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卡斯摩,開門!」
難得一見的神奇旅程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及太空科學所教授兼副校長∕葉永烜
我在行星科學和彗星領域的研究工作,是在研究所開始接觸的。那時候,我對理論物理還是念念難忘。有一天,我在圖書館看到史蒂芬?霍金有關黑洞的一篇新論文,一時好奇,使用影印機影印,厚厚的一疊,拿出來一看,竟然是空無一字!當時在錯愕之餘,還想著這個理論很邪門,說不定連論文內容都被黑洞吞噬了。所以我特別高興看到霍金在學術的高峰,還專心和他的女兒露西合寫了一套有關宇宙歷奇的科普小說,而且詳細介紹彗星、土星環、木星、火星和小行星等等,實在是最好不過了,心想,說不定我也沒有走錯路。
嬰兒潮父母對於科技的省思,關係下一代科學教育的成敗
但我們這輩所謂嬰兒潮的科學工作者,不管學術成就多輝煌(如霍金者),多多少少總想走回頭路,因為過去五、六十年科技突飛猛進的代價,便是環境惡化,資源日益欠缺。如果我們能夠早一點領略到這個可能,應該會多花一點力量,呼籲社會大眾和政府早作預防,採取各項節能與環保措施。但現在地球暖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悲觀者會說,再過不到半個世紀,一切便不可收拾。
於是在這個情況下,不少知識份子便採納了反科技的理念。書中主角喬志的爸媽便是如此。他們對環境極之愛護,也因此對一切科技發展都有所恐懼和排斥。但解鈴還需繫鈴人,整個地球環境的監控和逐步調整,都需要極大量的尖端技術和資訊科學的長期投入,方可扭轉整個局面。要成功,年輕一代和影響他們一生的父母,都要能瞭解這件事。
霍金父女檔寫這本書,便是要把宇宙中各種奇妙事物用深入淺出和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給青少年。讓他們自自然然地對天文、(更重要的是)對科學產生興趣。霍金把這個信念付諸實行,真是值得喝采。
守住家園並追求新天地,前途才多一份光明
像任何精彩的傳奇故事,書中有英雄,也有壞蛋。史蒂芬?霍金化身的艾瑞克便代表充滿信心與善意的科學家。他伙同一部有感情的萬能電腦「卡斯摩」,到宇宙各個角落尋找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新地球。霍金在這裡觸動了一個亙古以來關係人類社會發展的議題:到底我們是不是要不斷追尋新天地(如十五世紀以降,歐洲人到處大肆開發殖民地),推動太空殖民計畫,以紓解氣候變遷與環境惡化所帶來的困境?還是接受地球是我們無法取代的家園,必須設法將它妥善保護的事實?
展望將來,在銀河中兩千億恆星周邊找到類似地球、甚至有生物圈孕育的系外行星,只是時間的問題。但就算找到了,又如何?因為如書中所說,最近的毗鄰星,若用光速旅行,亦需要四?二二年,搭高鐵便要走一百萬年才能到。這就是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因此針對科學家的問題:為了確保科學用於增進全人類的福祉,到底應致力改善地球上的生活,還是在外太空找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故事主人翁喬志提出了「何不兩個都做?」的方案。如果多一個年輕人採用這個觀點,進一步思考如何使用各式各樣的科學新知(包括霍金最喜歡的數學和物理)和天文太空科技,我們的前途便會多一份光明。
生動傳神的故事情節,蘊含科學家的生命寫照
在這本可說是太空版的「哈利?波特」之中,神出鬼沒的瑞普老師便是一個典型的大壞蛋,但我猜測他充其量代表一個走火入魔的科學家,一心只想達成自己的科學目標。身患運動神經元疾病、與輪椅有不解之緣的霍金創造這個人物,也有點嘲諷的意味。他在說:你們這些行動自如的科學家,行行好,多替人類利益著想,多一點人文關懷,不要整天學那隻豬公,到處跑,只管闖禍。幸而喜歡跳芭蕾舞的安妮也帶著喬志到處跑,讀者才能跟著他們,藉著卡斯摩之助,在整個太陽系漫遊。我讀到喬志發現彗星是宇宙最有趣的東西那一段,便心想你為什麼不早點說?
