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最強大的武器,
它用漫天的恐懼淹沒良知,
擊潰身體之前,先摧毀人心。
身兼歷史學者、新聞人與科幻小說家,葉言都化身時空旅人,寫出未來式……成書於1987年的《海天龍戰》,宛如預言,
32年後的今天,COVID-19病毒疫情爆發,席捲全球,
事態的發展似乎漸漸走向書中情節。
為什麼小說家可以預見未來?
因為我們活在人的世界,
人性的貪婪、欲望、權力爭奪、恐懼、私心……
人心的大愛、真誠、悔恨、遺憾、自省、純粹、求愛、無懼……
以及經歷文明洗禮前後的人性變化,都是超越時代、甚至影響時代的。
葉言都撰寫的科幻小說,先從小處呈現一個人的思路與抉擇,
當讀者跟隨主角走到最後,掩卷方才頓悟作者藏於字裡行間的大局思考。
作者說:「我不再完全相信人間表面的景象,而喜歡追究表象下到底隱藏著什麼。」
當人與人必須保持距離的此刻,這正是最適合獨自閱讀的小說。
五個故事,四個預言的世界──
古劍時光流轉,世事滄桑。古人手中的刀劍,漸漸變成今人的槍炮、飛機、戰艦、毒氣、細菌、飛彈、核子彈、殺手衛星、主義、宣傳、洗腦、跨國公司、全球通訊社、網路病毒和……誰也不知道還會有什麼。
綠猴劫只要我們製出一種他們從未接觸過的病原體,再做好預防自己人感染的疫苗,那生物戰的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高卡檔案神啊,饒恕他們吧!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愛溫諾娜當我們這些卑微的人類,用極簡陋的工具,幸運地觸動某些自然界的機關,使海的女神從波濤上升起時,我們只能祈禱她的眷愛,戰慄地等待她決定,是否回應我們長久以來狹窄閉塞的心靈中自私、貪婪、殘暴的要求。
迷鳥記據可靠消息顯示,過去半個月來,加西亞東部、中部出現一種怪病,類似嚴重的流行性感冒,估計已經有數十萬人病倒,數千人死亡……
無懼推薦
用寫實的手法,一絲不茍撰寫科幻小說,成了葉言都派科幻小說的獨特風格。
葉言都派科幻小說的出現,是中國科幻小說史的里程碑。
──張系國∣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
具有歷史學家、新聞人與小說家多重身份的葉言都,關注以人文精神反思現代科技的極端發展,在他筆下的寓言不僅是一則則警語,他更堅持不受到當下的人事物框限,期許自身的科幻小說是一則則預言,穿越到十年、三十年或是百年之後,依舊具有啟發意涵,這正是本書經典價值所在。
──須文蔚∣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
臺灣至今無人榮獲世界級的科幻大獎,想必是因為《綠猴劫》尚未出版英譯本!
──葉李華∣前交大科幻研究中心主任
理想的讀者不應善忘,若有祂,其實始於自然,卻也經常工於人之初惡。人對大地失去敬意,驚醒沉睡的自然之靈,在肉身未竟處,必然走向巴別塔隱喻的毀滅與離散。《綠猴劫》一書已經走過許多當下,焦慮臨戰而尚未愚昧引戰的故事,寄生於微光,支撐起時光,必然跟隨未來的當下,繼續遇見其他的讀者。這或許是葉言都先生從三十年前的故土島嶼,召喚給此時同一座鄉愁之島的訊息。
──高翊峰∣小說家
《綠猴劫》在時間的軸線上有意識地拋灑各類議題、技術、思維,從而探究人的行為及其意圖與本性的交互影響,是讓我讀得深刻、驅使自己動腦去想的核心力量,在我第一次拜讀的二十年後、該書第一次付梓的三十年後,這股魅力依舊不減。
──冬陽∣推理評論人,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
我們看著「小說」,卻赫然發現好像可以對號入座;書中的情節,和最近發生的時事是如此相近,讓我們幾乎誤以為作者是個預言者。於是在看故事的同時,也心生警惕,深切希望作者筆下的情節只存在於書中。不管出門時有沒有帶口罩、會不會戴口罩,帶上這本書好好看,一定沒錯。
