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苦惱於社會上的矛盾,夏目漱石教會我們:調整解釋的方法
精選105封信,給出105種應對世界的方式
因網路留言而不愉快時,
當世界看起來污穢不堪時,
對工作提不起勁時,無法專心投入閱讀時,
尋尋覓覓卻仍無戀人時,
痛苦時,憂鬱時,
愈來愈不解幸福為何物時,
讓夏目漱石與你作伴,一同找尋解決的出路。
人生在世,難題便在於如何與這世間、與自己和解,生活、工作會失色或是熠熠生輝,都取決於此。
本書作者中川越從2500多封夏目漱石現今留傳於世的書信中,整理出七大主題:挑戰、幸福、品行、批評、處世、矜持、表現。當遭遇不安與逆境時,可以與之和平共存的人生指南與充滿智慧的生命話語,能讓人的心靈頓時輕快起來,彷彿一位隨行的心靈導師和你一同解決人生問題。
卑鄙、不誠實、怠惰、膽小、愛嫉妒、愚蠢……生來就是這樣的人,該如何與難相處的自己和睦共處呢?在漱石的書信裡有了解答:
「只要上天與雙親把我生為這樣的人,就是要我以這樣的天性去面對人生,除了這個意義以外沒有其他解釋。」
當感到挫敗時,在漱石的書信裡也教我們面對:
「我們要生於此世,則骯髒的事物、不愉快的事物、討厭的事物,都不可逃避。若不勇往直前衝進那些事物,到頭來將一事無成。」
當年夏目漱石寫信給特定的熟人、摯友時,似乎也意識到要將話語傳達到百年後的知己的心裡。展讀本書,就能與大文豪交心與獲取人生的智慧。
作者簡介:
中川越
1954年生於東京都。曾從事雜誌、書籍編輯,現執筆寫作。不論古今中外、有名無名,研究各式各樣書信及書信格式。另也著書收錄歷史上文豪的書信,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介紹書信的價值與樂趣。
著有《文豪們的書信奧義》(新潮文庫)、《從夏目漱石的書信學習表達的工夫》(MAGAZINE HOUSE)、《向名文學習,打動人心的書信寫法》(講談社+a)、《拿得出成果的人是怎麼寫信的》(河出書房新社)。
<打動人心的書信>收錄進高等學校國語教科書《高等學校 國文表現Ⅱ》。
在東京新聞連載專欄「書信 寫法與欣賞」;NHK電視台「知惠泉」、「視點、論點」、「早晨頭條」的固定來賓。
關於書信的活動遍及各領域。
譯者簡介:
黃毓婷
輔大日文系畢業,曾任電子業及文創業。現為專職譯者。在語言的轉換之間讀出背後的精神與靈魂,以欣賞兩者的迥異為樂。家有三貓,喜歡下廚,最愛的一本書是「黑暗,也是一種力量」。
譯有:《書房的鑰匙》、《松平家的心靈整理術》、《松平家的人生整理術》(以上為時報出版)。
電子信箱:niyachoco@gmail.com
章節試閱
我們生於此世
則骯髒的事物、不愉快的事物、
討厭的事物,都不可逃避。
若不勇往直前衝進那些事物,
到頭來將一事無成。
尊漱石為師、深深景仰他的鈴木三重吉,由於個性龜毛,三不五時便心煩意亂而休學,時常讓漱石操心。三十九歲的漱石以這段話鼓勵二十四歲的三重吉:
「我從小到青年期,都認為世界很美好。可以吃美食。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可以過像詩一樣的生活、擁有美麗的伴侶、組織美滿的家庭。我也曾認為,就算做不到,努力一點總是會得到。換言之,與這些相反的事物,我是能避免就避免。但是,只要活在這世界上,再怎麼躲都沒有一個地方是完全沒有醜惡的。世界正以與自己所想完全相反的現象在轉動。所以說……」
所以說,漱石特意鼓勵三重吉衝進那些骯髒的、不愉快的、討厭的事物中。
生於此世的必要覺悟,古今不變。
多給人留點餘地。
不要衝動地反應。
如此人生才會輕鬆快活。
漱石的文學,也被稱為餘裕派。總是讓人感覺從容悠哉,不會劍拔弩張。漱石把也這種餘裕稱為低徊趣味,如此說明其意義:
「迷上了某一個事物,而對其懷著特別的、或是會聯想到的興趣,時而從左看看,時而從右看看,難以掉頭離去。不稱其為低徊趣味,亦可稱為依依趣味、戀戀趣味。」
「依依」,即依依不捨的樣子。
迅速而單方面地理解事物、反應過剩、被鑽牛角尖的想法苛責而痛苦。對這樣的我們而言,漱石的這段話是為福音。
去鄉下也行。
但敗北了才去鄉下的話,就免了。
像釋迦牟尼佛那樣,
自行捨棄王位與美人而去鄉下,這我贊成。
待不下去了,
被人攻訐而出走,
是一生的恥辱。
