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經濟大逆流:大創新潮為何帶來大失業潮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本書作者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10/26
本書作者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克史賓賽,大家可能會認為諾貝爾獎得主所寫的著作(書籍)可能非常艱深難懂,但是,本書便會打破您的迷思。 再者,大眾會認為經濟學是一門「硬科學」,除了數字、研究、統計、調查和諸多的專有名詞,而會對它們敬敏不謝(或排斥),且認為經濟...
經濟大逆流:大創新潮為何帶來大失業潮 經濟大逆流:大創新潮為何帶來大失業潮

作者:麥克‧史賓賽 / 譯者:黃貝玲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06-22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經濟大逆流:大創新潮為何帶來大失業潮

內容簡介

金融冰風暴,全球經濟何去何從?

  二戰結束,新興國家開始脫貧轉富,以每年超越7%的空前成長率高速成長,首度與自工業革命分道揚鑣發展250年的先進工業國家趨同、匯流,中國的表現尤其驚艷世界,這趟從1945開始的全球經濟世紀之旅的終點,可能是全球75%的人口居住於高所得已開發國家中。

  這波自2008延燒至今愈形惡化的全球金融危機,讓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深陷泥淖中,自顧不暇,中印南韓等新興國家卻一枝獨秀,擔綱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勉力前行的火車頭;南韓六月正式躋進「20-50」俱樂部,成為全球第七個平均國民所得超過二萬美元,總人口超過五千萬的國家;作者更直接指出,十五年內中國將超歐趕美。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點燃了這波新興國家空前的成長?這樣的成長有極限嗎?還是這波全球金融危機只不過是更具毀滅性的金融災變先兆?……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克.史賓賽,在這本回顧與前瞻1945~2045百年全球經濟發展的書中,對於驅動新興國家高速成長的力量,以及當今全球史無前例的經濟崩壞與解決之道,提出了宏觀的深入分析,是一本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經濟成長史。讀者讀了本書之後對於今日全球經濟為何會發展到今日局面,會有豁然開朗的體悟。

本書特色

  1.作者麥克.史賓賽(A. Michael Spence)是2001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資訊不對稱市場分析」(Asymmetric Information Market Analysis)獲獎,本書是他嘔心瀝血,關懷時局,一語道破當今全球經濟亂象,十年磨一劍之作。

  2.本書明確說明在工業革命後250年來,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第一次超越工業國家,而工業國家過去是全球經濟的領頭羊,為何變成金融風暴的罪魁禍首?

  3本書特別強調全球經濟大創新潮,為何帶來大裁員潮?開發中國家再創富過程當中,貧富差距欲來愈大如何解決?全球政府如何面對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至,金錢遊戲劫貧濟富,貧富懸殊的窘境?

作者簡介

麥克.史賓賽(Michael Spence)

  二00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世界銀行「成長暨發展委員會」(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前主席。史賓賽目前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Stern of School of Business)經濟學教授,和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目前定居美國加州與義大利。

  史賓賽於一九八四~九0年間,出任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一九九0年~九九年間,出任史丹佛大學商學所所長。一九八三年當選為美國藝術暨科學院院士(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

  二00一年,史賓賽與加州柏克萊大學阿克勞夫教授(George Akerlof)和哥倫比亞大學史提格里茲教授(Joseph Stiglitz)共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在「資訊不對稱」市場分析方面所所做出的開創性研究。
麥克.史賓賽其餘著作:

  ■《市場訊號:聘雇及相關篩選流程之資訊移轉》(Market Signaling: Informational Transfer in Hiring and Related Screening Processes)
  ■《開放經濟裡的工業組織》(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an Open Economy)
共同作者包括理查.考夫(Richard E. Caves)及麥克.波特(Michael E. Porter)
  ■《投資銀行的競爭結構》(Competitive Structure in Investment Banking)
共同作者包括塞繆爾.海斯(Samuel Hayes)及大衛.馬克斯(David Marks)

 

目錄

專文推薦I 全球經濟大未來 彭信坤
專文推薦II 維持全球經濟永續發展 洪德生
專文推薦III 全球經濟面臨嚴酷考驗 郭崇倫
導讀 苦日子如何了考驗世人智慧 吳惠林

