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切莫為惡
「我們非常幸運,福洛荷以狠準的眼光和有力的財經分析探討科技巨頭……對於如何限制科技公司的暗黑力量,各界的辯論越來越熱烈,本書為此提供關鍵的貢獻,挑明科技公司應該對人們與社會真正的需求負起責任。——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監控資本主義時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作者,哈佛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
「切莫為惡」(Don’t be Evil)是谷歌創立初期的座右銘,當時的谷歌認為科技將帶來更美好的世界,但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谷歌、臉書或其他科技巨頭,都已將他們的創業初衷拋諸腦後。他們當年曾經努力創造的烏托邦,如今看來更像反烏托邦的寫照:運用數位監控技術在使用者不知情時喪失隱私,對散播假消息與仇恨言論消極作為,並以掠奪性演算法瞄準脆弱的使用者,操縱我們的欲望。
臉書、蘋果、亞馬遜、網飛、谷歌合稱「FAANG」,已成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五大企業,他們藉由落差極大的資訊不對稱優勢,恣意運用我們的資料、操縱我們的心智、改變社會結構、破壞民主,只為無限制地提高獲利。到底這些已經快到不能倒的科技巨頭到底是怎麼淪落到這個地步的?這些曾經懷抱「數位烏托邦」理想的創業家們是如何成為窮凶惡極的壟斷企業,以不透明的演算法奪走個人隱私、富可敵國,用勢不可擋的力量操縱民主選舉時,還能逃避監管與稅負?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全球財經專欄作家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在她的新書《切莫為惡:科技巨頭如何背叛創建初衷和人民》(Don't Be Evil: How Big Tech Betrayed Its Founding Principles -- and All of Us)中,以她豐富的的調查報導經驗和採訪商業與科技新聞將近三十年所累積的人脈,從精湛的觀點深入挖掘谷歌、臉書、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平臺巨獸如何拿使用者的資料和注意力去換取金錢,而這些高得離譜的利潤,廣大的使用者卻連一毛錢都看不見。在看清這些掌控數位科技巨頭的真面目和他們所使用的各種掠奪手段後,福洛荷提出她的願景主張,希望藉由打造全方位改善現況的各項措施,削弱科技巨頭予取予求的能力,讓廣大的使用者在享受數位生活的同時,免於遭受科技的黑暗面傷害。
作者簡介
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
拉娜‧福洛荷是《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全球財經專欄作家兼副主編,居住在紐約。福洛荷也是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全球經濟分析家,前一本著作《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Makers and Takers: The Rise of Finance and the Fall of American Business)分析資本市場為何不再支持企業。該書入圍二○一六年《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最佳商業圖書獎 (Financial Times and McKinsey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另外,二○一八年福洛荷獲得美國商業編輯和作家協會(Society for Advancing Business Editing and Writing)頒發的最佳商業類獎,理由是在大型刊物上發表優秀的科技與政策評論文章。
福洛荷加入《金融時報》和CNN之前,曾在《時代》雜誌當過六年助理總編輯兼經濟專欄作家,先前則在《新聞週刊》工作了十三年,擔任經濟與外交事務編輯,也曾派駐歐洲和中東,擔任駐外記者。那段期間福洛荷在大西洋彼岸的報導,為她贏得了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的彼得懷茲獎(Peter Weitz Prize)。福洛荷曾經獲得多個機構頒發的獎項與研究補助,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事務學院(John Hopkin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以及智庫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福洛荷是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終身會員,也在開放市場研究所(Open Markets Institute)擔任諮詢委員。
福洛荷於一九九二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目前與作家丈夫賽奇維克(John Sedgwick)、女兒妲爾雅(Darya)、兒子亞力士(Alex)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譯者簡介
李宛蓉
主修新聞、大傳,從事翻譯工作近三十年,已出版譯作五十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