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只有健康,一切才有意義」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最近一位孝子抱著母親上醫院求醫的照片上了報紙,引起很多同事討論,大家在讚美孝子之餘,不免想到自己也會老,到時,誰來抱我上醫院?的確,台灣已經進入了老人社會,在這個二十一世紀小家庭的時代,老人只能自求多福,不病不痛就不必求人。因此近年來,有關健康的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只是大部分的書都是文抄公,人云亦云,新的訊息很少。但是這本書不一樣,作者陳永儀博士是臨床心理學家,在西點軍校和紐約的大學都教過書,自己也開過業,有實務和理論的經驗。尤其她為人豪爽,做事不拖泥帶水,反映到她寫的書上,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乾淨俐落」,沒有贅字,沒有重複,每一章看完都覺得很有收穫。
例如她說很多老人家其實沒有病痛,只是寂寞,情緒不好,因為重聽。這使我想起以前一個鄰居的孩子,功課一直不好,直到有一天他們學校來參觀我的實驗室,正好那時實驗室買了一部聽力儀,我就請他示範給同學看,想不到一測試之下,才發現他重聽,難怪他功課不好,因為他根本聽不清楚老師在講什麼。中文是個不能讀唇的語言,因為我們是四聲的語言(tonal language),而四聲無法顯現在嘴型上,「媽、麻、馬、罵」的嘴型是一樣的,「鍋子」和「果子」的嘴型也一樣,但是聲調不同,意思完全不同。現在青少年ipod都開得震天價響,令人擔心他以後的聽力。
書中對精神病方面的描述也非常中肯,現在因為找到了精神疾病的原因(大腦),已不像過去那樣被人歧視,但是人們還是很忌諱求醫。本書對不敢去看醫生的人是一大福音,其實只要知道有人跟我一樣,自己不是唯一的,就會安心很多。
憂鬱症、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症和失智症是目前耗費社會成本最高的四種慢性疾病,書中每個章節都有個小測驗,讀者可以自己做一做。其實人不必太過憂煩,人生不滿百,何必常懷千歲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顧好自己的健康最重要,不拖累孩子就是愛孩子了。
我出國時,我父親在松山機場對我說:「人生不可能什麼都有,在作選擇時,記住健康、家庭、事業,這順序不可顛倒,不然白忙一生。」我父親一向不多話,所以雖然當時我不是很懂,也不敢問,只是牢記在心。一晃四十年過去了,我現在深切體會父親說次序不可顛倒的意義了,沒有健康,人生真的是白忙一場。
人跟動物不同,人在精神上的快樂遠大於物質上的享受,老伴、老友、老本是年輕時就要去經營的。這本書應該放在床頭,心情不好、想不開時,拿起來看看,就會高高興興穿上鞋子,出門去運動了,因為書中告訴你,只有健康,一切才有意義。
自序 打造亮麗熟年
一提到老年,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搖頭晃腦,唉聲嘆氣。或許你還沒老,但你的其他家人可能已經老了,而你想像中的老年大概是體弱多病、寂寞、淒涼又悲哀;不過,這其實太杞人憂天了,而且你絕對不會希望自己或家人未來變成這樣子。事實上,等到真正邁進老年,只表示已走過了人生的一大段,沒有意外的話,我們從此不再需要為考試打拚,也不用煩惱工作。種種研究都顯示,老年人的快樂指數要比年輕人來得高!老年才是真正進入人生的黃金時代,老年人可以是最快樂的族群,活到老並不孤單,人人都可以為自己和家人預約一個美好的老年。前提是我們有正確的知識,這也是本書想和大家分享的,以下一些觀念要提醒大家謹記在心。
年齡的增長並不等於老化
你今年幾歲?你感覺像幾歲?
年齡,有「生理年齡」(biological age)與「實際年齡」(chronological age)的分別。生理年齡是你身體內各個系統、細胞的年齡(老化程度);實際年齡則是你的歲數。生理年齡並不一定相等於你的實際年齡。一個八十歲的人可以有五十歲的身體;一個四十歲的人也可能會有九十歲的身體。
老化不是病,而是身體上的一種變化和狀態。我的病人裡,有很多因為「第一次」的變化而感到非常沮喪和哀傷。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上會產生不同的變化,而心理上常常沒辦法接受;例如,第一次要染白頭髮、戴老花眼鏡、開始更年期、晚上睡不好、健忘的事增加等。一個看起來還不算老的太太,曾很氣憤地對我說:「那天我和朋友去餐廳吃自助餐,結帳人員居然對著我說,老年人可享半價優待。」她發誓再也不去那家餐廳了!
老化或許是不可避免,老化的速度卻是可以自己控制和扭轉的!