自序 開發中國家締造新猷
緒論 全球經濟二百五十年首度匯流

第一部全球經濟及開發中國家
第一章一九五○年:非凡世紀揭開序幕
第二章全球經濟的冰河解凍期
第三章戰後全球經濟的突變
第四章經濟全球化的發軔
第五章成長才能創造財富
第六章開發中國家拼圖似馬賽克

第二部開發中世界的經濟奇蹟
第七章 亞洲四小龍帶頭狂舞
第八章 開放的全球經濟
第九章 知識活水與追趕成長
第十章 開放全球貿易大門
第十一章 私部門是成長驅動引擎
第十二章 持續高成長的關鍵驅力
第十三章 均衡調控開放與成長
第十四章 華盛頓共識與政府角色
第十五章 管理貨幣各顯神通
第十六章 南韓戲劇化轉變震驚全球
第十七章 廉能領袖領航經濟成長
第十八章 落後開發中國家成長路難行
第十九章 坐擁天然資源是福是禍
第二十章 小國寡民面臨挑戰
第二十一章 爆發累加問題?

第三部 金融危機與餘波盪漾
第二十二章 金融災變考驗新興國家
第二十三章 金融風暴源於自我監管失靈
第二十四章 異心難以成城
第二十五章 重新恢復全球經濟平衡
第二十六章 中國超額儲蓄的挑戰
第二十七章 全球體系開放與世界貿易組織
第二十八章 歐債危機拖累全球經濟
第二十九章 週期性系統風險

第四部 經濟成長的前景
第三十章 新興經濟體持續高成長?
第三十一章 中印牽一髮動全世界
第三十二章 中國還在脫蛹化蝶
第三十三章 印度邁向高成長旅程
第三十四章 巴西是雙元經濟體
第三十五章 能源政策不能原地踏步
第三十六章 氣候變遷壓力重重
第三十七章 資訊科技如虎添翼
第三十八章 歐洲整合與跨國治理
第三十九章 後危機時期G20任重道遠
第四十章 G20、先進國家與全球成長
第四十一章 永續成長:經濟匯流的下半世紀

 

專文推薦1
全球經濟大未來

開發中國家脫胎換骨

  麥克.史賓賽(Michael Spence)以對「資訊不對稱市場分析」(Asymmetric Information Market Analysis)的理論創見,獲得二00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對市場之資訊結構有深入之鑽研及創見,在存在市場資訊缺口之情況下,他提出如何評估市場結構資訊不對稱及縮小資訊缺口,以有效提高市場交易效率,而與喬治.阿克勞夫(George Akerlof)及約瑟.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同時獲獎。
  
  近年來,他專注於開發中國家高速之經濟成長及全球經濟急遽變遷之現象,在世界銀行所成立之「成長暨發展委員會」(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工作計畫下,他花了四年時間,走訪開發中國家,拜訪了許多知名的政治及經濟政策領導人和決策者、學術界同仁、商界、勞工界及公民社會領導人,並與他們深入對談,再經其專業之經濟知識的理解與融合轉化,完成這一本書。雖然,這是一本寫給非學術性讀者閱讀的書,但它卻提供給一般讀者,甚至其後代子孫,關於現今世界經濟情勢之快速變遷,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經濟快速成長,產業結構失衡,所得分配不均,中產階級萎縮,貧富差距幅度不斷擴大,以及全球經濟急速變遷等現象一個完整、全面之圖象,與豐富的知識。
  
  史賓賽教授撰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讓讀者更加理解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之動態,並對這些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與全球經濟的關係和相互依存度,有更深入與廣泛的了解。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使得一些主要新興經濟體成為全球經濟體系重要的一環,這些國家的成長過程及發展經驗對全球經濟與先進國家的影響,是一個複雜、有趣、充滿不確定,而且不易全面了解的動態過程。這股來自於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及其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極為重要,不容有所輕忽,在本世紀乃至於下一個世紀,全球絕大多數人都將深刻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及影響力。

