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清初對台灣原住民的觀看、晚清文人的妖怪想像到臺灣歌謠再現的文學景觀、知識份子寫的詩及小說,參照各種不同領域知識網絡交織進行書寫;作品編織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或作者社交軼事等文本,形成本書「書寫臺灣人」、「臺灣人歌謠」、「臺灣人書寫」等三輯。如同德勒茲(Gilles Deleuze, 1925-1995)的「地下莖」(rhizome)概念,延伸的閱讀就像觸鬚一樣,不斷地向外蔓延,為吸收養分而不斷地與異質性(hétérogénéité)連結,最後幾乎成為漫無邊際的知識網路。讀者彷彿置身於巨大的理想圖書館,以互為主體性的參照,往外不斷延伸地深度詮釋。
作者藉由解讀、思考,讓各種聲音得以互相對話激盪,在古老地圖、視覺影像縫隙尋覓國家寶藏蹤影,試圖梳理真實時間裡所沈澱的文化紋理。
本書並非依照作者、題解等傳統教科書模式地解讀,而是參照各種不同領域知識網絡交織進行。
目的並非在尋找最終或最正確的「標準答案」,而毋寧說是提供一種思考平臺,讓各種聲音得以互相對話激盪。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場合撰寫的文章,多年後彼此連結,成為本書「書寫臺灣人」、「臺灣人歌謠」、「臺灣人書寫」等三輯。
作者簡介:
陳龍廷
現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法國國立高等實踐研究院(E. P. H. E.)宗教科學與文化人類學博士候選人。曾兩度獲得賴和臺灣文學研究論文獎、兩度獲得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學術專長:
臺灣文學史、臺灣戲劇史、臺灣歌謠與文化研究、民族誌與文學想像、後殖民理論與文學批評、臺灣文學場域、現代主義與臺灣文學。
主要著作:
《臺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研究》(2015)、《臺灣布袋戲創作論:敘事‧即興‧角色》(2013)、《聽布袋戲尪仔唱歌:1960-70年代臺灣布袋戲的角色主題歌》(2012)、《庶民生活與歌謠—臺灣北海岸的褒歌考察》(2010)、《發現布袋戲:文化生態‧表演文本‧方法論》(2010)、《聽布袋戲:一個臺灣口頭文學研究》(2008)、《臺灣布袋戲發展史》(2007)。
章節試閱
臺灣舊慣的纏足、辮子,不需要放在「政治不正確」有色眼鏡底下觀察,更不想從「政治正確」為殖民主義政策辯護,本章只是以身體技術為討論基礎,藉此探詢視覺主義、臺灣話語書寫,私密日記、紀錄前人所透露的時代記憶,如此或許可以釐清臺灣人成為日本人過程,最核心的知識/權力/身體三者交會空間。
纏足、辮子,如果被視為一種清代臺灣人的象徵資本,那麼累積這種資本有助於象徵權力取得。女性纏足小腳不僅是在婚禮過門時的炫耀,也形成普遍相信纏足女子結婚較好命的主流信念。男人辮子與清代赴臺灣就任官員一致,有著平起平坐的地位象徵。日本殖民者急於改變臺灣人的身體,除了健康、衛生、經濟等理由,是否也是一種象徵性的鬥爭,從而使得統治者自己的身體慣習乃至生活風格與品味,都成為被支配階級的模仿對象?布赫迪厄認為(Bourdieu/ Wacquant 1992:143):主流文化合法化的過程(l’acceptation doxique),免不了要經過象徵暴力與象徵的衝突,包括強制一套社會的合法定義,以穩定社會秩序的再生產、及透過特殊用字以貶低被支配階層的文化等,相當於一種知識、文化的權力關係。
