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看不見的力量
幫助別人找到光芒,彼此都會發光發亮
南亞的叢林裡,當黃昏緩緩接近叢林深處一條河流邊的紅樹林,遠離家鄉華盛頓州的生物學家小心審視著蛇類出沒的水域旁鬱鬱蔥蔥的奇特景觀。修.史密斯教授在船上慢慢漂流,他自然聽見了夜行動物或從洞中冒出,或從巢中飛出,展開夜間狩獵所發出的叫聲。我可以想像河水在星光下閃爍,不受遠處城市燈害的景象。接下來在一九三五年那個濕潤天裡發生的事件,已在學術史上記下一筆。
史密斯抬頭看著一棵紅樹,突然間樹頂放出光芒,好似一道閃電從樹中往外射出,而非擊中樹木。接著整棵樹變暗,在他的視覺上留下一個燃燒的圖像。
然後那道閃電就像平時偶爾會發生那樣,再一次發威。
整棵樹再次閃光,接著又整個變暗,這樣的情況在三秒內發生了兩次。接著不可思議的是,河岸邊所有的紅樹突然一齊放出閃光。在河流一側約一千英呎距離內的每一棵樹就在同一時間閃光,接著變暗。
我一想到這樣耐心、謹慎又科學的觀察家,為著對世界的好奇心離開太平洋西北故鄉的尋常生活,而能在那個夜晚得到大自然如此美妙的獎勵,我的內心深處就升起一股暖意。
他一回神後開始思索,於是明白,其實不是樹本身在閃光,而是樹身覆蓋著大量帶有生物發光現象的螢火蟲,這些螢火蟲全都在同一時刻發光了。回家後,史密斯博士將他發現這些同步發光螢火蟲的經歷寫成了一篇學術論文。這個發現實在太神奇了,令人難以置信,像是故事書中的情節。
故事接下來的發展雖然令我感到遺憾,卻一點也不意外:沒有人相信他。生物學家對他的描述嗤之以鼻,甚至說那是虛構的。公螢火蟲怎麼會一起閃光?這樣做只會降低他們突顯自己以吸引潛在伴侶的機會,不是嗎?數學家也同樣存疑。在大自然中,由混亂所產生的秩序怎麼會沒有一個領袖來帶領呢?而昆蟲學家則問道,在紅樹林裡能見度低的情況下,何以上百萬隻螢火蟲能看到足夠的同伴而表現出完全一樣的行為模式呢?從昆蟲生理、數學和生物的角度來看,這個現象都是不可能發生的。
然而,這並非不可能。到了今天,由於現代科學的發展,我們知道這個現象是如何發生的,以及為什麼發生。結果發現,這個令人不解的行為其實是螢火蟲為了演化而產生的。正如莫伊瑟夫和科普蘭德發表在著名期刊《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發現,在幽暗的紅樹林深處,當螢火蟲隨機閃光時,母螢火蟲回應公螢火蟲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三。但若螢火蟲一齊閃光,母螢火蟲回應的可能性則是百分之八十二。當螢火蟲以互相連繫的群落而非個體而一齊閃光時,成功率提高百分之七十九。
我們的社會教導我們最好要成為閃耀的孤星,而不是在眾星雲集的森林裡發亮。畢竟,那不正是我們在學校和公司裡認為的成功嗎?我們想以第一名畢業,想在最好的公司裡找到工作,想獲選參與眾人渴望的企劃案。我們希望孩子在學校裡是最優秀的學生,在社區裡是最受歡迎的小孩,在球隊裡是速度最快的球員。當各種資源有限時不論是被錄取進頂尖的大學,受邀至傑出的公司面談,或是在最強的運動團隊裡佔有一席之地,我們學到的是要跟別人競爭,讓自己可以在群體中與眾不同。
然而我的研究顯示,事實並非如此。螢火蟲研究人員發現,當螢火蟲能出奇精確地測定彼此脈搏跳動的時間(而且精確到毫秒!),牠們就能完美地保持適當的距離,免除競爭。同樣的,當我們幫助彼此更進步,其實也可以增加他人的機會,而不必互相競爭。就跟螢火蟲一樣,一旦我們學會跟身邊的人互相協調合作,我們個人和人際生態系統都會開始更加閃亮。
但讓我們停下來想一想。螢火蟲究竟是怎麼辦到的?特別是在能見度和視野有限的情況下,牠們如何能如此完美地協調彼此的閃光?波士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米若樓和斯特羅格茲刊載在《應用數學期刊》的文章中發現這個令人驚奇的現象:螢火蟲不必藉由看見其他所有的同伴才出現協調的動作;只要沒有一群螢火蟲完全落在其他任何群落的視野外,牠們就能跟彼此的節奏同步。換句話說,只要有幾個節點就能徹底改變整個系統。
我們在「正向系統」方面獲得的最新知識告訴我們,在人類社會中也有同樣的現象。正如你在本書中將會發現,在你的工作場合、公司或社區裡成為一個「正向節點」,幫助你身邊的人提高他們的創造力、生產力、才智和表現,你不但幫助群體更加進步,你還會加倍提高自己成功的潛能。
上述這個令人著迷的故事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勘查這些叢林的生物學家現在知道,那些紅樹發散出的亮光可以綿延好幾英哩。這個意思是說,其他的螢火蟲因此能更容易找到亮光的方向。所以閃光越強,越多新成員加入,也加進了牠們的亮光。對人類來說也是這樣:你越是幫助別人找到他們的光芒,你倆都會更加發光發亮。
別獨自衝得更快,而要讓集體變得更好
在喬治.盧卡斯為締造數十億美元票房的《星際大戰》系列原先所寫的劇本裡,電影史上最有名的這句話「願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並不在其中。反倒是在起初幾個版本裡,原句是這樣的:「願他人之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of Others be with you)」這一小段神秘的電影史與潛能科學的研究有何關聯呢?
