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我在底層的生活》、《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
《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李維特&杜伯納
────好評推薦────
推薦序──深入虎穴,發掘真相
by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蘋果橘子經濟學》共同作者)
我認為凡卡德希生來就有兩點不正常:好奇心比誰都強,膽子比誰都大。
不然你要怎麼解釋他的行為?那年秋天,他和無數學生一樣走進研究所,被指導教授派去做研究,讓他一腳踏入芝加哥的泰勒國宅(Robert Taylor Homes),美國最恐怖的貧民窟,置身於一群武裝販毒幫眾之間。換成我們肯定魂飛膽喪,但他憑著無敵的好奇心與超人的勇氣,竟然不斷重返虎穴。
幾年前,我和經濟學家李維特(Steve Levitt)合寫《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nomics),因訪問之便和凡卡德希初次見面。他和李維特已經針對「快克經濟學」聯名發表過幾篇論文,內容有趣自然不在話下,但他本人更是精彩萬分。凡卡德希語氣溫和,言辭簡潔,並不多話,但你只要開口提問,就像扯動古老織錦的絲線,只見千絲萬縷霎時鬆脫,繽紛落在你的面前。他會給你無數的故事,鉅細靡遺,充滿勉力求得的睿智洞見。你會聽到流氓警察如何恐嚇居民,貧困家庭如何透過零零落落的社會網絡苟延殘喘,還有凡卡德希又是如何成為「一日黑幫老大」。
雖然我們在《蘋果橘子經濟學》提到凡卡德希,那一章也是許多讀者的最愛,不過因為篇幅有限,我們並未盡述他的故事。幸好凡卡德希寫了這本出色的作品,詳細描繪自己的探險與危險經歷。他的故事比小說還離奇,也比小說更有力、精彩、令人心碎。他帶我們走進外人幾乎一無所知、所知也常是誤解偏見的世界,描繪其獨特的面貌。我們做記者的也會進出貧民窟,但只待上一星期、一個月,頂多一年,而社會科學家和慈善機構多半只管自己份內的事。凡卡德希不但住了進去,還與他們朝夕相處了將近十年。他以外人之姿走入當地,帶著內幕出來公諸世人。不少著作喜歡將窮人描繪成深受外力左右的傀儡,而非有血有肉的生命,會呼吸、會開玩笑、努力餬口、有感覺、講道德。《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不是這樣的作品,凡卡德希告訴我們,毒販、住戶代表、娼妓、家長、騙徒、警察和他自己都在貧困環境中奮鬥掙扎,只為了過好日子。
媒體推薦:
▍我可以選擇何時離開國宅,但他們不能。
等我結束研究貧窮,他們還要繼續貧窮活著,很久很久…… ▍
——流氓社會學家 凡卡德希
凡卡德希自稱流氓社會學家,當年,他還是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新生,他踏進大學附近幾如廢墟、住滿貧窮黑人的國宅區,想找人回答「都會區貧窮現象」的研究問卷。
他近乎天真愚蠢的行徑竟沒有招來殺身之禍,反而和幫派地區老大JT成為莫逆之交。在JT的保護之下,他有機會近身觀察幫派運作,目睹外界所知甚少的複雜組織與販毒經濟模式,甚至親身參與,成為「一日黑幫老大」。
遊走於介入與旁觀的兩難,凡卡德希花費將近十年時間紀錄所見所聞。他結識當地的毒販、娼妓、大樓住戶代表、社福機構人員、警察與官員,看盡黑幫人生的起落和生死無常,感受底層生活的甘苦、恐懼與無奈,以及稍縱即逝的微弱希望。
★ 各界好評 ★
生動的文字、誠實的語言,映現貧民社區裡不同人群的生命故事,以及作者這個外來者的角色與互動。這本書比小說更好看,比紀錄片更真切,翻開首頁便讓人欲罷不能。——藍佩嘉 ▍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
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深深愛上這位勇敢無懼的年輕者,也愛上幫派老大JT,他肯定是所謂的社會學著作中最出色的人物之一。——芭芭拉.艾倫瑞契Barbara Ehrenreich ▍《我在底層的生活》、《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
別說我沒有警告各位:除非時間充裕,否則千萬不要拿起這本書,因為只要翻開第一頁,你就會欲罷不能。——李維特Steven D. Levitt ▍《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
我認為凡卡德希生來就有兩點不正常:好奇心比誰都強,膽子比誰都大。他一腳踏入芝加哥的泰勒國宅、美國最恐怖的貧民窟,置身於一群武裝販毒幫眾之間。……他的故事比小說還離奇,也比小說更有力、精采、令人心碎。——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 ▍《蘋果橘子經濟學》共同作者
這是一本出類拔萃的著作,作者生動描繪貧民區的日常生活,紀錄為人父母如何對抗毒品與暴力猖獗的環境,讀來令人不安。然而,本書對於貧苦家庭、毒犯甚至警方都有全新的觀察與洞見,絕對讓你印象深刻。——威爾森William Julius Wilson ▍哈佛大學講座教授、作者指導教授
凡卡德希稱自己為「流氓社會學家」……本書向我們展現一個交織著政治與經濟關係的複雜世界。——《紐約時報》
只要看好萊塢電影就知道,人們對販毒幫派有著無窮的好奇心。……本書的第一行「清晨七點半,我在毒販巢穴中從睡夢中醒來」,活脫脫就是一幕電影場景。——《華爾街日報》
本書對於城市的貧窮階級做了豐富深度的描繪,他的方法不是提供統統計數字,而是對他們的生活做生動逼真的觀察報導,以及他與受訪的對象如何交織在一起。——《經濟學人》
JT是凡卡德希進入街頭幫派文化與經濟體系的嚮導,那是他渴望研究的世界。這兩個年輕人,一個想成為黑幫老大,一個想奠定學術地位,彼此相輔相成、相知相惜。——《芝加哥論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