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心在他方、曾經或正旅居異鄉,以及將遠行者的安頓之書。
華文界第一本直視「全球遊牧世代」生命經驗的書寫。「在臺灣以外的地方,平淡地、普通地生活,不在我們的想像範圍之內。
這本書記錄了許多像這樣因為把一處新的地方住成了舊的,而對我產生連貫意義的細小事物。」──陳偉棻出國八天,十二天,一個月,總叫人依依不捨地想,再待久一點就好了,下次要規畫更長的假期。
然而,不斷延長旅外的時間,到了極限,是否就是落地生根?想像中帶著滿腔抱負跋山涉水的跨國冒險,其盡頭,或許也只是就地安身立命的庸庸碌碌。
到達與啟程,開箱與打包,適應與陌生,輾轉與安頓,反覆的過程中,動搖了陳偉棻對故鄉與他鄉的恆常想像,只剩下無限放大的過渡狀態。而在那些難以定義邊界,說不清出國還是回國,只是來去穿梭的往返中,同樣存在著看似稀薄的意義與稍縱即逝的幸福。
在這種似乎比進修或旅遊走得更遠,卻又不至於把異鄉化為故鄉的生活方式中,旅途中的人情,搬家、求職、簽證申請等苦差事如何具體呈現虛無飄渺的「漂泊」二字,曾有的新鮮感與不安怎樣成為瑣碎的穩定日常……
雋永、收斂、乾淨、妥貼,關於那些未能在外地落地生根的過渡期,一份平實而溫柔的全球遊牧世代自白。
◎2021紅樓詩社第六屆「拾佰仟萬出版贊助計畫」決選作品
◎文壇真摯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白樵|作家
江 鵝|作家
宇文正|《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何致和|作家
林子弘|社團法人臺北市紅樓詩社理事長
洪愛珠|作家
莊祖宜|飲食作家
陳德政|作家
葉美瑤|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葉佳怡|作家
劉千惠|紅樓詩社總幹事
蔡珠兒|作家
盧郁佳|作家
韓良憶|作家
羅毓嘉|詩人
作者簡介:
陳偉棻
一九八二年生,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傳播與媒體學博士,曾於臺灣、美國、香港等地工作,現任職於英格蘭中部一所綜合大學。工作的城市常常變動,不變的是放假的時候大多待在日本。
喜歡把事情慢慢地想清楚,好好地寫下來。覺得把幽微隱晦的思緒梳理清楚,並且誠懇地傳達,是負責任的態度,也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刻。關於閱讀,喜歡Fran Lebowitz在《新聞周刊》上的建議:「Think before you speak. Read before you think.」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以下謹依姓名筆畫排序)
在為數非寡,卻仍相對小眾的旅外文學裡,《入境大廳》為臺灣讀者別開新徑,此書除魅式,反奇觀式地,將所有異國想像規至最簡。語言平易近人,緊貼日常細節,卻不瑣碎。閱時如逢舊友,在午茶室,悠閒聽其娓述在外點滴。溫暖,真誠,調伏妥當的正向,更是偉棻筆下流溢出的可貴特質。
──白樵|作家
會以「沒有任何顧慮的」去形容遛狗的陳偉棻,自然是顧慮萬千地看得見自身與他人「彷彿平淡無奇、卻被各種力量牽制得密不通風無可遁逃的人生故事」。我很享受也很期待讀到她在各種「細小的片刻」裡,捉捕下來的「逐漸浮現的連貫意義」。
──江鵝|作家