眾人皆知,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開山始祖。傳說他生為王子,一出生即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他擁有兩座宮殿,向隨侍在側的管家、教師學習了高尚的品格與教養,長成了一位擁有大好未來、聰明而又善感的青年。十六歲結婚生子,但二十九歲即捨棄這一切,選擇出家。
漱石的這段話意思是說,若像釋迦牟尼佛那樣捨棄世俗、朝向真心的希望而去的搬遷、轉職還說得過去;受人攻擊而逃去鄉下,那是一輩子的恥辱。
不要失敗了就選擇逃跑,而要迎擊,這在許多地方都是必要的。
反擊他人要帶點幽默。
覺得時間寶貴的話便不應為。
被人中傷、誹謗時,不需要反擊。
如果要反擊,就要在有時間時帶點幽默地反擊。
如果覺得時間寶貴、不想浪費時,便不應反擊。
漱石如此教我們。
實際上,漱石從未對社會上的惡言惡語做過什麼反應,就如他所說:
「我對於至今在報章雜誌中刊出的批判,從未做過辯解這種麻煩事。辯解的時間,拿來寫下一部作品或論文還有益得多。」
對於班級、職場、鄰居的背後閒話,還有網路上的留言煩躁不安,只是白耗時間與精神而已。
我的小說讓您過目過了,真是感動。
望請不要嫌棄。
我想安寧在孤獨之中。
但若有一位同伴則將更愉快。
看來人類終究無法達到純粹的藝術家氣質吧。
不只藝術家,嘗試呈現出自己獨特表現的人都是孤獨的。「獨自」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沒有一個同伴。越是尋常大眾的,越是容易順利地找到同伴。所以說,藝術家都以孤獨為勳章。
雖說如此,自己的獨特表現也是發給另一位自己的求救信號。是尋求名為認同的悲傷訊息。就算全世界只有一個人懂自己,如果知道還有那麼一個人的話,那種喜悅是特別的。
想要呈現出獨特表現的人可要事先考慮到這種情況。
我們生於此世
則骯髒的事物、不愉快的事物、
討厭的事物,都不可逃避。
若不勇往直前衝進那些事物,
到頭來將一事無成。
尊漱石為師、深深景仰他的鈴木三重吉,由於個性龜毛,三不五時便心煩意亂而休學,時常讓漱石操心。三十九歲的漱石以這段話鼓勵二十四歲的三重吉:
「我從小到青年期,都認為世界很美好。可以吃美食。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可以過像詩一樣的生活、擁有美麗的伴侶、組織美滿的家庭。我也曾認為,就算做不到,努力一點總是會得到。換言之,與這些相反的事物,我是能避免就避免。但是,只要活在這世界上,再怎麼躲都沒...
作者序
前言
收到了夏目漱石的來信。
當然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在閱讀了留存下來的二千五百餘封夏目漱石的書信後,感覺到有許多書信彷彿是寫給自己的。
卑鄙、不誠實、怠惰、膽小、愛嫉妒、愚蠢。生來就是這樣的人,該如何與難相處的自己和睦共處呢?此處有了解答。
無法融入社會、卑微過活的自己,該如何鞭策自己才好?漱石的書信也教會了我們。
人在社會中成長,有了自己的生活與工作,這過程中會碰到五花八門的壁,又該如何去跨越,或是該如何與之達成和解?我們能從書信中找到這些問題的明確解答,或是重要的提點。
如果我年輕時就接觸漱石的書信,就能過上比現在更好的生活了,想到這裡便感到惋惜。
因而我萌生了一股衝動,想向諸位讀者介紹漱石的書信。
距離漱石與世長辭,到今年的十二月九日即屆滿百年。「漱石大概作夢也想不到百年後自己的書信,收件人會變成我與諸位讀者吧」若作如此想,那麼就是您還不了解漱石這號人物。
漱石是將知己留待後世的人。他在自己生命終結之後的世界裡尋覓摯友。漱石的書信中,屢屢出現「百年」這個單位。
「百年之後出現第二個漱石,由他來評論第一個漱石。」
「你的生涯是從現在開始。功績則要百年之後才有定論。」
「我是一名野心家,想將自己的文章流傳百代。」
漱石的眼光總是放在百年之後。因此不難想像,他寫信給特定的熟人、摯友時,也有意識到要將話語傳達到百年後的知己心裡。
即使漱石於百年前壽命終結,然而他的靈魂卻乘著書信,到今天都還持續鼓勵著我們。
因網路留言而不愉快時,
當世界看起來汙穢不堪時,
對工作提不起勁時,
無法投入苦讀時,
尋尋覓覓卻仍無戀人時,
痛苦時,
憂鬱時,
愈來愈不解幸福為何物時,
漱石一定會和你作伴,找尋解決的出路。
後記
漱石的來信,是否也寄到你那邊了呢?
