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轉念的基礎
改變意念的意義
西藏語中所說的「朗講」意思就是:訓練頭腦」或「轉變心念」,意味著一種「修心」為要的內在修為。改變意念與心智的重點就在尋找快樂,當我們談到快樂與痛苦時,當然我們談的是自己感受到的快樂與痛苦的經驗;也就是說我們要面對的是人類腦海中所直接承受的一切。姑且不論人類身體之外是否另有意識這個哲學問題,事實上每個人都清楚明白,身為人類,我們天生就喜歡追尋快樂,擺脫痛苦,這就是事實,我們可以從這一點做開始。
然而,在談到更多的細節之前,讓我們快速的看一下所謂的經驗本質。我想我們絕對可以這麼說:在意識或心智的層面,經驗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儘管我們談到的是實質經驗,但也並非僅只與肉體相關。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將身體的某一部分麻痺掉,我們就沒有感覺了,而我們的經驗是跟感覺有關的,這樣感覺就跟意識相關了。廣義的來說,經驗可以區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跟身體有直接關聯,主要是來自器官的體驗,而另一種則跟所謂的「頭腦意識」或「心智」有關。
目前,大家所關心的都是物質層面的經驗,在這方面人與動物差異不大。動物也有能力體會到痛苦與快樂。不過最能將人與動物區分出來的可能就是我們人類有更強烈的心靈體驗,表現出來的就是思想與情緒。當然,我們可以推測有某一些特殊的物種也可能會有類似的經驗感受,至少能達到某種程度──譬如有些動物有記憶力──但是就整體而言,我們可以公平的說,在心靈體驗能力上,人類絕對是超過動物的。
所謂區分成兩大類的經驗類型,其實別有涵義。最重要的是,如果一個人基本的心態是莊嚴寧靜的,那麼內在的平靜就可以勝過肉體的痛苦經驗。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一個人受到憂鬱、焦慮或任何悲傷情緒的干擾,那麼就算他能夠享受到物質上的安逸舒適,卻仍然無法真正體驗到幸福快樂。所以這就表示了在塑造有關快樂與痛苦的經驗時,我們的心智狀態,包括態度與情緒,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轉變心念」的《朗講》修行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能夠讓我們調整與訓練頭腦,做好準備,以便追尋我們渴望的幸福與快樂。
我們都知道,身體的安適與心靈的快樂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譬如說,我們都知道身體的病痛會影響到我們的心理狀態,相對的,身體的安適對心靈的平靜安詳也有極大的助益。正因為我們都了解其間的關聯性,許多人便從事身體鍛鍊與運動,以保持身體的健康,進而讓自己感到心曠神怡。另外還有一些傳統的鍛鍊方法,其目的在訓練我們的能量模式,這些方法稱做「帕蘭瑜珈」,或是「風的能量瑜珈術」。目前,在現代化的社會中,瑜珈練習也變成非常普遍的活動,的確,因為許多人已經發現透過瑜珈鍛鍊,就能達到身體的健康,進而獲得更佳的心靈狀態。
然而,《朗講》所教導的卻稍有不同。那是透過改變態度與思考模式,而直接專注在心智本身的發展。
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任何一種能夠實際讓我們從心底,從頭腦中改變的修行方法絕對不會是一種帶有強迫性或欺騙人的方法。相反的,以身體鍛鍊來說,某種程度的壓力有時候對建立起規律的訓練是很有效的,但是心智的訓練卻需要先改變我們的心與頭腦,而這絕非強迫所能致。一定要在心甘情願的接受這樣的基礎之下,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承認某種特定的態度與方法對自己是有益的,而另一種方式是有害的才行。只有這樣徹底的認知之後,我們才會心甘情願的去追隨一種心靈的鍛鍊。也只有走上這樣的靈修之路,我們才能真正的改變心智。
要改變意念與心智,關鍵就在了解我們的思想與情緒是如何運作的。內在發生衝突時,我們必須要試著去了解對立的想法是什麼。譬如在生氣時,我們要明白生氣會造成多大的破壞,同時也要了解在面對生氣時,我們的思想與情緒仍然能夠化解這樣的狀況。所以,首先,要明白苦悶的思想與情緒是有破壞性,而且是負面的,然後,想辦法加強積極正面的思想與情緒,這也就是消除負面能量的力量。這樣我們就可以慢慢的減輕憤怒、憎恨的能量。
然而,我們決定要改善內心的憤怒與憎恨的能量時,絕不是像嘴巴說說那樣簡單,如果你只是很浮面的期許:「期望憤怒不要出現在我心中。」或是「但願我能擺脫憎恨!」這樣是不管用的。雖然這可能也有點幫助,但只是許願並不能真正的幫助你多少。你必須要非常的努力,依照清晰明確的訓練方法來自我訓練,而且終身奉行不逾。要減輕憤怒的能量,就要加強相對的力量,也就是利他主義,這就是訓練心智的方法。
透過內心的自省,我們可以檢驗出思想與情緒是如何發生的。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思想與情緒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為什麼會這樣?當然,這是個哲思的問題。根據佛家的說法,人的意念有很多是來自過去的習慣與因果關係,最後就形成個人獨特的思考與感覺模式。而無論是什麼樣的模式,總之確實有許多不同的思想與情緒出現在我們身心,如果我們不去檢視與化解這些想法,最後就會形成難以言喻的問題、危機、痛苦與悲劇。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做意識上的自我鍛鍊,這也是先前我說過的話:為了要降低負面情緒如憤怒或憎恨的影響力,我們需要加強相對的化解力量,也就是愛與慈悲。
只是這樣還不能認知哪些情緒與思想是應該要排除的,就像我們不能只是期望愛與慈悲,心中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感覺是一樣的。我們必須要努力不懈,一試再試,從內在培養積極正面的態度,關鍵就在不斷的熟練。人的思想與情緒的本質就是你越鍛鍊,越能發揮與強化這樣的特質。因此,我們必須要刻意的去發揮愛與慈悲心,進而強化這樣的意念。事實上,我們所說的就是如何培養一種積極正面的習慣。我們可以透過靜坐冥想來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