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是兩千年前司馬遷所寫的一本歷史鉅構。《史記》不僅寫出時代與邊裔的歷史,還描寫政治、經濟、天文、地理、音樂、卜卦、祭祀等人類生活的各種面貌,所以也是一部文化與社會史的書。《太史公自序》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他寫作時企圖心很大,但是態度非常嚴謹。
作者簡介: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曾任: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現已退休。
著作:《福澤諭吉社會思想之研究》、《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日本近代思想論集》、《莽蒼集》、《歷史的跫音》……等。
譯作有《尼采》、《愚神禮讚》、《韋伯的比較社會學》、《山之音》、《我是貓》、《韋伯傳》、《暗夜行路》、《日本精神史》……等書。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出版的話】
時報文化出版的《中國歷代經典寶庫》已經陪大家走過三十多個年頭。無論是早期的紅底燙金精裝「典藏版」,還是50開大的「袖珍版」口袋書,或是25開的平裝「普及版」,都深得各層級讀者的喜愛,多年來不斷再版、複印、流傳。寶庫裡的典籍,也在時代的巨變洪流之中,擎著明燈,屹立不搖,引領莘莘學子走進經典殿堂。
這套經典寶庫能夠誕生,必須感謝許多幕後英雄。尤其是推手之一的高信疆先生,他秉持為中華文化傳承,為古代經典賦予新時代精神的使命,邀請五、六十位專家學者共同完成這套鉅作。二○○九年,高先生不幸辭世,今日重讀他的論述,仍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以及他殷殷切切,不殫編務繁瑣而規劃的宏偉藍圖。他特別強調:
中國文化的基調,是傾向於人間的;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我們的聖賢才智,歷代著述,大多圍繞著一個主題:治亂興廢與世道人心。無論是春秋戰國的諸子哲學,漢魏各家的傳經事業,韓柳歐蘇的道德文章,程朱陸王的心性義理;無論是貴族屈原的憂患獨歎,樵夫惠能的頓悟眾生;無論是先民傳唱的詩歌、戲曲,村里講談的平話、小說……等等種種,隨時都洋溢著那樣強烈的平民性格、鄕土芬芳,以及它那無所不備的人倫大愛;一種對平凡事物的尊敬,對社會家國的情懷,對蒼生萬有的期待,激盪交融,相互輝耀,繽紛燦爛的造成了中國。平易近人、博大久遠的中國。
可是,生為這一個文化傳承者的現代中國人,對於這樣一個親民愛人、胸懷天下的文明,這樣一個塑造了我們、呵護了我們幾千年的文化母體,可有多少認識?多少理解?又有多少接觸的機會,把握的可能呢?
參與這套書的編撰者多達五、六十位專家學者,大家當年都是滿懷理想與抱負的有志之士,他們努力將經典活潑化、趣味化、生活化、平民化,為的就是讓更多的青年能夠了解繽紛燦爛的中國文化。過去三十多年的歲月裡,大多數的參與者都還在文化界或學術領域發光發熱,許多學者更是當今獨當一面的俊彥。
三十年後,《中國歷代經典寶庫》也進入數位化的時代。我們重新掃描原著,針對時代需求與讀者喜好進行大幅度修訂與編排。在張水金先生的協助之下,我們就原來的六十多冊書種,精挑出最具代表性的四十種,並增編《大學中庸》和《易經》,使寶庫的體系更加完整。這四十二種經典涵蓋經史子集,並以文學與經史兩大類別和朝代為經緯編綴而成,進一步貫穿我國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在出版順序上,首先推出文學類的典籍,依序有詩詞、奇幻、小說、傳奇、戲曲等。這類文學作品相對簡單,有趣易讀,適合做為一般讀者(特別是青少年)的入門書;接著推出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史書、佛學等等,引導讀者進入經典殿堂。
在體例上也力求統整,尤其針對詩詞類做全新的整編。古詩詞裡有許多古代用語,需用現代語言翻譯,我們特別將原詩詞和語譯排列成上下欄,便於迅速掌握全詩的意旨;並在生難字詞旁邊加上國語注音,讓讀者在朗讀中體會古詩詞之美。目前全世界風行華語學習,為了讓經典寶庫躍上國際舞台,我們更在國語注音下面加入漢語拼音,希望有華語處,就有經典寶庫的蹤影。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從一個構想開始,已然開花、結果。在傳承的同時,我們也順應時代潮流做了修訂與創新,讓現代與傳統永遠相互輝映。
時報出版編輯部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出版的話】
時報文化出版的《中國歷代經典寶庫》已經陪大家走過三十多個年頭。無論是早期的紅底燙金精裝「典藏版」,還是50開大的「袖珍版」口袋書,或是25開的平裝「普及版」,都深得各層級讀者的喜愛,多年來不斷再版、複印、流傳。寶庫裡的典籍,也在時代的巨變洪流之中,擎著明燈,屹立不搖,引領莘莘學子走進經典殿堂。
這套經典寶庫能夠誕生,必須感謝許多幕後英雄。尤其是推手之一的高信疆先生,他秉持為中華文化傳承,為古代經典賦予新時代精神的使命,邀請五、六十位專家學者共同完成這套鉅作。二○...
