來的人生還有其他的專書著作,也都是獻給他們。
魯炳炎
2016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