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五年定終身──
職涯前 5 年的方向與規畫,決定了你未來能領多少。
新鮮人別用薪水衡量職缺。找對工作,才能招來高薪!
許多年輕人畢業後寧可一輩子打工錢照領,難道不行嗎?職場專家說,5 年之後見真章!當初比你低薪的同屆,因為找對了工作和方向,在這職涯的黃金前 5 年打開了視野、摸熟了產業、建立了專業,有效降低自己的被取代性。在往後人生的 25 年職涯中,他將能用成熟的工作態度與無可取代的專業價值,自然吸引高薪與機會。
環境不景氣,新鮮人學非所用、學歷無用,看到低薪就洩氣。但是專家告訴你,別跟起步時的薪水過不去,因為薪水不會為你帶來專業。該計較的是企業文化、產業前景、工作視野。跟專家學方法,分辨自己的「熱愛」與「興起」、畫出你的職涯時間表、找出你的專業利基點,將你人生的第一桶金放在腦袋,別放在口袋。
職涯逆向工程 X 關鍵字自我檢測 X SWOT實力分析 X 職涯資產負債表
找方向,再也不抽象!現在就動手,決戰職涯前五年!
作者簡介:
張志誠
暢銷商管作家,資深記者,2012 年以《網進中國,賣翻天!中國淘寶網 Step-by-step 搶攻地圖》一書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金書獎,並擔任新北市幸福創業微利貸款計畫輔導顧問。
淡江大學德文系、美國德州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國際新聞研究所畢業,返臺後加入環球電視創建團隊,曾歷練國內上市公司專案經理,接著轉戰平面媒體。現任《臺灣光華雜誌》、《Career》資深特約記者、臺灣產業訓練協會常務理事,專攻創業情報、創業輔導、職涯發展及大陸市場研究。
另著有《2萬元有找,中國批貨》(2008)、《韓國批貨賺到翻》(2010)及《小資創業賺到翻!》(2013)等書,平時多方演講巡迴各地,分享自身輔導與授課經驗。
經歷
新北市幸福創業微利貸款計畫輔導顧問
桃竹苗多元就業方案輔導委員
臺北科大獎勵教學卓越計畫「最後一哩」企業講師
中國科大休閒事業管理系業界協同業師
SGS Qualicert服務驗證主導稽核員訓練合格
臺北市節慶禮品特色產業發展計畫講師
農委會精品領袖營講師
華新麗華(股)公司電子商務計畫專案經理
章節試閱
Chapter 04關鍵字檢測,找出職涯方向
能考進新竹科學園區旁的兩大名校——交通大學或清華大學的理工科系,未來應該能過著穩定、收入不錯的生活。如果是你,你會放棄看得到的前途,重新走一條未知的道路?