章節試閱
三、吳越之戰 ──「伍子胥列傳」「吳太伯世家」「刺客列傳」「越王勾踐世家」
周立國後,傳到厲王,國力逐漸衰退,北方異族──犬戎入侵時,已無力反擊。周平王只好從長安(鎬京)東遷到洛陽。周王無法確實控制諸侯,中國從此進入了諸侯爭霸的局面。這段時期,依孔子編纂的『春秋』而稱為「春秋時代」。有關春秋時代種種事蹟,請閱本寶庫中孫鐵剛教授所撰『左傳』,本書只取春秋末期「吳越之戰」加以敘述。
吳國和越國位於長江下游,到春秋末期才逐漸發展,開始逐鹿中原。但是,這兩個同在長江下游的國家,彼此相爭甚烈,仇恨也很深,由此展開了絢ㄒㄩㄢˋ爛的歷史繪卷。在這兩國之爭中,吳的伍子胥和越的范蠡ㄌㄧˇ都表現了相當鮮明的個性。伍子胥熱情而執著,范蠡冷靜而善於判斷。本章即依據《史記》敘述這段有趣的歷史畫頁。
伍子胥離開楚國
春秋末期,楚國人伍員(子胥),父親名叫伍奢,還有一個名叫伍尚的哥哥。先祖伍舉曾出仕楚莊王,以敢直接指出莊王的錯失聞名於楚國。從此,伍家便成為楚國著名的家族。
伍子胥在楚國的時候,正是楚莊王五世孫平王當政的時期。平王的太子名叫建。子胥的父親伍奢是太子的老師──太傅,少傅則由費無忌擔任。可是,費無忌對太子並不忠心,一心只為自己的前途打算,想儘量討取平王的歡心。平王派他到秦國替太子迎親。費無忌到秦國,看到秦國的公主長得很美,便立刻策馬囘國,向平王報告說:
「秦國的公主長得非常美麗,何不自己娶為妃子,然後再替太子另娶其他女人呢?」
平王聽了雖然有點躊ㄔㄡˊ躇ㄓㄨˋ,但禁不住費無忌的遊說,終於把秦國公主娶過來,一看果然非常漂亮,心裡高興得很,從此不跟其他妻子接近,只寵愛這個秦國公主。
平王和秦國公主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軫ㄓㄣˇ。費無忌也因此更得平王的寵信,但是他跟太子的關係卻逐漸趨於冷淡。一天,費無忌內心尋思:
「現在跟國王的關係雖然越來越親密,可是人總會死的,如果國王死了,太子建便順理成章繼任為國王。太子一旦繼位,一定會殺我,非趕快把他除掉,實在不能安心。」
費無忌越想越心虛,便利用自己得寵,盡力在平王面前毀謗太子建。平王聽久了,也開始懷疑,慢慢疏離了太子,讓他到城父(河南寶豐縣東)這個邊界地方,擔當守城之責。
費無忌還不肯放鬆,不停地在平王面前說太子的壞話:
「自從大王娶了秦國公主以後,太子不時抱怨,可能有不利大王的事情發生,大王不能不有所防備。太子到城父後,不僅有了軍隊,還常跟諸侯來往,想必不久就會興兵作亂。」
平王把太子太傅伍奢叫來,詳細問他情形。伍奢知道費無忌在平王面前說太子壞話,便義正辭嚴地說:
「大王為什麼不肯相信自己的骨肉,偏偏要相信別人的話呢?」
費無忌說:「如果不先發制人,太子一旦起兵侵入都城,大王的生命就危險了。」
平王一聽到生命危險,就激動起來,再也不去詳細調查,立刻生氣地把伍奢囚禁起來,並且命令城父司馬奮揚去殺太子。
奮揚雖然接下了命令,但不忍心殺害太子,便遣人走捷徑去告訴太子建:
「現在,大王正遣奮揚來殺太子,太子若不快逃就來不及了。」
奮揚抵達城父時,太子已逃到宋國去了。
費無忌趁平王派人去殺太子建的時候,想更進一步剷除異己,鞏固自己的勢力。
「太子的心腹伍奢,現在已被囚禁,但他有兩個兒子,都以聰明賢能聞名於世,如果不把他們殺掉,恐怕對楚不利。現在可以他們的父親做人質,把他們叫來殺掉。」
「說得不錯,就以伍奢ㄕㄜ為人質,按計而行。」