我不是把陳偉棻的散文全部讀完才覺得她寫得好,而是只看了輯一〈擦肩而過〉的前幾篇,就知道她是個會寫的人。她的觀察力極其入微,而且是用溫柔的目光注視周遭的一切。無論是在機場大廳等待兒孫的老人、替人美甲的越南婦女、萍水相逢的同學同事或平凡的洗衣店老闆,陳偉棻都能把他們刻畫得極為鮮明。她描述事情的方式相當平實,不刻意煽情,也不矯揉造作,文章卻能自然流露強大故事性,讓人會想知道接下來怎麼了而一直看下去。她的文字淡淡的,完全素顏不帶任何妝扮,即使講述一段曾讓心情劇烈震蕩的經歷,也不會趁機施之藻繪,自始至終穩穩保持節制的情感態度。
──何致和|作家
你我身旁一定都有這種類型的親友:長年旅居國外,卻非移民或在當地有長期工作。我們往往只能透過社群平臺瀏覽這些親友選擇分享的吉光片羽,卻未必有機會深入理解他們的內心。終於我們現在有了陳偉棻,《入境大廳》以老派副刊散文的平和筆法,自述著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熟悉的陌生」,透露箇中的滋味。
──林子弘|社團法人臺北市紅樓詩社理事長
給總是遷徙,客居他鄉和恆在半途之人。
這本書是靠岸補給,陌生人的善意,是重返航道之前那熱湯一碗。
──洪愛珠|作家
陳偉棻漂泊人生中那些安定的閃光時刻非常動人,讀之深感共鳴,也彷彿看見平行時空裡為學術事業遊走他鄉的另一個自己。
──莊祖宜|飲食作家
辦理出版贊助計畫數年,閱覽過百本作品當中,偉棻的散文是數一數二的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溫暖的筆調,在眾多苦惱煩悶的生活經驗中,總還能照出一絲關懷微光,也連帶給予了讀者力量。海外工作雖非人人皆有的經驗,但你總聽聞有個朋友在海外長居,好奇欣羨又不甚了解。《入境大廳》或許解釋了這一種生活樣貌,同樣有困頓險阻,也同樣在奮力追求幸福。
──劉千惠|紅樓詩社總幹事
陳偉棻寫香港和英國,讓我這個「前居民」深有共鳴,她的文字質感,我尤其喜歡。澄澈,安靜,溫暖,表層清透如淺灘,讀下去才發現,那個淺只是反光,底下暗藏瀲灩深潭,而且汩汩冒著地熱。
她的異國書寫,跳脫鄉愁苦悶、獵奇采風,雖只平淡安靜,記敘自身見聞經歷,但因真誠的同理與洞察,觸及本質情境,產生深刻動人的力量,冬日讀這本書,更覺熨貼溫暖。
──蔡珠兒|作家
《入境大廳》輕盈優雅,親切溫婉描繪陳偉棻在外國讀博士、研究、教書,從適應異國的奔波疲憊中發掘微小幸福的情感體驗,使讀者從中窺見在煩囂之外一座懇切純真的移動城堡、一間由萬千繽紛氣球提起飛颺天際的溫馨回憶小屋。
──盧郁佳|作家
偉棻的《入境大廳》,寫的就是這類各種「既是在這裡(香港、萊斯特、美國)」,「又不在這裡(臺灣、香港男友、一樣旅居國外的他國學者)」的人生。那麼細細織織,筆法如此溫柔老派,講香港公寓的窄仄可以從公寓裡一盞電燈開始。講美國的移民生活,講了美髮師金的故事,這些都見微知著,都好看。講萊斯特的超市與咖啡店店員與她互動,那些極微小極微小的,關於生活的細節關於季節變換的顏色,構成了一組完整的,溫潤的,「他方」影集。……與其說這本《入境大廳》乃是旅行之書,不如說,是「人生安放之書」。
──羅毓嘉|詩人
名人推薦:(以下謹依姓名筆畫排序)
在為數非寡,卻仍相對小眾的旅外文學裡,《入境大廳》為臺灣讀者別開新徑,此書除魅式,反奇觀式地,將所有異國想像規至最簡。語言平易近人,緊貼日常細節,卻不瑣碎。閱時如逢舊友,在午茶室,悠閒聽其娓述在外點滴。溫暖,真誠,調伏妥當的正向,更是偉棻筆下流溢出的可貴特質。
──白樵|作家
會以「沒有任何顧慮的」去形容遛狗的陳偉棻,自然是顧慮萬千地看得見自身與他人「彷彿平淡無奇、卻被各種力量牽制得密不通風無可遁逃的人生故事」。我很享受也很期待讀到她在各種「細小的片刻」裡,...
