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事件的發生與歷史波動〉
以1978年為出發點,中國經濟以驚人速度成長,才一眨眼的工夫,上海等沿海地區已是高樓櫛比鱗次的景象。另一方面,2011年,中國如願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憑藉廉價勞動成本的武器,以「世界工廠」之姿嶄露頭角。
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2010年上海成功舉辦了萬國博覽會,這中間的過程就像辦了東京奧運、大阪萬國博覽會的日本,寫下高度經濟成長的故事,可是,榮景不可能永遠持續,這時候原有的優勢也開始一點點流失。
為了取得資源擁有權,中國與周邊鄰國也因為領土問題發生過多次衝突。
未來的中國是否能夠持續現在的榮景?想預測結果,必須留意歷史的波動。
在歷史中,3年、7年、20年、40~60年的週期具有重大意義。就以1978年為起點,觀測這些週期年份。3年後是1981年,7年後是1985年,20年後是1998年,40年後是2018年。我有預感對中國而言,2018年會是一個重要年份。60年後就是2038年。
首先是1981年,這一年並沒有發生令人矚目的歷史事件,不過,毛澤東的繼承人華國鋒在這一年被解除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鄧小平趕走政敵,確立其權力體制。
1985年也沒有發生特別值得一提的大事,不過,這一年適逢抗日戰爭40週年紀念,對於日本總理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中國開始露骨地對日本表現出不友善的態度。
接下來,以1978年為出發點而開始的中國改革開放路線,在1989年12月踢到了大鐵板。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同一年6月4日、發生了「六四天安門事件」。
事件導火線是同年4月中旬前任總書記胡耀邦去世。鄧小平之所以能夠成功推動「改革開放」政策,因為背後有著胡耀邦總書記與趙紫陽總理這兩名心腹下屬的大力支持。可是,中國共產黨的內部競爭一向激烈,就算只是顆微塵,只要出現個小漏洞,立刻被踢走。
連胡耀邦也不例外,雖然鄧小平稱胡耀邦是自己的接班人,卻遭到保守派的猛烈批判及攻擊,最後還是被解除職務。後來因心肌梗塞發作而猝死。
人民得知胡耀邦死訊後,以年輕人為中心,許多民眾集結於天安門廣場悼念胡耀邦,據說當時人數多達10萬人。後來,民眾開始要求民主化的抗議活動,堅持不離開天安門廣場。當時國內外媒體紛紛報導現況,示威活動不是只限於天安門廣場與其周邊,而是以上海為首,在中國各地遍地開花。
該年5月20日,鄧小布發布戒嚴令。可是,依舊阻止不了民眾加入抗議活動的決心,最後在6月4日清晨,中國人民解放軍終於出動了。
軍隊與戰車朝著示威民眾發射子彈,演變成武力鎮壓的局面。雖不清楚正確的傷亡數字,但有許多人都因此犧牲,世界各國也嚴厲批判鄧小平。
與胡耀邦合稱為鄧小平左右手的趙紫陽也反對以武力鎮壓示威活動。因為這樣,鄧小平解除了趙紫陽的職務,拔擢當時的上海市黨委書記江澤民為黨總書記。江澤民成功鎮壓在上海蔓延的示威活動,贏得了鄧小平賞識。
而在同年的11月,鄧小平將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之位公開轉交給江澤民。
鄧小平在大業尚未完成的情況下,失去了所有的心腹下屬,當時他心裡可能是這麼想的:「以後的事就全部交給江澤民了。」
1978年開始的中國國家局勢大轉換期,因為後來1989年12月美蘇對立的冷戰局勢瓦解,讓中國對內及對外都面臨了典範轉移的現象。結果讓中國更強化共產主義體制,也確立了「先富論」、開放經濟等的新國家方針。
所謂歷史的波動,會因為重大事件的發生,讓這樣的波動更加速進行。
〈預測未來:中國下一個重大轉捩點何時到來?〉
以1978年為起點,將週期3年、7年、20年的時間點,對照真實的中國歷史,確認是否如預測在這些時間點有大事發生。最後是60年週期,60年後是2038年,感覺還很遙遠,所以接下來就要真的「預測未來」了。
在預測之前,先跟各位說明60年週期的涵義。這個週期與每隔半世紀就會進行一次技術革新的週期息息相關。
這個週期就是俄羅斯經濟學家尼古拉.康德拉捷夫(Nikolai Kondratiev)所提出的「康德拉捷夫週期」(Kondratiev Cycles,又稱長週期)。這是因技術革新而出現的景氣循環週期,又稱為「大循環」或「長期波動」。關於這個週期的時間長度,最有力的說法為60年,但是實際上可能是40、50或60年,就像地震週期,時間上難免會有一點小誤差。這個景氣循環週期同時存在著三個不同的循環期。
這三個循環期分別是因庫存變動引起、平均時間約為40個月的「基欽循環」(Kitchin Cycles,又稱短週期);企業設備投資時間點造成影響、時間約為10年的「尤格拉循環」(Juglar Cycles,又稱中週期);最後是配合建設需要、時間約為20年的「庫茲涅茨循環」(Kuznets Cycles,又稱長週期)。
再回到「康德拉捷夫循環」,對中國而言,下一個重要的歷史時間點,可能是從1978年開始算起的第40年或第50年,抑或第60年。換言之,可能是2018年、2028年、2038年的其中一個。
因為知道上述週期波動定律的人不多,當然會強烈認為「預測未來」是很遙遠的事。而且,會將焦點鎖定於離目前最近的事件上,也是理所當然。因此,我認為大家會非常關注2018年的時間點。我預測可能會發生以下兩件事。
事件①:中國經濟成長到頂
事件②:發生類似第三次天安門事件的內亂大騷動
換言之,對中國而言,2018年可能是特別的一年。不管是哪個事件,對中國來說都是大事件。如果2018年中國平穩度過,2028年可能會是中國的轉捩點。如果您有投資中國股市或房市,最好在2018年前先做一次整理。
我個人認為,事件②發生的可能性較高,總覺得中國境內會發生暴動。當中國發生暴動,全球資金就會從中國出走,接下來這些資金會往何處去呢?
為了成為擅於理財的有錢人,你必須事先設想資金的流向。因此,接下來將思考2018年以後,全球資金的流動目的地是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