而,你的心靈是否放晴了幾分呢?
比任何人都敬愛漱石的門生--物理學者兼隨筆作家的寺田寅彥,在<夏目漱石老師的追憶>一文中,如此描述漱石:
「當我遭遇諸多不幸而內心沉重時,去找老師聊聊天之後,內心的重擔不知何時就變輕了。不幸與煩憂而致內心陰鬱,這種時候與老師面對面相處,心中烏雲就被吹得一乾二淨,讓我能夠以嶄新的心情全力投注於自己的工作。老師的存在本身,就是我心靈的糧食,也是我心靈的療藥。」
這份療藥,百年後的我們也能透過書信接收到。
即使自己如此懦弱、愚蠢、怠惰,但「只要上天與雙親把我生為這樣的人,就是要我以這樣的天性去面對人生,除了這個意義以外沒有其他解釋」,因此沒有必要愁眉不展。
當快要挫敗時,要想起這句話:「我們要生於此世,則骯髒的事物、不愉快的事物、討厭的事物,都不可逃避。若不勇往直前衝進那些事物,到頭來將一事無成。」
若你苦惱於社會上的矛盾,漱石教我們重要的是調整解釋的方法:
「大偷受他人崇拜,小偷受牢獄之災。這世間不是看種類上的差別,而是單純看程度上的差別,便有天壤之別。」
而在面對生死抉擇的緊要關頭時,漱石則提供了一張很有力的勸生處方簽:
「我可不喜歡自殺。恐怕是能活著就活著的狀態吧。在還活著的時候,跟普通人一樣,發揮我與生俱來的弱點。因為我認為這才是活著。」
弱點的矯正是不可能的。若能知道應該做的是發揮弱點,便不用再與自己爭鬥,感覺被人包容,心裡鬆了一口氣。
人生在世,難在如何和解。視如何與這世間、與自己和解,生活、工作會失色或熠熠生輝。
能與這世間和自己達成和解,天堂就會到來。漱石理想中的天堂,其中之一就是從容。
「我對你從容的心境致敬」他在信中如此說道。他也在作品《草枕》中這麼寫道:
「什麼嘛,不管人在哪裡,不從容的話,就沒有活著的價值了呀。」
若讀者諸君能從漱石的來信中,學到如何達到究極的從容,那真是我無上的榮幸。
前言
收到了夏目漱石的來信。
當然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在閱讀了留存下來的二千五百餘封夏目漱石的書信後,感覺到有許多書信彷彿是寫給自己的。
卑鄙、不誠實、怠惰、膽小、愛嫉妒、愚蠢。生來就是這樣的人,該如何與難相處的自己和睦共處呢?此處有了解答。
無法融入社會、卑微過活的自己,該如何鞭策自己才好?漱石的書信也教會了我們。
人在社會中成長,有了自己的生活與工作,這過程中會碰到五花八門的壁,又該如何去跨越,或是該如何與之達成和解?我們能從書信中找到這些問題的明確解答,或是重要的提點。
如果我年輕時就接觸漱...