正如童書作家羅爾德.達爾所言:「最大的秘密總是隱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而我相信,同時藏匿著在這一小行文字裡的,是人類社會變相追求潛能背後的問題,以及如何能成倍提高我們的成就、幸福安康與快樂的秘密。
我們的社會變得過度關注「個人力量」,而非「在他人幫助下而增強的個人力量」。當然,好萊塢讚頌每一位超級巨星(世上還有哪個地方,街道是以明星的名字鋪成的呢?)但當我們在公司和學校裡沿用這樣的劇本,只關注個人成就而把「他人」從對等關係中剔除,我們真正的力量就會一直隱藏著。但這種隱藏著的力量是可以被揭露的。
三年前,我在研究成功與人類潛能之間深層的隱密關聯時,我的人生有了重大的進展:我當爸爸了。
當我兒子李歐來到人世,他可以說是完全無助的,他甚至無法自己翻身。但是他漸漸成長,開始變得更有能力。隨著他學會每項新的技能,我發現自己正如任何一個優秀的正向心理研究員一樣,會說這樣的話來讚美他:「李歐,都是你自己做到的哦!我真是以你為榮。」之後,李歐會用他細柔但驕傲的聲音重複我的話說:「都是我自己做到的。」
那時我才明白:我們從童年起到後來成年進入職場,一直受制於過度看重個人獨力完成的事。身為父親,我的讚美和引導若只停留在那裡,我兒子可能會把獨力獲得的成就當做個人才能的最終考驗。但在現實生活中並非如此;還有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層面。
那樣的循環是從小開始的。在學校,我們的孩子得到的訓練是要自己用功讀書,所以他們在考試時可以贏過同學。如果他們找別的學生幫忙做作業,他們就會被斥責是作弊。他們每天晚上要做好幾個小時的作業,被迫只能把做其他事情的時間拿來換成孤獨的自習。他們一再被提醒,未來自己在職場上的成功取決於個人指標,包括他們的學科分數和標準化測驗的成績。從統計上來看並非如此,但這種方式確實達到一個效果:它明顯提高孩子的壓力,同時也剝奪他們的人際關係、睡眠、注意力、快樂和健康。然而我們不去質問這個制度,反倒指責那些跟不上這個狂熱追求個人成就的人。在學生要離開學校時,他們已經變得疲憊不堪、脆弱又孤獨,而且還發現他們被承諾的成功和快樂並不在彩虹的另一端。
突然間,當同樣那些考試成績優異的人需要跟其他人共事,一起將產品推出市場,或是要召集團隊一起完成工作目標時,他們就遇到難關了。同時我們發現,能晉升高位的並非事事都想獨力完成的人,而是那些會尋求他人協助、並與他人共同成長的人。有的父母能支持孩子透過平衡且與人連結的方式來追求成功,他們得到的回報是孩子能堅持不懈;而有的父母只是督促孩子追求個人成就而犧牲人際關係,他們對孩子過度疲勞和孤單寂寞的情況則毫無心理準備。
我們把人生的前二十二年花在批評和讚美個人特質與個人成就上,但在往後的人生中,我們的成功跟他人的成功幾乎完全互相關聯。
過去十年裡我跟財富百強近乎半數的公司合作過,遊歷了五十多個國家,去各地了解人們如何理解成功、快樂和人類潛能的概念。我發現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大多數的公司、學校和機構都是以個人指標,如銷售額、履歷表上的榮譽和測驗成績來衡量和獎勵「高績效」。以這種方式做評量的問題,在於它是基於我們認為經過科學認證的看法:那就是,我們活在一個「適者生存」的世界。這個看法教導我們,成功是一個零和遊戲;成績最好、履歷表最亮眼、或是分數最高的人才是唯一能成功的人。贏得遊戲有個簡單的規則:比所有人更好、更聰明、更有創意,那麼你就會成功。
但這個規則並不正確。