章節試閱
序
一九八五年,父親是一名高中老師,通過教育部的公費甄選,到美國華盛頓進修三個月。
我當時才三歲,關於這件事的記憶幾乎沒有,但是這件事情在過去三十多年間,各式各樣的細節,被爸爸以及其他家人朋友頻繁地提起,導致我們所有人好像也一起跟他在華盛頓過了三個月。因為這對我們這個極為普通的家庭來說是不得了的大事,能出國,還不用花錢,肯定是交了不屬於我們的好運才能達成願望。
去美國三個月,好像勝過在臺灣活三十年,爸爸跟我們講美國車、美國人、美國校園、美語、美元、美國天氣、美國食物、美國交通。他還從美國寄了卡片、貼紙與髮夾給我,巴掌大的硬紙板上面挖了十條縫,每一條縫上面別一支髮夾,成對的,一共五種樣式。收到這些舶來品,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千金小姐。阿嬤跟我要,我心疼地給了她一支。很多年後,全部的髮夾早已不知去向,我給阿嬤的那支,卻始終放在她桌上容易拿取的位置,成為唯一剩下的一支。
爸爸說,去了之後真後悔沒有從臺灣帶原子筆,美國原子筆一支一美元,相當於新臺幣四十元,「夠我在臺灣買一盒!」
爸爸也說,還好同行的其他老師帶了大同電鍋,他們集體燉牛肉,配當地便宜的硬麵包,餐費立刻從一餐十美元,變成一餐一美元。
‧‧‧
二十多年後,我去美國念書,行前買了好多筆,也小心翼翼地把一個全新的大同電鍋打包。其實在我出國的二○一一年,這些東西未必需要,只是,我是家人和親戚間第一個出國念書的,爸爸說過的話像是二十多年沒有更新的教科書,成為我踏上遙遠國度的唯一行前指南。
去了美國之後,不難想像,我發現爸爸說的,以及過去二十多年我們集體創造出來的美國生活經驗,某些是實在的,某些是虛幻的。可是最鑽進心底的,是某些我相信爸爸也經歷過,他卻沒有說出來的事情。
有一次我從美國回家,一年沒回臺灣了,爸爸來接機,見了面交給我兩袋東西後就背著手往停車場方向走,讓我自己跟上。一如往常,我們不會並肩聊天,只是一前一後地走著。到了車上,我打開袋子,發現是一碗甜不辣和一碗大腸麵線。
他這時開口說了第一句話,「妳吃吧。出國就是那樣而已,開心幾個禮拜,到最後只想著回家」。
那句話像是吐露一個祕密。既然對方也有長期旅外經驗了,關於孤獨,就不妨直說了。如果我沒有出國,爸爸恐怕永遠不會告訴我,一九八五年的他,即使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開過眼界之後,只想念臺灣的牛肉麵。
‧‧‧
去美國念書之前,我也有一點點出國觀光的經驗。第一次出國去了沖繩,團體行程,我和媽媽、姑姑,還有姑姑找來壯膽的幾位遠親。那時候都是大團,我們幾位近親遠親湊起來也不到團體中的多數。一路走馬看花,到觀光工廠就買點土產。愉快地想著,原來人家說出國觀光旅遊就是這麼回事啊。
一日晚上,那幾位遠親找我去他們房間玩撲克牌。玩完之後,我回到房間,看到媽媽氣得都哭了。
她省吃儉用讓我們出來「看世界」,是她也是我第一次出國。而我居然以打發時間的姿態,用玩撲克牌揮霍了在國外應該珍惜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國外玩撲克牌,居然還是跟臺灣人玩,做著在臺灣也能做的事情,便是浪費。因為去別的房間打撲克牌,我彷彿大逆不道地敗光了家產,家產不是團費,而是要靠出國經驗累積的文化資本與獨特氣質。
‧‧‧
我在國外生活第十一年了。頭五年在美國,接著三年在香港,第九年開始,搬到了英國。我曾經也以「和臺灣的距離」來定義自己走了多遠,與臺灣的生活愈不相同,彷彿遠行就愈有價值。但是只要在外地夠久,總有一日會面臨一個奇異的時刻,那就是,國外的一切已經成為了日常,如果一直待下去,免不了要做那些「在臺灣也能做的事情」,那麼,究竟要如何持續地以獵奇的眼光,觀看自己的普通生活?
