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異常的正常家庭
「要知曉一個社會的靈魂,就看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
.因為「你是我生的」,所以打小孩是正當管教,不是虐待?
.「經紀人媽媽」和「大雁爸爸」們,渴望以孩子的成就證明自己人生。
.在課堂上要求多元文化家庭的孩子舉手,反被貼上「不一樣」的標籤?
.少女未婚懷孕,誰陪她面對學業中斷、墮胎或生下孩子的人生抉擇?
.低生育率的形成,難道是因為現代女性高學歷、眼光太高?
我們對孩子的「愛」,會不會是以「正常」為名的「異常」?
本書重新剖析一般人眼中,由父母與子女組成的所謂「正常」家庭,以及亞洲社會最重視的傳統家庭觀,看見家庭內隱形的權力如何壓迫、影響孩子的權益與成長,提醒我們──單由一方所建立的關係,實際上是一種暴力。
作者金熹暻以多年在兒童人權組織工作的經驗,寫下所謂「正常」家庭型態以外的家庭,在社會上遭受的歧視;以及當家庭內的暗影蔓延到職場、學校、社會時可能產生的悲劇。
究竟是誰定義了「正常」與「異常」?父母與家庭、社會與國家又該做出什麼改變?本書試圖提出消弭偏見、扭轉觀念的解決之道。
作者簡介
金熹暻(김희경)
首爾大學人類學系畢業,曾任社會、文化線記者長達18年,看見許多社會的歧視或漠視導致兒童權益受損,甚至發生悲劇。因此加入國際兒童救護組織,致力於改善制度與認知的「權利宣導(advocacy)」。之後進入政府部門,現為女性家族部副部長。
其所著《異常的正常家庭》榮獲2018年度好書、文化體育觀光部「社會科學類優秀圖書」,也入選《國民日報》、《韓民族日報》、《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京鄉新聞》等多家媒體之推薦好書。更收到韓國總統文在寅的親筆致謝,為韓國社會的兒童權益問題敲響警鐘。
其他著作有《賣座電影的再構》、《女性的工作:重新整理》(合著)等;譯作有《Asian,English》、《藍眼、褐眼》等。
經歷
《東亞日報》記者
「Save the Children」權利宣導部長、本部長
「人權政策研究所」理事
「移居背景青少年支援團體」理事
文化體育部部長助理
女性家族部副部長
譯者簡介
簡郁璇
曾任廣告文案,現為專職譯者,享受透過文字傳遞美好價值的過程。
譯有《關於女兒》、《死者的審判》、《一人份的幸福剛剛好》、《成為你的森林》等。
臉書交流專頁:小玩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