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1 項符合

細軟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2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坦白說,詩是非常私密的文學作品...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9/11/10
坦白說,詩是非常私密的文學作品,若非透過作者的解說或賞析,一般讀者通常難以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更遑論寫下讀後心得,因此以下的心得存屬個人感受,如有誤解只能說聲抱歉。 透過《細軟》「後記」的說明,不難明瞭這些橫跨約十年的詩作,是誕生在作者的小房間租屋處,狹窄擁擠的空間裡充滿了...
細軟 細軟

作者:馬翊航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0-09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細軟

內容簡介

「我如此稀有,卻不與誰結合……」
馬翊航首部詩集《細軟》
愛的受難記,正在途中

  「細軟是行李,也是輕浮,軟弱,細微,糾纏,必須出發的疲勞。
  收拾細軟上路,除了對詩與世界的包裹,愛與世界的小事,還有『正在旅途』的一種幻覺,也為寫作,植入一點更新的可能種子。」

  這本詩集收錄了馬翊航近十年間的詩作,橫跨詩人的二十世代到三十世代,共四十二首詩。跟許多寫詩的人相同,因為戀愛的啟動與碰撞、獲得與喪失而寫,恰好覆蓋一些生命的階段。

  每一首都可以算是情詩,但在詩裡面的詩人(或者用來愛的身分),未必像現實生活中的順從。小東西也運載著詩人的心靈:蟲子,房間,玻璃,灰塵,螞蟻,鳥,它們因為詩產生異質的氣象,微物與世界的磨擦產生情感以外的聲音。動靜之間,織造傷感抒情之外,幽深空間及劇場。

  正因細軟,不用特別承擔以柔克剛,以小見大的任務。小就是小,篇幅,人格,可見之物。收拾細軟上路,除了對詩與世界的包裹,愛與世界的小事,「正在旅途」的幻覺,也為寫作,植入一點更新的可能種子。

  詩人喜歡《天空之城》的主題曲〈君をのせて〉,歌詞中說要出發了,就要把刀子、麵包、手提燈帶進包包裡。詩集裡的三輯:火種,酒水,小刀,大致對應了照明,生存,武器,是有限制的攜帶,足夠的熱情與護衛。若說這部詩集是一部歷歷在目的愛情受難記,看著受傷的戀人如此自戀、耽美,又令人感受到再次出發的希望和力量。楊佳嫻序末不也鏗鏘下了結論:「《細軟》,其實藏著剛硬的意志。」

名人推薦

  楊佳嫻    專序導讀
  王盛弘、林餘佐、姜濤、唐捐、崔舜華、陳柏煜、羅毓嘉  情動推薦

  細意琢磨,軟語商量,像春雨麻麻密密打在野地上。馬翊航善於捕捉恍惚的、卑微的、悸動的生命情境,賦以迷幻的節奏與意象。身體感與抒情風交纏互探,在詩行裡,見證愛情的華麗與野蠻。──唐捐

  唯有靜物能再移動/懷念者必會死亡」從馬翊航的詩句間,我們讀見這個世界靜止的倒影與輪廓──眾多的靜物,雪,早晨的微弱光線,細塵紛飛的房間──他的詩中有某種細軟之物,恰好貼合了我們心底最柔若無骨的那一截。──崔舜華

  馬翊航的詩十分注重斑斕效果。如同羅蘭•巴特所說,戀人變成一架熱情的機器,不斷生產符號,賦予意義,《細軟》物象紛繁,飛鳥游魚,香灰糖粒,盆栽舊衣,顏色附帶質感與重量,箭矢一般接連不懈地射向回憶中的自我。這是記憶與感覺的內戰。因此,這部詩集其實是受難記。──楊佳嫻