陳思因自幼聰穎,順著父母、社會的期盼一路考上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從大一開始通過通識課程和跨領域選修方式拓展自己的眼光和知識領域,一直到大四她選修了土木系的基本設計課程,心中冒出一個聲音:「這才是我要的」於是轉攻建築,成為交大建築所學士後組四年級的學生。
四年前,陳思因在網路上看了一段約翰.哈第(John Hardy)在著名的演講平臺TED所主講的「我的綠色學校夢」,便決定到哈第的純竹子公司進行海外實習。到了純竹子公司後,陳思因感受到大自然建材與大地結合的力量,從採竹子、挑選基石到烘烤竹子、彎折籐條等,都讓她眼界大開,也讓她了解建築必須建立在當地環境、財務與建築師的創造力三者之間的和諧上,必須在創意與業主期待間取得平衡。
海外實習給了陳思因在臺灣得不到的文化衝擊與實務學習,五個月內,她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棟房子,也參與其他幾件建築案,她計畫從交大建築所畢業後,利用實習經驗在臺灣投入偏鄉「義築」行列,籌募資金,免費為原住民部落興建自然學校。
從科學園區的工程師,到關懷原鄉的建築師,從冰冷的機具、電腦到充滿陽光雨露的大自然,陳思因雙手掬起的是原鄉兒童的歡笑與家長的感恩,她覺得未來的人生充滿了溫暖。
職種選擇大增,用熱情找工作
美國自我激勵暢銷書作家奧格.曼迪諾(Og. Mandino,1923-1996)曾說:「今天的世界已不容許任何人憑藉一點膚淺的知識,或仗恃個人的小聰明就想成就人事。你必須知道你的長處與短處,知道你該如何向前走。」每個世代都覺得上一代過得比自己好,現在的低薪世代也覺得父母只是剛好搭上臺灣發展的順風車。不過上一代的工作選擇卻沒有現在多樣化,現在有許多過去從未聽過的工作機會,社會對職業的價值觀也有所改變。王品旗下的石二鍋,曹原彰當年剛進入王品時,父母還覺得服務業是女生的工作,男生應該去工廠之類的地方,但現在的家長對孩子到服務業工作,多半都沒有太大意見了。
二、三十年前,如果你喜歡美術繪畫並想以此為業,你只能讀高職美工科,畢業後直接到廣告公司從美工人員做起。再早個十年,可能還只找得到電影看板的繪畫師傅之類的工作。
現在呢,就學方面除了高工職的美工科,也可報考美術、設計(商業設計、工業設計、應用設計,甚至服裝設計)、多媒體設計、視覺傳播等科系,工作機會也比過去多樣化,從平面設計、網頁設計、3D設計、商品設計、2D或3D動畫、服裝設計、室內設計等,遍布各種工作機會,只看你有沒有意願去學、去做。
此外,一、二十年前護專畢業生只能到醫院或診所當護士,但今天護理科系畢業生除了可在國內外從事護士本業,其他諸如醫檢中心、醫療器材相關、空服員、化妝品或美容業、健康食品產、坐月子中心、壽險業等地方也都歡迎有醫護背景的人。
只是,現今如此多樣化的職種,並沒有讓低薪世代更容易找到喜歡的職業。這就像去吃歐式自助餐,面對上百道菜,似乎每一樣都想吃。職場也一樣,找工作時好像什麼都想做,什麼都能做,但人生的選擇權一旦多了,就會開始想東想西,想找一個能滿足所有需求的工作。只是,哪有這樣的工作呢?
我的想法和許多職場專家不太一樣。我比較相信,如果你對某件事情非常感興趣,或是你的體能、心智對某樣事情較擅長,那你必須先確定,這件事情是你一時興起,還是你願意投入時間、精力去鑽研?你是否願意犧牲閒暇時間,讓自己更精進?如果是這樣,那就去做吧!過去,許多我們的長輩為了養家活口,做的不是自己真心喜歡的工作,而是「學什麼做什麼」、「找到什麼做什麼」,往往到了四、五十歲時,開始後悔自己年輕時沒能聽從「內心的聲音」。
人生有一半的時間在工作,在尋找工作的天秤中,一邊是「追求有形的報酬」,另一邊是「追求滿足志向的人生成就」。過去的社會並沒有開太多窗口給我們的父母,他們被迫傾向「追求有形報酬」,但新一代的青年有更多機會在「追求滿足志向的人生成就」這一端找到定位,同時也能維持追求有形報酬的平衡。因此,新世代除了「學什麼做什麼」、「找到什麼做什麼」,還有更多機會是「喜歡什麼做什麼」。因此踏入職場前後才要隨時問自己,現在的工作能讓你有熱情嗎?