老化的速度,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皆可經由生活中所做的各樣選擇來決定。如百歲測驗所顯示的,飲食、活動和交友等習慣,都會為健康帶來正面或負面影響。值得慶幸的是,不管你過去的生活習慣如何,從現在開始,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一些改變,來扭轉(不只是減緩)老化的過程。這些改變,可以將目前預期壽命延長三五%之多。無論你今年幾歲,從今天起養成一個好習慣,若能持續三年,所產生的作用,會如同你一輩子都保持著這個有益健康的習慣一樣。例如,假使你從來沒有快步走的習慣,但決定從今天開始,持續經常快走;三年後,身體對其正面的反應,會像你從很年輕時就開始經常快走的習慣一樣。更令人驚訝的是,當你開始改變習慣時(減少壞習慣,增加好習慣),只要持續短短三個月,就會對健康開始有顯著影響,進而達到延長壽命的功效了。
後天的影響大過基因的決定性
基因固然重要,卻只是老化過程的部分決定因素。不好的基因就像彈藥庫,後天的生活習慣和保養是彈藥庫的環境,若能把大環境照顧得很好,不讓火燭、高溫靠近彈藥庫,就不會爆炸。其實,就算基因良好,沒有彈藥庫,也不代表就不會爆炸。若長期暴露於大量輻射線之下,或攝取大量致癌物,破壞了身體的組織,仍會導致疾病的產生。因此,環境對身體的影響,遠比基因要來得大!基因不好,可以靠後天扭轉;環境不好,卻不能因基因優良而抵消。
事實上,老化的速度,大約只有五○%是決定自遺傳,另外的五○%是在你的掌控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今天開始做一些改變,來增進健康,延年益壽。
假如一個人有某種癌症的遺傳基因(彈藥庫,五○%),但他很小心地遠離任何致癌物(火燭,五○%),他就不會得這種癌症。那麼,到底要有多少的致癌物才會觸發癌症?這也取決於基因和後天的生活方式。最近的一些研究結果甚至指出,後天因素對壽命的影響占有八○%之多,先天基因的影響僅占二○%。
常聽人說,某人從十幾歲就開始抽菸,還不是活到八十幾歲!不知這位某人有無癌症遺傳基因?也許他的身體剛好要有很多的致癌物才會讓他發病。而另外一個根本沒抽過菸的人,卻得了肺癌,這是因為他可能只要少量致癌物就足以導致發病。
***
不論我們的基因如何,保持健康,遠離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養成好習慣。畢竟,活得健康與否,有一半以上是操之於自己呀!相信大多數人會同意,注重保健的目的,並不僅是為了長壽,而是活得有品質和健康。除了疾病的預防,更重要的是加強身、心的修復功能。人,不可能活在沒有悲傷或身體不曾虛弱的世界裡,當我們生病、受傷或難過時,有足夠的資源來修復、治癒自己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如何從現在起,在各個層面增進健康,扭轉老化過程。
編撰的話 快樂伴隨年歲與日俱增
最近美國有幾項長期研究同時顯示:老年人,相對於青、少、中年人,是最快樂的族群!根據這些研究數據,每成長(老)十年,我們能達到快樂境界的可能性就增加了五%左右。這些研究結果與一般大眾想像的老年:灰暗、孤獨、多病的,成了強烈對比。事實上,老年是可以活得健康、快樂,與繽紛亮麗的。
一九○○年代,美國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約占四%,一個世紀多後的今天,這個百分比升至約一三%。預計到二○二六年,八十歲以上的會占總人口約二○%(八千萬人)。這趨勢不僅是發生在美國,截至二○一一年十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也已超過兩百五十一萬,占總人口的比例為一○.八%,而到二○一七年將超過一四%,邁入「高齡社會」;二○二五年更將超過二○%,達到「超高齡社會」,代表每五人中就有一名老人。
讓人驚訝的是,台灣老化以「三級跳」的速度快速提升,其他國家約花五十年從高齡化(老年人口占七%)進入超高齡社會(二○%),而台灣只花了一半的時間,成為全世界老得最快的國家。這對社會與經濟將產生重大影響,會有更多的人開始急速經歷老化的過程。發展如此迅速的一股趨勢,政府及你做好準備了嗎?
陳教授常回台灣,關心在她生長這塊土地上的人,因此留意到台北榮總與台大醫院等,已有了老年科門診,但多數人並不知曉老年醫科是一般內科的「專科」,有關如何照顧與面對老化的過程,我們在身體及心理上的所知有限。基於這份愛心、美意和需要,作者費了頗多精力和時間,親訪紐約州各知名專科醫生,加上她本人所學的健康與臨床心理專業,與其他醫生合作,多方蒐集會診的經驗及案例,將老化過程中常見的身心症狀及問題、可以扭轉或減緩老化過程的保健方式,以及一般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作基本的介紹。全書把專業知識以趣味、簡單的方式轉述為普通常識,以饗在這方面有需求的讀者。
隨著時鐘的滴答聲,我們會逐漸茁壯和衰退。人──有限的智慧和能力,讓我們無法長生不老。但是,由於醫藥和科技的發展與普及,人們追求健康和保健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人的壽命亦越來越延長。活著,已不再是人的基本目的,而是怎麼活得健康、快樂,並且不輕易成為家人與社會的負擔,這是我們刻不容緩所應追求的知識。正確認識「老化」過程,以及治療相關疾病,當隨之調整為必要了。
本書作者陳永儀是我小女兒。在孩子幼小時,為了他們的教養與更多的了解,我特走訪美國名兒童心理學家吳慶宜女士,並且與她合作撰寫了一本《了解我》,當時在中國時報連載,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成為最暢銷書籍,歷久不衰,是國內唯一一本由國人自己編著的兒童心理書籍。轉眼之間,當初封面上的小女孩也長成了現今美國的健康心理學家。為了日漸衰退的父母,她接觸了不少與「老」有關的知識、書籍和醫生,確實讓我們獲益良多!於是,在我的鼓勵和要求下,永儀犧牲她許多門診和休息時間,與我合作撰寫此書,相信也是目前國內第一本由國人自己編著的健康心理常識方面的書籍。若這本書能帶給讀者一點幫助和益處,那是我的心願,也是 神的祝福,願 神祝福這本書,也祝福每位讀者。
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