一般人可能都以為身體是自然界的產物,只是自然而然生長而已,而忽略了那其實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在日本統治臺灣之前,女性可能因纏足很嫁入豪門,而男性也可能纏辮子而走入官場。這種馴服性(docilité),可以解釋權力與身體的微妙關係(Foucault 1975:138)。權力對身體的細緻控制與馴服幾乎無所不在,戰後戒嚴時代的「髮禁」曾是臺灣中小學生共同的時代烙痕。解嚴後臺灣人的身體看似解放,卻逐漸資本主義化。五花八門的醫療美容,更是將身體視為利潤禁臠與權力處置的對象。有時似乎很難理解這些整型手術,在鋒利手術刀底下切割、拉皮、抽脂、隆乳等是如何血淋淋,而民眾為什麼仍趨之若鶩,願意付出鉅額費用並交出自己的身體,甚至不乏事後向媒體哭訴整型失敗的案例?同樣的,解纏運動批評最有力的理由莫過於纏足過程的殘酷,伴隨幾乎是慘不忍睹的哀嚎啼哭。時過境遷,我們也很難理解那個時代社會非常重要的慣習,為何母親非得藉著身體技術來改變小女兒的腳踝不可?可能就像時下流行新名詞「事業線」,當年纏小腳女性嫁入豪門也是一種主流信念吧。他們付出身體的痛苦,甚至不惜代價只為了獲得「美」。美本身,可能並非表面形容詞意涵或欣賞對象等而已,而是個人企圖以身體技術或身體儀態來獲得的文化標的,而更深層耐人尋味的是,它隱藏了權力滲透或資源分配的關係。
從外在觀點來看,這種身體缺乏勞動生產的經濟價值,因而改變臺灣人身體是明確的目標。著手改革則從上層仕紳階層,開始改變象徵資本的認定。臺灣女性身體的改造,是由天足會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等男性主導,女性聲音幾乎是聽不到的。視覺主義除了客觀知識與傳播,同時也隱含著臺灣知識建構與權力介入。知識與權力其實是相互蘊涵的,沒有一種權力關係不需要相應的知識建構,也沒有一種知識不是同時預設與建構了某種權力關係。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的全景敞視主義,體現在監獄建築的縱軸上,監看者對被監看者具有高能見度,而橫軸上被監看者彼此之間則全然不可見。這種可見/不可見關係,正是理性操作秩序的保障。(Foucault 1975:201)臺灣婦女纏足置於監看之下,不僅醫學知識建構,也收錄在伊能嘉矩、片岡巖等民族誌,用來針對臺灣人身體技術的「除魅化」手段。隨著情境變遷,任何只要是足以打擊原有象徵資本信譽的消息,都不斷地在官方媒體放送。身體作為一種象徵資本的爭奪對象,從官方到民間製造輿論,貶低對方的象徵資本為「野蠻」、「陋習」,乃至爭奪主流信念,而終於被廣泛接受成為主流信念。即使只是剪掉辮子,臺灣知識菁英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積極,而是在同儕壓力下半推半就才完成。面對身體改變,他們可能一點都不是公開場合演講致詞的歡欣鼓舞,而是在私密日記寫下心情沮喪與狼狽不堪。身體改變的關鍵時刻,可說是日治時代改造臺灣人靈魂的縮影,從社會上層階層知識菁英開始,到後來成為社會普遍的主流文化。
這種身體歷史一直血淋淋地發生在臺灣改朝換代階段,發生在官方意圖改造臺灣人的過程。不僅纏足、辮子,臺灣原住民的黥面刺青,更因為連結至讓侵入者聞風喪膽的出草習俗,當然一併列入禁止清單。改造了身體,等於塑造了新的靈魂。原住民刺青並非外表美/醜觀感問題,而是傳統祖靈信仰:沒有黥面如何在死後登上彩虹橋?從這種角度來思考霧社事件(1930),或許更能理解他們明知那是不可能的徒勞反抗,在流血衝突後,有的賽德克族人卻是忙著為自己黥面。奪回自己身體,找回自己的靈魂,或許才是他們真正最後的勝利。
臺灣知識建構與社會習俗改革不能說沒有邏輯關連,至少是為了後者實踐所做的準備。這種知識是從自官方權力孕育而來。權力,就像《臺灣風俗志》的婦女纏足圖示,是一種完全穿透的知識,也是一種監視。
臺灣舊慣的纏足、辮子,不需要放在「政治不正確」有色眼鏡底下觀察,更不想從「政治正確」為殖民主義政策辯護,本章只是以身體技術為討論基礎,藉此探詢視覺主義、臺灣話語書寫,私密日記、紀錄前人所透露的時代記憶,如此或許可以釐清臺灣人成為日本人過程,最核心的知識/權力/身體三者交會空間。
纏足、辮子,如果被視為一種清代臺灣人的象徵資本,那麼累積這種資本有助於象徵權力取得。女性纏足小腳不僅是在婚禮過門時的炫耀,也形成普遍相信纏足女子結婚較好命的主流信念。男人辮子與清代赴臺灣就任官員一致,有著平起平坐的地位象...
