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2 項符合

移動的城市

的圖書
移動的城市 移動的城市

作者:楊志弘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2-03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評分:
圖書名稱:移動的城市

讀懂一座城市

尋常市民的生活,正是城市居民集體共識的生活型態,反映了城市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綜合上述的生活現狀,也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城市氣質」。

不同的人,建構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城市,養育了不同的人。人有氣質,城市也有氣質。人的氣質,決定了個人的人緣;城市的氣質,影響了城市的人氣。

旅人,初到陌生的城市,匆促地走馬看花,甚至是道聽途說,難免流於膚淺,甚至誤解。大陸作家易中天的《讀城記》,在一開始「城市與人」引言中,就將孟庭葦的歌「冬季到台北來看雨」,誤成「夏季」到台北來看雨(第二頁第十五行)。唯有在台北長期生活的人,才能領悟台北冬季綿綿細雨的纏綿。反之,台北夏季的西北雨,往往來得急驟,雨滴大而急促,恐怕不適合「看」到情趣哦。

旅人初來乍到一個陌生城市,往往從自己的經驗,形成城市的第一印象;但是,外地人的第一次接觸,也正因為陌生的反差,更能感受到相對的區別,反而凸顯了城市的獨特性,這種刻板印象是很直接的反應,不一定精準,但往往很形象,也令人難忘。

順口溜出城市百貌,異趣橫生

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陸城市順口溜,正是典型的例子:「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鄉巴佬,不到廣州不知道自己車不好,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錢少,不到東北不知道自己膽小,不到重慶不知道自己結婚早,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

當然,台灣開放大陸客來台旅遊後,又加上了:「不到台灣不知道自己生活不好。」台灣的小確幸,的確令大陸客羨慕!

然而,初次接觸的印象,不免和實際狀況有所落差。大陸不同作家對台北就有著不同的定位:台北是「最陌生的城市」(新周刊)、「最說不清的城市」(徐學)和「最多樣的城市」(易中天)。部份未曾來過台灣的大陸人,受到電視螢幕上國會爭執和名嘴吵鬧的影響,不免認為台灣是一個亂糟糟的不平靜社會。然而,一位來台的大陸媒體人,在數度訪台後,卻得出如下結論:「台灣媒體很吵鬧,台灣社會很和諧;大陸媒體很和諧,大陸社會很吵鬧。」

這種淺嘗即止的定調,往往主導了外地人的城市印象。另一則大陸城市順口溜也是例證:「重慶滿街是美女,深圳滿街撿鈔票,廈門隨時可泡茶,廣州什麼都能吃。東北吵架先動手再動口,上海只動口不動手。」

一種米養百樣人,各地風土人情迥異

此外,不同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城市人的性格。大陸各城市給予外地人也有不同形象:東北人好鬥,北京人好辯,上海人好省,成都人好閒,武漢人好爽。

再者,大陸南北兩大城市北京和上海,長久的相互較勁,更形成彼此嘲諷的城市印象。北京人自認大氣,嘲諷上海人小氣;上海人自認洋氣,看不起北京人土氣;上海人精緻小巧的小資生活,北京人不屑,譏諷是辦家家酒;反之,北京人瀟灑又隨便地找樂子,上海人也不認同,視為是窮開心。

網路上還有一則大老婆對抗小三的段子,多年來流傳不斷。這則段子描繪大陸不同地方女性發現老公在外面有小三的不同反應,這則「老婆徹夜未眠」,發揮各地方特色,分別採取法律(北京)、醜聞(山東)、暴力(東北)、自虐(山西)、報復(湖南)、懷柔(四川)、算計(上海)、或灑脫(廣東)等不同手段,以維護大老婆權益。然而畢竟是段子,不免誇張戲謔,但也十分形象,多少凸顯了各地風土人情的對比差異。

我自認是一個城市移動者,頻頻在城市間移動,很自然地形成個人觀察城市的固定習慣,如果認真一點地說,或許也算是個人觀察城市的方法吧。

吃、穿、玩、樂,盡顯城市腔調

我觀察城市,看的是城市的生活,也就是城市居民日常的食、衣、住、行和娛樂。因為尋常市民的生活,正是城市居民集體共識的生活型態,反映了城市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綜合上述的生活現狀,也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城市氣質」。