平王派遣使者到牢裡,見伍奢說:
「快把你的兩個兒子叫來,他們如果來了,饒你一命,要是不肯來,你只有死路一條。」
「老大阿尚為人忠厚孝順,我叫他來,他一定會來。老二阿員為人剛強,為了完成大事,他可以忍受一般人所不能忍的小節,而且他知道來了一定會被殺,無論如何也不會來。」伍奢早已料到費無忌的陰謀,不肯把兒子叫來。
使者把伍奢的這一席話向平王報告後,平王內心更加不安,派人到伍尚和伍子胥那兒傳話說:
「你們立刻就來,來了就釋放你們的父親,不來馬上把他殺了。」
伍尚果然像他父親所說那樣,立刻想來見平王。伍子胥卻搖頭說道:
「國王召我們去,是怕我們逃脫之後,將來為害楚國,根本不可能因為我們去就釋放父親。他故意以父親為人質召我們去,我們去一定跟父親一道被殺,對父親又有什麼好處?不如逃到外國,藉外國的兵力來替父親報仇。現在去跟父親一道被殺,最蠢不過了。」
伍尚卻囘道:
「我知道去了並不能保全父親的性命。可是,國王既然說去了可以保全父親,如果為了自己而不去,以後又報不了仇,那不是讓天下人耻笑嗎?」
伍尚頓了一下,又說:
「這樣好啦,你逃到外國去,將來好替父親報仇,我嘛,我已經決心跟父親一起就死。」
於是,伍尚從容就縛。伍子胥逃走,使者趕來要逮捕他。伍子胥毫不客氣地引弓對著使者,怒目相視:
「你們再追過來,我可要不客氣囉!」
使者嚇得連連後退,不敢再接近,伍子胥趁機逃到了太子建所在的宋國。
伍奢聽說兒子伍子胥已經逃走,嘆息說道:
「阿員既已逃走,將來楚國君臣都要遭遇兵禍了。國王和費無忌都不會有好日子過了。」
伍尚到了都城,與父親伍奢一起被殺。
另一方面,伍子胥到了宋國之後不久,就遇到宋國內亂。伍子胥又與太子建一齊逃到鄭國,鄭國對他們相當禮遇,但鄭國畢竟是弱小國家,不願意與楚為敵。
太子建到晉,晉要他囘鄭做內應,答應晉滅鄭後,把鄭封給太子建。太子建囘到鄭國。不幸做內應的消息被鄭國知道了。太子建被殺,伍子胥帶著建的兒子匆忙逃亡,想逃奔長江下游的吳國。後面追兵追得很急,千辛萬苦才到了吳楚交界的昭關(安徽含山縣北)。昭關的衙役要逮捕子胥等,子胥用計騙過衙役,折囘原路,往東步行,到長江邊,後面仍有追兵。他看到長江江面上有一艘小船,船上有個漁夫正划著槳。
「漁父!漁父!請把船划過來,載我過去。」子胥焦急地呼喚。
漁夫聞聲往子胥這邊張望,見子胥帶著一個孩子正張惶失措,後面的追兵越趕越近。漁夫把船划過來:
「快上船!」
漁夫把船划到江上,追兵到了岸邊,高喊:
「喂,把船划囘來。」
漁夫充耳不聞。渡過了長江,子胥解下身上所佩的寶劍:
「這把寶劍,價值抵得上百金,送您為禮,請您笑納!」
漁夫笑著說道:
「我知道你是伍子胥。楚國已頒下命令,逮捕伍子胥的人,可得米五萬石,並可得執圭的爵位(國家最高行政首長)。我助你難道是為了這把價值百金的劍嗎?」
漁夫無論如何不肯接受,伍子胥很感動地跟漁夫道別。
可是,伍子胥命運多舛ㄔㄨㄢˇ,還沒走到吳都,就病倒了,旅費也花光了,只好一路行乞,好不容易才到了吳都。
吳國王位之爭
伍子胥到吳做公子光的客卿時,正是吳王僚在位已五年的時候。關於吳王僚繼位為吳王這件事,在此要先說一說。
吳本來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太王長子)所建的國家。從太伯到吳王壽夢共十九世。這時候,吳的領土已經確定,大致在現在江蘇省南半部和浙江省北半部一帶地區。
