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一百個故事。」一個簡單的想法,我最初是這麼想的,然後就開始工作。我不得不再一次地埋頭在歷史的進程、殺人的戰爭、思想迫害的故紙堆裡,把那些通常很快就會被遺忘的東西昭示於眾。對我來說,重要的是按照巴羅克式年曆故事的傳統寫一些短小的故事,在這裡不讓那些說是他們推動了歷史的有權有勢的人發言,而是讓那些不可避免地與歷史相遇的人出來說話:這是一個把他們變成犧牲品和作案人、變成隨波逐流的人、變成獵人和被獵物件的歷史過程。我的目的是要讓這段由德國人在兩次世界大戰決定的且在德國繼續產生影響的歷史,發出響聲。男人和女人,年輕人和老年人,直接地或者與事件保持一段距離地,傾吐心聲。
《我的世紀》在德國的讀者中引起了巨大的迴響,我自然也會問自己,中國的讀者可能會對此有多大的興趣。在與葡萄牙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瑟.薩拉馬戈的一次談話時,我建議他也考慮考慮這個如上所述的簡單想法,「一百年,一百個故事」,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從葡萄牙的、墨西哥的、俄羅斯的、南非的觀點,同樣也用文字來記錄這個臨近結束的世紀。
為什麼不應該有一位中國作家也來考慮考慮這個「一百年,一百個故事」的想法,根據中國的歷史經驗,把一百年的希望和悲傷、戰爭與和平,行諸筆墨呢?這個想法並不屬於我,可以說,它就躺在大街上。至少是我,作為一個德語讀者,將會懷著緊張的心情和好奇的興趣閱讀這樣一本書。
本書特色
這位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於千禧年為世人獻上《我的世紀》這本力作,運用他敏銳多感的敘說方式,鉅細靡遺地描繪 20世紀的時代流變,引領讀者回顧德國百年來的歷史軌跡。
本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詮釋者,在這次新出版的圖文版《我的世紀》中,葛拉斯除了化身為「年輕作家」、「父親」等各種角色,以生動洗練的筆法,娓娓道盡當時社會與歷史景況,也用畫筆為其一百篇故事加上另一層的詮釋。
1965 年,葛拉斯在紐約接受記者訪問時說:「如果現在要我寫小說,我會從世紀初開始寫起。」之所以會將小說時間延伸一整個世紀之久,其來有自。重新撫視走過的 20 世紀,葛拉斯在書中未見政治險詐,也沒有盲目的英雄崇拜,他在《我的世紀》中以一百篇小品故事為寫作架構,搭配上葛拉斯自己所創作的一百幅水彩畫,從 1900 年一路蜿蜒到 1999 年,從科學發明、壓迫謀殺、戰爭、疾病,抒發其對全人類的關懷和對未來新世紀的期許,讓時代的記憶點滴再現,並為我們訴盡德國百年來市井小民的辛酸悲喜。
作者簡介
鈞特.葛拉斯(Gunter Grass)
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生於1927年1 月16日波羅的海沿岸但澤市(Danzig,現為波蘭境內格但斯克)。但澤對葛拉斯一生的影響既深且鉅,不僅是他生長的地方,更是孕育其文學創作的原鄉。葛拉斯曾獲多種文學獎,包括畢希納獎、馮塔納獎、豪斯獎、蒙代羅獎等。50年代以長篇小說《鐵皮鼓》(又名《錫鼓》)一舉成名,該書與稍後出版的《貓與鼠》和《狗年月》被稱為「但澤三部曲」,再現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的德國歷史,並揭露希特勒法西斯的殘暴和腐敗的社會風尚,探索德意志民族為何會產生納粹法西斯的原因,被認為是德國戰後文學重要的里程碑。葛拉斯不但以小說馳名,也是傑出的詩人、劇作家、雕塑家與畫家,2007年臺北市立美術館曾展出葛拉斯詩畫作品百餘件。
葛拉斯的主要作品除了有被稱為「但澤三部曲」的《錫鼓》(1959)、《貓與鼠》(1961)、《狗年月》(1963)外,還有《比目魚》(1977)、《母鼠》(1986)、《遼闊的原野》(1995)、《我的世紀》(1999)、《消逝的德國人》(2003)、《蟹行》(2003)、《給不讀詩的人--我的非小說:詩與畫》(2007)等。
譯者簡介
蔡鴻君
1957年出生於中國南京,獲上海外國語學院德國語文學學位和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德語文學碩士學位,主要譯著有葛拉斯的《貓與鼠》、卡內蒂的《獲救之舌》、施尼茨勒中篇小說集《古斯特少尉》和短篇小說集《陌生的女人》、穆施克的短篇小說集《塔頂風標》、《弗里施小說戲劇選》、圖霍爾斯基幽默散文集《向情人坦白》、瑞士當代德國短篇小說集《佩利坎之夜》等,曾獲得1990年中國作家協會「彩虹翻譯獎」,現旅居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