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不是特別喜好遊山玩水的人,偶爾為了放鬆心情,增廣見聞,和親朋好友組團出遊,也多會在事前篩選旅遊景點,旅行中照相,並當下做成記錄,事後保存檔案。這一系列的舉動,純粹為了自己萬一有一天回想某一個地方,和哪些人出遊時,不會張冠李戴,弄錯人事時地物。從未有寫成遊記,和他人分享的念頭。但是,這次緬甸之旅,至少對筆者而言意義重大,於是興起何不出書,將緬甸旅遊所見所聞和團友及需要的人分享?
很多人聽過徐霞客(一五八七-一六四一年)的大名,他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在封建科舉、資訊遠遠不如今天發達的年代,敢於跋涉許多前人未到的蠻荒地區,包括古人稱充滿瘴癘之氣的雲南騰越(今騰衝),並因此得病去世!從現代人的角度看,他是集背包客與冒險家於一身的奇人異士,因旅遊認識雲南納西族土司木增,也託朋友完成《徐霞客遊記》,成為聞名千古的旅行家。
即使現代資訊比起四百年前徐霞客旅遊的年代充實許多,聽到要去比騰衝更南方的緬甸旅遊,很多人還是裹足不前。雖然瘴癘之氣不一定有,但是很多流行病比其他國家高。加上緬甸軍政府長期統治,又有西方媒體大肆報導回教徒族群羅興亞人的遭遇,諸多負面訊息充斥,比起封閉不知,一樣地嚇人!
筆者個人好奇心也許比不上徐霞客,但是對南傳佛教的著迷,驅動我前去緬甸冒險。徐霞客的旅遊,常常單槍匹馬,也往往露宿於荒郊野外。雖然現代人旅行有旅館可以住,也可以找旅行社安排行程,但是筆者就算膽子再大,也不敢單獨前往壯遊。幸好有十二「壯士」,願意陪筆者走一趟,完成這好不容易得來的旅遊。筆者除了衷心感謝所有團友,其中還包括我的老師和長輩,也希望藉這簡短的遊記,提供一些有用的訊息,給對緬甸旅遊抱持興趣的人參考。
緬甸絕對不是喜好旅遊的人的首選,如果偏重高級享受的人,也不必考慮去。喜歡崇山峻嶺、奇峰異石的旅客,現階段去了可能會失望。做為國民深度信仰南傳佛教上千年的國度,緬甸景區開發雖然落後,但是佛塔、佛寺的建築深具特色,搭配它特殊的傳統歷史文化背景,有其迥異於其他國家的吸引力。筆者這本遊記最有用的對象,應該是對佛教信仰保持高度熱忱,又不拘泥於漢傳大乘佛教的一般民眾。也許他們有心涉獵南傳佛教,但還未涉足緬甸,若能翻閱這本遊記,或許可以做為未來規劃旅遊時參考。筆者自認所見所聞,即使只是一面之緣,也可能失之粗淺,仍應該有一定程度的參閱價值。
緬甸所呈現的南傳佛教,一直是筆者心儀的對象。除了只信奉釋迦牟尼佛,讓信徒可以更專注於佛陀本意。其寺廟的結構和我們習以為常的台灣寺廟非常不一樣,四尊佛像居於佛塔或佛寺的中間位置,恰好面對四方,加上寺內空間非常大,足以讓來自於四方的信徒與他們信仰的佛陀,可以很從容自在地交心,其可近性遠非漢傳佛教國家的寺廟可以比擬。就禮佛方式而言,他們簡潔、靜穆又環保的做法,令筆者心生敬佩!而緬甸人死後的安排,更是對生者最貼切的餘蔭,也應該是領略佛陀風華甘旨者的上乘作為!
當然,也不是緬甸信徒所有的做法,筆者都認同。例如,女信眾不能太親近佛陀,以及只有男信眾可以在佛像
身上貼金箔以示禮敬的方式,筆者就深感不以為然!但總體而言,南傳佛教有它的特色,包括兒童接受的佛學教育,令其表現在外的,就是一般民眾的親切、和善。緬甸玉也許是一般人珍惜的對象,但是緬甸淳樸的風土人情,是筆者更珍視和推薦的。這本遊記定位為沐浴在南傳佛光之旅,其實也是時光之旅,因為緬甸讓我們見識到很多文明社會已經失去,但確實還有須要的返璞歸真的一面。
筆者先前不認識緬甸,自然地,也不用替緬甸背書。筆者純粹反映此行的觀感。行前以為十一月過後,緬甸屬於旱季,會竟日陽光普照,沒想到受到印度洋颶風的影響,多數日子為陰天偶爾小雨或多雲。但是南傳佛光普照,足以抵銷不佳天氣的影響,使團員們遊興不減。當然,獲益最多的是筆者本人,足以套用一句俗語「行萬里南傳佛教路,勝讀萬卷佛經書」,做為這次緬甸旅遊的註腳。也希望讀者未來若成行,能體會我再套用的另外一句話「不經緬甸一事,不長佛學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