作者序
給下個世紀的你
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可能再也沒有「中華臺北」的幽靈徘徊在臺灣天空。人們用腳來投票,有的人早已快樂地擁抱舊大陸作中國夢,有的人早已辦好綠卡移民去新大陸作美國夢,而你選擇留下來。你好奇地從書架取下這本書,只是為了瞭解跟臺灣有關的事,就像當年的我一樣。
電影《海角七號》最奇特的,就是那些跨越時空的情書。即使書寫者已去世,那七封找不到投遞住址的信卻令人動容。白髮蒼蒼老婦是否仍是當年的友子?她如何理解那些穿越時空而來書信?讀者如何理解不在世上的人,隱藏一輩子內心的遺憾?無非是那一封又一封綿密寫成,卻又遲遲寄不出去的信。逐字念來,除了引揚輪船上的悲慘抑鬱,還有遙遠的懷念。閱讀當下,面對的只是文字編織的世界。書寫者振筆疾書身影既看不到,也摸不到,然而透過文字,我們竟然重新聆聽到書寫者動人的聲音,甚至感覺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一字一句傾訴。即使確知那些書信純屬虛構,也不得不承認柔軟的心被觸動,絃被撥彈,久久不能自已。
記得我大學時代曾經很著迷義大利符號學家艾科(Umberto Eco, 1932-2016)的小說《玫瑰的名字》,也曾買過兩種不同法文翻譯本。這是以中世紀修道院為謀殺案背景的小說,第一句就是引用聖經的「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中譯的「道」,對應法語mot或英文word,原意就是文字、詞彙。如果不想受困於「太初有道」文言味難以理解,不妨直率素樸地重新「誤讀」:「世界一開始就是文字,文字跟神同在一起,文字就是神。」
當年傳教士執意將淺顯易懂的「文字」,翻譯為中文世界「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當然必定有他們深思熟慮的考量,因為那是大寫的文字,是文字的本質,是希臘文邏各斯(logos),同時包括語言、演說,以及理性、思考等意涵,甚至基督教神學古老命題也存在著「道成肉身」。
《玫瑰的名字》以私人手抄本形式,紀錄他與老師一起調查謀殺案的始末。案情發生在修道院,更精確地說是在修道院圖書館。中世紀修士在圖書館努力勤奮地傳抄各種抄本,並裝訂成漂亮彩繪書籍。調查期間陸續發生多起謀殺,而死者共同特徵,就是不約而同閱讀了亞理斯多德世上僅存孤本。最後兇手查出來,卻也死了,而修道院也因火災燒成灰燼。後來抄寫者於遺址附近徘徊,隨手撿拾斷簡殘篇小心收藏,直到後來收藏品及相關解讀書籍不斷累積,很自然地又變成另一座圖書館。謀殺案根源就是文字,好學修士千方百計想要閱讀罕見孤本,而虔信教徒卻嚴厲禁止任何人碰觸那些褻瀆宗教的知識。目睹這一切發生經過的人將事件本末抄錄為文,最後成為我們所閱讀的這本書。小說鉅細靡遺地描述中世紀修道院的生活作息,圖書館收藏各式各樣稀有抄本。修士抄寫員所認真抄寫的,就是文字本身。書本知識引起人們求知若渴的強烈慾望,卻是兇手所絕對禁止的。如果要追問知識本身是什麼?那麼反思讀者所閱讀的,無非就是目睹者修士的私人手稿。目睹者手稿所書寫的,都真實發生嗎?那麼他腦海浮現的奇異幻象也是真實的嗎?偵探按照聖經〈啟示錄〉敘述推論出連續犯案的完美模式,卻與兇手對犯案動機的直率解釋不同,那麼哪個是真實呢?如果一切都是虛構想像,那麼真實是什麼呢?