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長子是諸樊,次子是餘祭,三子是餘眛,老么是季札。季札為人聰明,哥哥們也都疼愛他。壽夢想立季札為繼承人,季札認為這樣不合傳統的繼承法,不肯答應。壽夢不得已才立長子諸樊為繼承人。壽夢去世後,由諸樊繼立。諸樊因為父親的遺志,想讓位給季札,季札堅決不肯答應,甚至棄家到鄉間居住,耕種為生。
諸樊認為直接傳位給季札,季札一定不會接受,如果採取兄終弟及的王位繼承法,最後一定可以達成父親的遺志,傳位給季札。因而,諸樊臨死時,遺命把王位傳給大弟餘祭。餘祭死,傳位給三弟餘眛。餘眛去世想傳位給季札,季札不肯接受,逃亡而去。吳人說:
「先王遺命,兄弟相繼為王。現在應該輪到季札,季札不肯答應,棄王位而逃。國內不能一天沒有國王,應恢復以前的繼位方式,由王餘眛的兒子繼任為王。」
國人既然這麼說,餘眛死後,自然由兒子僚繼位為王。這時候,諸樊的兒子公子光非常不滿。他認為父親把王位傳給弟弟,不傳給兒子,目的是想把王位傳給叔叔季札,季札不肯繼位,就該傳給我公子光,不該傳給其他的人。因而公子光暗中結交了許多勇士和賢人,意圖刺殺王僚以自代。
公子光有異志,在軍功上也力求表現,一方面想藉此獲得吳人的歡迎,一方面也想乘機擴大勢力。因此,吳楚發生邊界糾紛時,公子光受命率軍攻楚,占領了楚地鍾離(安徽鳳陽東北)和居巢(安徽巢縣東北),班師囘國。伍子胥趁機謁見王僚,說:
「由這次邊界糾紛,可以知道楚的勢力已大不如前,可趁這次戰勝的餘威,繼續攻楚。楚必可輕易占領;請再度遣公子光伐楚。」
伍子胥的復仇意志雖然高燃,但他的分析並非沒有道理。公子光聽了卻反對:
「伍子胥因為父親和哥哥被楚王殺害,對楚的仇恨非常深。他勸吳代楚,是為替自已報楚仇,並不是因為吳的國力足以破楚。以目前的情形來看,破楚的時機還沒有到。」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的說辭後,非常訝異。覺得自己的意見並非只是基於復仇意志,事實上楚國的國力確已大不如前,「公子光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其中一定有道理。」伍子胥獨自尋思。再從眼前吳國王室的情形分析,終於豁ㄏㄨㄛˋ然了悟,公子光必有異志,而其成功的可能似乎也相當大。於是,他把復仇的願望寄託在公子光身上。既然公子光是自己希望之所寄,唯一的辦法就是幫助他早日完成大事。
伍子胥下定決心後,專心尋找可以幫助公子光的人物,終於找到了勇士專諸,把他推薦給公子光,自己則離開都城,到鄉間從事農耕生活,以等待專諸舉事。
過了四年,伍子胥殺父之仇楚平王去世。楚平王與秦國公主所生的兒子軫繼立為王,即是楚昭王。
吳王僚利用楚國王位交替之際,派遣自己的兩個弟弟蓋餘和燭庸率軍去攻打楚國,想不到吳軍卻遭到楚軍猛烈的反擊,還切斷了吳軍的歸路,蓋餘和燭庸陷身敵國,無法囘吳。
公子光知道這消息後,把專諸叫來,說出了自己的心意:
「這個機會不可失去。你知道,吳的王位本來應該由我繼承,現在正是我奪囘王位的時候。」
自伍子胥把自己推薦給公子光,而公子光又對自己優遇有加之後,專諸早已知道公子光的用意。
「對,現在正可刺殺王僚。王僚所倚靠的兩個弟弟困在楚國,而國內又無獨當一面的人,正是大好機會。只是……」專諸頓了一下。
