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無限包容的港灣或是令人窒息的牢籠?
如何不讓理應相親的家人成為熟悉的陌生人?
無論是夫妻、親子或祖孫三代,
希望都能藉著相互靠近的練習,
找到理解與對應的方法,讓生活更容易。
如何不讓理應相親的家人成為熟悉的陌生人?
無論是夫妻、親子或祖孫三代,
希望都能藉著相互靠近的練習,
找到理解與對應的方法,讓生活更容易。
我衷心期待讀者不只被書裡的故事所感動,
也能在書中看到自己,並找尋到對應生活的最佳策略。──廖玉蕙
知名作家廖玉蕙是最會說故事的人,個性迷糊又充滿好奇心的她,將這兩種特質盡情發揮在創作裡,無論是寫夫妻相處、親子互動或是祖孫對話,風趣幽默又引人深思,寫盡了家庭生活裡的酸甜苦辣。出版過六十餘本書的她,這些年來,在臺灣南北奔波,在一場接一場的演講中,分享了許多家庭的趣事逸聞,同時,也聽到了甚多不幸的案例,有些恐是神仙也無法著力,有些則是腦筋稍加急轉彎,就可不藥而癒。
坊間討論愛情、婚姻、家庭這類型的書籍大多從理論著手,常給人隔靴搔癢之感;有的雖以案例描摹,也往往失之粗糙,難以被接受。因此,廖玉蕙耙梳這些年的累積,整理出「夫妻」、「父母和子女」、「隔代教養」三部曲,首度有系統地針對「家人」關係,提出深度的觀察,試圖透過理解而提供解決之道。所有家庭裡關於相處、碰撞、衝突、教養等層出不窮的挑戰與疑難雜症,在這本書裡,都能透過練習,找到與家人更加靠近的方式,回歸愛的力量。
本書特色
★廖玉蕙首度有系統書寫在家庭關係中,如何通過練習,學會彼此靠近。
全書分成三部:
1.第一部「夫妻」:從婚前的抉擇,談到成家後的甜蜜包容,到面對不圓滿時如何對荒謬微笑。
2.第二部「父母和子女」:探討親子間如何背離的真相,也分析新一代青少年的特質,試圖透過理解,尋找兩代和解與對話的空間。
3.第三部「隔代教養」:除了欣賞到廖玉蕙的兩個寶貝孫女的妙不可言的童顏童語外,透過祖孫互動,還可以學習到與升格為父親的兒子、從不同家庭嫁過來成為一家人的媳婦之間,隔代教養該注意的眉眉角角。
★家人關係千絲萬縷,教你如何化干戈為玉帛,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
廖玉蕙風格獨具又逗趣的文字,透出明亮與正面的氣息,無論是寫夫妻間的機鋒相對,或是親子互動、祖孫逗嘴,展現詼諧的之餘,篇末的「延伸思考」,則提供了讀者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議。
★練習換位思考,提供不同世代理解與和解的可能。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面對人生實相,或是面對新時代的一輩,因成長環境不同,想法也大異其趣,廖玉蕙說:「換上另一種心情,切換另一種角度,常常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能適時地練習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透過理解,產生和解的可能,彼此的關係才能越來越靠近。
名家推薦
家人,是禮物或是課題,有沒有可以努力的空間?這是一堂我們完全沒上就要上場應試的必修課。廖老師的文字,充滿了溫暖與體貼的理解,這在書裡第一部分的「夫妻」及第二部分的「父母與子女」表現的最明顯;第三部分的「隔代教養」更是引領當代趨勢的領頭羊,如何陪伴自己的孫兒孫女,這本書吹起了衝鋒的號角。──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我很喜歡這本書,原因有點特別。
那就是久違的美德。
我喜歡她和孩子為了幫先生圓夢的描述。
我喜歡書中提到那年代老夫老妻的生活趣味。
我喜歡書中刻劃家庭內說不出的愛,但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喜歡書中描繪出家的支持力量。
家,就是生活中一個一個小故事,堆砌出來的愛,隱微卻凝聚出堅不可摧的力量,綿長又悠久,一代接著一代。──賴芳玉 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