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由於科技進步,3C產品發達、交通工具便利,世界就像是一個地球村,距離的界線很模糊,人與人之間可以瞬間溝通無障礙。然而,時間回溯到一百多年前,那時,地域、疆界清楚劃分,往往因此形成各種溝通上的障礙,包括文化、歷史、政治等各方面。
直到1851年英國舉辦了第一屆的世界博覽會,也就是俗稱的萬國博覽會(World Exposition、World's Fair或Universal Exposition),這種由一個國家的政府或民間單位主辦的大型活動,參與的國家或國際組織為數眾多,不僅打破了區域與區域之間的藩籬,活動期間各方面的文化交流、緊密聯繫,在在給世人帶來新的觀念、新的刺激。
綜觀人類的歷史,其實在1851年之前也有類似的活動,但這個英國所舉辦的水晶宮世博會,不管是在日後的學術研究上、相關文獻記載或是新聞報導中,還是公認的世博會起源。
歸根究柢,即在於它的影響層面對於人類文化所帶來的重大意義。譬如英國水晶宮的興建,大幅改變了當時的建築結構及美學,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其舉辦的相關活動,一時之間均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社會輿論的重點。
因此,即便直到1928年法國才發起成立國際展覽局(英語: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Bureau;法語: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Expositions,簡稱BIE),日後不管是國家或是區域性的類似活動,只要在新聞媒體的報導中明顯記載、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蔚為流行,或是收錄於學術研究的相關著作中,都納入本書所介紹的世博會內容範圍;相反地,儘管有些世博會是BIT所認定的,但鑑於其影響力薄弱,甚少見於新聞報導,不為世人所知,即未列入這次撰寫的世博會之列。而且,為統一名稱便於介紹,本書將當時名為博覽會或世博會、展覽等名目,一概統稱為世博會。
(一)博覽會的魅力
萬國博覽會,顧名思義其實就是一場齊聚各國經典文化、歷史、商品的大型展示活動,與一般市集賣場所陳列的當地區域性貨物商品,有著極大的區別。
透過各國的展示,琳瑯滿目的商品、建築、設計匯聚一堂,呈現各自的經典文化,讓所有參與者共同感受來自於不同國家、文化的差異。這種宛如百花齊放般的熱鬧,就像是一種無形上的溝通,打破幾千、幾百年因為距離所產生的藩籬。
事實上,早期在歐洲中古世紀,即因為交通貿易的往來,商人常常舉辦定期的市集。後來,規模日漸擴大,商品交易種類也隨之增加,尤其在工業革命後,社會生產力大幅提高,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市集的舉辦也慢慢由經濟擴展延伸到生活等各個層面。
追溯到源頭,1754年,從英國施普利(William Shipley)成立「藝術、工藝與商業促進發展學會」(後更名為皇家藝術學會)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英國日後萬國博覽會的誕生。接著,1760年英國舉辦近代史上第一次的藝術與工藝展示會,更為日後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一百年後英國舉辦第一屆的世博覽會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爾後,這種由政府組織或民間單位所主辦,眾多國家與國際組織參加的大型活動,藉此展示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上所呈現的經典文化和產品,也就成為世人所熟悉的世博會型態。而且,因為舉辦時間長,動員人數多,展出規模又龐大,常在某一個時期掀起風潮蔚為話題,很多更是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總之,每一次的世博會都成為當時舉世注目的焦點,其重要性自是不言可喻。
根據陳其澎(2004:11)的研究指出,世界博覽會可以遠溯至1797年,在法國聖克陸(St. Cloud)舉辦一項關於織錦、瓷器、地毯的博覽會,短短四天卻成效非凡;成功的經驗鼓舞了主辦者Marquis d’Avèze向法國政府提出在巴黎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舉辦博覽會的計畫,隔年又再一次成功舉辦包括60個參展單位的博覽會,成為第一次國際級的博覽會。這樣的博覽會往後便成為慣例,在1801年法國因而舉辦了第二次博覽會。