「你直說好了,有什麼為難嗎?」公子光說。
「那倒沒什麼,只是在下還有老母在堂,兒子又年幼,敢煩多加照應。」
「沒問題,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往後的事情,我一肩承擔。」
「謝謝,這樣我就無後顧之憂了。」
兩人商量發動政變的方式,終於把場所確定在公子光府中。
在四月某一天,公子光邀請王僚來參加宴會。公子光預先在地下室埋伏了武裝勇士,以備專諸事成後可以迅速出來壓制抵抗的王軍。
但是,王僚也絲毫不敢放鬆戒備。宴會當天,從王宮到公子光府邸的路上都佈滿軍隊。從大門到入口的階梯,甚至到大廳的走廊,兩旁都排列著王僚的親信,拿著明晃晃兩刃的刀劍。王僚從刀劍林中直抵宴會席上。
宴會進行到酒酣耳熱的時候,公子光佯裝腳痛,請求王僚允許他暫時離席。離開後,公子光直接到了地下室。
這時候,專諸扮成侍者,端著一盤大魚恭恭敬敬走到王僚面前,把魚放在桌上,立刻伸手進魚肚,取出匕首,直刺王僚胸部,王僚立刻就被殺死了。
原來,專諸知道國王警衞森嚴,絕對沒辦法帶著武器接近國王,所以預先把匕ㄅㄧˋ首藏在菜餚的大魚肚子裡,再扮成侍者模樣把魚端出來。王僚這方面也千萬沒想到魚腹中會藏著一把刀,而侍者竟然不是一般的侍者。只因這一點點疏忽,王僚的性命就不保了。
王僚被刺後,左右親信立刻拔劍刺殺了專諸。大廳亂成一片,公子光率領埋伏的武裝勇士攻擊王僚的部屬,全部加以消滅。公子光的政變終於大功告成。公子光自立為王,就是吳王闔閭。
闔閭如先前的約定,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困在楚國的燭庸和蓋餘,聽說公子光刺殺王僚,自立為王,率領全軍降楚,楚也賜給他們領地。
伍子胥報仇雪恨
闔閭就位吳王後,立刻召見策劃政變有功的伍子胥,請他擔任外交方面的事務,並且常常跟他談論國事。這時候,伍子胥一定不斷向吳王陳述伐楚的事。
在這期間,楚國的伯嚭ㄆㄧˇ也因父親被殺逃到吳國,闔閭任伯嚭為大夫。
闔閭立後第三年,派伍子胥和伯嚭率領軍隊去攻打投降楚國的蓋餘和燭庸,殺了他們,更想進一步攻入楚都郢ㄧㄥˇ(湖北江陵縣東北)。但因吳國國力尚未強大,只好班師囘國。
到了第九年,吳楚間大規模的戰爭終於開始。吳國動員全國的軍力,向西前進,到了漢水邊。楚也發兵迎戰。兩軍隔著漢水佈陣。
這時,闔閭的弟弟夫概要求領兵突襲楚軍,闔閭不答應。夫概說:
「大王已把軍隊配屬給我。軍隊最重要的就是作戰,何必再等待呢?」
說完話,夫概率領五千名軍隊突襲楚軍。楚軍無意間受到突襲,大為驚慌,終於潰敗。
闔閭見狀立刻下令追擊,不給楚軍有喘息的機會。經過五次戰鬥,吳軍終於進入了楚都郢。
伍子胥等待這一天的來臨,已經等了十六年。如今終於如願以償。
吳軍進入楚都後,伍子胥立刻追查楚昭王的下落,想殺楚昭王替父兄報仇,因為殺父兄的仇敵楚平王已死,只好用平王的兒子來代替。但是楚昭王已逃得不見踪跡。伍子胥只好挖掘楚平王的墳墓,把他的屍骸拉出來,鞭打三百下,才算雪了心頭大恨。楚平王死後還遭到鞭屍,慘雖然是慘,卻也是他聽信讒言,不能善用權力,濫殺無辜的報應。
這時候,伍子胥接見了他的老朋友申包胥派來的使者。原來,伍子胥從楚國逃亡時,曾遇見老友申包胥,他對申包胥恨恨地說:「我以後一定要消滅楚。」申包胥囘道:「如果你滅楚,我必使楚重新恢復不受損害!」
申包胥在吳軍進入楚都後逃入山裡,並且遣使來見伍子胥,傳言道:
