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文筆華美、犀利而又酣暢,它的結構謹嚴,析理透徹,議論精闢,自古便是讀書人愛不釋手的研習範本。看看「守株待免」、「買櫝還珠」、「郢書燕說」、「濫竽充數」,這些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讀來真令人忍俊不禁,嘖嘖稱奇。但故事的背後,卻另有一番深刻的道理,對於我們的行事有所警戒惕勵;細細去探尋,他的主要用意還在於藉此表明相當切實的治國理論。你能不驚嘆作者的才華卓絕!
有人說:中國人缺乏守法的觀念,妨礙國家的現代化,培養國人謹慎守法的精神,是當前刻不容緩的要務。有人說:新加坡為維護社會紀律,採取重罰,令出必行,是他們行政績效卓著的主因。殊不知,這些都是兩千多年前韓非子再三致意的論題。他的學說不但沒有被時代的浪潮淹沒,而且歷久彌新,實在是因為他對人性有深刻的瞭解,他的主張確實是切合政治需要的緣故。
韓非子是我國先秦法家集大成的作品,是我國最完備的政治理論。那是一套面臨紛亂,能使國家振衰起敝、安定富強的治國藍圖。也許人們要擔心它太嚴肅、太深奧,但是,只要攤開韓非子,它那活潑鋒利的文字,鮮明生動的事例,便將深深地吸引你。兩千多年來,韓非子幾經流傳,讀書人輾轉研讀,連日本學者都潛心探究,其中必有它不朽的價值存在。它豐富的論據,華麗的文采,冷靜的思考,精闢的論說,不僅充實後人的學養,而且可以增進思辨的能力。無論研討它的義理內涵、寓言託意,抑或揣探它的寫作技巧,研習它的成語典故,都可以有所獲益。因此,梁啟超在「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中,開列國人應該熟讀的基本典籍,便包括了韓非子。
韓非子這本書的重要性,在於它是韓非子為了挽救祖國的危亡,順應時勢,總集法家的思想,參酌各家學說而擬就的重要作品。秦始皇曾經閱讀了韓非子「孤憤」與「五蠹」,大為嘆服,恨不能立刻見見作者本人。韓非子那個時代,封建貴族分治的崩潰離析局面已漸結束,而時代潮流正往帝國大一統的方向推動。由於韓非子帝王政治理想的提出,直接促進貴族封建制度的瓦解與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把中國歷史推向一個嶄新的局面。所以,我們可以說:韓非子的思想是我國歷史的產物,而韓非子也是改造我國歷史的偉大思想家。事實上,從秦始皇開創帝國,一直到清末宣統皇帝遜位,中國兩千多年的政體,大致不變,儒家思想雖經漢武帝定於一尊,法家思想仍是政治的骨幹。漢宣帝曾經嚴正地訓誡兒子元帝,說:「我們漢家自有漢家的制度,本來就是拿霸道和王道雜糅著運用的。」三國時候,蜀先生劉備臨死告誡兒子,提到:「丞相(諸葛亮)替你抄謄申不害與韓非子的學說,希望你好好揣摩,對治國很有幫助。」由此可見,韓非子對於政治的確具有實際的效用,它與我國歷史關係密切。要瞭解我國兩千多年的君主統治,必得瞭解韓非子;瞭解了韓非子,對我國歷史便能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綜觀我國歷史,每當國家危疑弱亂之時,總是有賴政治家實際運用韓非子學說,以求獨立自強。即以近代史來說,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叩關逼壓,我們過去華夏大一統的國家,不得已,被迫進入新的競爭行列,比起韓非子的祖國--韓國在戰國時代的情況好不了多少。學者們重新撿拾韓非子,發現對於國計民生確實大有裨益,並不僅僅止於苛刻而已!目前在復興基地寶島,政府勵精圖治,上下一心,莊敬自強,令全球刮目相看,我們做到了韓非子所強調的「充實自己的實力」,我們憑靠自己,不倚賴外人。但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我們由農業社會邁入工商社會,農業社會的道德規範不再被重視,也不足以應付新興社會的複雜問題。試看商人的欺騙奸詐,不良份子的殺人、搶劫、盜竊,似乎已不能完全憑藉教育的薰陶、道德的感化來解決問題。請看看韓非子吧!要重視法律與社會秩序,要培養安份守法的好國民,韓非子對政治思想的貢獻,竟然直到今日民主法治的社會還能適用。
對於這樣一套精闢的論說,佳妙的散文,我們怎能不試著去理解,去欣賞?我改寫韓非子,為求能把原典的精華通俗化、趣味化,嘗試著把韓非子精闢雄偉的論說與深刻耐玩的寓言錯綜排比,有系統、有條理地介紹給讀者。書中運用簡賅的標題,提示論文的主旨與寓言的深義;並附加「解析」,來疏通古今的異同,剖析韓非子立說的特色,使讀者能思辨體會。
韓非子為堅持法家學說,有時不免批判儒家理論,言論也難免有偏激之處;但是,儒家學說重視教育與德化,平情而論,效果並非十全十美,法家理論正好彌補儒學的不足。韓非子的法、術、勢兼施的全套理論,有它周密的思路,他面對現實,冷靜客觀,積極進取,觀照入微,在在給予後人深刻的啟示。但願透過這本書,讀者深入揣摩,既能瞭解前賢思想的精華;也能因應取捨,有所獲益。
作者簡介:
張素貞
1942年生,師大國文系、國文研究所畢業。現任師大國文系教授。著有《韓非子思想體系》、《韓非子喻老篇析論》、《韓非解老喻老研究》、《韓非子導讀》、《國家的秩序──韓非子》、《俠骨仁心──張人傑的故事》、《毀家憂國一奇人──張人傑傳》、《白話資治通鑑齊紀》、《細讀現代小說》、《現代小說選讀講義》、《韓非子的實用哲學》、《韓非子難篇研究》、《經子名著選讀──韓非子選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