──張東君∣科普作家
這本書的歷久彌新,不止因為葉言都寫出了科幻當中的政治、官僚、名利場與學術界,更寫出了超越時空的人性百態。
──臥斧∣文字工作者
對於本來就看科幻小說的讀者,這本書將呈現出另外一種科幻視野,對於平日不讀科幻的人來說,這本書甚至會給你更大的思考空間……它不講電腦,不講太空船,卻科幻之極,更人類之極。
──葉玲洋∣美國專利事務經理
作者簡介:
葉言都
1949年(民國38年)生於澎湖,祖籍北京,父系為滿族葉赫那拉氏。
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英文漢聲雜誌研究員、中國時報各項職務(從人間副刊編輯到
財務長)、世新大學兼任講師、時報旅行社顧問、古蹟臺北故事館諮詢顧問、倪匡科幻小說決審委員等。
現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暨創意人文課程兼任助理教授、洪建全基金會敏隆講堂講師、臺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講師、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曾獲第8屆時報文學獎科幻小說首獎(1985),作品〈我愛溫諾娜〉;第11屆時報文學獎推理小說首獎(1988),作品〈1649〉。
著作《海天龍戰》(2008)、《綠猴劫》(2020,《海天龍戰》32年紀念新版),科幻小說集。
推理小說〈1649〉改編為電影《遊戲規則》(1989)。
談中國歷史:《讓我們來到南朝》、《讓我們來到北朝》(2019)。
章節試閱
綠猴劫
一、弟弟
一九八四年八月六日上午三時四十二分
編號第十六號的猴子在經過十二個多小時的掙扎後,終於死了。這是一隻大雄猴,在我們飼養的猴群裡,牠是王。老實說,我還滿喜歡這個身強體壯、自以為是的傢伙;只是實驗進行到這個地步,總得找一個最健壯的標本來試一次,牠才倒了霉的。因為我們必須知道,猴子對綠猴症的抵抗力,個體的差異最大可以到什麼程度,這似乎是我們在推測綠猴症的致死能力時,到目前為止唯一可行的辦法。
夜正是最深沉的時候,慘白的日光燈照著第二隔離觀察室裡的一切:一個盛滿番薯、水果的鋁製食盆、一個半滿的鋁製水盆和一個蜷縮在一角的猴屍。死猴子呈現出典型的綠猴症症狀,身體上黏膜和皮膚裸露的部分,像眼眶、嘴、臀部、生殖器等地方,全部嚴重腫脹,沒有一點血色,蒼白的浮腫上,卻可以看到一絲微微的綠色,就是這種恐怖疾病得名的由來了。不用解剖我也知道,牠的內臟一定大量出血,肝、脾、腎都已經遭到病菌嚴重的破壞;不過牠能撐到這麼久,還真教人佩服。綠猴症可以由食物及空氣傳染,空氣傳染時發病尤其猛烈而迅速,從前牠的子民被拿來做空氣傳染的實驗時,很少有人能捱過八個小時的。
牠這一死,那些食物和水又得照例仔細銷毀了。雖然明知感染了綠猴症的猴子,痛苦得絕對不可能再去碰那些牠們一向喜愛的食物,但我每次還是為牠們準備,畢竟在人類的社會裡,臨上刑場的犯人也有一頓飽餐啊。
我關掉燈,在黑暗中點起一支菸,走到窗口。黑沉沉的海正在窗外的懸崖下面隱隱起伏著,看得見一波波撞上岩石的白色浪花。我推開窗戶伸出頭去,看到對岸本島岱屏市的位置,只剩下幾點稀疏朦朧的燈光,向左搜尋,尼魯人村子的方向卻是漆黑一片。文明人和土人都睡了,只有我們這一小群孤獨的研究人員,還得三更半夜在小島海邊的研究室裡,對著一具猴屍繼續工作。