  《細軟》是低聲下氣的書——「多心的鷸鳥」孵著辜負的蛋、字裡行間「熱  並且哀傷」;馬翊航的委和曲並不是為了求全,窗花中可能有「可愛暴力小蟲」,靜物內裡常見「火靜靜地裂開」。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詩人讓兩兔傍地走,效果好而微妙——男調(不換假音)唱女腔。或者相反:我會把他的針線憤怒之歌放在李清照的怨與普拉絲的恨之間。他突出的刺在把「陰婉端莊」改成了「陰險端莊」。──陳柏煜

   《細軟》中的詩句多半哀麗,像是華美樂曲中的最後一小節,再動人、再依戀都勢必將結束。詩中的日常描述都帶著憐惜的聲腔,字詞交疊出一個瑣碎且略帶蒼涼的詩境,就如同他寫著「像一個喪偶的人╱像一個做完愛的人。」死亡與性彼此依存——「熱 並且哀傷」。──林餘佐

  馬翊航的詩帶有冥想與夢幻的氣質,詩風純淨綿密,內面裡,卻也不乏粗糲的身體質感,以及時刻伴隨的意外驚喜。那些詞與詞的安靜滑動、微妙組接,似乎能讓讀者感受到紙面之間有空氣在流轉,而這空氣,也吹開了我們意識深處層疊的褶皺。──姜濤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翊航


  一九八二年生,臺東卑南族人,池上成長,父親來自Kasavakan建和部落。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幼獅文藝》主編。合著有《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台灣文學故事》。

 
 

目錄

【推薦序】 廢墟天使灰        楊佳嫻

信物

第一:火種
下落
不在場
未雪
高處
透視
透視Ⅱ
房間
七月
七月Ⅱ
惰性
失神
愛彌兒
之間

第二:酒水
繞道
幽浮
不寐
恍惚
長夏
無恙
水面
秋分
日食
暗戀
生日
關於你的睡眠素描
琥珀
北京城:致J

第三:小刀
削薄
死線
厭世
負面教材
末日
餘命

可能
妒婦
輕描
庇護
被靜物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你翻譯的時候

【後記】在危樓打包



 
 



廢墟天使灰

楊佳嫻


  馬翊航第一本詩集叫《細軟》,讓我想起鯨向海的《大雄》。大與細,雄與軟,剛好兩極。大雄意在噴發,細軟則善於承受。如果說男性在意的正是要巨大、要陽剛(如同大雄寶殿裡佛祖半袒的巨大胸肌),那麼「細軟」難道意味著「反男性」嗎?

  確實,整部《細軟》無所不在的幽怨語,幽閨氣氛,美麗而飽受等待折磨的少婦,被整座宇宙孤立在一扇窗前,調動星河來排列出內在的情思。這種女態,在古典詩歌中常常是男性詩人的面具,此刻,似乎又發揮了同樣的功能,可是託寓的並非上下君臣,而是把這陰性姿態還給愛情。古代男性詩人以閨怨為面具,申訴的是用與棄,現代詩人在情詩中「名正言順」地閨怨,申訴的,也還是用與棄──權力與選擇,渴望與冷卻,暗自神傷又頻頻回首。當然,這裡說的也並非真正的閨閣,而是對傷心人來說,整個宇宙都是幽閨。

  馬翊航同輩詩人中,同樣彰顯這類氣象的,還有波戈拉。但是,他們的詩明顯分歧在物象世界的締造。波戈拉的詩視覺效果偏向純粹簡素,馬翊航的詩則十分注重斑斕效果。如同羅蘭•巴特所說,戀人變成一架熱情的機器,不斷生產符號,賦予意義,《細軟》物象紛繁,飛鳥游魚,香灰糖粒,盆栽舊衣,顏色附帶質感與重量,箭矢一般接連不懈地射向回憶中的自我。這是記憶與感覺的內戰。因此,這部詩集其實是受難記,受傷的戀人如此自戀,最美的時刻,啊那剝奪削弱衰微之我,為此可以反覆證成,執著如幽靈。

