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 林俊龍
身為心臟內科醫師,在每天的門診醫療中,總常要幫許多長者照護他們的身體。這時候,我就發現,令銀髮族困擾的,除了身體不舒服外,怎麼吃藥,更是令人頭痛的事情。因為有時可能同時有兩、三科以上的毛病,銀髮族從醫院離開時,經常帶著許多的藥袋,這時候問題就來了:這麼多的醫師,開了這麼多的藥,甚至還有不同醫院醫師開的藥,加上日常的營養補給、家中兒女從國外帶回的保健食品,到底要怎麼吃、哪些藥是重複的、哪些藥會衝突、藥袋上密密麻麻的說明也很令人傷腦筋。銀髮族的安心用藥,其實是個很大的學問。
醫療技術及製藥工業雖然不斷的日新月異,但若病人連吃藥都無法吃得正確,那不僅對身體健康沒有助益,反而更糟糕。我常常提醒病人,藥可以治病,但前提是所有的藥物都「要用對」;若用的不正確,不但治不了病,反而可能會傷身或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說,正確用藥與身體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慈濟醫療志業體近年來對於老年醫學這個領域也積極投入,包括發展老年人健康促進活動、落實社區老年人健康衛教及發展老人醫學專科等。從這麼多管道投入,在在顯示我們非常重視老年人健康的議題。除了醫療團隊的努力外,我們也結合了龐大的志工群,深入全國社區每一個角落,進行數百場的「愛灑活動」,持續不斷的散播正確的健康觀念。這是慈濟各個醫院的基本理念及對所有民眾的承諾──成為守護生命的磐石。
臺灣即將步入老年化社會,怎麼樣讓老年民眾活得健康、過得快樂是重要的社會議題。大林慈濟醫院藥劑科莊美華主任十多年前自美國學成回來,是當時國內少數的臨床藥學博士。後來攻得藥學博士,成為目前國內少數同時具有臨床藥學和藥學雙博士學位的藥物安全專家。近年來,莊主任更致力於用藥安全的提升,在她領導下,藥劑科的藥師們除堅守成為守護生命的磐石為職志外,更期許能為鄉親們提供更完善的用藥資訊。
很感恩大林慈濟醫院藥劑科所有藥師同仁們辛苦整理出這本《正確吃藥──銀髮族最常問藥師的100個問題》。這本書總和了藥師在日常提供老年病人藥事服務時所遭遇的問題、老年患者諮詢時所常提出的問題,以及現今大家常被誤導的不正確用藥觀念等,在這本書中都逐一有詳細的解答。相信這本書對於老年人或負責照顧家中老年人的照護者在用藥安全的提升上,有實質的助益。
最後,祝福所有銀髮族除了身體健健康康,每天還能快快樂樂過活。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簡守信
大林慈濟醫院啟業已經跨過十一個年頭了,不知覺中,由我主持的「大愛醫生館」也剛剛跨過第三千集。我常在節目中介紹各種疾病或醫學知識,然而,在診間或路上遇到長者時,他們最困擾的問題總是──藥要怎麼吃?
銀髮族是社會重要的資產,尤其是在高齡化社會越趨明朗的今天。我們常說:呷百二,其實,銀髮族長者所想要的並不是單純的「呷百二」而已;吃的健康,身心舒暢,愉快享受人生,才是銀髮族辛勞一世最值得的回報。可是,人的身體就像個機器,用久了,總會有些需要調整一下、上上油的地方。不管是生病治療或日常保健,許多銀髮族總常有需要用到藥物的時候。但是,藥物百百種,有的要空腹,有的要飯後,有的不能一起吃,又有的不能用果汁吞 ...。不要說銀髮族,我們也都常搞得暈頭轉向。
來到嘉義之後,又發現另一個都會區比較少見的事情。這裡的廣播電台賣藥的功力實在一流,聽著主持人的舌燦蓮花,把許多不知名,不知成分的藥品介紹的天花亂墜,如有神效一般,說實在話,還真令我們這些醫學科班出身的汗顏。可是,這些藥真的能吃嗎?不要說是否真有神效,對人體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呢?醫院裡的醫師總是太忙,沒有多的解釋,藥師的說明又有太多的專業名詞有聽沒有懂,怎樣都似乎沒有廣播電台的鄉土語言親切。就這樣,雲嘉地區的洗腎人口佔了相當的比例,而這與不適當的用藥間,有著難以分割的關聯。
本院藥劑科藥師從每日的病人藥事服務照護中觀察到了這些問題,於是開始著手規劃撰寫這本書。這本書主要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份探討老年人因為生理及心理的變化,不管是藥物對身體的作用還是身體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都會跟一般成年人不太一樣。所以看病前對於自己的生理變化應該要有基本了解,並應該掌握哪些是看病前就要清楚知道的重要資訊,這樣不但可以讓醫師更瞭解病人的問題,對於自身的就醫安全也更有保障。第二部分則主要針對病人在看完病,用藥前、中、後應該知道的重要訊息,這對於提升老年病人用藥安全有極大助益。第三部分討論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包括常用藥物及常見的用藥相關問題。這個部分提供了老年人可能面臨疾病及治療藥物的介紹,非常有參考價值。最後一個部分則是探討老年人不可不知的健康食品資訊,這對於健康食品如何用得更正確、更有效益絕對有加分的效果。
一本書的出版當然是作者想傳達某些觀念或信念,但這本書還另外蘊藏著一個意念,那就是醫院整個醫療團隊對於特殊族群的重視與關懷。希望藉由這本書,讓所有銀髮族能有完整的用藥常識,並且還能提升自身的身體健康及生活品質。家有一老,就是一寶,正確用藥,適當保健,安心快樂,這就是感恩長者最具體的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