我們這個單位,名字是國立熱帶生物研究所啟明島分所,但那只是個掩護,實際上我們和大學與研究機構裡那些同行的學究們絕無往來,甚至他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研究所名義上還有這個分部;然而我們能立即讀到他們一切的論文和報告、世界各地的學術著作,只要和我們的研究有關的,上級都會為我們盡快弄到,有時不長的乾脆就用電傳打字機傳來。這裡的伙食很好,自備有發電機和水井,醫療設施足夠,直接降落到所裡的直升機,永遠帶來超過我們需要的補給品,我們優厚的薪水,幾乎沒有地方可花。
當然舒適並非沒有代價,這種研究室要冒險的。綠猴症過去被認為是猴子的一種傳染病,猛烈而頑強,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對我們更重要的是,它極為罕見。到目前為止,這種病只在西太平洋地區幾個島嶼的猴子身上發現過,似乎也從未引起學術界的重視。我翻過許多年的各種學報、論文,只在一本發行極為有限的獸醫學報裡,找到過一篇語焉不詳的報導。可是我們這個團體的每一個研究人員,在經過徹底的研究後,都一致同意,綠猴症是一種靈長目動物的病!換句話說,它可以傳染給任何一種猴子、猿類和人。過去沒有規模比較大的流行,只是它發生的地點太過偏僻隔絕而已。
最初,我們的主任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發現這島上的猴子有這種怪病的。他不知怎地靈機一動,弄來鄰近地區的馬來獼猴、臺灣獼猴、日本獼猴繼續實驗,結果這些猴子一一感染,這使他精神大振,決心擴大研究。他說服上級,建立起這個研究所,並且選了我們這批人來,一道冒險實驗。
主任常常跟我們說,生物戰是現代戰爭中極可能出現的一種形式,任何國家都得有所準備。蘇俄和美國固然每年都投下大量的經費和人力做這方面的研究,就連我們的敵國加西亞,也在全力向這方面發展。據說加西亞的生物戰劑製造中心規模十分龐大,像鼠疫、傷寒、霍亂這些傳染病的細菌,都有專門的工廠製造,他們還生產黴菌、炭疽菌,甚至提煉濃縮的蛇毒。所以我們必須趕上他們,否則任何其他的軍備都可能變得毫無用處。
當然,我們有把握趕上他們。這話絕不是吹牛,因為在理論和實際上我們都有根據。理論上說,真正無法防禦的生物戰劑,是一種人類從來沒有遇到過的細菌或病毒。當敵人受到這種戰劑攻擊時,他們必須花一段時間才能化驗出病原體,等到找出治療和免疫的方法時,大部分人早就死光了。所以我們不怕加西亞製造霍亂菌、鼠疫菌,因為我們已經有疫苗、藥物和消毒劑等著它們;可是只要我們製出一種他們從未接觸過的病原體,再做好預防自己人感染的疫苗,那生物戰的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於是這就牽涉到實際問題:絕對嶄新的病原體到哪裡去找?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的上級,等到主任在這鬼島上發現了綠猴症,才算透出一線曙光。對他來說,早期的調查簡直是玩命,但他的警覺性很強,一旦發現這是一種有希望的傳染病之後,立刻採取各種隔離和預防措施,同時找了一小批像我這樣不怕死的同志,跑到這個島上來。
我們同心協力,在奉獻自己、探求新知、擊敗敵人的理念下努力工作。兩年以來,我們的險沒有白冒,汗沒有白流,現在除去獼猴以外,我們還用恆河猴、美洲猴、長臂猿、黑猩猩這些動物做過實驗,每一種都得到成功。今晚犧牲掉的這隻土產啟明獼猴猴王,又提供了在一種動物裡,個體對病菌抵抗力差異問題的一個好例子,我們距離成功不遠了。
然而在這樣一個夜裡,工作的昂奮在預定的結果出現後漸漸消失,取代的是疲乏和不耐。這個島實在太小,除了永無休止的濤聲和海邊遍地的多刺植物外,只有那些依舊停留在原始狀態的尼魯人,說著嘰哩呱啦南蠻鴃舌的土話,每天昏頭笨腦地不知做些什麼蠢事。小島中部的山區裡則是一片叢莽雜林,人跡罕至,藏著大群的猴子。我們裡面大概只有負責猴子的老李在這裡是得其所哉,他原來就是動物系畢業的,找不到工作才來這裡,他的差事就是上山抓猴子,申請買猴子,弄來之後小心伺候,以供我們實驗。他學有專精,每隻猴子猴孫都被他餵得肥肥壯壯,洗得乾乾淨淨的,而他閒來無事時最有興趣的,卻是撮合那些猴子做愛。這件事漸漸成為同事間的笑柄,有人說他心理變態,說不定那天弄得真了,會找隻母猩猩玩玩。
