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白銀、刀劍與石頭
2019年美國圖書館學會《書單》雜誌最佳非小說圖書得主
2020年安德魯‧卡內基優秀小說與非小說獎入圍作品
執迷於採礦、用殘暴武力寫下傳奇故事、宗教的牽動人口
在這片魔幻土地留下痕跡,創造歷史!
怎樣全面掌握拉丁美洲的歷史和現實?這片土地上的人有著什麼樣的特徵?
無論是神祕的古代文明、鮮明的文學風格,還是動盪的政局、不平衡的發展,
拉丁美洲究竟為何與世界其他地區如此不同?讀完這本書你會有答案!
《白銀、刀劍與石頭》作者瑪麗‧阿拉納出生於秘魯利馬,童年時期經歷了兩國生活的轉換和適應,多年來思考自己的拉美文化身分,既有豐富的切身經驗,又能具備他者視角;既有批判,又有反思,以記者身分深度追蹤三位當代拉美人,短則五年,長則二十五年,在本書中用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和扎實的紀實寫作方式,將這三位訪談對象的故事與拉丁美洲過去千年的歷史無縫地編織在一起,使讀者閱見礦工、士兵和神父的生活軌跡如何與數百年前的祖先遙相呼應,從而闡釋了從前哥倫布時代至今,定義拉丁美洲的三個恆久主題:來自外部的對資源的無盡索取(白銀)、揮之不去的暴力陰影(刀劍),以及根深柢固的宗教信仰(石頭)。串聯歷史與現實,拋開「勝利者視角」,阿拉納嘗試挖掘拉丁美洲的獨特經歷所奠定的「本性」,勾勒出這片土地上人民的身分、心態與命運。
拉丁美洲蘊藏的貴金屬資源,白銀占其中絕大部分。從前哥倫布時代,金銀熱的痴迷早在哥倫布時代以前就熾烈燃燒,接著在其不斷爭討美洲之際吞噬西班牙,驅策奴隸與殖民剝削的殘忍制度,引燃一場血腥革命,使區域歷經數百年的不安,而今化身為拉丁美洲未來的最大希望。
縱觀從阿茲特克與印加帝國到血腥的十九世紀獨立戰爭,再到光明之路的國家恐怖主義,以至今日的毒品戰爭。拉丁美洲一直瀰漫著「刀劍」的暴力衝突文化。
不過拉美人本身的宗教文明傳統信仰,是豐富多元的迷人色彩,具體呈現在神廟、華美的大教堂或簡樸石頭堆,描繪出拉美地區對於宗教制度的狂熱信守,內化在石頭裡。
白銀、刀劍與石頭,是關於拉美大陸的波瀾起伏肖像畫,豐富多采的故事涵蓋千年歷史,也描寫活生生的真實人物:身形瘦小的寡婦黎諾養育五個子女,住在世界最高的人類居地拉林科納達,透過她講述拉美人採礦的歷史。「白銀」是對貴金屬的貪求,那股著迷支配著黎諾的人生,也支配在她之前的數代人:狂熱追尋她無法享用的獎賞,需求來自她永不踏足的城市。
古巴毒販卡洛斯在安哥拉戰場練就使刀手法,帶著他的機靈狡詐去到美國,隨後成為警方線人,彷彿呼應著阿茲特克人、皮薩羅、特魯希佑和皮諾切的暴行。暴力文化在拉丁美洲盤旋不去,潛伏暗處等待爆發,威脅這片地域邁向和平繁榮的蹣跚進展。在貧富不均分明的區域,刀劍一直是唾手可得的工具。世界上最危險的十座城市全都在拉丁美洲國家。恐懼是驅使拉美人北漂的動力,他們大批從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絕望逃走至美國。
緊攫心靈的「石頭」,制度性宗教無疑在上述美洲地區扮演關鍵角色,並且延續至今。
而今,儘管拉丁美洲流傳的信仰包括美洲原住民、非洲、亞洲與歐洲等許多種類,五百多年前西班牙強加的信仰仍深深銘刻此地,也就是忠貞不移的天主教徒。住在拉巴斯的耶穌會修士哈維爾,四十年來他努力讓天主教教義與安地斯山的克丘亞人和艾馬拉人共存,但是本地人寧可相信先祖的信仰。
一如本書書名所述,白銀、刀劍與石頭,是這片魔幻土地上的三道巨大沉重枷鎖,交織成拉丁美洲的歷史傷痕,也試煉它未來的命運。
作者簡介
瑪利‧阿拉納(Marie Arana)
生於秘魯利馬,著有進入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的回憶錄《美國女孩》(American Chica),兩本小說《玻璃紙》(Cellophane)和《利馬夜》(Lima Nights),《華盛頓郵報》知名專欄文集《寫作生活》(The Writing Life)及傳記《玻利瓦:美洲解放者》。《美國女孩》亦入圍筆會頒給首本非小說著作的瑪莎‧艾布蘭德獎決選,《玻璃紙》則入圍頒給首本小說的老約翰‧薩金特獎決選。美國國會圖書館文學部門主任,曾擔任《華盛頓郵報》文學編輯,生活於華盛頓特區和秘魯利馬。
譯者簡介
楊芩雯
專職譯者,現居台南。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譯有報導文學《製造俄羅斯》、《總統的人馬》、《柬埔寨》,社會科學《泰國》、《蝗蟲效應》,小說《強尼上戰場》、《黃衣國王》,傳記《提姆.庫克》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