  高昂的華美,同時瀕臨崩潰──熟悉台灣現代詩的讀者或聯想起陳克華少年名作〈星球紀事〉,但陳作隱隱仍藏著男性自踞高處、害怕受傷的恐懼,那雄大的姿態想要掩蓋的不就是細軟的內在?小馬則在詩中甘心服軟,自揭底細,如天使翅膀,只能暫時卸下,徘徊行吟:

  火車駛過鐵線橋
  遠方河床上睡滿痛的斷木
  時間拆卸下的鱗片,尾羽(〈七月〉)

  在情詩中,自貶即自高,低到地裡,滿嘴塵土,才更襯托愛情偉岸,自我一旦出場,絕不可能完整,破損即命運,破損處即支撐點。借此支點,撐竿一拋,小馬在緜連詩句中把失侶的戀人從日常生活拋進一處又一處廢墟場景,見識末日玫瑰雨;那是戀人淪落之心與詩人奇想之心疊合,拉開無窮屏風,把自己繡進去,不是金鷓鴣,而是加了框的曠野裡,一支招搖不能過界的蘆葦。

  〈負面教材〉開頭就問:「你正在縫合我或拆毀我?」如果是縫合,那就聽〈削薄〉裡遙遠的回答,「用你的身體幫我裁縫/我敏感,歪斜/近乎偽造的絲綢」,如果是拆毀,〈死線〉也給出了反響,「我在廢墟裡/廢墟是世界的心/鋼條穿過我,流出砂石與黑金」。然而,這兩個答案都不完滿。因為敏感,所以縫線容易歪斜,繞過無數小地雷;而廢墟中裸露鋼條,宛如穿心而過,才發現內裡早已塌陷溶解。

  廢墟天使不僅僅身處廢墟,體腔也如同空洞壁櫥般棲居著自我的分身,〈未雪〉裡說「我的胸中有一尾著涼的雛鳥/用灰黃的翅膀遮蓋自己的雙眼」,如果飛翔,也是為了被所愛之人看見,〈不寐〉裡說「我竟想讓你看見我此夜如此為你不寐/一尾多心的鷸鳥/翻飛在面孔與沙洲之間」。

  被看見,被接納,最好能完全消溶於彼處,詩人在這裡的想像極具身體性:

  像玉石一樣,堅硬,純淨
  在手掌的溫撫裡緩緩貼近主人的膚色
  或許就可以頂住你身世裡
  草率的語言
  千年難再得的時間(〈暗戀〉)

  願你幻想我仍是你的煙蒂
  在許久未下雨的清晨
  被你的呼吸所消滅(〈幽浮〉)

  玉據說通人之血氣,彼此浸潤,感染生息;更進一步,則是變成煙蒂,借對方的呼吸而燃燒,化為煙與毒深入對方臟腑,而這份深入需要以自身消滅為代價,無法再來一次的愛。當然,不能忽略的是,玉摩娑於手,煙蒂半銜在口中,都帶著色情的摩擦。

  還有另一種深入的想像──〈恍惚〉裡寫,「在你的手來不及觸碰到的內裡/已經有了好多細菌」。這很驚悚,拿來和周夢蝶比較就知道了。周公〈漫成三十三行〉裡同樣手指探入,「藕紅深處,佛手也探不到的/藕孔的心裡/藕絲有多長/人就有多牽挂多死」,「佛」代表的超越之大力量,和「探入藕孔」、「藕斷絲連」的動作與黏稠感,產生奇異的相左,卻同時讓敏銳讀者不妨同時往執著難破與色情聯翩兩方向想去;馬翊航比較乾脆,「來不及」,意思是本來已經準備好要讓你的手伸進來,伸進來,到最裡面,碰觸內裡的權利本身就等同愛的恩施,總之,情感中斷,來不及了,可是我的內裡無法永遠清潔空曠等你來觸摸、等你來充滿,「充滿細菌」給人一種玷汙感──棄置之地,被非我非你之物佔領──也就是廢墟。