想到老李和他的猴子,只讓我輕鬆了幾秒鐘,某些因為工作而沉澱到腦海底層的前塵往事,又一一浮現出來。我原是學傳染病病理的,微生物也念得不錯,碩士學位早已到手,博士論文的實驗也做了一大半。誰知就在這時候,為了研究方法和指導教授吵了一架,他惱羞成怒之下,竟然向學校當局說我的研究方法有不道德的地方,學校那批老頭子信了他,我只得走路。我的父母親早已過世,唯一的哥哥那時正在美國念書,女朋友也投向別人的懷抱,我退學之後立刻收到徵集令,還得從小兵幹起。
但我的運氣並沒有壞到極點。快退伍的時候,主任發現了我,一談之下就把我聘到啟明島來。到了島上以後,我發現這裡的同事全是相關學門的專家,也都有一個和我類似的故事。我們都簽下志願書,發誓保守祕密,並且同意不論發生任何意外,都毫無怨言,也不讓外界知道。我們儘量少和外界通信,即使是家書,也絕口不提工作的內容和地點。兩年以來,我只在休假時和已經得到人類學博士、從美國學成歸國的哥哥見了短短一面。這裡沒有滿口仁義道德的迂闊夫子,我們很快地打成一片,在島上西北角的研究所裡,拋棄過去一切的包袱,沒有禁忌的研究,這才是真正的研究。
現在我對綠猴症的威力已有把握,我們也製造了不少這種細菌,研究計畫接近完成。當然,誰都知道要打百分之百的包票,除非是找個人來做一次實驗,可是每個人也知道,我們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我們不是科幻電影裡的瘋狂科學家。
這裡的工作雖然有意義,工作以外的時間卻極為煩人。綠猴症的恐怖大家都清楚,一點點細菌的漏失都可能使自己變成實驗品,所以無所不在與永不間斷的預防措施和應變演習,就幾乎占滿了我們所有的時間。所裡不准喝酒,也沒有女人,又禁止和任何到島上來的本島人交往,各種運動器材和益智遊戲,就是上級為了給我們打發時間而準備的小孩子玩意。
可是要不了多久,像我們這樣的一批一時之選,就紛紛找到獲取所需的路子。最普通的就是用香菸和日用品到尼魯人的村子裡去換。這些土人窮得要死,卻又嗜菸好酒如命,偷帶些東西出去,弄幾竹筒他們自釀的椰子酒和個把女孩子,絲毫不成問題。管培養的山豬和管機電的老黃就是此道高手,而山豬買通尼魯人的東西,竟包括他用來培養細菌的洋菜培養基,他說只要加上一點糖水果汁就行了。主任後來也知道了一些,但可能想到政府規定尼魯人不得離開啟明島,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算了。
我也跟他們去過一次,可是那經驗並不很好。我的需要,不是那個髒兮兮的尼魯女人美妃(不知是誰給她取的文明名字?)所能滿足的,看山豬和老黃滿口胡言亂語地從背包掏東西的樣子,更使我有勝之不武的感覺。
在這個天將破曉的夏夜,在他媽的滿天繁星和盈耳濤聲的包圍下,我真的只想要一個盛裝的文明美女、一瓶好白蘭地和一間桌上鋪著深紅色檯布的餐館。
我終於打開燈,拿出一張我為這隻猴王生前所拍的照片貼在記錄簿裡,然後把手伸進兩個房間之間的雙層膠質操作手套中,抓起死猴子,繼續我未完成的工作。我知道,我該回本島休假一次了。
(未完待續)
綠猴劫
一、弟弟
一九八四年八月六日上午三時四十二分
編號第十六號的猴子在經過十二個多小時的掙扎後,終於死了。這是一隻大雄猴,在我們飼養的猴群裡,牠是王。老實說,我還滿喜歡這個身強體壯、自以為是的傢伙;只是實驗進行到這個地步,總得找一個最健壯的標本來試一次,牠才倒了霉的。因為我們必須知道,猴子對綠猴症的抵抗力,個體的差異最大可以到什麼程度,這似乎是我們在推測綠猴症的致死能力時,到目前為止唯一可行的辦法。
夜正是最深沉的時候,慘白的日光燈照著第二隔離觀察室裡的一切:一個盛滿番薯、水果的鋁製食盆、一...