民以「食」為天,城市市民的吃,絕對是排名第一的日常元素,可算是最常見的一種「城市腔調」。便利店、超市、傳統市場和假日市集的貨源、種類和價格,呈現了城市的經濟結構與市埸興衰;大眾對食物的態度、餐飲的習慣、場所及儀式,在在都是市民的尋常生活方式。如北京人在胡同巷弄擺桌吃喝、上海超市進口食品充斥、廣州酒樓廿四小時不打烊、廈門隨處可見茶館、重慶火鍋換人添料不換鍋底等等,這些不同的飲食文化,展現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描繪了市民的特有腔調。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當地人的穿著,是當下的生活品味,也反映了市民的「城市態度」。初到陌生城市,我最喜歡上街看人,因為街上是市民生活的舞台,上街的穿著打扮,正是內在氣質的外露——上街看當地女人穿著,可看出城市內斂性格外顯的一面。例如上海冬季溼冷,上海女人卻著短褲、絲襪和長靴輕裝上街,相對於包裹厚重羽絨衣的北方遊客,上海女人細緻巧思的生活態度,表露無遺。反之,夏季有火爐之稱的武漢,室內悶熱有如蒸籠,武漢男人往往將涼蓆竹床擺在戶外的公園、江邊、人行道,不分老少赤膊短褲,睡滿整座武漢城,充分展現武漢敢愛敢恨、直白不做作的城市態度。

上海人人是外國控,北京老外都是中國控

「住」是市民安身之地,城市規劃和建築形式,更是構成城市視覺景觀的主體,是「城市個性」的表現。走進城市的廣場、公園等公共開放空間,可接近市民的平常生活。公共紀念碑反映城市對重要政治社會經濟等的價值觀,與街道的行道樹、休憩椅、街燈和垃圾桶等街道家具,反映了市民的生活美學。商店招牌和街道路標使用多國文字,則是多文化融合的跡象,如上海新四里弄的居民宅,雖然年久失修,顯得殘敗頹廢,然而,依舊可以從褪色的「洋氣」建築中,觀察到十里洋場曾經的輝煌;北京胡同雖然陳舊,卻令人憐惜……,這些可貴的不僅是年代久遠,還有曾經有過的人與事。

觀察市民的「行」,可以衡量城市的社會流動性,了解當地的「城市精神」。城市馬路是行人優先或是汽車霸道橫行,對照了城市的人本價值;而設有自行車專屬的便捷車道,則表現了市民的樂活;老人、幼兒、殘障人士出行的方便,則反映了城市對弱勢族群的同理關懷;而婦女上街的自由開放,則是社會對性別平等的視野。另外,出租車、地鐵、公車的供應量、車款、價格,不只表徵城市的經濟狀況,更是評估城市公共服務及市民生活水準的指標。

「娛樂」是城市最外顯的行為,最容易感受到「城市情緒」。酒吧、咖啡廳、戲院、劇場、街頭藝術,都是城市情緒的表露。譬如上海酒吧樂隊,多半是洋人洋歌,本地樂手只出現在觀光飯店彈古箏、拉二胡;北京酒吧則處處是本土樂團,甚至有老外頭戴瓜皮帽、用中國樂器玩搖滾,因而有俗話說:「上海人人是外國控,北京老外都是中國控。」

尋找臭氣相投的城市氣質,感受魅力

一般人通常從影視、音樂、報刊、出版和道聽途說,形成對某座城市的話印象;可是,唯有親臨現場,親身體驗城市居民的食、衣、住、行和娛樂,才能覺察到城市居民生活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真正感受一座城市的魅力。

令人嚮往的城市,通常有著獨特的「城市氣質」,一種與人臭氣相投的「城市氣質」。有的城市甚至吸引人一再舊地重遊,甚至迫使遊人忍不住要移居長住,這股拉扯著讓人離鄉背井的魅力,正是由當地人的生活型態醞釀所出來的「城市氣質」。

作者簡介:

楊志弘

出生於台北市,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

自二○○八年起,成為城市的移動者,頻繁在城市間穿梭,在個人FB上標

註:「移動的城市+城市穿梭=台北+上海+北京+…N」。N指的是大陸其他城市,如南京、武漢、長沙、重慶、西安、深圳…;及世界各地的城市,如倫敦、紐約、巴黎、布拉格、維也納、羅馬…。

現為台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理事長,在大陸擔任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校客座教授。為台灣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創院院長(一九九九~二○○八)暨傳播管理研究所創所所長(一九九五~二○○八),獲頒銘傳大學傳播學院終身成就奬(二○一一)暨卓越貢獻奬(二○一五)。

曾擔任台灣的東森、台視、中視和華視等電視公司董事、中國時報集團撰述委員、副總編輯等職。在台灣媒體改革階段,籌設多家廣播電台、報刊雜誌及網路媒體。

曾擔任多項專業評審:「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和評審(一九九○~一九九三、一九九五~一九九七)、「美國國際艾美奬」亞非區紀錄片評委(二○○五、二○○七)、「中國紀錄片第五~七屆國際選片會終評委」(二○○八~二○一○) 、「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終評委(二○一○)、「華語網絡傳媒榜」終評委(二○一一~二○一三)、「中國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終評委(二○一三、二○一四)。