艾瑞克這個聰明絕頂的天才科學家(也是霍金自己的化身),出場一陣後,便栽進一個黑洞。消失之前,他叫喬志去找一本他所寫的有關黑洞的書,因為書中有救他回地球的方法。喬志找到了這本書,他看到第一頁的第一行是出自愛爾蘭著名作家王爾德(1854-1900)的句子:「我們大家都活在陰溝裡,只是,有些人會抬頭,仰望星空。」這句話當然很好,但為什麼是這句話?作者露西的媽媽珍,本名是珍?王爾德。她二十歲和時年二十一歲、尚在劍橋修博士學位的霍金結婚,不久便要照顧殘疾開始發作的丈夫;直到一九八九年和他離異,在黑洞邊緣生活了二十五年。珍?霍金在一九九五年寫了一本書,叫作《音樂移動群星》(Music to Move Stars),敘述她和霍金以及三名兒女在這段日子的故事。在回憶錄一開頭,珍?霍金提到他們年輕時,霍金開始埋首思索時間之箭前進方向的理論,她便建議霍金考慮時間之箭逆向運動的可能性。這時,坐在輪椅上的霍金,便會作出頑皮的表情。珍?霍金接著講到她有時候還是會想念當年的談話情景,但不知道霍金自己是否想念?
我想史蒂芬和露西?霍金在這書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也教艾瑞克一頭掉進黑洞,說不定還藉此找到時光倒流的神祕鑰匙。所以,我請大家也穿上太空衣,準備這趟難得一見的神奇旅程,但不要忘記,在開始之前,要把這本書打開,連念三聲:「卡斯摩,開門!」
推薦序二
以無垠的宇宙為藍本
以細膩的科學精神為依歸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館長∕邱國光
小小的電腦按鍵,超級無限的力量
小說是最容易挑起人腦無限想像空間的讀物。《勇闖宇宙首部曲》以無垠的宇宙為藍本,以細膩的科學精神為依歸,構思出一部擁有超級無限力量的「宇宙」電腦—卡斯摩。
卡斯摩的鍵盤中隱藏一個通往宇宙的祕密鑰匙-按鍵, 待書中的人物喬志、艾瑞克、安妮等人勇敢按下那神祕之鍵,便可觸動這台會說話的電腦,以它超級無限的力量開啟「宇宙之窗」,觀看宇宙中美豔的星體,吸引好奇者邁出「宇宙之門」,驚天動地地闖入太空中,遨遊在星際間,從一次又一次的驚異之旅中,漸漸揭開宇宙的神祕面紗。
兼具娛樂性與科學性的情節,深入淺出介紹天文知識
《勇闖宇宙首部曲》一書是自愛因斯坦以來最聰明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當今劍橋大學數學與理論物理教授史蒂芬?霍金和女兒露西攜手合著的科學小說,借由擬人化的電腦卡斯摩,深入淺出地解說物理學與天文學知識。
故事始於阿嬤送給喬志的粉紅色小豬肥弟,為整部小說的楔子。靈魂人物是科學家艾瑞克和安妮,還有和艾瑞克共同創造卡斯摩的瑞普老師。從瑞普老師為了擁有卡斯摩而心懷不軌,發展出一連串錯綜複雜、爾虞我詐的故事情節。霍金父女以深厚的科學功力,構思出撲朔迷離、具科學性的情節,並以娛樂的方式解釋科學現象,是一部探索物理、天文和太空的科學小說,並非一般的科幻小說喲!
