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嚴重者甚至影響我們的生命、財產與健康,從塑化劑、瘦肉精、毒奶粉等食安事件到核能問題,科學與我們密不可分。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快門的一瞬間。
當科學新聞遇到臺灣媒體,不免出現失真,再加上名嘴們的推波助瀾,讓台灣社會一直陷在淺碟科學思維的泥淖中。
你我是不是都被似是而非的「科學新知」給誤導了?
或者,你一直認為科學只是科學家的事?
請試著思考以下問題:
1.如果有一間藥廠想要大力推銷他們新研發的一種新藥,它會不會想要透過與媒體的串連,有形及無形地行銷這件不一定是必要的產品?
2.如果有一個財團想要進軍綠色能源產業,它可不可能在媒體中刻意透過「全球暖化」概念的渲染,製造某種恐慌性的消費,以成就這個新產業?
3.如果有位整型醫師想要藉由一項新型美容技術大撈一筆,他可不可能透過媒體的包裝來推銷新的美感指標,乘機掏光你的荷包?
4.如果政府或公部門想要保障某種特定的發電方式,他可不可能與媒體聯手,製造能源短缺、電價上漲的煙霧彈?
如果你有判斷科學新聞正確與否的基本能力,你就能在媒體誇大的報導下,因為存疑而有進一步瞭解真相的機會。
作者累積了十年來對於台灣「媒體中科學」的觀察資料及解析,歸納了國內科學新聞報導中最常犯的十種錯誤類型:理論錯誤、戲劇效果、名不符實、便宜行事、多重災難、關係錯置、忽冷忽熱、不懂保留、官商互惠、忽略過程,期待讀者能輕鬆明白什麼是科學「偽新聞」,讓民眾能活得安心、活得無懼,不再輕易地被媒體操控。也因為民眾堅強的心理素質,使媒體能認真思考報導科學新聞的三要素:正確、普及、反思。讓每一個人都能乘著科學新聞去旅行!
作者簡介:
黃俊儒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博士,現任中正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專長是科學教育、科學傳播、公眾科學理解、科技社會研究。
曾獲教育部第一屆(96年度)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
著有《把理念帶進教室:通識教師實務錦囊》(薛清江合著)。
在「泛科學」有專欄:http://pansci.tw/archives/author/subaru419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胡元輝教授
本書彌補了台灣科學新聞系統性觀察的缺憾,以紮實的學理為根據,用最深入淺出的語法來分析台灣科學新聞的「陷阱」,不只關心科學傳播的專業人士可以從中得到啟發,所有希望台灣民主品質向上提升的公民,更可以透過本書精確地判讀科學訊息,讓自己更加耳聰目明。
PanSci總編輯 鄭國威
黃老師這本書以諸多耳熟能詳的案例為引,對科學新聞的產製邏輯有精確的分析,論述流暢、有趣、也深刻。我誠摯向所有關注科學傳播的朋友推薦這本書,也期盼每一位朋友再向外推薦,讓更多人了解目前情況之危殆,以及我們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大愛電視台氣象主播 彭啟明博士
作者夠把潘朵拉盒子打開,明確指出科學新聞的盲點,足以讓我們省思台灣現有的媒體生態,該如何改進,尤其指出能正確、能普及、能反思是三個階段努力的方向,也就是報真導正。
五月天 阿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教授 陳炳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楊文金
名人推薦: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胡元輝教授
本書彌補了台灣科學新聞系統性觀察的缺憾,以紮實的學理為根據,用最深入淺出的語法來分析台灣科學新聞的「陷阱」,不只關心科學傳播的專業人士可以從中得到啟發,所有希望台灣民主品質向上提升的公民,更可以透過本書精確地判讀科學訊息,讓自己更加耳聰目明。
PanSci總編輯 鄭國威
黃老師這本書以諸多耳熟能詳的案例為引,對科學新聞的產製邏輯有精確的分析,論述流暢、有趣、也深刻。我誠摯向所有關注科學傳播的朋友推薦這本書,也期盼每一位朋友再向外推薦,讓更多人了解目前情況之...
章節試閱
新聞不會告訴你的科學二三事
在我小時候,多數人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物資十分缺乏,周遭許多人是農夫,需要辛苦耕作,但是卻連養活自己都有困難;近幾年發現,身邊務農的人變少了,可是物資反而變豐富,水果五花八門,超級市場裡面的東西應有盡有。
令我納悶的是:為何耕作的人越少,生活物資卻越豐富呢?