臺灣名導演魏德聖說得好:「那些以各種理由放棄喜歡事情的人,何嘗不是在『虐待』自己的人生?為了各種理由放棄自己天賦的能力,算是『為人生負責』嗎?」對他來說,事情很簡單:「喜歡的就去做,不喜歡的就不要做。既然做了就好好做、認真做。」魏德聖在退伍後知道自己想做電影相關的事,於是到臺北找機會,當時跟一群對電影懷抱夢想的朋友一起,希望能夠集合大家的力量互相幫忙。但最後只有他寫出劇本,設法籌錢,拍出短片,一步步拍出《海角七號》。他或許不認為自己劇本寫得比別人好,但他發現了自己職涯的關鍵字:「電影」,於是堅持去做,邊做邊學,沒有理由做不好。
日本作家村上龍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人做著自己喜歡、也適合自己的工作,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另一種人做著自己不喜歡、也不適合的工作,為了餬口而過著懞懞懂懂的生活。」當然,「喜歡」不等於「熱情」,也就是我前面提過的,你一定要先確定自己除了喜歡,還願意為了這件事做出包括物質生活的犧牲,才不會在遇到家族、社會的懷疑眼光時容易退縮。
就像你自認為非常「愛」旅遊,認為自己一定能夠從事旅遊業,邊玩邊賺,於是跑去旅行社應徵領隊。等到做了之後,卻發現領隊像個什麼都要做的管家兼保母,包括機票票務、交通工具、住房、觀光活動的安排等,行程中還得兼顧護照保管、外幣兌換、旅客健康、購物安排等。可見,喜歡不見得能專注,興趣不等於有熱情。
那麼,該怎樣確定自己將來的職涯發展呢?
具體探索職涯方向
通常社會新鮮人第一份工作,都是衝著自己對那份工作的粗淺認識就決定去做(表示這份職業有某些特徵吸引你),隨著工作越久,才越發現有些工作內容自己並不喜歡或厭惡(違背自己的個性、興趣)。出現這種情形,表示你在工作、興趣、個性、技能這幾個選項中出現衝突,但如果能縮短「嘗試、錯誤、再嘗試」的過程,就能盡早找到值得投入的職業,少走冤枉路。
想要正確尋找值得投入的職業,首先要釐清一個觀念,就是找工作的流程。以職場供需的邏輯而論,求職的過程就是要釐清你「想要」和「能要」的內容和過程。所謂的「想要」,是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包括興趣(你喜歡的),或是你看重的(你的價值觀,例如成就感比收入還重要,或是相反等)。而所謂的「能要」,指的是對於自己想要的工作,求職者是否具備相對的知識與專業技能,簡單說,就是你是否做得來自己想要的工作。
這兩件事只要沒有對等,求職就會出現問題。也因此,求職的順序還可切分成三個步驟:
1. 探索職涯
探索職涯的目的,在於了解自己的性向和興趣的強弱。所謂的強弱,亦即對這個興趣是一時興起,還是真的有鑽研、有好還要更好的企圖心。接著就是了解性向和興趣所對應的工作世界,如果有疑問,就尋求諮商。教育部UCAN就業職能平臺還將廣泛的職業分成十六種職涯與六十六種就業途徑,這還是很概略性的大項分法,不過也足以讓新世代做為就業參考。
2. 了解職能
確定對應的工作後,就要了解職場上的共通職能,亦即不管你從事哪個職業都用得到的能力;另外還要學習對應工作所需的專業職能,不懂的地方同樣尋求諮商。
3. 規畫學習
有了職場方向和目標,接著就是培養達成目標所需的能力,也就是能力的養成計畫。
如果低薪世代想要更明確地找出自己的興趣與職涯發展,除了參與UCAN的職涯探索,也可參考以下的職涯關鍵字原則。
六大類型職場工作者
根據心理學家約翰.霍爾蘭(John Holland)發明的生涯類型理論,「興趣」是由自先天遺傳與後天生活經驗所共同組成,根據他的研究,大多數人都可被歸列於六大類型中,很值得社會新鮮人參考,可以省下許多自己摸索的時間。以下摘自UCAN大專院校就業職能平臺:
1. 實用型(R)
情緒穩定、有耐性、坦承直率、寧願行動不喜多言。講求實際,從事明確固定的工作,依既定規則一步一步地製造完成有實際用途的物品。對機械和工具等事物較有興趣,眼前的事重於對未來的想像,比較喜歡獨自做事。喜歡從事機械、電子、土木建築、農業等相關工作。
2. 研究型(I)
善於觀察、思考、分析、推理,喜歡用頭腦依自己的步調解決問題,並追根究底。不喜歡別人給他指引,工作時也不喜歡有很多規矩和時間壓力。做事時,他能提出新的想法和策略,但對實際解決問題的細節較無興趣;不是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喜歡和有相同興趣或專業的人討論,否則還不如自己看書或思考。喜歡從事生物、化學、醫藥、數學、天文等相關工作。
3. 藝術型(A)
直覺敏銳、善於表達和創新。他們希望藉文字、聲音、色彩或形式來表達創造力和美的感受。喜歡獨立作業,但也不想/不喜歡被忽略,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下工作效率最好。生活的目的就是創造不平凡的事務,不喜歡管人和被人管,和朋友的關係比較隨興。喜歡從事音樂、寫作、戲劇、會話、設計、舞蹈等相關工作。
4. 社會型(S)
對人和善、容易相處,關心自己和別人的感受,喜歡傾聽和瞭解別人,也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別人的困擾。喜歡教導別人,幫助他人成長。他們不喜歡競爭,喜歡大家一起做事,一起為團體盡力。容易與人對應、互動,關心人勝過於關心工作。喜歡從事教師、輔導、社會工作、醫護、宗教等相關工作。
5. 企業型(E)
精力旺盛、生活緊湊、喜歡冒險競爭,做事有計畫並立刻行動。不願花太多時間做科學研究,希望擁有權力去改善不合理的事。善用說服力和組織能力,希望自己的表現被他人肯定,並成為團體的焦點人物。不以現階段的成就為滿足,同時要求別人跟他一樣努力。喜歡管理、銷售、司法、從政等相關工作。
6. 事務型(C)
個性謹慎、做事講求規矩和精確。喜歡在有清楚規範的環境下工作。做事按部就班、精打細算,給人的感覺是有效率、精確、仔細、可靠而有信用。生活哲學是穩紮穩打,不喜歡改變或創新,也不喜歡冒險或領導,會選擇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成為好朋友。喜歡從事銀行、金融、會計、祕書、操作事務機器等相關工作。
關鍵字自我檢測法,找出職涯方向
我大學讀的是文科,初入社會時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工作,也沒想到即使是文科,還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嘗試。現在回頭來看,我也和很多同齡的人一樣,忽略了「選擇」的重要性,等工作幾年後,省思自己「喜歡什麼」跟「不喜歡什麼」,才找到自己的工作核心。
談到選擇,其實就是找出自己的「喜歡」跟「不喜歡」。我常問新世代年輕人想做什麼樣的工作,通常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沒想到」,另外很多父母常問孩子「喜歡」什麼工作,但孩子多半沒有明確答案,這種對話出現幾次後,孩子厭煩,父母也火大。
講到「喜歡」,腦海裡通常浮現的都是職種,例如喜歡當程式設計師、空服員、模特兒、公務員、麵包師傅、修車師傅等,但談到「不喜歡」時,通常會浮現在腦海中的,都是個性、生活習慣或工作型態,例如不喜歡伺候人、不喜歡雜亂沒有空調的環境,不喜歡上班時一整天要到處跑、不喜歡輪班、不喜歡單調的工作、不喜歡被老闆使喚等,這些都是新世代最常說的「不喜歡」。