目錄
Ⅰ挑戰
以這樣的天性去面對人生
不愉快的事物、討厭的事物,都不可逃避
一分一毫都不打折
世間會敬重的是毅力
輕蔑這個世界「你這渾蛋」
自己的內心若是高尚而有內涵
想將自己的文章流傳百代
與其抱怨,不如詛咒這二十世紀
多給人留點餘地
被人攻訐而出走,是一生的恥辱
以維新志士那般的激昂
知己留待後世
既想奢侈又想寫出優秀的文章
不要害怕這個世界
天底下靠得住的只有錢
這世界還真閒啊
靠文人吃飯,這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很困難的
留名後世
Ⅱ幸福
吾欲以美人杯飲啤酒
感謝對方為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
躺在照到陽光的緣側看看庭院
借個百圓極盡放蕩,憂鬱症就會好了
吃了妻子準備的一餐而生病,這病還真是風雅
我只是在寫著這封長信
謎還是解不開才有趣
發揮我與生俱來的弱點
我對你從容的心境致敬
寫文章也成為職業的話就不那麼有樂趣
所有的快樂都會在最後……
在靜謐的房間內閱讀喜愛的書
不知道多少人有著跟你一樣的遭遇
只要時間足夠,我也能成為稀世文豪
享用美食看著白雲讀一本書
Ⅲ品行
跟小偷相處三天肯定成為小偷
具備受人敬慕親愛的資格
憂鬱也是快活也是,完全是看個人心情的
沒有迷戀女人還能成為大學者的
自然將會治療他
人是一種活著為了受苦的動物
要看一個人,只限於他在身處逆境之時
理性與感性的戰爭
為了溫飽,人類連瘋狂的事情也會認真去做
還差那麼一點
女人的腦袋天生不明事理
人類就是為慾望而活
只是因為想拿筆了
一講起不滿,人就沒完沒了
貶低他人、稱讚自己
珍惜為死而來的這輩子
Ⅳ批評
蠢貨跟蠢貨就會吵起來
又愛又恨的
膚淺的人,居然也會被世人極力讚揚
為這世間而哭泣也未免太可笑
猶如泡在尿壺裡
是這世間扭曲著
這世間不是看種類上的差別,而是單純看程度上的差別
一文不值的廢物
看來看去沒有一個是真的
不管什麼地方,都既有人稱讚,也有人貶低
一定要互相讓步
我體會到,這世間是一大戰場
Ⅴ處世
實在欣喜,所以重複看了二次
周密有上等與下等之分
要讓人心服口服可得花上十年
別那麼客套,這樣我們才會更親近
你以你的常識認為這很奇怪,我也以我的常識認為這不奇怪
夫妻原則上是親密,但不親密是常態
提防他人會降低整體人格
不可隨意欺凌、冒犯他人
吃炒豆罵古人為天下一大快事
反擊他人要帶點幽默
受到招待的隔天要帶著名片登門致謝
不可喜形於色
從藝術上的立場而言是至為合理
沒有一個人像自己這般不可靠
Ⅵ矜持
一貧如洗卻有著美好的心,遠比富有還要高尚
學問不單單只是累積知識的工具
消失於地球表面
相信女人的第六感就糟糕了
只要見到錢,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打開那道門吧
真想見見像伊凡那樣的大傻子
因神經衰弱而死是為榮譽
勝者必敗
如果要喝酒,那麼願你喝得再多也不會失去平時的那顆心
不顧羞恥地詢問金額方面的事
看了莎士比亞,不像別人一樣覺得有趣
不與這些事情奮戰、而是允許它們存在,這樣才稱得上偉大
Ⅶ表現
詩神也不領情呀
許多就像對路人丟下「挖苦」的話轉身就跑一般
不稱讚你是因為尊敬你
讓人感到不可侮蔑
像是感受不到人生一般
想安寧在孤獨之中
一步步寫、一步步成熟、一步步前進
不可因為不懂便覺得難
技法熟練了,則會匠氣十足,令人不喜
即使有人只看了三兩行,我仍覺得很感謝
文如其人
我將自己置於一旁,為了你的未來而說幾句話
「給我哭吧、給我笑吧」這樣的作法不高明
很有意圖地讓繪畫為自己打廣告,這不是很愛現嗎?
溫和穩重地使人信服
白玉微瑕
就算發牢騷,我也不拘泥於牢騷
後記
參考文獻
Ⅰ挑戰
以這樣的天性去面對人生
不愉快的事物、討厭的事物,都不可逃避
一分一毫都不打折
世間會敬重的是毅力
輕蔑這個世界「你這渾蛋」
自己的內心若是高尚而有內涵
想將自己的文章流傳百代
與其抱怨,不如詛咒這二十世紀
多給人留點餘地
被人攻訐而出走,是一生的恥辱
以維新志士那般的激昂
知己留待後世
既想奢侈又想寫出優秀的文章
不要害怕這個世界
天底下靠得住的只有錢
這世界還真閒啊
靠文人吃飯,這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很困難的
留名後世
Ⅱ幸福
吾欲以美人杯飲啤酒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