如果要停止這種惱人的無止盡辯證,試著回想小說引用〈約翰福音〉的句名,或許可這麼重新鑄字造句:文學世界一開始就是文字,文字跟書寫者靈魂同在一起,文字就是書寫者的靈魂。
文學,可說是文字的肉身,或是靜靜地躺在圖書館的木乃伊。抖落塵埃後,擺在眼前是反覆摺疊的裝訂厚度。翻開克服歲月風霜而殘存的文字,像穿越過重重遺忘海洋的瓶中信,靜悄悄地漂流靠近我們身邊。文字是一種回歸,可以回歸到它奇蹟的本源,可以回歸到原初書寫時的精神狀態。即使書寫者可能早已不在人世,而讀者所接觸到的肉身,無非是文字所交織的,可一再重複閱讀的結構。文字卻往往來自於非文字世界。有的人可能如此著迷視覺藝術的線條、色彩,而想要刻畫眼前世界,因而他所驅使的文字顯得如此怪異而不尋常。有的人可能沈醉於神秘時間的追尋,不斷地追憶過去,甚至置身於過去還要回想遙遠過去,最後竟編出輪旋曲般令人暈眩的結構,在翻越層疊陰鬱深山而終找到生命定位。在砲彈會從天上掉下來的年代,異議抗爭者早已從地球上消失。有人仍想表達心聲,那就隱藏在臺灣人才能深刻理解的歲時節慶或民俗氣氛底下。有的人想要嘲弄那些高高在上的政客,但指名道姓可能落到收不完法院傳票的下場,那就讓他們粉墨登場吧。即使是口頭歌謠的庶民詩人,他們也能巧妙地運用眼前景物、器具,傳達出難以直接明說的情感,無論是傷痛別離,情慾纏綿或擔心背叛等。
文字本身,尤其是作品文字一點都不平滑透明,而是有刀工衝切深度,或在斷裂殘痕藏匿著通往密徑的隱諱暗示。如何捕捉詞彙的鄰近與聯想關係,就像是唸誦呼喚靈魂的神秘咒語,召喚沈睡時空的記憶,或喚醒凝固情感的永恆雕塑。解讀,並非只是書本知識的反覆或累積,更多的是一種跨文化的破譯。表面上亂糟糟的銘刻必須重新清理,從恢復它最原始位置開始,跟隨著令人懷疑的、不確定的暗示勇敢向前,摸索完全未知的黑暗角落,直到重新找到銘寫當下情境。
本書所收錄的文章,前後橫跨了十幾年。最早一篇年是我在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學習之旅所寫的。如果說論文發表時是甫呱呱落地的紅嬰兒,至今也已長成躊躇滿志的青少年,雖然那感覺不過是昨日之事。奇妙的緣分,應該是三十年前的偶然。1987年解嚴那一年,葉石濤(1925-2008)出版了《臺灣文學史綱》。當時就讀大學的我所讀的,如果不是中國文學,就是西洋文學。除了廣泛閱讀沈從文、魯迅、蕭紅、曹禺、錢鍾書、巴金、老舍等「匪書」,至少我還很認真地讀過《動物農莊》、《金閣寺》、《梵谷傳》、《懺悔錄》、《浮士德》、《悲劇的誕生》、《罪與罰》、《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百年孤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等。因葉石濤這本書,我與朋友開始爭論:臺灣有文學嗎?有臺灣文學嗎?當年曾經出自好奇心在舊書店買到《閹雞》,在完全不瞭解作者生平的情況下閱讀,小說裡描繪老臺北人的容顏與生活風景非常令我訝異,就好像坐上小叮噹的時光機器,雖然那只不過是幾十年前的臺北街頭,但是耳際縈繞的日語對話,映入眼簾的景觀是如此熟悉卻又陌生。那個時代從南部坐火車到臺北車站,月台上可看到臺灣鐵道飯店屋頂上的夕陽,然後搭人力車至港町。新時代女性可以在太平町雜貨店工作,打烊後邀伴去逛圓環夜市,假日郊區散步,或到圓山明治橋下划船。