著有「執筆的手」、「國王的新衣」、「解剖媒體」等媒體批評專著,及「台灣地區報社總編輯職業角色」、「網路媒體研究」、「數位多媒體平台的理論與實務」、「媒體人力資源」、「媒體員工創造力」、「媒體企業再造關鍵成功因素」、「媒介化時代融合效應之挑戰」及其他學術專著論文等。

TOP

章節試閱
離家,即回家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離家才認識故鄉,是我近年的心情。

這些年我在兩岸三城移動,台北、上海和北京,幾乎每月繞行一次。我常自我調侃,說自己是狡兔三窟,過著一種離家就是回家的日子。

北京號稱「帝都」,上海又名「魔都」,台北則是我出生的地方。這三個城市幾乎天天出現在兩岸的媒體上,是兩岸民眾最熟悉的城市。這三城也有個共同點,即都是移民城市。台北居民多半是明、清時代移居者,也有不少是1949年來台的上海人、北平人(北京的原名)。上海和北京則是大陸各省移民的重鎮,長住的台胞不在少數,更有...
»看全部
TOP

推薦序
流動者書寫「家」的特殊感覺 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南京大學宜興講座教授)

楊志弘教授是全球資訊化年代城際網絡間的流動者,他以媒體人敏感的身體、靈敏的眼睛、以及四海一家的寰宇之心,生動地告訴我們他的見聞,特別值得向建築與城市的學習者推薦此書,分享城際流動經驗。他的寫作篇章分明,前言內文標題清晰,文字易讀,配合圖解,真是媒體寫作的典範。

不用說農業社會的地點定著的「地方」體驗,相較於工業社會的「延伸」空間,越界始終是不容易掙脫的限制,對當前越來越重要的網絡流動而言,敏感的城際...
»看全部
TOP

作者序
移動中的寫作

自兒時學會走路起,就喜愛倚著家門,向外張望。門外的世界,對我有著無限的憧憬。

長大後,不安分的心,更是強烈。出門旅行,一直是我安排生活的優先考慮。

移動的心情,想要追尋更多未知的可能。1980年代,年少輕狂的我,每年寒、暑假,在台北、倫敦和紐約三城遊走。2008年起,在兩岸三城移動,同時在台北、上海和北京三個城市生活、講學,並且頻頻在海內外的不同城市間穿梭,成為典型的「城市移動者」。

本書集結的文章,幾乎都是在移動中,抽空、隨興寫下來。

書中的文字,創作於候機室、火車上、博物館的休息區、酒...
»看全部
TOP

目錄
推薦序
1流動者書寫「家」的特殊感覺 夏鑄九
2世界諸多角落的驚鴻一瞥 何飛鵬
3在移動城市中看到城市的氣質 謝金河
4挑動溫暖又略惆悵的旅人情懷 白崇亮

自序
移動中的寫作

第一篇 移動心情
◎離家,即回家
接風時請不要問我:「待多久?」當我離去時,你的一句「什麼時候回來?」就是最好的餞行。
◎思念的火車站
搭火車前往異地,有期待中的想像;搭火車返程回家,則有熟悉中的回味。
◎啟程與抵達之間
火車站、機場,是旅人啓程的開始,也是抵達的終點。無論是離去,或是歸來...
»看全部
TOP

商品資料
  • 作者: 楊志弘
  •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2-03 ISBN/ISSN:9789571365008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04頁 開數:25開
  • 類別: 中文書> 旅遊> 主題旅遊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心心相印有聲書第2輯
作者:陳嘉珍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4-05
66折: $ 634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羅蜜歐與茱麗葉(中英雙語版)
作者:威廉.莎士比亞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6-25
66折: $ 18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用七小時一口氣讀完5000年世界史
作者:出口治明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8-28
66折: $ 2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未知的實相有聲書第5輯(新版)
作者:許添盛醫師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8-11-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壓克力流沙磚《特殊傳說》The Other Side
作者:護玄
出版社:原動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2
$ 63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雙子與老師(2)
作者:かきのたね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6
$ 11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我內心的糟糕念頭 10 (首刷限定版)
作者:桜井紀雄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2-06
$ 29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怪獸8號(13)
作者:松本直也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漫畫)
出版日期:2025-02-05
$ 87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不執著的練習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20
$ 26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綱綱好的堅持【熱血限量親簽版】
$ 35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我們在謝幕後是專屬伴侶(3) 特裝版
出版日期:2025-02-21
$ 62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 14
作者:遠藤達哉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2-04
$ 93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