成長與發展四部曲
  
  這本書首先從一七五0年的工業革命談起,說明為何工業革命之後,每人平均國民所得逐年增加,經濟快速成長,以及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及其產業結構如何快速改變。其次,在書中,第二部,他詳細陳述開發中國家持續高速經濟成長之動力及相關的減貧計畫,他觀察到不同的開發中國家的成長之原因及時間均有所不同,他更嘗試深入分析落後地區成長緩慢之關鍵因素。本書第三部分,他則精闢剖析了二00八年之後全球經濟動盪,以及金融危機對開發中國家所造成的長、短期衝擊及影響。他在這一部分著墨甚多,從各國政府對於外匯之操作,資產泡沫之源起,以及對銀行體系,乃至於政府財政所造成的嚴重衝擊談起,進而觸及開發中國家的超額儲蓄,面對世界貿易組織所要求的市場開放,匯率管制鬆綁等議題,最後,再詳細論述先進國家的主權債務問題,以及所衍生的系統性風險。

  第四部,他則嘗試納入「全球治理」之思維,以及對「後危機時代新興經濟成長之持續性」,提出他的看法及建議。在這一部分,除了論述不同開發中國家在未來所面對之情勢不同,本身所採用的經濟發展策略也將有所差異。同時,他也將能源政策、氣候變遷和資訊科技等與經濟發展及成長密切相關之議題,以及未來長期發展做了詳細的論述。
  
  在台大任教十多年,對於廠商及產業之跨國、跨區競爭、合作、產業間及產業內貿易,以及整合、投資和研發等議題,一直是授課的重點及研究之議題。這些議題與開發中國家的產業結構與經濟成長的之關係,均非常密切。在開發中國家經濟快速成長,先進國家經濟結構急速變遷,使得全球經濟之持續發展及穩定,均面臨極為嚴酷的挑戰。有感於傳統的經濟理論,在經濟全球化之今日,需不斷地因應複雜的經濟結構做修正,更應建構符合全球化經濟發展趨勢之理論模型,以及創新嶄新的研究方法去解決所衍生的複雜問題。這本書提供了史賓賽長期以來面對這些問題的經驗,以及他的想法與理念,可提供給政府政策制定者、企業決策者及執行者、廣大的勞動工作人口及消費者等一個普及又淺顯易懂的經濟知識,以及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挑戰和因應之道,值得大家閱讀。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彭信坤

專文推薦2
二十一世紀中葉,誰與中國爭鋒?

  本書旨在探討開發中國家、先進國家,以及全球經濟持續成長的要素和條件。作者麥克.史賓賽從研究許多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經驗中,提出許多精闢的脫貧成長策略,尤其更重要的是,需要重視長期持續的經濟快速成長,才能大幅提高所得水準,降低貧窮、增加提升生產力與創造力的機會。作者另一項主要的貢獻是,金融海嘯後,更需要關注開發中國家與先進國家之間的合作發展模式,並提出全球治理機制的遠見,以維持全球經濟的永續發展。

二戰後,開發中國家脫貧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開發中國家從原先窮困的低所得國家,邁向中高所得國家的分水嶺。由於全球化經濟逐漸開放產品與服務的貿易與資本流動,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識與科技的移轉,使得戰後許多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得以快速成長。過去二十五年來,全球化經濟造就了十三個開發中國家持續維持7%以上快速的經濟成長。尤其是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挾其龐大的成長人口及快速的經濟成長,正逐步擴大在全球經濟中的版圖。至本世紀中葉,如不發生重大變故,在全球經濟中,中國將成為最重要的一個經濟體,而印度也會很快地迎頭趕上。世界經濟總規模可能增加兩倍以上,而新興經濟體的總體規模將佔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者麥克.史賓賽指出,不可否認地,經濟誘因是成長動力的重要因素,但其他要素包括領導力、治理、體制和政治,以及這些要素間與經濟成果的相互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在開發中國家,領導者是否具有強大的政治才幹、道德勇氣和決心,通常是經濟成功成長的關鍵。經濟要持續成長更需要不斷地進行結構性轉變,以及持續不間斷的適應性政策改革,尤其是公部門投資對成長與長期就業的貢獻。公部門在基礎建設、人力資本、促進資訊移轉與傳播的體制,以及許多時候在住屋及不動產等方面的投資,皆扮演著促進成長的重要角色,因為它會增加私部門投資的報酬。