臺灣鐵道飯店、港町、太平町是在臺北嗎?明治橋就是後來的中山橋,那橋下的基隆河可以划船嗎?而最令我驚訝的,卻是發現自己處於無知狀態:為什麼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對生活城市的知識卻是完全空白?為什麼我以前沒有讀過,甚至根本也沒有聽過這些作品,遑論作者?突然我好像置身於修道院,化身為心如海綿、求知若渴的小修士,努力撿拾收集廢墟的隻磚片瓦。
藝術研究所時,到臺灣各地的田野調查,是我真正的教室。那些民間藝人,都是我的老師。來自這塊土地的知識,都是我的課本。那讓我想起小時候跟祖父生活的點滴,在他創業的豐得齋一邊幫忙,一邊聽廣播電臺講古,或曬稻穀時住在頂宅仔的沁涼夏夜。興高采烈的假日,我卻是隨著歲時節慶而忙碌趕工。放寒假整個月,大概都在幫忙準備春節祭祀供品的生仁、棗仔枝。一直要忙到除夕那天下午開始磨米漿,晚上等大竈炊好整籠床的菜頭粿,街上都已傳來辭歲的鞭炮聲。休息兩天後,又開始忙到初八當晚日夜趕工拜天公用的麻荖、米荖。七月普渡至少半個月以上,天天都在做綠豆糕、佛手、糖塔。中秋節更是整個月都在忙,從綠豆仁清洗、浸泡、炊熟、碾碎、攪拌等繁複工序製作的綠豆餡,到各式月餅的桿皮、包餡、煎餅、用印、包裝。這些歲時節奏以及娶新娘分享親友的大餅,或女兒回娘家避暑分贈的米香丸等,都是我閉著眼睛也分辨得出的真實氣味。童年再平常不過的生活經驗,竟然是到學校上課時,無法跟同學分享的秘密。
出社會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美術雜誌社編輯,也在幾家報紙專欄作者,報導過崙背的新劇、東港燒王船的陣頭、陳旺欉老歌仔、布袋戲、亂彈戲、歌仔戲等。因這股傻勁而認識《臺灣風物》總編張炎憲(1947-2014),那時他特別來信鼓勵。直到他去世後,還兩次來夢中親切地看著我,仍是那永遠不變的溫暖笑容。為了擴展視野,我到法國留學。上課之餘,最大樂趣就是整天浸在巴黎的博物館,或在舊書攤尋寶,也買過雨果古本印刷的《鐘樓怪人》。深深感到法蘭西學術動力,是來自對他們自己文化、歷史的認同與自豪。回國後在中央研究院短期研究,調查過彰化曲館、武館,鹿港法師、新竹客家信仰。後來進入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不僅成為葉石濤課堂上的學生,而且竟然成了臺灣第一個臺灣文學博士。看似純屬偶然巧合,卻也是生命回歸的必然實踐。隨著臺灣文學史料出土與整理,我為了累積解讀能量而勤奮閱讀與收藏,到最後宛如一座小圖書館。
這本書當然是來自這座小圖書館,一開始就是文字本身,以及相關理解工具,除了各種文字解釋文字的辭典,更多的是解釋臺灣地名的辭書、古地圖、老照片、紀錄片等,到最後幾乎是在編製一套漫無邊際的百科全書。整理這些論文,像是重新省視青春歲月,還有當年野百合的內心騷動與沈思。如同希臘阿波羅神廟的神諭「認識你自己」,作為地球村一份子的我們不也應捫心自問:我是誰?養育我成長的土地在哪裡?我沒有資格替自己發言嗎?為什麼我不能使用自己語言,而必須學習別人語言來表達?在我面前攤開的課題,無論是人跡罕至的洪荒世界,或穿越文字叢林開山闢徑涉溪的大冒險,其原始出發點無非是一股強烈想要認識臺灣的衝動。臺灣知識份子能使用臺語、日語、華語,而以詩詞、小說等文體來表達時代、土地關懷等深刻情感,已是相當晚近的事。最原始的應該就是臺灣人歌謠,直接以母語唱出生命的感動。然而如果缺乏仔細紀錄及耐心解讀,百年後那些活潑的歌詩不是隨風而逝,就是掩埋在圖書館厚重塵埃底下。只有透過閱讀與詮釋,文字不再只是文字,不再只是印刷鉛字,而是復活的肉體,我們才能夠重新感受那些司空見慣,卻已遙遠陌生的日常生活,還有那些隱密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
