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一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一八九九年來自英國的巴爾頓和日本的濱野彌四郎,在淡水滬尾設立自來水水道,讓臺灣人喝到第一口乾淨的自來水;日本時代大正五年間(一九一六年)完成的北投至新北投間的支線鐵道,用來運送前往北投溫泉的旅客,所以也稱為「溫泉線」;臺中市綠川還曾經是臺中的游泳池;聽過「人命水」嗎?就在今臺中市豐原區角潭路二段;屏東新園鄉烏龍村有座一口一八○年的古井,相傳媽祖指示村人在興龍村周宅鑿井取水,村民飲用洗滌後,怪病竟然就痊癒了。
作者以圖佐文帶領讀者透過了解台灣各類水資源的前世今生,讓讀者對台灣本島的水文更加認識,還能一窺臺灣過去的生活景象。
作者簡介:
王派仁
經歷:曾任大學兼任講師、教育部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教科書審查委員、南一書局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主編寫、台中市山陽國小校長。
得獎:
第十二屆大墩文學獎報導文學類首獎(在紅磚拱廊下尋找宮原武熊)
第一屆台中縣文學獎報導文學類(發現泰安車站)
第二屆台中縣文學獎報導文學類(走過大里溪)
第十二屆台中縣文學獎報導文學類(烏日故事館--三民街走一回)
第十二屆磺溪文學獎報導文學類(打開芬園庄役場廳舍大門)
第十三屆磺溪文學獎報導文學類首獎(滿坑楓紅已遠去,盼見白雪覆山頭)
第十七屆南投縣玉山文學獎優選(樟腦產業故事館--專賣局集集出張所)
著作:
過五關學修辭(螢火蟲出版社)
活動作文學習單(螢火蟲出版社)
遊戲作文學習單(螢火蟲出版社)
走出教學更多(天衛文化、小魯優質教學)
多元描寫作文(華祥兒童文教出版社)
語言可以這樣玩:兒童語言發展遊戲與活動(心理出版社)
走著橋:古橋的閱讀與旅行(五南出版社)
超好玩歷史課:走!出門看臺灣故事(五南出版社)
不花一毛錢的小旅行:帶你去逛超有料博物館(五南出版社, 2014年
「好書大家讀」知識類最佳少年讀物)
老臺灣新人類: 他們的故事 我們的生活(五南出版社)
專欄寫作: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走讀台灣」專欄、歷史文物月刊「史物巡禮」專欄
粉絲頁:遍〈PEN〉台灣
章節試閱
1-5 催生自來水的兩位異人
日治時期淡水地區開始首次有自來水供應,到後來日漸普及。而為臺灣的潔淨自來水供應與公共衛生奠定良好基礎的人,是一位叫做巴爾頓的英國人和他的日本學生濱野彌四郎。
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人剛登陸臺灣的時候,除了受到臺灣義勇軍的抵抗之外,所面臨的最大難題竟然是在臺灣肆虐的傳染病,不只一般士兵,甚至連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是感染瘧疾而身亡。而這也導致後來日本人統治臺灣的工作中,將提供潔淨的飲水以及良好的汙水處理系統列為最優先項目。英國人巴爾頓原來任職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顧問技師,在日本治理臺灣的隔年,接受臺灣總督府的衛生工程監督工作聘約,並且帶著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當助手與翻譯。來到臺灣後,他們即刻展開臺灣北部衛生調查的基礎工作。
由於淡水及基隆兩個港口是日本人登臺的重要門戶,也提供日本軍隊食物和飲水的補給,所以日本總督府便選定優先建設淡水及基隆二港口的水道工程建設。淡水的滬尾自來水水道於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完成,就是巴爾頓第一個在臺灣完成的自來水供應系統,也讓臺灣人喝到第一口乾淨的自來水。不料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八月巴爾頓卻在臺南調查途中感染瘧疾、赤痢,不久便病逝東京。巴爾頓未能完成全臺灣自來水供應的工作,由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繼續接任。
濱野彌四郎( 一八六九年~一九三二年)是千葉縣人,就讀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學科, 師事巴爾頓。從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八月跟隨巴爾頓來臺灣,長期擔任總督府土木部技師。
他提出了先進的衛生工程觀念與設計,為了完成各地上、下水道的工程規劃,探勘的足跡可說踏遍全臺。然而這樣的任務是異常辛苦的,特別是在當年很多地方都尚未開發,惡劣的交通與衛生條件,更是工作上的重大考驗,也因此濱野彌四郎在工作上超乎常人的堅毅與投入,應該不難想像。
濱野在臺灣二十三年,先後完成了臺北、士林、草山、彰化、打狗、臺中、臺南、嘉義、斗六、大甲、花蓮港︙︙ 等主要市街的自來水道工程。這些自來水工程,逐步提供臺灣各地區人們乾淨的飲用水,也改善了因為飲用水所造成的傳染病。
1-5 催生自來水的兩位異人
日治時期淡水地區開始首次有自來水供應,到後來日漸普及。而為臺灣的潔淨自來水供應與公共衛生奠定良好基礎的人,是一位叫做巴爾頓的英國人和他的日本學生濱野彌四郎。
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人剛登陸臺灣的時候,除了受到臺灣義勇軍的抵抗之外,所面臨的最大難題竟然是在臺灣肆虐的傳染病,不只一般士兵,甚至連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是感染瘧疾而身亡。而這也導致後來日本人統治臺灣的工作中,將提供潔淨的飲水以及良好的汙水處理系統列為最優先項目。英國人巴爾頓原來任職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顧問技師,...
