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海海人生
某個早晨,「偶」心血來潮決定去應徵遊輪工作,他從未離開過自己居住的巴黎郊區,滿心期待就此展開一段美妙之旅,卻沒想到才剛看到陽光和海洋,立刻就「下放」到了船艙底層,開始夜以繼日工作,看盡豪華遊輪底層員工不見天日的悲慘生活。
▂▂八千位乘客雖然「同在一艘船」上,命運竟然天差地別▂▂
「上面」的世界是度假天堂,招待了六千位腳踩布希鞋的美國胖子,一切都很美好,輕鬆愜意;
而「下面」的世界則是奴工地獄,兩千名各國勞工苦幹個沒停,日復一日在海上工作,卻諷刺地看不到海!只等著合約到期、現金到手的那天……
一段笑中帶淚(其實是只能苦笑,淚水都往肚裡吞)、感人肺腑(郵輪到底怎麼會有這麼多讓人想吐的工作)的加勒比海奮鬥記!(才怪!我這個萬能工具人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下船~~~~?)
作者斯里曼‧卡達表述自己在歐洲最大豪華郵輪打工的經驗,以輕鬆幽默的筆調,描述歷劫歸來的恐怖工作生活。書中垃圾話大噴發,忠實刻畫在海上討生活小人物的心酸無奈,揭露現代觀光產業中被完美的資本主義運作所掩蓋的海上奴工生活真相。
作者簡介
斯里曼.卡達 Slimane Kader
曾住在巴黎郊區,現年近三十歲,身為移民後代,和大多數的郊區青年一樣,做過許多街頭和底層工作。有兩年時間在加勒比海的遊輪上打工,這段期間,他與外界幾乎沒有任何聯繫,每隔兩至三個月才有機會上岸逛逛,船上的工作時間多在底層船艙中度過。
2011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偶》(Wam)即引發熱議,其處女作帶有自傳性色彩,講述一個郊區年輕人沒有錢、沒有工作,一個晚上因為無聊四處晃盪,遊晃到巴黎市中心,感受到荒涼郊區和繁華大都會兩個世界的衝突,書中如歌的對話,更增添其獨樹一幟的風格。這本小說已改編為電影劇本,即將搬上大銀幕。
譯者簡介
周伶芝
文字工作者,劇場編創、策展與顧問,中法翻譯,劇場美學與創作相關講師等。藝術評論、報導與創作文章散見於相關網站與平面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