自然幽默的對話,是激發好奇心的關鍵
科學是一門大學問,書中的科學家艾瑞克說:「自然科學有很多種,被應用到許多不同的領域。我的工作就是去研究『怎麼做?』和『為什麼?』:宇宙、太陽系、我們的行星、地球上的生物..等是怎麼開始的?開始之前有哪些東西?這些東西又是從哪裡來的?怎麼運行?為什麼?這就是物理學,讓人興奮、讚嘆、著迷的物理學。」為了進入宇宙的奧妙世界,喬志絞盡腦汁,猜想到底哪個按鍵可以幫他打開宇宙之門?他用手指敲了一下鍵盤上某個按鍵,突然!房
間開始變暗..。「歡迎光臨宇宙世界。」卡斯摩宣布。
以上這兩段對話,就足以引起讀者對故事情節的興趣。猜猜看!喬志按了哪個鍵?按下那個祕密鑰匙-按鍵,卡斯摩便畫出宇宙之窗。喬志看到窗外星星的生老病死,瞭解你我都是星星的小孩。後來,卡斯摩畫出宇宙之門,好奇心引發喬志的探險精神,穿上太空衣,闖進太空中,做一次次的太空探險之旅,後來還用機智救回被黑洞吞噬的艾瑞克。
黑洞是什麼?如何落入或逃離黑洞?想知道嗎?看完整本《勇闖宇宙首部曲》,就會恍然大悟,又可吸取科學大師史蒂芬?霍金教授的智慧精華,成為黑洞專家。
兼具知識性與文學性的科學探險小說
本書秉持「數學是科學之母,物理是科學之父」的觀念,讓人類理解並想像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僅編撰出扣人心弦、讓人悸動的內容,為使讀者領略探險故事的場景,更搭配精心繪製又精采趣味的插畫,並佐以科學常識小單元,呈現與故事有關的物理學與天文知識,諸如質量、彗星..等。此外,以瑰麗的彩色照片呈現太空的真實樣貌,令人讚嘆鬼斧神工的宇宙萬物,滿足探討寰宇真相的欲望。
《勇闖宇宙首部曲》由當代最頂尖的數學、理論物理學家與小說家女兒攜手執筆構思,是一部兼具知識性與文學性,充滿想像力、啟發性與趣味性的科學探險小說,也是一本值得細心品味的優良讀物。
推薦序三
一本來自英國的少年科幻小說
談《勇闖宇宙首部曲》
兒童文學作家∕林良
是文學,也是科學
這是一本動員了三個人、合力完成的少年科幻小說,由劍橋大學物理學教授史蒂芬?霍金提供創意和構想,霍金教授的女兒、擅長寫小說的露西?霍金撰寫故事,再由霍金教授的學生克里斯多福?蓋勒法負責製作附錄,包括有關太空科學的知識和相關的圖解、照片。因為這個緣故,這本書就兼具了少年科幻小說和少年科學讀物的雙重性質,是文學,也是科學。
各色人物,活靈活現
出現在故事裡的重要角色有四個,其中也有一對父女。父親艾瑞克是一位太空科學家,有絕頂聰明的頭腦,為人卻很純真善良。女兒安妮,很活潑可愛,是父親的同伴和助手,也負責照料確實很需要人照料的父親。
另外一個是他們的鄰居,是一個好奇心很強的小男孩, 名叫喬志。他最大的願望是能擁有一部電腦。
第四個是瑞普,他是喬志學校裡的老師,為學生所懼怕。在故事裡,他是個不可愛的人物,地位卻很重要。如果沒有他,故事就不會那麼緊張,讀者也品嘗不到什麼叫「提心弔膽」了。
其實,除了這四個人物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父親「艾瑞克」發明的一部電腦,名字叫「卡斯摩」。「卡斯摩」是希臘語,意思是「宇宙」。這部電腦能接受主人的指令,帶人去觀看無限廣大的外太空。它的危險性是如果控制不當,進入外太空的主人可能一去不回。
崇尚科學?反科學?—何妨雙軌並行
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隱藏的主題。所有的故事,其實就是主題的演示。這個故事的主題是「重申科學的使命」:科學的知識應該用來造福人群,而不是用來為個人謀利。故事裡還接觸到一個論題:地球已經遭受科學的破壞,我們是應該拋棄科學,回歸自然,一步一步地拯救地球、修補地球呢?還是另闢蹊徑,到外太空去找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答案是何妨雙軌並行。
英國的「科幻」不輸英國的「魔幻」
為這本書寫故事的露西?霍金,在寫這個故事之前已經有寫過兩本小說的經驗。她以寫小說的經驗來為少年讀者寫少年小說,在情節的安排和敘述的技巧方面,都很成熟而具有吸引力。
英國的兒童文學出版,已有悠久的歷史,水準一向很高。許多兒童文學名著,都有高手繪製插圖。出現在這本書裡的插畫,有一定的水準,值得欣賞。
我們的孩子看過了英國的「魔幻」,不妨再讀讀英國的「科幻」,對於開拓文學眼界來說,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