  那麼,如〈可能〉裡「開始只是我意外畫下的迷宮/我在腸內,你在宇宙」這樣的想像,又意味著什麼呢?腦或心臟,是現代情詩常寫的器官;肝膽腸則在古典文學中較為常見,肝膽相照,酒入愁腸,極盡開放與深入之事。張愛玲大膽讓小說男女主角腹瀉與便祕,暗喻其愛的失禁與精神的堵塞,與腸胃相關的情節在現代文學中很難優美;具有鮮明唯美傾向的《細軟》,忽然寫到腸子,固然也有百轉千迴之意,卻似乎也暗示著某種等待被碰觸的內裡,又或者說的是:我堅持成為不能被排出的存在,如同宿怨。

  與這不能消化的宿怨對質著的,是瀰漫全書的灰,只要時間拉長,萬物莫不化灰。〈繞道〉中寫,「雨中的鴿群。銜著薄金的碎屑像忘了什麼/遠看起來就像灰」、「手中緊緊握著碎瓷/白水裡有紅雪花」,灰的種種變形,碎屑、碎瓷、雪花,金色與灰色,白色與紅色,剪接鮮烈視覺,而且帶著痛感。

  自埋在錦灰堆裡,廢墟天使怔忡拒絕飛遠。《細軟》其實藏著剛硬的意志。

後記

在危樓打包 
 

  我退伍後在永和住了幾年。第一個租的房間在十三樓,一棟叫「金歡喜」的電梯大廈。當時同居的男友在補習班教英文,假日大多時間不在家。我從來沒有住過高樓,搬進去沒幾天就遇到地震,規模不過四點幾的地震高樓增幅就像末日。我穿著內褲,門外是大廈飯店式的回字型走廊,躲在裡面擔心鐵門擠壓變形。我蹲在地上小抖,覺得自己像離開水的花枝。不出門的時候大部分是清涼的,我在客廳看著氣密窗外的市景,永和天空常有鴿群從鴿舍放飛。只有翅翼而無身軀的鳥。商禽是寫眉毛,我看著鴿群變換隊形,像是有密碼通過指揮,我的臉掛在半空,時而速升,時而冷淡分散。牠們偶而也會來到臥室窗邊叩叩敲,發出不明朗的咕嚕聲。男友長期失眠,我陪他到市區近郊山坡小社區求助催眠師。催眠師把他的房間打開,裡面有個灰色的小沙彌,穿著小草鞋。我與他走長長的斜坡離開下著小雨的小社區,不敢問他心裡的小人是睡的還是醒的。

  第二個在永和租的房間在一樓。三坪大的房間浴室佔了一坪,浴室沒有牆而是整面透明玻璃,玻璃旁邊是雙人床,雙人床旁邊是面向牆壁的書桌。衣櫃冰箱都是內嵌式。木質貼皮,三十二吋貼壁大同電視,像一晚一千一的平價旅宿。床頭靠窗,窗外是防火巷,行人日夜趖來趖去,無聲的時候我也不知道有沒有人隔著窗簾看我。偶爾我會把窗簾拉開向外看,可能對巷內的人來說我更像鬼。炎夏近中午起床,夾著人字拖搖擺出外覓食,巷口騎樓商家一排金紙煙,仙貝,炸醬麵,原來是普渡。昏沉飢餓的我也有點漂浮。那時候偶爾寫了詩就丟在沒人看的部落格上,部落格也因為網站廢止營運搬過兩次家。部落格叫暗鬼,租來的房間裡有可疑的事,可疑的人。

  以前看電影,對白說在某個大樓租了一間寫字樓。我心想真好,租一個房間專門寫字,早上九點就進去寫字,愈高的樓層愈密閉,日光被擋在氣密玻璃外,發出波浪狀的熱。寫字的人的電波通往世界,時間從此站出發……後來發現我多想了,寫字樓就是辦公室。但我還是憧憬這個狀態,一個專門寫字的房間。詩是我的寫字樓。我在詩裡面什麼也不能做,只能做跟詩有關的事。那裡面有不足齡的星球,金紙,翻覆的船。驅策自己的牛馬,大石頭,舊火車。他們端端正正的存在,端端正正的面對自己的徒勞。