這種情形一方面拜國際貿易之賜,讓我們得以嘗遍全世界不同地區的食物及特產,但是真正影響食物質變與量變的主因,恐怕還是「食物生產方式」的改變。我看了一本探討「黑心食品」的書之後,赫然發現我們能夠吃到過去只有貴族能吃到的白麵包、彩色糖果,有絕大部分是現代化學家的貢獻,包括我們現在使用的廚具、器皿、農藥、化肥等,都大大地改善了人類生活資源短缺的問題,其他如色素、調味料、人工添加劑等,除了讓我們有得吃,還能吃得有趣味,這些也是化學家的傑作。
當這些「化學產品」被使用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時,不知道是哪一個天才想到將塑化劑加進奶粉中,以提高蛋白質的檢測值,賣個好價錢;也不知道是哪個更超級的天才,將瘦肉精放進動物飼料裡,讓小豬的瘦肉比例多一點,以提高瘦肉的產量。
代代輩有賢人出,在這種鼓勵創意開發的年代,之後可能再出現什麼樣的超級超級天才,必然可期。記得在一個學術研討會,某位教授突然語出驚人地說,剛剛大會提供的「三合一咖啡」,他不敢喝,因為根據瞭解內情的好朋友告訴他,三合一咖啡既沒有咖啡、沒有牛奶、也沒有糖,裡面只是一堆香精、添加物及代糖。
這些例子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狀況,不過讓人沮喪的是「科學課本」都沒有教這些東西!生活周遭與科學、科技相關的事務繁多,更精確地講,現代社會已經很少有東西跟科學無關了。但由於「科學」總是給人一種「門檻很高」、「不容易懂」的感覺,導致這些科學或科技發展對於生活所產生的質變,不管是好的或壞,通常只能透過媒體幫我們「傳話」或「解釋」來瞭解。
科學,干媒體什麼事?
隨著科學發展規模日益龐大,科學影響媒體報導的內容,而媒體也反過頭來影響科學的發展。義大利曾發生的一個經典案例,正好可以說明媒體與科學間的複雜關係。
二○一二年義大利發生一項震撼全球科學界的判決,有六位地震科學家及一名政府官員,因為未事先對義大利拉奎拉市二○○九年傷亡慘重的大地震提出明確的警告,被依過失殺人罪判處六年徒刑,並被要求支付九百多萬歐元(約臺幣三億四千萬元)的賠償金。
此項判決一出,引起全世界科學家一片譁然。國內媒體亦轉載了相關新聞,口徑一致地報導歐美科學家同聲譴責這項審判的荒謬。此外,多數媒體也訪問了國內的一些知名科學家,討論這件判例是否可能引起科學界的寒蟬效應。如果科學家預測地震不準就會鋃鐺入獄,那麼未來臺灣氣象專家若預測颱風動向失準,不也就前途堪憂了嗎?從媒體這一系列的報導內容來看,似乎在批判義大利法院在缺乏對於科學「不確定性」的瞭解之下,荒謬且跋扈地對科學家判刑。
還原整起事件的背景,在二○○九年初,拉奎拉城接連發生多起輕微的地震,當時有一位實驗室的技術人員,根據地面一種放射性氣體(氡氣)的排放量監測,自行預測將有大地震發生,而這個預警引發當地居民的恐慌,因此義大利民防局委託地震科學專家前往調查,希望能夠安撫當地居民的心情。
於是,幾位科學家組了一個調查團前往當地調查,他們在簡單的會議之後,認為放射性氣體的釋放並無相關的地震科學依據,因此很快速地決議,認為相關微震只是地殼能量的正常釋放,並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在這說明會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不發一語(他們或許覺得這根本就沒什麼好說的),而全交由一位民防局的官員代為發言。
依據國外報導,該名官員急著表現出「事情不會那麼嚴重」的態度,現場記者提問:「那我們究竟應該坐在家享用一杯酒,還是要繼續擔心地震呢?」這位官員竟把自己當作酒吧服務生一樣,輕浮地回答:「當然,當然,而且要喝Montepulciano doc,這很重要!」
隔天許多報紙的新聞標題就變成「科學家要大家放心在家喝紅酒!」不料上天硬是和這些科學家開了一個大玩笑,六天之後當地發生了芮氏規模六.三級的強震,造成了重大的傷亡,也因此引發軒然大波。
後來在部分專業媒體的深度討論中,包括BBC及Scientific American等都認為,義大利法庭這項判決要譴責的並不是「科學家無法精確地預測地震」,而是「科學家拙劣的科學溝通技巧」,也就是他們對於「科學溝通」的冷漠及敷衍。
這是一個典型的科學、媒體及社會交互影響的案例,牽涉的不只是科學知識的問題,還包括媒體在整個過程「參一腳」。媒體先是參與整起事件的「形成過程」,然後又參與後續的「傳播過程」。不論是第一階段的「型塑」,或是第二階段的「傳播」,可以確定的是,科技問題沒有辦法與「媒體」脫勾,而且「媒體」絕對足以左右整起科技事件的脈絡及發展。
這個案例在最極端的狀況下,說明了科學與媒體可能發生的互動關係,事實上許多沒有那麼極端的例子早就已經發生,而且一步步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請你想像一下:
1.如果有一間藥廠想要大力推銷他們新研發的一種新藥,它會不會想要透過與媒體的串連,有形及無形地行銷這件不一定是必要的產品?
