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開始,我申請的科技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大都與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方案有關。感謝科技部的經費支持,這幾年來,我訪談過上百位校長和教師、觀課上百場次,研究問卷發放過兩千份以上,甚至,我還長期進入一所學校觀察,與該校教師互動兩年,我對於臺灣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頗有心得,我也將研究心得撰寫成論文,發表在數個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
在上述所提的研究心得中,我發現教師若能相互協助,相互刺激思考,發揮集體智慧,除了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品質外,也可以提昇自己的教學實務知識。這種基於社會建構理論的協同學習,對教師專業成長有很大的成效。
然而,在諸多研究心得中,我發現臺灣教師專業成長有三個值得提出說明的問題與現象。
第一個現象,許多學校自己辦理教師研習活動,也有部分教師經常自主性地利用假日參與校外研習活動,這些教師是否將其獲得的教育理念或研習心得實踐於課堂中?文獻上早已指出,參加校內或校外研習,不管是聆聽講座或參與工作坊,都是與教師自己的教學情境脫離,若沒有在自己的課堂中實踐,參加研習勉強只是增加教育相關資訊而已。
我發現第二個現象,臺灣這十年來有許多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方案,部分教師在乎專業成長方案中提及的教學步驟與教學表現技巧,這些教師會不斷地透過同儕觀察或表現指標,省思自己的教學流程,也自我期許成為一位教學專家,可以受邀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然而,如同國外文獻指出,教師投入心力在自己的教學技巧中,自己的教學型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改變了,但學生的學習成效似乎沒有多大改變。
我又發現第三個現象,不管是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提及教師需要公開授課、部分學校早已試驗學習共同體的共備觀議課、還是學校自早期以來一直推動的教學觀摩,多數教師進入課堂觀課所關注的焦點是教師的教學行為,觀課紀錄也多描述教師的教學技巧與其優缺點。由於這種觀課關注教師所產生的教學者焦慮、缺乏教學自信以及其他心理因素,已讓多數教師對公開授課產生壓力與抗拒,部分教師僅在公開課那節課認真思考教學設計,之後回復以往,而觀課教師也為避免傷害同僚關係,大都以表面讚美做回應。
上述三個問題或現象值得思考,教師研習心得若未實踐於教學中、教師若過度遵循教學模式或表現指標、以及公開課若僅是表面作為,那這樣的教師專業成長的效益有多大?而且是對誰的效益?對教師?還是對學生?
我從小學教師年資開始算,今年滿三十年,這三十年來,我一直認為教師的責任就是把學生教好,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到有價值意義的內容,而教師專業成長歷程怎麼可以缺乏學生表現的關注?評估教師專業成長的方法怎麼可以不從學生學習成效思考?
另外,隨著十二年國教課綱的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型塑特別重要,核心素養是現在學生二十年後在社會中面對各種挑戰的重要能力。二十年後的社會中堅份子現在就在校園裡接受教育,如果教師還是僅以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當作教學核心,那這些學生二十年後將無法適應社會生活,更不用說改善社會問題了。因此,教師要有體認,核心素養需要被列入教學設計中,也需要被觀察與檢視其學習成效。
綜合上述的想法,我開始統整我的研究心得,包含教師協同學習在共備觀議課的效益、教學理念需要實踐、共備觀議課焦點在於學生在核心素養上的學習成效以及讓教師在公開課體會到對學生學習與對自己專業成長的利益,我也將這些心得不斷地在許多學校的邀約中分享,並接收教師的回饋。之後,我不斷釐清每個可以在中小學應用的細節以及轉化為帶領教師專業成長的策略。在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陳念祖副總編輯的鼓勵下,我寫了這一本《素養導向的教師共備觀議課》,這是一本以我的研究心得為基礎所發展的教師專業成長之專書,不僅提及教師共備觀議課的相關作法,也指出一些影響成敗的關鍵要點。
雖然本書的相關想法來自於中小學教學實務的研究計畫和研究結果,但本書目的不在於貢獻學術論著,而是提供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可行作法。為了讓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容易閱讀,我不以文獻或研究論文寫作的格式呈現我的想法,但從文中常會看見「根據我的訪談結果」和「根據我的觀察結果」等用語,這即是研究心得所轉化的語詞,期待這種具有實證資料的表述,提供教師實踐教學活動時的參考。不過,本書論述一定受限於我個人的研究情境,有些值得提出再討論,有些論述可能也不夠精準,仍期待各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