  許多人年輕時都有不久於人世的幻覺,與其說是恐懼,不如說是憧憬。我自知拖延成性,更希望時間代我完結不能完結的。電腦不設開機密碼,若有天意外離開,也許就有人替我整理作品。我雖明白自己的拖延,卻低估自己的強壯。我的身體平安穩定地長大,多年生的果樹。慢慢明白我的纖細紗布裡包裹了一些近於雌性動物,世俗強硬,消化良好的本質。長大還知道對死亡懷抱憧憬是不夠恰當的,我希望更接近日常的簡易與不易,求取生活,不因自己的健康世故感覺羞愧。

  只是日常的被單之下我心波動,我心顫慄。寫字樓裡有一個易怒、善妒、敷衍、自棄、勒索、失敗主義、騷動、不順從的女人。一些偶然撿來的小東西運轉了我,小東西也有空間,劇場,摩擦力,有時起火,有時模仿他物,有時靜止運動,產生情感以外的現象。有些詩有些因為存在略久,在我的生命裡成了事件之一。長出臉孔,待我去替它們配對,同一塊或不同一塊玻璃吹製的風鈴。我也開始收拾一些詩集之外的行李,找出意圖趨近的他人的詩,希望有東西為自己的思想背書——不管是墊背或針刺。

  小時候第一次踩到圖釘,糖黃色的釘面貼平足弓最深的地方,像早已測量完全。圖釘的「釘」,真正具有穿刺能力的部件,則是完全沒入腳板裡。比起痛與驚詫,更醒目的是精確、密合,偽裝為「無」的傷口。圖釘取出來後是小小圓圓的血珠。至今那個疤痕還停在腳板中央,像小門,像歡迎未來的釘與玻璃。

  2013年初,我收到了一本《馬雁詩集》,是錢超與王喆從中國帶回來給我的。不知道是因為知道我愛人愛得不甚順利,還是知道我剛從北京回來。裡面有首詩叫〈北京城〉,我貼了一張像道路指示的藍色標籤紙在書裡,箭頭正對著北的中線:是兩個背對的人,脊椎怎麼也靠不起來。精確的建築與責任裡,有一些鬆綁,閒散,逃亡出來的,時間的碎冰與龍套。我在詩中感受一些緊張,也感受一些因為破壞而竊喜的願望。結尾寫「它已經被毀壞。是多麽無辜的處境……/讓人痛苦地愛,絕望中一再重生。」我當時故作聰明地,覺得我的哀怨也許更勝一籌,是「重生中一再絕望」。2017年夏天,自己寫〈北京城〉的時候反而沒有重讀。現在喜歡馬雁詩裡的句子不是結尾,是「如果你在北池子,就能感覺到/南池子;如果你在鐘樓,就能/領會到鼓樓;」均衡,清白的一對掌心,惦念那些本也是一組的領悟。

  近日因為要確認詩集內容的討論,我在臉書訊息搜尋框中打上「細軟」。結果除了詩集之外,「細軟」還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因為我工作的雜誌編輯需要,與柴柏松確認他投稿詩中一句「纖柔細軟,河河地圈住黎明」,這是一首名為〈循良的馬:一首詩送給皮皮〉的詩。一次是李家棟在我剛上臺北工作時候,問我何時回臺東收拾細軟,也可以一聚。一個是語言與狀態,一個是真的帶不走的物細。想來沒有人是喜歡打包的。那種疲勞不止是肉體,也來自選擇,丟棄,與必須出發的指令。感謝有人代我認出心裡的戲劇。