本書並非依照作者、題解等傳統教科書模式地解讀,而是參照各種不同領域知識網絡交織進行。如同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冰山理論」,鐵達尼號看到的只是浮出海平面的冰山一小角,而巨大冰山底層恐怕才是最後沈船的致命傷。作品編織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或作者社交軼事等,可能都只是「看得見」的冰山一角,而潛藏海平面底下「看不見」的力量更值得重視吧。但是如何發現那看不見的冰山底層?德勒茲(Gilles Deleuze, 1925-1995)的「地下莖」(rhizome)概念,可能更具實踐意義。如果說文本是地下莖,那麼我們延伸的閱讀就像觸鬚一樣,不斷地向外蔓延,為吸收養分而不斷地與異質性(hétérogénéité)連結,最後幾乎成為漫無邊際的知識網路。地下莖概念,也像艾科所說的百科全書詮釋,讀者彷彿置身於巨大的理想圖書館,以互為主體性的參照,往外不斷延伸地深度詮釋。我們的目的並非在尋找最終或最正確的「標準答案」,而毋寧說是提供一種思考平臺,讓各種聲音得以互相對話激盪。雖然一開始無非是文字,最後卻得以超越文字,而綻放出美麗的智慧花朵。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場合撰寫的文章,多年後竟然也悄悄地彼此連結,成為不可思議的地下莖,也就是本書「書寫臺灣人」、「臺灣人歌謠」、「臺灣人書寫」等三輯。
輯一 書寫臺灣人。幾乎每個與臺灣擦身而過的政權,從此都愛上臺灣,但是並不一定愛臺灣人。看見臺灣了,但是如何看見臺灣人,如何書寫臺灣人?我們依照論述的相似性、差異性、再現的複製,來探索清代書寫臺灣原住民及其潛在的無意識。如同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耽溺於書本文字堆砌的愛情幻想,晚清文人也曾以書本文字想像來代替觀察,而終將既有的原住民意象進行分裂、重組,最後型塑了一種「臺灣化的臺灣」。還有夏敬渠(1705-1787)撰寫英雄文素臣的臺灣探險等,這些文學想像及帝國主義的關係是很有趣的思考。
日治時代臺灣人的身體知識如何建構,乃至最後成為官方改造對象,除了民族誌及媒體報導,我們也參照了臺灣知識階層觀點的私人日記深入解讀。從身體改造開始,到語言、思想靈魂的大改造,可說是臺灣面對多重殖民處境不斷上演相同戲碼的寫照。
輯二 臺灣人歌謠,將關注臺灣歌謠再現的文學景觀。景觀(landscapes)是人群生活實踐所塑造的。文學的空間經驗,具有主觀特質。藉著這些主觀感受,可以瞭解人們如何談論地方與看待世界。平澤丁東整理臺北一帶歌謠,在1917年出版第一本臺灣歌謠專書。在臺北街頭開始矗立歐化建築之際,這些庶民歌聲再現的臺灣是什麼樣貌?