就算保有獵奇的熱情,在外地生活,很多時候,也僅僅就是生活,根本無奇可獵。洗衣、做飯、等待天氣好的時候出門採買,這些生活基調,不論在哪裡都差不多。有時候聽不懂人家說的英文,覺得沮喪,突然想起,在臺灣,也不是每句中文我都能正確無誤地理解。有一次看到不懂的英文生字急著查字典,發現中文是「天竺葵」,我也不曉得該不該有恍然大悟的心情,畢竟「天竺葵」究竟是什麼,用中文我也沒能真正明白。
有時候我會想,父母親嚮往的那種因為見過「外面的世界」才有的獨特氣質,是不是真的存在。我們見到的外面的世界,其實也只是別的國家的日常風景。在別人的地方生活得夠久,久到忘了自己身在國外,可能是飽經了旅途的風霜,也可能只是換個地方庸庸碌碌。
或許還有第三種可能。因為生活足夠動盪,漂泊得夠久,知道生活與期盼不能等到全然安頓好了才開始。不知道會在一處多久,也不確定之後要往哪裡去,總是在路上,只好把浮光掠影的片刻也體驗出幸福來。
住美國伊利諾州時,我每周開車到一家大型超市 Meijer 採買,必經之路是林肯大道。林肯大道的車流不多,兩旁綿延著高大的落葉木,非常壯觀。秋天是最美的季節,葉子轉黃轉紅,偶有一陣風吹來,各色樹葉便像旋轉的萬花筒一樣不斷變幻出各種風情,有時候,也下起金黃色的小雨。那片樹木那麼華美、那麼飽滿,還有彼此摩娑的沙沙聲,很能撫慰人心。有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是為了去採買才開上林肯大道,還是為了開上林肯大道而去採買。
喜歡林肯大道兩旁樹木的不只我,我看過很多人專程停車取景拍照。最美的季節只有兩、三周,之後葉子便漸漸掉落。也就是說,秋天的景色我欣賞兩三回之後,就要進入美國中西部嚴酷無生機的冬天。
有年入冬之前,我又經過林肯大道,看到一家人專程來拍照。我為他們覺得可惜,那一周的葉子不是最美的,如果他們早來一周就好了,我這樣想。對於觀光客來說,旅遊有最好的時令,去日本看櫻花,去加拿大看楓紅,或是去香港吃大閘蟹,都有最合適的時間。錯過了,那趟旅程就不免遺憾。當時我住在美國已經三四年了,我發現,對我來說,沒有所謂林肯大道最美的時節。春夏時分綠意盎然的時候,我覺得這片樹林很美,而且可以想像它到了秋天將呈現另一種更豐厚更多彩的景致。冬天,葉子掉光只剩枯枝,我又想,聖誕節就要到了,慶祝之後,樹枝很快又會長出新芽。林肯大道的美對我來說是進行式,我因為知道這片樹林過去、現在,和以後會有的樣貌,而總是充滿期盼。每一周,我都懷抱著珍惜的心情開上林肯大道。當一個地方對我有了連貫的意義,我就不再是過客,我屬於這裡,這裡也屬於我,那是我身心得以安歇的平靜時刻。
這本書記錄了許多像這樣因為把一處新的地方住成舊的,而對我產生連貫意義的細小事物。在初來乍到與落地生根之間,我沒有老掛記著臺灣,因此少了走得太遠的擔憂;我也沒有就地安家的覺悟,因此不會把任何經歷當成理所當然。這些細小的片刻,逐漸浮現的連貫意義,讓人看清楚生命被塑造的始末與軸線,讓人安頓身心,是我在每一個地方認真生活了夠久之後,所留下來的紀念。