作者序
第三次出版自序
科學離不開幻想,藝術離不開真實。
──納白可夫(Vladimir Nabokov , 1899~1977)
這本書被歸類為科幻小說,原名《海天龍戰》,現在是三十二年來的第三次出版。全書五個故事,其中一篇曾被退稿,兩篇先後參加過時報文學獎科幻小說徵文比賽,結果一篇落選,一篇成為首獎作品。世事難料,竟至於斯。
我本是凡人,生在人世間,只因學了一輩子歷史,待了半輩子新聞界,習慣於看到、聽到、接觸到古往今來各式各樣的人類行為。看得、聽得、接觸得多了,根據經驗,變成不再完全相信人間表面的景象,而喜歡追究表象下到底隱藏著什麼。雖然同時早已知道世事難料,但仍然有試著料一下的興趣與動力。
人類這種動物,有很大一部分傾向說一套做一套,習慣於隱藏真實的企圖,尤其能成功掌握權力的人,更是如此。成功掌握權力的人必然有許多追隨者,因此能夠一呼百諾,集合團隊,建立系統,訂定制度,研發科技,於是,這種體系的真實企圖往往被隱沒。
然而,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涼風起於天末,冰山也有一角浮出水面,只要仔細觀察,合理推理,仍有希望層層剝除表象,追出可能的答案。所以……
說穿了,這本書的內容其實是我觀察與推測人心、人性的紀錄,用的工具是科技可能的發展。由於寫在三十幾年前,書中使用的工具,是當時的工具。依據三十幾年前科技發展的狀況,我將推測人心與人性的工具設定為氣象、罕見的致病微生物、具有遷移習性的鳥類、特殊功用的藥品等。
大氣的變化受物理定律支配,微生物和候鳥是生物,有求生存的本能,這些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人類為達到本身的目的,永遠在嘗試以人為的力量改變自然,發明特殊功用的藥品正是企圖改變自然的一個案例。從這個觀點看,人類文化中永遠存在著自然與人為兩個領域之間的介面,介面兩邊互動的關係,也永遠深刻影響著兩邊本身。對於文明短暫、智力有限的人類而言,這種互動不易理解,充滿神祕,散發讓人探索的魅力。
我是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才了解這些的。寫作〈高卡檔案〉時我二十七歲,尚未結婚。寫完最後一句,放下筆以後,一個微小的念頭忽然像幼芽般冒出來:我寫這個算洩漏天機嗎?如果是,我又會怎樣?從此一絲對自己未來隱隱約約的感應,便在獨處時偶然會冒出來。果然,後來我成為僅有兩個女兒的父親。
從此以後,每當用紙筆將這些故事的思緒化為文字時,我常有一種感覺,自己可能不知不覺地觸動某些神祕的開關。我寫作本書的後三篇時,面對生物戰、氣象戰這些極可怕的事,這種感覺每每油然而生,使我充滿感動、敬畏與戒慎恐懼。這種感覺在寫到某些段落時特別強烈。〈我愛溫諾娜〉寫到一半,忽然有靈感,回頭寫前言「無比壯麗的自然力量,誕生在副熱帶的海洋上……」,寫著寫著,心情激動,身體顫抖,不得不暫時停筆。〈迷鳥記〉寫到「面對這隻勇敢的海鷗和牠腳下因為逆光而波紋粼粼,金芒萬道的海水……」時,我熱淚盈眶。
書是寫了,三十多年也過去了,世事依然難料。〈高卡檔案〉男主角吳永浩將軍的辦公室在大樓七樓西側,我擔任《中國時報》財務長時的辦公室,竟然也在時報大樓七樓的西北角。今年以來世事的變化,更讓人體會宇宙間的一切真正難料,確實難料。最近這段時間,三十多年前那些紙面上的東西,據某些朋友說,看上去居然有點要活起來的樣子,於是這本書就這樣第三次出版。五個故事猶在,只是書名改,排列次序也略作調動,改為取原來第三個故事的篇名,稱為《綠猴劫》,以在這個時候,紀念這篇雖告徵文比賽落選,卻是上承前兩篇舊緒,下起後兩篇新猷的關鍵之作。如果要選出本書之「眼」,或者以八字命理尋找本書的「用神」,我推薦這篇。