1931年《臺灣新民報》歌謠採集運動,可說是臺灣話文的第一線實踐者,也是臺灣知識份子第一次紀錄我們的歌。臺灣人的聲音如何寫,不僅是日治時代,乃至戰後鄉土文學論戰焦點,也實際存在於歌謠採集。這些庶民聲音幾乎不曾被仔細解讀過,很值得重新發掘其獨特文學美感。
如果說1917年的平澤丁東是臺北觀點,1931年新民報歌謠採集運動則是中臺灣觀點,一開始是彰化和美人黃周的提議,而後在臺灣各地掀起陣陣漣漪,那麼1936年李獻璋的採集則是南臺灣觀點。在高雄開始邁入現代都會之際,詩人想像的翅膀帶領我們,重新感受到面對現代衝擊時,他們的擔憂、他們的哀愁、他們的情愛等。
輯三 臺灣人書寫,將處理臺灣知識份子寫的詩、小說,包括杜潘芳格(1927-2016)〈平安戲〉、〈中元節〉、〈蜥蜴〉,蔡秋桐(1900-1984)〈帝君庄秘史〉、龍瑛宗(劉榮宗,1911-1999)〈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張文環(1909-1978)〈夜猿〉、〈閹雞〉、〈藝旦之家〉、七等生(劉武雄,1939- )〈我愛黑眼珠〉、李喬(李能棋,1934- )〈泰姆山記〉等。這些作品如果說有什麼共同性,那應該就是法國象徵師派詩人馬拉美(Stephane Mallarme, 1842-1898)所說的謎(énigme)的特質。解開謎語,往往必須跳脫人們所習以為常的認識習慣。我們將從符號化過程的任意性、陳述與人稱等兩個層面,來解讀杜潘芳格超乎思考常軌,深具文學感染力的詩。
一開始我只是扮演福爾摩斯,隨身帶著小說、臺灣老地圖、地名辭書、幾張老照片等工具,最後竟然重新看到日治時代南投、元長等臺灣在地文學風景。在議會請願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如果想知道蔡秋桐如何以活蹦亂跳的臺語文,來戲弄臺灣總督,或庄長、庄協議員等地方政客,那麼一定不能錯過〈帝君庄秘史〉。
對龍瑛宗/劉榮宗而言,南投並非一般臺灣鄉鎮,而是雜揉了粗鄙/美麗、誘惑/純情、墮落/尊嚴等複雜情感的青春回憶。「小鎮」與「木瓜樹」的二元意涵結構,不僅反映當年臺灣人/日本人的社會結構,同時也是一位知識青年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掙扎。這種共存的背反與跨越界線的渴望,可說是支撐這部小說的強烈矛盾與張力。
太平洋戰爭時期,拐個彎不失為一種必要的文學手腕。張文環的價值,恐怕就在於以多義性臺灣民俗參照,交織而成的文本張力。檢驗小說的時間秩序、動物秩序、男女秩序等書寫策略,將可發現其隱藏的對抗論述是雙重的,不僅是對抗帝國資本主義主流價值,同時也深刻地反省批判臺灣傳統的抱殘守缺。
七等生的〈我愛黑眼珠〉,集合了各種針鋒相對的批評與概念投射。這正好說明了文字本身的曖昧性,以致於可以吸引立場截然不同的讀者。透過麵包、女用雨衣、香花等象徵,本雅明的現代性沈思、羅丹的雕刻藝術、臺灣歷史經驗等互文性,深度解讀它所再現的現代社會,以及從現實進入虛幻的國族寓言。
李喬藉著臺灣文壇軼事的挪用,而塑造一座會走動的山,「泰姆山」是什麼意思?從小說基本結構、次序、時態分析出發,我們可發現它營造了一層又一層繁複的時態交織,宛若輪旋曲式的美感結構。臺灣歷史記憶的殘破、荒蕪的斷層,隨著充滿荒謬感的逃亡行動而重新被暴露出來。這種敘事結構不僅是對過往時代的懷舊或悼念而已,而是試圖發掘出被統治者以「大敘述」所掩埋的,真實時間所沈澱的歷史紋理。
這場精神大冒險就像一部奇幻探險的電影,雖然一開始純粹只是文字世界,後來竟然遠方傳來人講話的聲音,引導我們在古老地圖、視覺影像縫隙尋覓國家寶藏蹤影。至此,那些熟稔的虛構人物宛如多年老友,而他們的愛恨情仇也深深牽動我們的心。
很自然地,這只是一本尋寶筆記。
2017年5月 於永和寓所
給下個世紀的你
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可能再也沒有「中華臺北」的幽靈徘徊在臺灣天空。人們用腳來投票,有的人早已快樂地擁抱舊大陸作中國夢,有的人早已辦好綠卡移民去新大陸作美國夢,而你選擇留下來。你好奇地從書架取下這本書,只是為了瞭解跟臺灣有關的事,就像當年的我一樣。
電影《海角七號》最奇特的,就是那些跨越時空的情書。即使書寫者已去世,那七封找不到投遞住址的信卻令人動容。白髮蒼蒼老婦是否仍是當年的友子?她如何理解那些穿越時空而來書信?讀者如何理解不在世上的人,隱藏一輩子內心的遺憾?無非是那一封又一...