作者序
序:臺灣真水/用水寫臺灣歷史
水水的臺灣
有人從戰爭、有人從交通、有人從族群、有人從宗教︙來記錄臺灣的歷史、文化,但筆者長久以來卻一直想從「水」寫臺灣的歷史與生活。
打從年輕時學會游泳,筆者就喜歡偶爾找個海島度假,享受划船、風浪板、潛水︙︙的活動,然而卻也驚覺我們生長在臺灣這個海島,島內更有眾多的河流,但是多數的臺灣人卻和水有著一定程度的距離。
從得到人生第一個報導文學獎以來,如今回首已超過十五載。在這段不算長也不算短的過程,筆者從事臺灣的紀錄與寫作,發現臺灣過去的四百年發展和「水」可以說脫離不了關係。
過黑水溝到築水圳
臺灣是個海島,荷西時期外國人自然得遠渡重洋,才能登上福爾摩沙。至於清朝以後漸漸有來自中國大量的移民,他們必須克服黑水溝(臺灣海峽)的魔咒(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展現他們不回頭的決心。而清朝前期時就繁榮起來的城鎮幾乎也都是靠海的港口,所以才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俗諺。
隨著臺灣開發的腳步,漢人循著西部的河流漸漸往內陸拓墾,例如知名的三峽、大溪,因為緊鄰河流,從河港慢慢成為一個商業集散地,到現在則成為知名的老街。
至於能讓漢人安居樂業長居臺灣的關鍵也是水,為了種植農作填飽肚子,漢人運用各種工法和技術,開鑿了許多水圳,克服了臺灣降雨季節過度集中以及河流水量不穩定的天然障礙,讓各種農作物能夠有穩定收穫。
讓日本人又恨又愛的臺灣水
日本人治理臺灣後,一開始也因為臺灣的﹁水﹂而不知所措。急於開發臺灣的日本人,首先遇到的是飲水的挑戰,在此之前,臺灣人以飲用井水為主,並沒有乾淨衛生的飲用水,致使從貢寮登陸後一路往南推進的日軍,除了面對臺灣民主國義勇軍的抵抗,還要打敗因為不潔飲水導致的傳染病。同樣的,交通建設上必須克服臺灣兇猛的河流,列為運輸上首要任務的縱貫線鐵道,因為滔滔的大甲溪、大安溪,完工日期一再延宕。即便到了明治四十一年號稱全線通車,但實際上因為過不了下淡水溪,鐵道也只能來到高雄。不僅如此,治理臺灣五十年的日本人再怎麼樣強悍,卻始終建不了跨越臺灣第一長河濁水溪的公路橋。
然而,臺灣有凶猛的河流,卻也有日本人最愛的溫泉,也因此把日人的溫泉文化帶到臺灣來。當然,西化後的日本也帶來和水中的運動—游泳。
讀水思源頭
筆者一直以為,「知道過去怎麼來,方能明白未來怎麼走。」這本書想帶著你透過閱讀臺灣人在生活、交通、飲水、農業四個面向與水的互動故事,並且在每篇的最後都推薦你一個可以走讀的地點,讓我們一起讀水思源頭。
序:臺灣真水/用水寫臺灣歷史
水水的臺灣
有人從戰爭、有人從交通、有人從族群、有人從宗教︙來記錄臺灣的歷史、文化,但筆者長久以來卻一直想從「水」寫臺灣的歷史與生活。
打從年輕時學會游泳,筆者就喜歡偶爾找個海島度假,享受划船、風浪板、潛水︙︙的活動,然而卻也驚覺我們生長在臺灣這個海島,島內更有眾多的河流,但是多數的臺灣人卻和水有著一定程度的距離。
從得到人生第一個報導文學獎以來,如今回首已超過十五載。在這段不算長也不算短的過程,筆者從事臺灣的紀錄與寫作,發現臺灣過去的四百年發展和「水」可以說脫離不了關...
目錄
目 次
序:臺灣真水/用水寫臺灣歷史
水好喝
1-1井水不「換」河水
1-2臺灣水井四百年
1-3水井萬花筒
1-4那段依賴水井的日子
1-5催生自來水的兩位異人
水農業
2-1從私有到公辦的水圳
2-2逐漸消失的陂塘
2-3水圳的恩怨情仇
2-4水往高處流
2-5穿山越嶺的水圳
水交通
3-1水運和老街
3-2渡河的苦與樂
3-3義渡的推動人─婁雲
3-4刻在石頭上的命令與契約
3-5清代臺灣古橋走讀
3-6日治時期臺灣古橋走讀
水生活
4-1 我家門前有水池
4-2 對於水的虔敬態度
4-3 古早婦女的聊天室
4-4 是運動也是娛樂─游泳
4-5 日本人帶來的溫泉浴澡文化
目 次
序:臺灣真水/用水寫臺灣歷史
水好喝
1-1井水不「換」河水
1-2臺灣水井四百年
1-3水井萬花筒
1-4那段依賴水井的日子
1-5催生自來水的兩位異人
水農業
2-1從私有到公辦的水圳
2-2逐漸消失的陂塘
2-3水圳的恩怨情仇
2-4水往高處流
2-5穿山越嶺的水圳
水交通
3-1水運和老街
3-2渡河的苦與樂
3-3義渡的推動人─婁雲
3-4刻在石頭上的命令與契約
3-5清代臺灣古橋走讀
3-6日治時期臺灣古橋走讀
水生活
4-1 我家門前有水池
4-2 對於水的虔敬態度
4-3 古早婦女的聊天室
4-4 是運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