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4 項符合
小處著手-追求完美的設計的圖書 |
|
小處著手-追求完美的設計 作者:亨利.波卓斯基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4-07-01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45 |
![]() |
二手中文書 |
$ 221 |
![]() |
應用科學 |
$ 246 |
![]() |
中文書 |
$ 246 |
![]() |
應用科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設計究竟是創意的完美呈現?還是迫不得已的讓步與妥協?
設計提供的是理想解決方案?還是一種學習與適應的過程?
人們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設計的概念。高速公路收費模式、燈泡瓦數的控制、汽車天窗、甚至菜單上的品項,皆是設計概念的展現。然而適用於一人的設計,並不一定適用於另一人。設計與其說是點子的迸發,不如說是經由諸多限制中所完成的協調方案;設計必須考量諸多因素與多樣需求,所以說設計反而是「框架內思考」、在妥協中完成。因此,設計欲達到完美的境界總永遠還差那麼一點。
被《克科斯評論》(Kirkus Reviews)譽稱為「美國的科技桂冠詩人」的亨利‧波卓斯基,他自日常事物的設計與運用出發,進行每日生活物件的細膩觀察與研究,將各項物件的設計發想過程、歷史回溯、與可能的未來發展呈現給廣大讀者。
椅子、燈泡、杯架、牙刷、門把、電燈開關、馬鈴薯削皮器、紙袋、管線膠帶等儘管無所不在,卻使用的歷程中持續演進、改善。波卓斯基在這本充滿洞見的作品中,帶領讀者進入設計的創造歷程,人們在這過程中發明了一些平凡物件,而後在追求如夢幻般的「完美」之際精益求精。過去當民眾一獲悉公用水杯可能帶菌時,便造成可拋式紙杯的熱賣;而紙杯的發明者又耗費數年光陰,抱著成竹在胸的信心和許多捨棄不用的模型──從形似紙袋般地張開到添加縐摺──最後才做出今日的紙杯,人們用過即丟,卻不怎麼思考紙杯那迷人的歷史。
《小題大作-為何沒有完美的設計?》以敏銳且出人意表的方式,評估設計成敗的理由,其中關於人性的研究也令人莞爾。
作者簡介:
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
杜克大學土木工程學教授與歷史教授,現居北卡羅萊納州度罕市(Durham),著作計十餘本,包括時報已出版之《鉛筆》(The Pencil)和《利器》(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兩書。
【亨利‧波卓斯基其它精彩著作】
《利器》
「你永遠不知你何時會在翻書之際,發現心中某個小角落竟獲得啟發。」
──克里斯多福‧李曼浩特,《紐約時報》
《鉛筆》
「趣味橫生…令人訝異、有趣、充滿資訊。不能再要求更多了!」
──強納生‧雅德利,〈華盛頓郵報書籍世界〉
《書架》
「對讀物工藝有興趣的人必讀…迷人之處在於好玩的細節,真正的愛書人一定喜歡。」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紐約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