目錄
自序 給下個世紀的你
輯一 書寫臺灣人
第一章 看見臺灣人:清代臺灣原住民形象的三種論述
帝國倒過來看
相似性
差異性
再現的複製
結語
第二章 妖怪物語: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寫
蛇人
山魈‧夜叉
人熊
帝國的奇幻世界
結語
第三章 人體雕刻‧靈魂形塑:日治時代臺灣人身體的知識與監視
視覺主義展示
臺語書寫與規訓
當地人觀點的位移
結語
輯二 臺灣人歌謠
第四章 淡水河邊的內山鑼鼓:二十世紀初臺灣歌謠的文學風景
臺灣總督府塔樓的視野
老臺北人的生活空間
陰性空間的換喻
放水燈‧豎燈篙‧搶孤‧做清醮
生番出草
結語
第五章 南臺灣的摩登初體驗:1930年代李獻璋採集的褒歌
褒歌的特殊性
南臺灣地方感
現代性與時間感
結語
第六章 咱的歌詩:《臺灣新民報》歌謠採集的集體記憶
一起來寫臺灣話
鄉音情感
民眾的心靈地圖
時代新知識
從幽默祝禱詞到巫術
翻開詩人的菜單
結語
輯三 臺灣人書寫
第七章 打破你的眼鏡:杜潘芳格的詩與尋常習慣的顛覆
符號化過程的任意性 1
陳述與人稱
結語
第八章 保正伯請你看大戲:〈帝君庄秘史〉的書寫策略
小說在卸妝後
粉墨登場的政客
民主花瓶的行禮如儀
結語
第九章 自畫像與藝術家:尋找木瓜樹小鎮的蹤跡
謎樣小鎮
自畫像的對比色與象徵
同床異夢的悲哀
南投青春戀歌
結語
第十章 思想在躲貓貓:決戰時期張文環的民俗書寫策略
冬至/中元時間秩序
自然/文化動物秩序
車鼓旦‧藝旦男女秩序
結語
第十一章:沉思者的鬱悶:〈我愛黑眼珠〉凝視下的國族寓言
浮遊者的凝視
國族寓言
傾聽者缺席
結語
第十二章 聖山的尋與追:〈泰姆山記〉的互文性解讀
逃亡輪旋曲
文本馬賽克
一座長腳會走動的山
結語
引用書目
自序 給下個世紀的你
輯一 書寫臺灣人
第一章 看見臺灣人:清代臺灣原住民形象的三種論述
帝國倒過來看
相似性
差異性
再現的複製
結語
第二章 妖怪物語: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寫
蛇人
山魈‧夜叉
人熊
帝國的奇幻世界
結語
第三章 人體雕刻‧靈魂形塑:日治時代臺灣人身體的知識與監視
視覺主義展示
臺語書寫與規訓
當地人觀點的位移
結語
輯二 臺灣人歌謠
第四章 淡水河邊的內山鑼鼓:二十世紀初臺灣歌謠的文學風景
臺灣總督府塔樓的視野
老臺北人的生活空間
陰性空間的換喻
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