那麼,如何運用關鍵字,從一片混沌中撥開雲霧,看清楚手上和桌上的牌呢?首先,請你拿出一張A4紙,中間畫一條線,一邊寫上「喜歡」,一邊寫上「不喜歡」,然後開始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喜歡」的欄位可涵蓋產業、職種、技能、地域,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或能投入的產業或職種,也可填上自己最感興趣、做起來最有熱忱、最擅長的事情或技能、曾得到別人稱讚的事情或個性;「不喜歡」的欄位則填上任何會讓自己感覺不舒服、沒興趣的事情或個性特質。換句話說,「喜歡」寫的是自己對工作或人格特質的積極面,「不喜歡」則寫上對工作或人格特質的消極面。
寫完後,將關鍵字依照(對自己來說的)重要性加以刪除(越不重要的先刪除),最好刪除到兩邊各只剩下三至四個就好,因為關鍵字若太多,就像打靶時一口氣瞄準太多靶,結果還是不知道哪個靶比較重要。最後再將這些被保留下來的關鍵字依重要性標出一到五的順序,或者如果刪到只剩下四個也沒關係。然後,再將各個關鍵字結合起來形成自我表述。
喜歡 不喜歡
產業、職種、技能、地域、最感興趣、做起來最有熱忱、最擅長的事或技能、曾得到別人稱讚的事情或個性 感覺不舒服、沒興趣的事或個性特質,即個性上的消極面
自我描繪
將上面兩欄串起來形成表述
之所以請你多填寫一個「不喜歡」的關鍵字欄位,主要是為了進一步篩選出你寫在「喜歡」欄位裡的,究竟是一時興起的興趣,還是你真的對這件事有熱情,或是你看到的只是某件事情的表像(也就是亮點);另一個目的是讓你找出自己的弱點,才能確定實現夢想前,需要做哪些檢驗及補強。
我們假設A同學在「喜歡」欄位中填入「旅遊、英語、耐心、穩定、說故事」,在「不喜歡」欄位內填入「變動、突發狀況、壓力」,那麼A同學看來很想從事旅遊相關的工作。 然後將「喜歡」與「不喜歡」欄位的關鍵字串連起來,我們可以做出職業上的自我描繪如下表:
喜歡 不喜歡
1.旅遊 2.英語 3.耐心 4.穩定 5.說故事 1.變動 2.突發狀況 3.壓力
自我描繪
我喜歡旅遊,能以英語流利地和外國人溝通;我很有耐心,別人都說我個性穩定,不是脾氣暴躁的人;我喜歡告訴別人許多新鮮事和故事。 我不喜歡變動,特別是一些突發狀況,會讓我有很大的壓力。
從A同學的「喜歡」欄位看來,他的關鍵字透露了他喜歡四處遊走、英語能力不錯(但不知道有沒有相關證書可佐證),對客戶有耐心,這些都很適合從事服務業。此外他還有穩定(穩重)的個性,不會亂發飆,喜歡跟人相處(喜歡說故事),這些看來都是從事旅行團領隊工作的基本條件或加分條件;而他的「不喜歡」欄位中則寫著「變動、突發狀況、壓力」,顯示他不喜歡不確定的工作環境,遇到突發狀況時,馬上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即使他能完成任務,但就是不喜歡「計畫趕不上變化」。
然而,領隊工作不像表面看得那麼輕鬆,旅途變數多,像是天候、交通、食宿、購物、景點,甚至政治都會影響到旅程能否順利平安。簡單的說,領隊就是旅遊團的保母,要讓旅遊團高興出門,快樂遊玩,平安回家。因此,A同學有可能當了領隊後還是受不了壓力,因為性格決定命運,也決定職涯,再好的職業,再穩定的公司,也不見得適合所有人。以這個案例來看,除非A同學能調整心態,或事前多請教資深領隊,做好沙盤推演,否則難以成為好領隊。
再舉一例。文科背景的B同學在畢業前想知道該如何找工作,他在人力銀行上看到很多工作,但越看越迷糊。我請他回去按照關鍵字原則,盡量寫下他想像中未來工作的關鍵字,於是他完成了下表:
喜歡 不喜歡
1.行政 2.溝通 3.關懷 4.大企業 1.制式 2.呆板 3.服務業
自我描繪
我有耐心,喜歡和人互動溝通,希望能發揮所長,進入具規模的大企業從事關懷他人、行政相關的工作。 我對太過制式、呆板的工作沒興趣,對社工、客服、總務、業務這類工作也沒興趣,又不想進餐飲類的服務業。
B同學覺得本科的工作機會不多,又不想進餐飲、服務業,那他可以從事的工作其實還有社工、客戶服務、總務,或者也可以到企業的服務部門發展。
B同學的個性樂於與人溝通,在學時也參加過社會服務社團,我建議他可以嘗試朝企業人資發展。「可是我沒有人資相關學科背景啊!」他挺擔心這一點。但我安撫他,人資的初階工作本來就可以從工作中學習,如果工作一、兩年後,確定自己想以人資為職涯方向,到時候可以再去讀人資研究所在職專班。
B同學又問:「如果我現在去準備考人資研究所呢?」我的建議是,他都還沒做過人資,怎麼會知道這是不是未來的職涯方向呢?因此我建議他還是先應徵企業人資工作,因為人資如果發展到一定程度,會是企業非常重要的部門,需要的資源也要夠多,臺灣的中小型企業即使有人資部門,執行業務的多半還是以人事工作(發薪水和招募)為主,不容易學到東西。反之,大企業或跨國企業的人資部門則有一定規模,需要做的事情包括人員招募、教育訓練、人才發展、獎勵制度等。
「不過人資工作中,也有很多是很枯燥的行政及表單工作喔!」我跟B同學解釋,剛開始進入任何企業的人資部門,都要從基層的行政工作做起,像是打電話約講師、發上課通知、印講義、訂便當、隨堂盯課、發課後問卷,或是各種折磨人的表單與文書工作,哪個人資不是這樣熬過來的呢!有時碰到公司裁員,人資還得身兼資遣或開除員工的執行者,就像電影《型男飛行日誌》中男主角喬治克隆尼所扮演的角色。因為人資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員工,只要是人,事情就會複雜,即使B同學的個性喜歡與人接觸,並不表示他一定能適應人資工作。
人資工作有專業也有難度,這些都是現實面,但相較制度發展較為成熟的研發、業務、行銷、行政總務等部門,人資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跳產業的彈性也不錯,外商企業也是日後很好的目標,前提當然是必須喜歡人資這份工作,並且與時俱進,努力進修學習,才有機會往上走。
聽完對人資工作的分析後,B同學覺得很想去試試,畢竟文科畢業生如果不走本科的工作,或是社會上有關本科的工作太少,至少比起其他同學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B同學已經找到職涯發展的第一個大方向。
我也建議B同學,如果順利找到人資工作,除了確定是不是真正喜歡,也要開始從工作中發現自己還欠缺哪些專業技能,利用時間去補足,只要大方向確定了,每天做一點對的事,就有成功的一天。且除了工作,也要找出自己在工作上或生活中的導師,也許是直屬主管或其他部門主管,只要展現學習的誠意與謙虛的態度,主管都會看得到。
B同學又問,如果幸運被兩家企業錄取,一家企業比較有制度,他比較喜歡這家企業的企業文化,主管也比較願意教新人,但另一家企業開的薪資較高,那該去哪一家呢?
其實這是很多社會新鮮人會遇到的兩難,我只能說,一個人平均有三十年的職業生涯,如果你認為你未來三十年都會領同樣等級的薪水,那就去現在肯多給你薪水的那家公司吧!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可能三十年都領同樣薪水,那就要想想,什麼樣的條件可以讓你未來的薪資向上跳呢?