全球金融重建,中印舉足輕重

  在金融海嘯發生前,全球化經濟下,先進國家秉持自由資本的市場經濟成長模式,而新興經濟體則緊密地與一個開放、規律的全球化經濟體相連結,在相當分歧的成長模式下各自發展,呈現全球經濟共榮發展的情境。然而,全球化的發展已經達到國際連結遠遠超越國家政策和全球體系結構效力可及的一個水準,但整個體系卻缺乏該具備的體系彈性機制與防火牆機制,隨即爆發金融危機。二00八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全球的經濟與政治秩序正在改變之中,先進國家經濟遭受重創,至今仍陷於復甦緩慢及高失業率的困局中,而新興經濟體雖不免受到波及,但在積極得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施展下,已快速回復至金融海嘯前的經濟水準。全球經濟結構正面臨先進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金融動盪劇烈的環境,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及歐元區絕大部分國家,在金融海嘯後,為了彌補之前的赤字狀況,民間部門開始增加儲蓄,金融資產已呈現盈餘現象,這樣的調整過程還需要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至於,中國及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多年累積經常帳盈餘的超額儲蓄,導致全球資金呈現巨大失衡的現象,在金融海嘯後,也該把握改革調整的契機。

  在經歷金融海嘯後,無論是全球經濟秩序的重新平衡,還是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再平衡,都需要發展出一種不同的成長模式,既能滿足經濟需求,也能保護環境資源。而在改變經濟成長模式、調控全球經濟的過程中,中國和印度將陸續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光是中國加上印度兩個國家的人口即占全球人口的四0%,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將對全球經濟,諸如:氣候變遷、食物價格與消費、能源及其他天然資源,以及貿易與資金的流量與結構等課題,產生極大的影響力,如何讓新興經濟體在國際機構保有適當的發言權和代表權,將是全球治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

  全球經濟與金融體系的互相關聯程度與日俱增,全球化經濟促成了開發中國家的快速成長,但全球經濟的管理、法規與監管卻遠遠落後於這股愈來愈深的互聯通性,同時也缺乏同步建構有效且正統的超國家政治經濟機構,經濟整合效果自然受限。目前,歐債危機的持續動盪,正考驗區域經濟、財政及政治的跨國治理機制能否順利運作。確實要管理一個愈來愈複雜,步調不一的跨國連結,所面對的挑戰至為嚴峻,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更好的全球體制和治理。原來的全球經濟與政治秩序已不復存在,G20高峰會已取代了G7,成為解決全球經濟問題的最高階溝通平台。G20高峰會是否能夠維持全球經濟持續開放,恢復需求和金融穩定,仍有待觀察。

  儘管作者麥克.史賓賽對解決後金融危機時期的全球失衡現象提出深謀遠慮的見解,能否獲致共識也在未定之天,但對今後凝聚較穩固的國際合作與治理的基礎,成功解決全球長期成長、就業及結構性轉變必有所助益。

台灣經濟研究院 院長∕洪德生

專文推薦3
經濟大逆流導讀

  經濟現象是非常複雜的,而且我們越來越發現,全世界的變化的衝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倖免,就是因為複雜,常常我們傾向接受簡單的觀念,主宰我們的思考,像是:「地球是平的」、「美國已經過氣,中國正在崛起」、「希臘人揮霍懶惰,咎由自取」。

  但是諾貝爾獎經濟學者史賓塞﹝Michael Spencer﹞卻要把經濟現象,尤其是某些國家的快速成長,用複雜的方式解釋,也許這才是對的,任何知識體系,沒有速成的,都要經過反覆論證,而對讀者來說,這是一本需要正襟危坐研讀的書。

  史賓塞過去研究的重點是資訊不對稱,但是近年他將注意轉移到經濟發展與成長,尤其是在1950年之後,持續廿五年每年維持增長速度在7%以上的高成長國家,按照他的歸類,共有十三個國家﹝包括台灣在內﹞,這些國家為什麼重要?因為他們正衝刺到一半,原本是年收所得平均五百美金的,可以在五十年後,達到兩萬美金,進入已發展國家之列。