2.如果有一個財團想要進軍綠色能源產業,它可不可能在媒體中刻意透過「全球暖化」概念的渲染,製造某種恐慌性的消費,以成就這個新產業?
3.如果有位整型醫師想要藉由一項新型美容技術大撈一筆,他可不可能透過媒體的包裝來推銷新的美感指標,乘機掏光你的荷包?
4.如果政府或公部門想要保障某種特定的發電方式,他可不可能與媒體聯手,製造能源短缺、電價上漲的煙霧彈?
以上都是不指名的臆測,但之所以不指名,常因為它們都是正在發生的進行式,從個人、社會到世界的各種層次,科學正透過媒體長驅直入到我們的生活,美好的事情很多,但是糟糕的卻也不少。
誰在報導科學新聞給我們看?
臺灣有非常多優秀的媒體工作人員,長期關心這片土地的許多議題。但也不得不承認,科學與科技永遠是最被忽略的一環。
我們的教育體制早早就把學生分流成「社會組」及「自然組」,而最有機會從事新聞相關工作的是廣義的「社會組」同學。雖然這群同學資質優異者眾,但是不可諱言,自然科學課本可能是最早被他們「封印」起來的教科書。尤其在我們以升學掛帥的教育體制上,「科學學習」對於多數人而言,恐怕不是太愉快的經驗。那麼我們如何期待,這樣的一群媒體從業儲備人員在真正進入職場之後,為我們引介什麼像樣的科學?
這情況體現在新聞工作的實務上,就是剛入門的「新聞菜鳥」常常會被指派去跑「科技線」及「教育線」當作練習—也就是國科會、農委會、中研院及教育部等相關行政部門—這裡面就涵蓋了科學新聞的範疇。如果這位小菜鳥表現得宜,值得栽培,就有機會被「升任」去跑社會新聞或政治新聞。所以「科學新聞」在臺灣的各大媒體中,常常是一個練兵的地方,只是聊備一格,其被認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無怪乎過去許多研究指出,臺灣的科學新聞報導到後來,有時候寫得跟政治新聞很像,泛政治化問題的痕跡隨處可見,總是科學一點點而政治一大堆。
因為有這樣的背景,導致這些記者如果需要自己採訪或書寫一則科學新聞時,在類型的挑選上會有明顯的偏頗,太難或太專精的主題就不容易受到青睞,而多以日常生活相關的議題為主,例如,「健康醫療」及「電腦資訊」兩種類型的科學新聞就占了一半左右,其他類型的科學新聞則少得可憐。
「健康醫療」類的新聞多,那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世界各國都一樣,與民眾自身風險及利益相關的科學新聞特別引人關注。但是除此之外,國內新聞熱衷於報導各種3C商品,甚至新的手機或電腦軟體上市就花費眾多篇幅報導,這在世界各國的新聞中是絕無僅有的事。其他國家的媒體,應該不會這麼心甘情願地為某些特定的廠商進行幾乎是「置入性行銷」式的報導。
此外,雖然半導體產業是臺灣重要的經濟命脈,但是相關的科學報導卻十分稀有,如果有的話,多數出現在財經新聞的版面,所以半導體為什麼稱作「半導體」,可以精確描述的人恐怕不多,但是可以把半導體連結到「新臺幣」的卻肯定不少,這也算是臺灣科普教育的一項另類奇蹟。
白話一點說,多數新聞不過是「科學產品促銷」的相關報導罷了,對於比較先進、高品質的「科學上游」議題報導,則顯得十分貧乏。對於當地科學家的工作成果,著墨亦十分有限,甚至許多本土科學家的傑出貢獻,最後都得透過「出口轉內銷」的方式,才有機會讓臺灣的民眾接觸與瞭解。如果我們那麼不容易看見自己國家科學家的貢獻,我們的下一代又如何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效法的典範,並將從事科學相關工作當作是一種榮耀呢?
為什麼又是「英國研究」?