「你的報仇,似乎太過分啦。我曾經說,人雖然可以狠暴勝天,但這是暫時性的,終究會受到上天的懲罰。你本來是楚平王的臣子,現在人死了,竟然還要鞭屍,豈非太漠視上天了?」
伍子胥聽了申包胥的傳言,便對使者說:
「煩你轉告申包胥說:天已黑,前途還遙不可及,所以我不顧一切,逆理疾行,這也應該可以說是合情合理的。」
總之,申包胥對伍子胥的行為非常不滿,而伍子胥則有自己的一番說辭。後來,司馬遷對伍子胥的行為有這樣的一段評述:
「怨毒對人的毒害實在太大了。做國王的都不能免於臣下的怨恨,何況是同事之間。如果伍子胥跟父親一起就死,其死與螻蟻有什麼不同!棄小義、雪大耻,留名於後世,不是很悲壯嗎!當伍子胥在江邊徘徊,在路上行乞的時候,他的內心曾經有一刻忘記楚都嗎?他忍受一切的侮辱,以達成自己的目標,非個性倔烈的大丈夫怎能如此!」
司馬遷的這一席話,不管是不是夫子自道,已充分地顯示了伍子胥剛烈的個性。
三、吳越之戰 ──「伍子胥列傳」「吳太伯世家」「刺客列傳」「越王勾踐世家」
周立國後,傳到厲王,國力逐漸衰退,北方異族──犬戎入侵時,已無力反擊。周平王只好從長安(鎬京)東遷到洛陽。周王無法確實控制諸侯,中國從此進入了諸侯爭霸的局面。這段時期,依孔子編纂的『春秋』而稱為「春秋時代」。有關春秋時代種種事蹟,請閱本寶庫中孫鐵剛教授所撰『左傳』,本書只取春秋末期「吳越之戰」加以敘述。
吳國和越國位於長江下游,到春秋末期才逐漸發展,開始逐鹿中原。但是,這兩個同在長江下游的國家,彼此相爭甚烈,仇恨也很深,...
目錄
出版的話
【導讀】史學與文學雙美的歷史巨著 李永熾
一、傳說中的聖王 「天下為公」的政治 治水
二、暴君與聖人 周的始祖是棄兒 暴虐無道的君王 紂王之死 反戰者之歌 周偃武興治 周公輔成王 三、吳越之戰 伍子胥離開楚國 吳國王位之爭 伍子胥報仇雪恨 吳越對立 伍子胥之死 吳國滅亡 不能同享安樂之人 知子莫若父 四、秦的興亡 秦始皇出生的祕密 外國人亦可用 荊軻刺秦王 秦將的活躍 一統天下 偽詔立胡亥 秦的滅亡 五、劉邦與項羽 陳勝起兵 項羽反秦 劉邦造反 項羽掌握領導權 劉邦先入咸陽 鴻門宴 六、垓下之圍 劉邦反擊 劉邦一敗再敗 項羽疲於奔命 垓下之圍 七、稱帝行賞與功臣叛離 論功行賞 韓信叛變 彭越與英布的末路 八、掌握漢家天下的女人 立嗣問題 呂后報仇 太后稱制 逆我者亡 太后之死 九、新官僚與民眾 硬骨頭的汲黯 養豬人做宰相 冷酷無情的審判 酷法下的民眾 十、匈奴與漢武三將軍 馬邑之敗 神箭李廣 大將軍衛青 少年將軍霍去病 沙漠上的大決戰
附 錄 原典精選
附錄一 談司馬遷與《史記》
附錄二 原典精選
出版的話
【導讀】史學與文學雙美的歷史巨著 李永熾
一、傳說中的聖王 「天下為公」的政治 治水
二、暴君與聖人 周的始祖是棄兒 暴虐無道的君王 紂王之死 反戰者之歌 周偃武興治 周公輔成王 三、吳越之戰 伍子胥離開楚國 吳國王位之爭 伍子胥報仇雪恨 吳越對立 伍子胥之死 吳國滅亡 不能同享安樂之人 知子莫若父 四、秦的興亡 秦始皇出生的祕密 外國人亦可用 荊軻刺秦王 秦將的活躍 一統天下 偽詔立胡亥 秦的滅亡 五、劉邦與項羽 陳勝起兵 項羽反秦 劉邦造反 項羽掌握領導權 劉邦先入咸陽 鴻門宴 六、垓下之圍 劉邦反擊 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