由於你在本書中即將讀到的突破性新研究,我們現在知道,發揮個人最高潛能與「適者生存」無關,而與「最適任者得以生存」有關。換句話說,成功不只在於你多有創意、多聰明或多有衝勁,而是在於你與人建立關係,為你的人際生態系統做出貢獻,並從中受益的能力。成功不只是你在大學或公司評比有多高,而是你是否能很好地融入學習與工作環境。成功不只是你贏得多少分,而是你補足團隊技能的能力有多好。
我們經常以為只要我們更賣力工作、動作更快、更機靈,那麼我們就能實現最大潛能。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在當今世界裡,獲致成功和實現潛能最大的阻礙並非欠缺生產力、不勤奮工作或沒有聰明才智;問題在於追求成功的方法。追求潛能絕不能走「單行道」。我十年來的研究結果清楚顯示:追求潛能的方法不是獨自衝得更快,而是讓集體變得更好。
緊抓著舊有的成功規則不放,我們便放著更大的潛能不用。我在哈佛大學十二年裡親眼見證了這個事實:學生因極度競爭而崩潰,擱淺在自我懷疑和壓力的岸邊。許多人知道自己不是唯一的超級巨星而驚慌失措。他們把自己逼得更緊,與外界隔絕,希望能跑得更快,成為最閃亮的那道光芒,但結果卻是陷入黑暗。高達百分之八十的哈佛學生表示,他們在大學生活中曾經罹患憂鬱症。
因為我到全球各地進行這項研究,所以我知道這不是長春藤名校學生獨有的問題。在一九七八年,憂鬱症確診病患的平均年齡是二十九歲。到了二○○九年,平均年齡是十四歲半。而在過去十年裡,成人患憂鬱症的比率加倍,兒童蓄意自殺以致住院的比率也同樣加倍,而且最年輕的只有八歲。到底是什麼樣的巨變能說明這個現象?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做什麼來解決這個情況?
我們對個人成就的重視已造成嚴重的過勞,而這主要來自兩個重要轉變的激發。首先,科技和社群媒體的興起讓我們能全年無休地播報個人成就,不斷傳送競爭的訊息,同時引發不安全感。其次,在學校和公司裡,因追求更高的個人成功指標而造成難以估量的壓力和競爭,導致工時更長、睡眠更少、壓力更大。幸好,有一種更好的方法也已開始出現。
這條令人興奮的嶄新途徑是受到我最初在研究快樂議題時所獲得的啟發。我在《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裡提到,我們可以透過練習感恩、學習樂觀以及冥想等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快樂。但如果在實踐的過程中你做這些事只是為了讓自己快樂,那麼你會碰到無形的限制,這時你的快樂既無法持續,也無法提升。提高快樂上限唯一的方法是將你的快樂轉化為讓別人更快樂的動能。我最後終於明白,儘管快樂是一個選擇,但它不只是個人的選擇,而是與人相互連繫的選擇。這是因為當你與人交往時選擇將感恩和喜悅付諸行動,你會讓別人更容易感到喜悅和感恩,而這些人回過頭來會給你更多感恩和喜悅的理由。
有了這個發現的支持,我深入挖掘新的研究,得到更清楚的結論:快樂只是冰山的一角。現在,由於大數據的出現,我終於能看見過去潛藏不見的聯繫。以前我們只能問像是這樣的問題:「你有多聰明?」或是「你多有創意?」或是「你工作有多勤奮?」但現在,我們能問更大的問題:「你能讓身邊的人變得多聰明?」「你能啟發多少創意?」「你的衝勁能對團隊或家庭帶來多少感染力?」「你能幫助別人提高多少韌性?」當我們問這些問題,我們會看到,離群索居無法造就個人最大的成功。正當這些新研究開始發表,我們也似乎開始明白,幾乎每一項表現個人潛能的特質,從智力、創造力、領導力、性格和積極性,都跟別人息息相關。因此,想要在身體、情感和性靈上真正成長茁壯,我們在追求潛能和快樂方面都必須做同樣的改變:我們必須停止個人向前衝的慾望,開始為集體變得更強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