除了我們記者自己生產的科學新聞之外,其實還有一大部分的科學新聞需要仰賴「國外進口」,例如,翻譯自國外的媒體或是通訊社。這種類型的科學新聞以科技新知為主,是大多數人想像中真正的科學新聞,有許多類似「根據最新研究」、「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臨床實驗證明」之類的用詞,看起來很專業。
在許多不同的先進國家中,有美國、德國、日本、法國……,一定有許多人發現臺灣編譯的科學新聞獨鍾「英國研究」,這是另一個專屬於臺灣的特殊現象。
雖然在網路的時代中,年輕的世代開始透過這些資訊管道幫忙大家引介科學新知,例如,由臺大學生所組織的「科景」(Sciscape)網站,或是近年來十分活躍的「泛科學」(Pansc)網站,都在「正確」及「最新」的前提下,將許多科學新知引介給普羅大眾。但是不諱言的,傳統的主流媒體(不論是紙媒或電視)還是扮演一個最主要的新聞發布及議題引導的角色。我們可以發現,常常早上在報紙刊出的新聞,到了晚上就會被拍成有畫面的電視新聞,電視抄報紙、抄雜誌,這是臺灣現行媒體環境中的常態,而這些被製造出來訊息也會進一步在網路中被轉載及流傳,雖然現在會花錢買報紙的人已經不多了,但是報紙仍然扮演影響輿論方向的主要力量。
在傳統的媒體組織中,常常由一個名為「國際新聞中心」的單位來負責相關國際新聞的編譯,科學新聞當然是其中的一種新聞類型。全世界每天的科學新聞何其浩瀚,媒體中的「國際新聞中心」如何幫我們撈出這些科學訊息呢?而這些篩選後的訊息,某種程度就影響了我們多數人接觸的科技新知。
由於科學新聞是一個十分專業,而且知識含量與門檻相對較高的新聞類型,那麼國際新聞中心的成員會如何看待這樣的新聞呢?如果你是報社老闆,在資源有限的考量之下,要雇用一位在國際新聞中心工作的人員,當然「外語能力佳」、「文筆好」絕對是主要的考量。然而,在臺灣的教育體制下,這樣的人才很少又同時具備完整的科學知識背景及訓練(國際新聞中心這樣的單位少有具備理工背景的工作人員)。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位編譯記者每天打開電腦,看見許多外電出現在資料庫中,你覺得他會優先選擇什麼類型的科學新聞來進行編譯呢?
依據相關的研究統計指出,編譯的科學新聞大部分集中在「健康醫療」及「電腦資訊」類的訊息,與國內科學新聞所側重的主題並無太大的差別。尤其是當某些尖端科學研究的科學知識密度太大時,一般的編譯記者當然會捨棄艱深的科學報導,轉向一些比較軟性、與生活相關,甚至是較具娛樂屬性的科學新聞。
在媒體國際新聞中心服務很久的資深記者私下對我表示,國內國際新聞的主管常常偏好某些英國小報的報導,反而不太在意是否漏掉紐約時報、衛報或華盛頓郵報︙︙重要的國外質報新聞,因為這些「英國小報」的科學新聞寫法非常「平易近人」,幾乎是婦孺都能理解,尤其對於缺乏自然科學知識與訓練的國際新聞編譯工作者而言,比較不容易產生「有字天書」的恐懼感。而且這類型報紙的科學新聞取材比較生活化,往往附有圖片,很好運用。
但是這種源自八卦小報的科學新聞「品質」就讓人不敢恭維了,而比較負責任的編譯人員,甚至需要另外費工夫查證及核對一些離譜的錯誤;至於比較不負責任的,當然就承襲也助長了這些錯誤的傳播。
「英國研究」報導充斥市面,造就了臺灣科學編譯新聞的另一種亂象,甚至讓我們誤以為全世界只有英國的科學家致力於研究。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
體制內的科學教育常常淪為升學與考試的工具,也導致許多人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充滿挫折,甚至是許多人在聯考後第一本被丟掉的課本。因此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科學」的樣貌較少是來自於自身直接的經驗或是過去的教育累積,倒比較像他們在媒體中所看到的—是透過新聞從業人員的語言及想像所間接勾勒的樣貌。
就如科學傳播研究所常有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僅是快門的一瞬間」。
新聞中的科學雖然有其重要性,但是由於「科學」與「新聞」之間存在許多根本的不同,導致在科學新聞編輯的過程中存在著現實上的難度。在本書中,將這個困難區分成「生產過程」及「知識特質」上的兩種類型難題。
「生產過程」的難題指的是—在科學新聞的編採過程中,因為產業結構的屬性所引發的困難。例如,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學科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太容易接受科學家的觀點……問題。長期以來,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上出現的科學報導品質,常常被科學家或是傳播研究者所詬病。有學者就認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