  我與世界纏鬥:低聲下氣,作小伏低。所幸攜帶身邊的事物有此眉目,有此兇殘,能使人樂於疲勞。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79319
  • 叢書系列:新人間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3 x 19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坦白說,詩是非常私密的文學作品...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9/11/10
坦白說,詩是非常私密的文學作品,若非透過作者的解說或賞析,一般讀者通常難以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更遑論寫下讀後心得,因此以下的心得存屬個人感受,如有誤解只能說聲抱歉。

透過《細軟》「後記」的說明,不難明瞭這些橫跨約十年的詩作,是誕生在作者的小房間租屋處,狹窄擁擠的空間裡充滿了他的個人記憶,那些屬於戀人自述的情詩,對象其實是同居男友(對象應該不僅只一人?),在如此的背景下,或許會更方便理解作者的詩意。這些詩有分手後的不捨與懷念:

魚群分散,各自/尋找著雲朵,船隻倒影/偶爾分食對方的餌/像彼此追悼的戀人  〈水面〉
我對鏡練習,表演一個死去的人—— 「我夢裡的劍,我思想裡的塵埃……」
人間劇本散落我仍然想被寫入/放棄走位,在角落抄寫遺忘的台詞:你走了。
                                                           〈無恙〉
你還在窗前寫字喝酒/願你幻想我仍是你的煙蒂 
在許久未下雨的清晨/被你的呼吸所消滅  〈幽浮〉
我仆街如草,與時間平行/你踩過我的生身/沒有甚麼比醒來更漆黑 〈繞道〉
昨天當然是不會回來了/但今天卻怎麼樣也過不去  〈恍惚〉

「時間」與「空間」構成了詩作的核心,「窗」成了最常出現的符碼,透過窗看見世界,亦照見自我內心。〈秋分〉、〈七月〉等作,更是直接表述了當下的心境。

痛苦是容易的/繼承他人的幻覺卻是難題 
誰動用時間的風箏與其倒影/蝕盡了可見的日光/觸碰自己的同時,又不斷地走失 〈削薄〉
時間抽取著/盤旋的燕子的靈魂/它們重複,在傘上領取著雨滴
領取著暗中的玻璃,血霧/最後也成為了時間 〈死線〉

作者—馬翊航自稱「姑娘系」詩人,作品讀來有種婉約、纖細,夢幻的氣質,像似一位多年不見的好友在耳邊絮絮叨叨,訴說著他分手後的寂寞、孤寂。「細軟」正意味著他細膩的心思、柔軟不屈的身段,也象徵著打包行李、重拾心情,再次出發……。

馬翊航善於捕捉恍惚的、幽微的、悸動的生命,分手後的孤獨、苟活,心情的低落溢於言表,祈求對方回心轉意不可得,自問自己哪裡做得不對,哪裡不夠好,是如此卑微、如此自怨自艾,無限悔恨的情緒充斥著詩作。讀來可見彼此若非愛得濃烈,為何會夜夜想起那些歷歷在目的夢境與回憶,唯有透過寫下這些詩作來傳達、抒發。

反正愛,是一場好長的病/好淺的睡眠 〈關於你的睡眠素描〉

《細軟》也有著許多特別的意象,箭矢、刀刃、鋼條、水泥、象皮……是一般年輕詩人少見的,這些不斷產生的符號,眾多的靜物,不也正是他睹物思人下的產物,仿若一位失戀者、愛的背叛者,委屈、無奈、怨恨、絕望、蒼涼、崩潰……。期待對方的回來、重拾往日情懷,終究只是徒想;那只好學會勇敢、堅強,期待再遇見下一個會更好。