就像王品集團戴勝益說的,王品就像個悶燒鍋,任何東西丟進來,過了兩年後,都會有一致的思考價值。其實任何企業都像個悶燒鍋,社會新鮮人的工作理念會受到企業領導人、企業文化、主管、同事的影響,同樣也受到這些因素的教化,因此,真正能影響你工作理念的關鍵並非薪水,而是你能不能進入某個產業、認識產業中的重要人物、參與一些重要的專案或計畫……這些才是影響你未來職涯發展的關鍵。如果你找得到這樣的企業、領導人和主管,就不會去在乎第一份工作的薪資差異了。
Chapter 04關鍵字檢測,找出職涯方向
能考進新竹科學園區旁的兩大名校——交通大學或清華大學的理工科系,未來應該能過著穩定、收入不錯的生活。如果是你,你會放棄看得到的前途,重新走一條未知的道路?
陳思因自幼聰穎,順著父母、社會的期盼一路考上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從大一開始通過通識課程和跨領域選修方式拓展自己的眼光和知識領域,一直到大四她選修了土木系的基本設計課程,心中冒出一個聲音:「這才是我要的」於是轉攻建築,成為交大建築所學士後組四年級的學生。
四年前,陳思因在網路上看了一段約翰.哈第(John Hardy)在...
目錄
作者序/別為剛起步的低薪,錯過黃金前五年
Chapter 01 低薪世代來臨,畢業後五年定終身!
畢業後五年定終身!
高學歷不再等於高起薪
跨出舒適圈,迎接新挑戰
主流產業變化迅速
確立人生目標,邁向五子登科
Chapter 02 學非所用又何妨?
做自己喜歡的,比學用合一更重要
盡早確定志趣目標、發現自我
Chapter 03 善用職涯逆向工程,出頭不是夢
生涯目標不等於職涯目標
把握職涯的三個十年
設定職涯三階段,克服晚起步
Chapter 04 關鍵字檢測,找出職涯方向
職種選擇大增,用熱情找工作
用對方法,探索職涯方向
關鍵字自我檢測,找出職涯方向
Chapter 05 永遠比別人快一步
把握實習機會,搶得先機
昔日同窗,都是競爭對手
專注是專業的基石
永遠保有好奇心
Chapter 06 自我實力檢測:考證照與SWOT
證照有用嗎?關鍵在準備的方法
SWOT判讀:了解自己的優勝劣敗
Chapter 07 進入職場後的決勝點:職涯資產負債表
職涯資產負債表
二維品質模式:分析你的職涯資產
Chapter 08 當哪一型人,決定你的前景
I型人、T型人與π型人
I型人:務必拓展人脈圈
T型人:培養廣泛的事務能力
一加一大於二的π型人
六大類型職場工作者
Chapter 9 升遷無門,我該如何往上爬?
培養實力,等待機會
機會不來,自己去找
職場版型男飛行理論 & 百分之五原則
結語
全文完
附錄 他們可以,你也可以!
及早確定人生方向/聚陽實業創意總監 余東霖
了解自己,打一場勝仗/賴世雄美語執行長 林沂真
不斷轉進,薪水自然來/王品集團品牌部副總經理 高端訓
做喜歡的事,然後多做一點/永豐金證券協理 鄭德珪
徬徨時,跟著熱情走/臺灣指標民調總經理 戴立安
突破框架,尋求挑戰/IBM系統暨科技事業群總經理 魏大洋
作者序/別為剛起步的低薪,錯過黃金前五年
Chapter 01 低薪世代來臨,畢業後五年定終身!
畢業後五年定終身!
高學歷不再等於高起薪
跨出舒適圈,迎接新挑戰
主流產業變化迅速
確立人生目標,邁向五子登科
Chapter 02 學非所用又何妨?
做自己喜歡的,比學用合一更重要
盡早確定志趣目標、發現自我
Chapter 03 善用職涯逆向工程,出頭不是夢
生涯目標不等於職涯目標
把握職涯的三個十年
設定職涯三階段,克服晚起步
Chapter 04 關鍵字檢測,找出職涯方向
職種選擇大增,用熱情找工作
用對方法,探索職涯方向
關鍵字自我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