  在這場賽跑中,韓國已經把大家拋在後面,即將於6月進入「20-50俱樂部」,成為全球第7個平均國民所得超過2萬美元、總人口超過5000萬的國家。目前全球僅有6國是「20-50俱樂部」的成員,比韓國更早加入的國家有日本(1987年)、美國(1988年)、法國和意大利(1990年)、德國(1991年)、英國(1996年)6個主要發達國家。

  但按照目前發展的態勢,史賓塞預測到了2050年,這十幾個國家都可以達到兩萬美金,尤其是當人口佔全球六成的中國與印度達到時,全球有75%的人都可以屬於已發展國家,這並不意味發展中與已發展國家之間的差距已經消失,而是顯示,最近的250年以來,全球發展的趨勢不再是背離﹝divergence﹞,而是首次逐漸趨同匯流﹝convergence﹞。

  但是增長不是自動可以達到的,快速增長﹝每年7%﹞尤其困難,台灣今年保四都很辛苦之際,尤其可以體會,史賓塞歸納了成功的經驗,得到的結論不同於一般的經濟學家,他認為市場供需與開放國際,並不是成功的唯一法門,事實上,治理、領導力、政治、機制都同樣重要。

  史賓塞甚至並不教條的認為,民主是致富的必要條件,事實上從中國、新加坡等地的例子,只要政府懂得放出足夠的經濟自由,就可以促進成長。

  在最後,史賓塞提出:過去幾年,已開發國家面臨空前的金融危機,美國市場的消費整整少了一兆美元,開發中國家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樣搭便車,高速成長,那要怎麼辦呢?

  包括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第一反應,祭出的是,財政與貨幣政策,來彌補貿易巨幅下滑,但這不能無止境的做下去。2012年第一季,中國的出口低的可怕,外面紛紛傳言可能要仿照2008年年底,一出手就是四兆人民幣救市,但是中國官方否認,因為這治標不治本。

  史賓塞看的是長遠的趨勢,如果照發展中經濟體增長態勢來看,這些國家佔全球GDP的比例不到十年就會超過五十%,而且這些國家內逐漸增加的中產階級,會成為激勵成長的因素,但是金融危機的另外一面,則是已發展國家會進一步拖累發展中國家。

  史賓塞擔心,已發展國家的金融問題與高失業率,會產生貿易保護主義,認為其他國家的成長對自己是一場零合遊戲,在全球貿易金融機構中的參與,也會很忌妒的守著自己的權益,讓新興經濟體的要求改革,無法落實,G20無法成為有效的論壇機制,這就會造成全球治理的大問題。

  現在金融危機尚未消退,這些發展中國家的衝刺還沒有結束,但是從史賓塞的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體會,他對少數國家長期富有,絕大部分國家群困的處境,是有批判性的,但史賓塞終究不是「依賴理論」或「世界體系」的耽溺者,他觀察到有些國家可以掙脫,找到自己的快速發展模式,從而建構起他自己的架構,從這個角度看,他不僅是經濟學家,更是充滿著人文情懷的知識份子。

郭崇倫﹝中國時報主筆﹞

導讀
放下私心攜手同心向前行

  「2012大蕭條」是一本暢銷書名,而「全球停滯性膨脹」將至也沸沸揚揚,甚至於「2012毀天滅地」的馬雅預言也即將見真章。這些訊息無非都表示全球面臨極為嚴酷的局面,而歐債危機一波接一波,非但沒止歇跡象,反而趨向惡化,政經糾葛詭譎,政府「撙節」支出受到鉅大力量的抗拒,在法國政權變天左派興起下,要「成長」、反撙節的政策又興起,在大選壓力下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加持下,成長至少已與撙節平起平坐,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嗎?或者兩敗俱傷的下場會出現?雖在未定之天,但全球正在崎嶇震盪道路上舉步維艱,卻是無可置疑的,「苦日子」如何了正考驗世人的智慧。

好一本科普經濟成長故事書

  找出病根再斬草除根是治本之道,借鑑歷史,以史為鏡,由歷史演化中找答案最為實在,而「穩健成長」、「永續發展」還是最好的方式。可能做到嗎?可能的話,又該如何做呢?這本《經濟大逆流》(The Next Convergence:The Future of Economic Growth in a Multispeed World)為我們指出了明路。