科學家與記者是兩種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原本就存在著許多文化差異,例如,科學家首要關心的可能是數據如何精確地呈現,但是媒體記者可能認為如何去說一個動人的故事會比較重要。因此如果這兩種需求及價值之間發生了衝突,就必須有所取捨,如果這個取捨發生偏誤,報導品質必然受到影響,而成為科學新聞生產上的難題。
另一種「知識特質」的難題指的則是—「科學知識」與「媒體知識」間在本質上所具有的根本差異。例如,有科學哲學家分析過「天文學」(astronomy)與「占星術」(astrology)的差別在於:如果預測一百次,但是錯了其中一次,人們會記得「錯的那一次」,這個過程就是天文學;但是如果預測一百次,但是對了其中一次,人們也就記得「對的那一次」,這個過程就是占星術。
這種差別說明,科學的過程牽涉許多精細的計算及反覆的驗證,如果要詳細地交代這些過程,少不了說明篇幅,但是在媒體有限的版面及讀者有限的耐心下,往往容不下科學家鉅細靡遺的長篇大論。有些科學家窮盡一生,可能就是繁複的科學過程再往前一兩步,或是把某個科學的數值再往小數點推進一兩位,這樣的貢獻恐怕很難在媒體的語言中被交代清楚。透過媒體去呈現某一種科學新知或進展,難度特別地高,很容易就成為科學新聞生產上的難題。
這兩種科學新聞報導上的難題,導致了科學新聞製作上的困難,如果再加上媒體投入的成本不高、編輯作業不嚴謹,那麼有許多科學新聞就令人不忍卒睹。
在這個時代中,每一個科學事件都像是一顆被媒體語言及科學語言層層包裹的洋蔥,透過本書「十個科學新聞錯誤報導類型」的解說,讓我們開始將這個神祕的洋蔥一層一層扒開吧!
新聞不會告訴你的科學二三事
在我小時候,多數人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物資十分缺乏,周遭許多人是農夫,需要辛苦耕作,但是卻連養活自己都有困難;近幾年發現,身邊務農的人變少了,可是物資反而變豐富,水果五花八門,超級市場裡面的東西應有盡有。
令我納悶的是:為何耕作的人越少,生活物資卻越豐富呢?
這種情形一方面拜國際貿易之賜,讓我們得以嘗遍全世界不同地區的食物及特產,但是真正影響食物質變與量變的主因,恐怕還是「食物生產方式」的改變。我看了一本探討「黑心食品」的書之後,赫然發現我們能夠吃到過去只有貴族能吃到的...
目錄
推薦序 科學新聞太重要,莫讓媒體亂處理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教授
推薦序 報真導正的科學新聞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大愛電視台氣象主播彭啟明博士
推薦序 拒絕再玩偽科學媒體的信任遊戲 PanSci總編輯鄭國威
作者序
前言 新聞不會告訴你的科學二三事
第一章 啥?三秒內讓高鐵緊急煞車?──理論錯誤的科學新聞
第二章 有毒物質真的可以「零檢出」嗎?──關係錯置的科學新聞
第三章 核電廠就像菩薩坐在蓮花座,穩得很?──不懂保留的科學新聞
第四章 外星人被證實為真?──多重災難的科學新聞
第五章 颱風天該不該放假?──忽冷忽熱的科學新聞
第六章 每天看美女,男生可以多活五年?──忽略過程的科學新聞
第七章 小心,世界要末日了?──便宜行事的科學新聞
第八章 這是NASA最成功的一次火星任務?──官商互惠的科學新聞
第九章 天啊,科學家要製造半人半獸統治世界?──名不符實的科學新聞
第十章 82歲的諾貝爾獎得主娶28歲妻?──戲劇效果的科學新聞
後記 乘著新聞,讓科學帶你去旅行
推薦序 科學新聞太重要,莫讓媒體亂處理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教授
推薦序 報真導正的科學新聞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大愛電視台氣象主播彭啟明博士
推薦序 拒絕再玩偽科學媒體的信任遊戲 PanSci總編輯鄭國威
作者序
前言 新聞不會告訴你的科學二三事
第一章 啥?三秒內讓高鐵緊急煞車?──理論錯誤的科學新聞
第二章 有毒物質真的可以「零檢出」嗎?──關係錯置的科學新聞
第三章 核電廠就像菩薩坐在蓮花座,穩得很?──不懂保留的科學新聞
第四章 外星人被證實為真?──多重災難的科學新聞
第五章 颱風天該不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