整個宇宙的語言來暗示:唯有死亡之時/才能再夢見你 〈厭世〉
我不能為你死/但可以背負疼痛 
末日如常降臨/我仍舊不知你在哪裡 〈末日〉

《細軟》各篇詩作並未明言對象,讀者其實很難判斷那些失戀、分手的男友是否屬同一人。唯二出現人名的是楊佳嫻與J,楊佳嫻寫道:「《細軟》物象紛繁,飛鳥游魚,香灰糖粒,盆栽舊衣,顏色附帶質感與重量,箭矢一般接連不懈地射向回憶中的自我。這是記憶與感覺的內戰。因此,這部詩集其實是受難記。」 (推薦序)各詩雖未明言創作日期,但在分類、編排上卻略見巧思,不妨將整本詩集當作談一場戀愛,從期待被接受、被愛、吵架、爭執、誤會到冷戰、分開,懊悔不已、試圖挽回,到想念、自責,最終決定放手,重新出發……,似乎馬翊航巧妙地在生命各階段裡、各事件上述說著他的心情,而你我正是那位他傾訴的對象。

《細軟》中的詩句多半哀傷而華麗,婉約而粗獷,抒情而剛硬,細細琢磨,常帶給人許多意外的驚喜,一些微妙的組接,乍看不明所以,但在多次咀嚼後,格外讓人喜愛其詩境,甚至心疼與心痛。新詩,可以陪伴讀者度過最寂寞、最低落的時刻,尤其當詩作可以投射到自身生命經驗,和外在世界有所連結時,新詩將不再只是單純的、難懂的詩作而已,猶如一帖撫慰心情的良劑。推薦各位夥伴不妨進來感受馬航令人不捨與喜愛的幽翊微世界。
 坦白說,詩是非常私密的文學作品...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9/11/10
坦白說,詩是非常私密的文學作品,若非透過作者的解說或賞析,一般讀者通常難以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更遑論寫下讀後心得,因此以下的心得存屬個人感受,如有誤解只能說聲抱歉。

透過《細軟》「後記」的說明,不難明瞭這些橫跨約十年的詩作,是誕生在作者的小房間租屋處,狹窄擁擠的空間裡充滿了他的個人記憶,那些屬於戀人自述的情詩,對象其實是同居男友(對象應該不僅只一人?),在如此的背景下,或許會更方便理解作者的詩意。這些詩有分手後的不捨與懷念:

魚群分散,各自/尋找著雲朵,船隻倒影/偶爾分食對方的餌/像彼此追悼的戀人  〈水面〉
我對鏡練習,表演一個死去的人—— 「我夢裡的劍,我思想裡的塵埃……」
人間劇本散落我仍然想被寫入/放棄走位,在角落抄寫遺忘的台詞:你走了。
                                                           〈無恙〉
你還在窗前寫字喝酒/願你幻想我仍是你的煙蒂 
在許久未下雨的清晨/被你的呼吸所消滅  〈幽浮〉
我仆街如草,與時間平行/你踩過我的生身/沒有甚麼比醒來更漆黑 〈繞道〉
昨天當然是不會回來了/但今天卻怎麼樣也過不去  〈恍惚〉

「時間」與「空間」構成了詩作的核心,「窗」成了最常出現的符碼,透過窗看見世界,亦照見自我內心。〈秋分〉、〈七月〉等作,更是直接表述了當下的心境。

痛苦是容易的/繼承他人的幻覺卻是難題 
誰動用時間的風箏與其倒影/蝕盡了可見的日光/觸碰自己的同時,又不斷地走失 〈削薄〉
時間抽取著/盤旋的燕子的靈魂/它們重複,在傘上領取著雨滴
領取著暗中的玻璃,血霧/最後也成為了時間 〈死線〉

作者—馬翊航自稱「姑娘系」詩人,作品讀來有種婉約、纖細,夢幻的氣質,像似一位多年不見的好友在耳邊絮絮叨叨,訴說著他分手後的寂寞、孤寂。「細軟」正意味著他細膩的心思、柔軟不屈的身段,也象徵著打包行李、重拾心情,再次出發……。

馬翊航善於捕捉恍惚的、幽微的、悸動的生命,分手後的孤獨、苟活,心情的低落溢於言表,祈求對方回心轉意不可得,自問自己哪裡做得不對,哪裡不夠好,是如此卑微、如此自怨自艾,無限悔恨的情緒充斥著詩作。讀來可見彼此若非愛得濃烈,為何會夜夜想起那些歷歷在目的夢境與回憶,唯有透過寫下這些詩作來傳達、抒發。