  本書由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麥克.史賓塞(A. Michael Spence)寫作,令人訝異的是,全書非但沒有一絲艱澀學術味道,反而是深入淺出、平易近人,是一本科普經濟成長故事書。不算多的篇幅卻分為四大部共四十一章,每一章平均不到四頁,可見其長話短說的精緻度。第一部概述二百五十年的全球經濟,第二部聚焦於開發中世界的經濟奇蹟,第三部陳述發展中的危機,最後一部則指出經濟成長的前景。

  史賓塞在前言中詳細交待撰寫此書的動機,讓讀者感受他的真誠和悲天憫人胸懷,也讓讀者明白一個原本是個體經濟學專家為何寫作總體經濟大著作,增添閱讀的信心。大致而言,可歸為三點:

  一是網際網路科技或資訊科技這項現今影響全球經濟活動的成長與分配最強大的一股力量,而史賓塞之所以獲頒諾貝爾獎,就是因為他在「資訊不對稱市場分析」的重大貢獻,由此也顯示史賓塞對資訊科技的了解,進而得以較精確掌握全球經濟的未來。

  二是史賓塞對開發中國家,尤其是降低貧窮與進步的因素非常關心,而最重要的「經濟成長」這個因素正經歷一個空前低潮,史賓塞答應世界銀行擔任2005年該銀行舉辦的「滅貧與經濟管理網路」研討會主講人,結果得到肯定迴響,於是他在世銀及幾位贊助者支持下,邀約幾位開發中國家知名的政治與政策領導人,加入2006年春天成立的「成長暨發展委員會」,該委員會旨在學習開發中國家及其他許多國家與學術研究機構的經驗,將它們過去十五年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傳達給同為開發中國家領導人及新一代領導階層,作為他們的實用指南。

  史賓塞感性的認為,這是一種終生受用的經驗,是一場快速學習的過程。他從中學習到成長與發展,學習到複雜、務實與堅持,還學習到領導力。對他這一位在先進經濟體接受訓練的經濟學者而言,非常驚訝看到可供開發中國家用以指導如何選擇政策的架構與模式,是如此不完美與不健全。然而,他也看到開發中國家多麼有效地在複雜、且不確定環境下勇往直前,很令人震驚。史賓塞最終領會到,這過程像是帶著不完整且有時候矛盾的海圖進行的長途海上之旅,頗像早期開始發現、探索及繪製地球輪廓、並善加利用其中資源的探險家。

實際了解並學習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

  史賓塞在投入這份工作四年多的期間,拜訪委員們的母國,不僅和他們的同僚對談,也和商界、勞工界及公民社會領導人對談。儘管圈外人無法產生像圈內人所具備的那種結構化的知識,他卻努力透過他們的眼睛觀察這個世界。不是從西方商業或政策議題的角度觀察,而是從他們的成長與發展課題中所深藏的希望、渴求與目標中觀察。在這場探索之旅中,史賓塞了解開發中世界的成長與減貧模式正在擴散與加速,而且愈來愈樂觀。他也漸漸明白,它們仰賴先進經濟體的程度開始降低,尤其是後面這十年,開發中世界也逐漸成為全球經濟中愈來愈大且愈來愈重要的環節,所有機會與挑戰皆伴隨這股成長而至。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各自運作的世界正混同化,結果,開發中世界的成長將逐漸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無論他們在哪兒住或在哪兒工作,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

  由於得到深刻的啟發,史賓塞乃決定撰寫一本描述開發中世界高速成長及全球經濟急遽變遷的書,而且想要這本書可以評估開發中世界的成長對子孫們的影響,這就是先進與開發中國家之間巨大的不對稱關係還沒消失,但是卻正逐漸在縮減中,而且是二百五十年來首次朝匯流、而非背離的方向前進。

  這是一個其中有許許多多人更樂觀看待自己的未來,以及下一代的未來世界,但是這也是一個面對因為愈來愈繁榮而衍生大量新挑戰的世界。史賓塞指出,關於成長的未來的真正情況是:下一世代有多麼了解人類愈來愈深的相互依存度,與其正負面的影響,並找出具創意的方法來處理新課題。
的確,史賓塞這位樂觀報佳音者的這本著作,可說是對囿於馬雅預言毀天滅地陰影中的世人,提供一盞明燈。