三十多年了,在二○二○年庚子之春這個時刻,我誠摯地希望這本書的讀者體會:這不是一本好玩的書,書裡說的一點都不好玩,接觸到這個領域,千萬要抱著嚴肅虔誠的態度,只因:
科學背後有幻想;但在宇宙間,我只能永遠懷著敬畏的心,順著我的感應,不斷追求真實。
葉言都
二○二○年春
第三次出版自序
科學離不開幻想,藝術離不開真實。
──納白可夫(Vladimir Nabokov , 1899~1977)
這本書被歸類為科幻小說,原名《海天龍戰》,現在是三十二年來的第三次出版。全書五個故事,其中一篇曾被退稿,兩篇先後參加過時報文學獎科幻小說徵文比賽,結果一篇落選,一篇成為首獎作品。世事難料,竟至於斯。
我本是凡人,生在人世間,只因學了一輩子歷史,待了半輩子新聞界,習慣於看到、聽到、接觸到古往今來各式各樣的人類行為。看得、聽得、接觸得多了,根據經驗,變成不再完全相信人間表面的景象,而喜歡追究表象下到底隱藏...
目錄
導讀 期望百年之後依然是經典 須文蔚
推薦序 寄生於微光,支撐起時光──讀葉言都《綠猴劫》 高翊峰
推薦序 書寫寬廣多元的展現 冬陽
推薦序 具有可能性的文學 張東君
第三次出版自序
古劍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古人手中的刀劍,漸漸變成今人的槍炮、飛機、戰艦、毒氣、細菌、飛彈、核子彈、殺手衛星、主義、宣傳、洗腦、跨國公司、全球通訊社、網路病毒和……誰也不知道還會有什麼。
綠猴劫
只要我們製出一種他們從未接觸過的病原體,再做好預防自己人感染的疫苗,那生物戰的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高卡檔案
神啊,饒恕他們吧!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愛溫諾娜
當我們這些卑微的人類,用極簡陋的工具,幸運地觸動某些自然界的機關,使海的女神從波濤上升起時,我們只能祈禱她的眷愛,戰慄地等待她決定,是否回應我們長久以來狹窄閉塞的心靈中自私、貪婪、殘暴的要求。
迷鳥記
據可靠消息顯示,過去半個月來,加西亞東部、中部出現一種怪病,類似嚴重的流行性感冒,估計已經有數十萬人病倒,數千人死亡……
第三次出版後記
附錄
第一版推薦序 張系國
第一版作者後記
第二版導讀 臥斧
第二版推薦序 葉玲洋
第二版自序
第二版作者後記
導讀 期望百年之後依然是經典 須文蔚
推薦序 寄生於微光,支撐起時光──讀葉言都《綠猴劫》 高翊峰
推薦序 書寫寬廣多元的展現 冬陽
推薦序 具有可能性的文學 張東君
第三次出版自序
古劍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古人手中的刀劍,漸漸變成今人的槍炮、飛機、戰艦、毒氣、細菌、飛彈、核子彈、殺手衛星、主義、宣傳、洗腦、跨國公司、全球通訊社、網路病毒和……誰也不知道還會有什麼。
綠猴劫
只要我們製出一種他們從未接觸過的病原體,再做好預防自己人感染的疫苗,那生物戰的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高卡檔案
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