反正愛,是一場好長的病/好淺的睡眠 〈關於你的睡眠素描〉

《細軟》也有著許多特別的意象,箭矢、刀刃、鋼條、水泥、象皮……是一般年輕詩人少見的,這些不斷產生的符號,眾多的靜物,不也正是他睹物思人下的產物,仿若一位失戀者、愛的背叛者,委屈、無奈、怨恨、絕望、蒼涼、崩潰……。期待對方的回來、重拾往日情懷,終究只是徒想;那只好學會勇敢、堅強,期待再遇見下一個會更好。

整個宇宙的語言來暗示:唯有死亡之時/才能再夢見你 〈厭世〉
我不能為你死/但可以背負疼痛 
末日如常降臨/我仍舊不知你在哪裡 〈末日〉

《細軟》各篇詩作並未明言對象,讀者其實很難判斷那些失戀、分手的男友是否屬同一人。唯二出現人名的是楊佳嫻與J,楊佳嫻寫道:「《細軟》物象紛繁,飛鳥游魚,香灰糖粒,盆栽舊衣,顏色附帶質感與重量,箭矢一般接連不懈地射向回憶中的自我。這是記憶與感覺的內戰。因此,這部詩集其實是受難記。」 (推薦序)各詩雖未明言創作日期,但在分類、編排上卻略見巧思,不妨將整本詩集當作談一場戀愛,從期待被接受、被愛、吵架、爭執、誤會到冷戰、分開,懊悔不已、試圖挽回,到想念、自責,最終決定放手,重新出發……,似乎馬翊航巧妙地在生命各階段裡、各事件上述說著他的心情,而你我正是那位他傾訴的對象。

《細軟》中的詩句多半哀傷而華麗,婉約而粗獷,抒情而剛硬,細細琢磨,常帶給人許多意外的驚喜,一些微妙的組接,乍看不明所以,但在多次咀嚼後,格外讓人喜愛其詩境,甚至心疼與心痛。新詩,可以陪伴讀者度過最寂寞、最低落的時刻,尤其當詩作可以投射到自身生命經驗,和外在世界有所連結時,新詩將不再只是單純的、難懂的詩作而已,猶如一帖撫慰心情的良劑。推薦各位夥伴不妨進來感受馬航令人不捨與喜愛的幽翊微世界。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我的第一本職場&出國萬用E-mail攻略
作者:許豪
出版社:捷徑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02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我家也是茶餐廳:65道超人氣港式美味輕鬆做!
作者:李德全、林國汶
出版社:麥浩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12-29
66折: $ 26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魂永生有聲書第6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2-25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STEM大冒險:超驚奇的工程魔法-配合108課綱科技領域,培養創意設計與實作能力
作者:尼克.阿諾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8
66折: $ 23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Fountain新活水:Our Team, Our Taiwan!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專刊
出版社:中華文化總會
出版日期:2025-01-08
$ 27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醫美夫妻告訴你:醫美前你必須知道的全方位關鍵知識 無痕筋膜拉提回春術、淚溝黑眼圈擦擦筆》
作者:許源津,賴暉元
出版社:耕己行銷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1
$ 37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特殊傳說Ⅲ(vol.10)
作者:護玄
出版社: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5
$ 252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惠與亞實 (首刷限定版) 05
作者:S井ミツル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2-12
$ 153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朱丹東華中醫二十年:附腎病的中西醫治療
作者:朱丹、郭靄靈
出版社:青森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27
$ 428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膽大黨 16 (首刷限定版)
作者:龍幸伸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1-23
$ 127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乩身II 5:陰間海港裡的千足怪
作者:星子
出版社:蓋亞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5
$ 253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奇蹟產生器:心想事成的正念執行力
作者:唐玉書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1
$ 284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