  三是史賓塞擔任十五年之久的學術行政工作,雖然時間長到足以讓一個人脫離經濟學領域的日常探索,但也學習到有關組織管理與激勵人心等的豐富經驗,而經濟成長要能順遂,人與人間、組織內和組織間、國家與國家間的合縱連衡非常重要。曾擔任高層管理者才能理解其中的奧妙,也才更能洞悉內涵和問題所在,並能有效解決。

  史賓塞深深體認到,全球未來的發展需要人類分工合作,而永續成長和環境息息相關。他明白表示,我們的經濟及生活型態是由許多資產支撐的,不只是像基礎建設這類常見資產,還包括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及知識基礎等較廣義的資產。如果我們逐漸耗盡那些資產,那麼以某種方式,物質福祉及生活品質將深受其害。我們或許會在幾個構面危及未來世代的機會。最起碼,我們將會加諸成本於未來世代身上,而那成本是連我們自己都無法承受的。我們多數人認為,在道德上我們不應該這麼做。

以道德約束並內化環境等資產價值

  如果我們接受這種道德約束,那麼人、企業及政府便得內化這些價值,並採納新的指導方針,以加強保存影響經濟福祉、機會與生活品質的資產。它應該鼓勵我們比平常更努力地思考那些資產是什麼?那會引領我們朝正確方向前進。

  但是光是那樣還不夠,我們要的遠比維持現狀還複雜許多,維持現狀只是不危及我們經濟體有形無形資產的基礎。接下來五十年即將來臨的轉型挑戰,需要的不只是防止「資產負債表」降級而已,而因應未來成長需要的也不只是維持現狀而已。為了適應我們眼前全球經濟的大幅改變,光是體制與知識的舊資產基礎是不夠的。我們將需要新事物:治理結構、科技、誘因體系、體制、甚至是價值,讓我們可以使先進國家及開發中國家之間的不對稱有計劃地縮減,以及治理強而有力且多元參與者倍增的情況下,順利走過未知領域的一些事物。演化過程的部分環節,無疑將會涉及了解並接受治理結構的新進成員。

  史賓塞認為,政治、商業及學術菁英已經失去許多國家民眾的信任了。我們對影響人們生活的經濟體之重要特性及對分配議題相對無感的判斷有誤。全球開放的好處被過度推銷,而潛在不利的分配影響卻遭到漠視。然而,判斷失誤並沒有讓我們更加謙卑。失去人們信任的菁英徒留的真空被愈來愈對立的政治所填補,這些政治各自堅持自己的立場,鮮少有共同的目標,而對未來世代將繼承的這個世界的投資遠遠低於理想狀態,而且看起來也不是高優先要務。

  重建一個具包容性、溫和中立且務實的議題,並採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需要一些時間與努力,這一點是重要的。在這個經濟大匯流世紀的最後五十年,持續成長及擴大機會當前的挑戰頗大,我們創造與適應能力也一樣。我們需要堅定地承諾提升全球包容性,並願意把諸如「一體適用」這種過度簡單且有點理想化的觀念擺一旁,不管它們係源自政治範疇的哪一點。

把握經濟大匯流的契機提升全球包容性

  史賓塞承認,面對2008年金融海嘯危機的巨大衝擊、恢復就業的困難、貿易保護主義解決方案的誘因,以及引發政治不合的可能性等情況,保持悲觀或許還容易些。但是,他本質上是一個樂觀的人,不過,即使是樂觀的人,都會合理地認為我們未來幾年將面對一條崎嶇且震盪的道路。但是,延續開發中國家新發現的動力,加上先進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這些可能會讓我們朝往一個能持續下去的新方向。那將是一個前進步伐快慢不一的世界,也是一個難以管理的世界。儘管風險頗高,卻不是人類的聰明才智無法解決的問題。過去的經驗與概念工具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是光是如此還是不足的。我們及未來世代將必須在這條佈滿障礙的崎嶇道路上找出我們的解決之道。