事實上,除了英、法兩國外,歐洲很多國家早已熟知法國工業博覽會並感受其巨大魅力,紛紛起而仿效,在自己國內辦理類似的展示活動。不過,這時還未擴大規模到「一國舉辦多國參與」的程度,因此,儘管十九世紀中葉前歐洲已有各式展示活動,但1851年英國結合多國共同參展的萬國博覽會,還是引起非常熱烈的迴響(呂紹理,2005:49-51)。
(二)博覽會的功能
【經濟產業與文化的匯集】
如前所言,剛開始的博覽會,主要展示的是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後來逐漸演變為薈萃科學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以1851年英國博覽會為例,分為原料、機械、紡織製造、金屬玻璃、陶藝製造、雜項及美術六項;最後演進為傳遞的是文化、創意,是生命歷程和未來願景。因此,活動展場不再只是單純的技術或商品展出,而是有著繽紛的表演活動,以及充滿特色、創意的展區,提供參與者人生中難得的珍貴體驗。
更重要的是,除了透過這樣一個國際性的交流平臺,各參展國得以獲得充分溝通與交流之外,世博會還是對當時社會文明的一種紀錄、對生活環境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冀望。譬如1962年西雅圖世博會揭示太空時代的來臨;1967年加拿大蒙特婁世博會首次以「人類與世界」為主題,將人類所面臨的環境保護問題推上檯面;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則進一步注意到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發展的問題;1975年美國斯波坎環境世博會,更清楚點出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後來,清廷成為亞洲另一個積極參與博覽會的常客,到1912年為止,總共有287次受邀參加規模不等的博覽會、產業展示會或學術會議(呂紹理,2005:28)。至於臺灣,細數從日治時期開始,除參與日本國內舉辦的博覽會,如1903年 日本第五回國內勸業博覽會、1922年平和紀念博覽會等外,也曾以日本殖民地的名義參與博覽會,如1900年 巴黎博覽會、1904年美國聖路易博覽會、1926年費城博覽會、1939年紐約博覽會等。
綜觀來看,臺灣雖無緣舉辦世博會,但日治時期,也曾舉辦過幾次規模不小的博覽會,分別是大正五年(1916)臺北「臺灣勸業共進會」,歷時36天參觀人數80餘萬;大正十四年(1925)臺北「始政三十年博覽會」;大正十五年(1926)臺中「中部臺灣共進會」,歷時10天參觀人數57萬,昭和六年(1931)「高雄港勢展覽會」,歷時6天參觀人數達11萬;其中以昭和十年(1935)「始政四十週年臺灣博覽會」,歷時50天參觀人數達275萬,規模最為龐大(陳其澎,2004:14)。
從1897年至1929年間,臺灣參加的各項展示活動共計就有74次,其中在日本本土所舉辦的有54次,日本境外(包括朝鮮及占領區內的大連)共計20次。而就歷次的活動來看,每回固定展出的「喫茶店」,幾乎已成為臺灣的代名詞之一(呂紹理,2005:186)。由此可知,世博會的展示內容關乎一國的政治、經濟、對外形象,重要性絕對不可輕忽。
綜觀歷史,無論歐美或日本,博覽會從初期開始,即具有重大政治、經濟產業與文化宣傳作用。到近世紀,回顧過去的發展,對於促進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更是在在具有鼓勵創新、展示創新的最佳成果,可藉此大幅提升舉辦國和承辦城市的國際形象,無疑地,亦是展現國力的表徵。
【當代國家文化、科技和產業的展示】
事實上,世博會之前,歐洲各國也曾陸續舉辦過工業博覽會,尤其是英、法兩國在工業革命後,常藉此來推廣自己國家的生産技術及宣傳新産品。譬如,成立於1754年的英國皇家藝術協會,即是專門負責國家展覽會的重要組織,曾於1761年首次成功舉辦過工業展覽會,而1828年到1845年之間,英國國內亦陸續舉辦過多次類似的活動,到了1849年,英國甚至破天荒地首次在伯明罕為展覽設計建造臨時場館。
究其原因,實乃因英國於1844年參觀巴黎的博覽會後,亟思在國內舉辦一個更大型的博覽會活動,遂於1849年舉辦伯明罕(Birmingham)博覽會。但是,很顯然地,當時深具創新精神的皇家藝術協會主席亞伯特(Albert, Prince Consort, 1819-1861)認為這樣還不夠。1849年在他的主導下,開始醞釀籌劃一個規模更大的展覽。具國際性的、要有外國産品參加,成為亞伯特對展覽最重要的堅持,他說,藝術和工業創作並非是某個國家的專有財産和權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財産。在這樣的思維下,第一屆世博會隆重登場,也就是習稱的首屆世博會——水晶宮博覽會(Crystal Palace 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