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文化觀光」被視為是21世紀「新」的觀光類型中,最為古老的一種。原因是:早在羅馬時代,就已出現類似當今文化動機的觀光行為,它也可被稱為文化觀光了;18世紀,英國年輕貴族曾前往法、義等國進行所謂的「壯遊」(grand tour),也算是一種當今所定義的文化觀光;1970年代,文化觀光被定位為一種特殊興趣(special interest)的觀光產品類型。在這發展過程,這一支發展益趨龐大的觀光類型,在20世紀中後期,漸漸地發展成我們所認知的「傳統大眾觀光」(conventional mass tourism)。在歷經幾十年的時間,躍升為觀光產業當中最大的主流。不過也伴隨著它對環境造成不同向度的衝擊,它在負面衝擊的部分,儼然已成為環境的殺手,也受到各界不少的批判和詰問。在邁入21世紀以來,文化觀光又慢慢轉型,開始以多種面貌(包括遺產觀光、生活方式觀光、文創觀光…)再度翻紅。當今,我們所看到的它,不再是那麼鐵板一塊,有部份文化觀光產品或空間發展型態,也轉而力求永續發展。不同分支的文化觀光似乎各有去路,它們不見得再沆瀣一氣了。
由於當中部份文化觀光也有較高的理想色彩,它不再只是俗氣的商品,因此它必須有一套發展論述,有一套專業知識。這時,各界開始意識到並渴望文化觀光的發展,必須有更精進的專業知識和行動計畫才行。這些幾乎跨越產官學界,對它多有殷殷期待或熱切的盼望。在學術領域,包括觀光、地理、文化、社會(社區)等,從大學院校開設的課程,以及學術論文的發表看來,都可看得出文化觀光被重視的程度正在不斷地提升中。作者由於長年對文化、生態等面向的關注,以及擁有公職時期參與規劃與管理的經驗,常被服務的學校--世新大學及兼任的台灣師範大學等校,要求開設文化觀光等相關課程,希望作者能與大學生、研究生多做交流。這本「文化觀光」的出版,即是近幾年來,為準備上課教材,陸續蒐集資料,撰寫而成。
不過為了備課所蒐閱的資料畢竟較為倉促、片斷,所以過程只能是在寫寫停停、拼拼湊湊、增增減減中,勉強完成,品質自然也不能與學術論文相提並論(雖然教科書也不宜太學術化)。不過作者還是擔心如果只做知識訊息的匯聚,只能淪為「雜家」。為能較有系統呈現,且融入國內外的觀念,仍須蒐閱相當龐大的資料,才可能撐起兼顧理論架構與實務操作的合宜框架。幸有林韋佑研究生的協助,她將資料抽絲剝繭,並更新整理,甚且還做了部份資料的潤稿及繕打;其他還有趙婕、劉家妤、余俊逸等同學,也投入相當多時間協助打字及編排;這些付出都讓我節省了相當多的心力,也終於能夠完稿付梓,在此要特別謝謝他們。
本書對於閱讀者的設定,一開始雖是以大學生為主,不過仍有一些不得不深入討論的重要觀念,早已超越一般大學生的程度要求,包括抽象化的理論,甚至也包括了實務的經驗。同時,也為了方便閱讀者能進一步探索知識,作者刻意保留了不少原典(儘管在少部分是間接引用,但還是附註出處)。全書資料引用最多的,包括McKercher & du Cros (2002)、劉以德(2010)該書的審議本、Timothy et al.(2003)、Smith (2009)等書。希望透過來自多方的文獻,在互通有無、互補不足之下,能有助於各級學生、地方社區,甚至是業者的通盤理解。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它著眼於較寬廣的視野,從文化觀光發展的規劃到管理,從土地空間到商品產業,希望能整體地呈現文化觀光的基本面貌。其實目前坊間華文相關的教科書當中,已出版了多本相類似或同名的書籍,不過大多僅著重在各種文化觀光資源的介紹,或是僅側重在某一向度的陳述。對閱讀大眾而言,恐怕只能見樹難見林,似乎仍有明顯不足之處。
不過,也誠如以上所提的,整本書資料的整理歷經不同人的協助,有些資料難免在剪貼、挪移、繕打的過程中散佚了;另外,也擔心部分段落引用不當,誤解原意;更擔心雖已引用,卻未能清楚交代出處等等。而出版時程又迫在眉睫,在不得不交卷的情形下,恐仍有訛誤之處。這些雖非故意,但仍可能犯下的錯誤,責任當然仍應由作者自負。對於未曾嚐試過的教科書寫作之出版,的確讓人忐忑不安。至此,仍祈願各界賢達能指正謬誤之處並惠賜寶貴意見,以作為將來修正時的重要參考。
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