  其實,史賓塞的分析結果,正是要當代人返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世界,那就是世人要有誠信倫理道德,透過分工作合作,讓公益與私利相互調和。史賓塞雖然稱許中國、印度等龐大新興經濟體的成就,卻也對它們耗用資源和爭爭鬥鬥有很清楚的認知,因而明白指出先進國和新興世界(亦即當前的G20)必須真誠合作,消弭現時的嚴重發展失衡,不但不能再債留子孫,而且要為子孫們保留永續發展的資源。

  我很希望更多人能閱讀這本書,尤其政策決策者都能閱讀,並從中獲得啟示,扭正當前「只有當下、沒有明天」的短期、酗酒、吸毒式的政策,才能通過崎嶇艱難的道路向前行,人類也才有光明的未來。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 2012/6/28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55849
  • 叢書系列: NEXT系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本書作者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10/26
本書作者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克史賓賽,大家可能會認為諾貝爾獎得主所寫的著作(書籍)可能非常艱深難懂,但是,本書便會打破您的迷思。

    再者,大眾會認為經濟學是一門「硬科學」,除了數字、研究、統計、調查和諸多的專有名詞,而會對它們敬敏不謝(或排斥),且認為經濟不關我的事,我過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家庭就好了。事實上,經濟學無所不在,充斥在你我之間,全世界(全球)、各國際間、國家、公司企業、甚至是不斷地影響我們。所以,我們不用擁有經濟專業領域的學位,你可以不用是碩博士、研究員的等級,而是對經濟基本常識與觀念的了解與多接觸閱讀相關的文章書籍即可。
   
 這本《經濟大逆流》,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梳理近250年的經濟(變遷)史,也著重於現今的許多經濟發展問題,當然,這也牽涉到政治、貿易、財金、…等各國家的問題,所以,本書內容知識豐富,讀者可慢慢自行品味。
   
 要提到的是,書中指出開發中國家慢慢在全球中出現很大的影響力,在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以來,許多歐美日等先進的國家受傷慘重,在諸多全球化進行下,國家的外匯存底與匯率佔的重要性也就愈來愈大,而國家會因為此政策(經濟措施)而影響國家至鉅,甚至會導致一連串各國家的緊張和衝突,另外,也提到經濟政策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指導方針,最好的方式是要依狀況而去調整,因為世界是變動的,到底是國家政府的權力介入影響較好,還是放任市場的自由變動調整較佳,這沒有一定的答案,只有依照當時候的情況,做處理與調整才是最好的方式。
    
最後,建議大家閱讀本書,若您有經濟方面的背景知識(底子),可以依自己的閱讀時間、習慣做調整,個人會比較建議,一部分可以在近期看完(全書內容共分四部分)。若您對經濟方面了解不多,就建議您一次就只看一、二章即可,閱讀不用求快,只求有無吸收了解與能夠融會貫通,其它部分內容,就由各位讀者抱持一顆好奇的心去慢慢探索囉!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滿心冥想:印度的百年神性意識傳授,一場切實可行的靈性實驗
作者:葛木雷什‧D‧巴特爾、 約書亞‧波洛克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4-01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中生代篇【隨書贈侏羅紀長圓頂龍70x50cm全彩珍藏海報】
作者:土屋健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4-01
66折: $ 37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備份人生:歡迎回來!您的意識已下載
作者:馬修.費茲西蒙斯
出版社:寂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7-01
66折: $ 29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
作者:陳志恆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2-01
66折: $ 18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ONE PIECE航海王(110)
作者:尾田榮一郎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12-27
$ 10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墮落家族論(上)
作者:鶴亀まよ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04
$ 13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抄寫英語的奇蹟:1天10分鐘,英語和人生都起飛
作者:林熙 Brett Lindsay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3-01
$ 30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有時幸,有時傷(首刷限定「閱讀逗點卡」)
作者:張西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4-12-27
$ 33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施振榮Stan哥的王道人生:跟隨非我風格
作者:施振榮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06
$ 35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ONE-PUNCH MAN 一拳超人 31
作者:ONE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12-20
$ 10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對人好,對地球好:企業ESG永續行銷實踐指南
作者:王麗蓉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28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流動的界域:從在地、跨域到多物種
作者:王麒愷 等人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01
$ 480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