‧‧‧
這些意義被顯明的方式有很多。
一開始在美國,天寬地闊、杳無人煙,生活可以非常孤獨。博一的時候,每周只有周二到周四三天課,每周五、六、日、一,我可以連續四天沒開口說話。四周是無邊無際的大豆田和玉米田,想回臺灣,要搭一趟巴士加兩趟飛機,包括全球最長的客機航線之一,從芝加哥到香港,超過一萬兩千公里,飛行時間十五個小時。在足夠遠的美國中西部獨自生活,自我的概念清晰得像是平原上唯一一棵高聳的樹木,每一件事情與自我的關係顯而易見,在這裡,一場派對,做一次指甲,或是一場大風雪,都能讓人更認識自己,連路邊的樹木也有無盡的意義。
就在以為自己很了解自己的時候,我搬到了香港。美國都是樹,香港都是樓。廣東話我聽不懂,食物我吃不慣,每個月超過一半的薪水付了房租,另一半讓我偶爾上館子打牙祭,讓服務生把盤子丟到桌子上。在美國生活久了所享有的餘裕與生活情趣,在香港消失殆盡。我總是很慌張,總是很擔心,覺得自己總是落後,總是苦苦追趕。薪水很好,但是房間很小;離臺灣很近,但是我抽不出時間回家。那是另一種認識自己的方式,慣常信守的價值被挑戰得體無完膚,這時候少數無論如何都想捍衛的事物,大概就是非常核心的自我價值。
在美國,認識自己的方式是「慎獨」,透過「即使沒人看的時候,還是想要做給自己看」的那些事來定義自己。在香港認識自己的過程則非常「入世」:人潮都往一個方向走,你跟不上那樣的腳步,便知道真正適合自己的,是另一種生活。
後來,我落腳英國。我住在英格蘭中部,這裡大部分的事物,都可以在香港和美國中西部的對比光譜上找到一個落點,也就是說,這裡是很中庸的,介乎兩者之間。氣溫在兩地之間,交通便利性在兩地之間,城市尺寸在兩地之間,離家的距離也在兩地之間。不曉得是英國真的太中庸,還是我已經出來混得太久,明明和英國沒有什麼淵源,適應期倒是相當短,或許根本沒有。
服務的學校旁邊有座公園,我常常去散步,那公園的面積和臺北大安森林公園差不多。有一天,我在公園一角走著,突然想,走那條直直穿過公園的路好了,這樣天黑前就可以回到信義路三段,跳上捷運就可以回家了。
這樣空間錯置的混亂,或許是因為在這裡活出了穩定的日常,也或許只是因為想家。
我父母親說的那種獨特氣質,反映的是本地與異地的二元思維,只有待在臺灣與離開過臺灣這兩種可能。我們從未想過,我會在臺灣以外的好幾個地方,輪流過上好幾年,不是旅遊,也不是移民,在世界不同的角落,過著沒有故鄉的安穩、也沒有異鄉的疏離感的生活。在臺灣以外的地方,平淡地、普通地生活,不在我們的想像範圍之內。
關於好好生活,我喜歡作家畢飛宇分析的,人們過的並不是自己「想過」的日子,也不是自己「不想過」的日子。人們過的是自己「可以過」的日子。
「可以過」的日子究竟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對我來說,可以過的日子是踏實的日子,是有連貫意義的日子,每天醒來願意接起昨天未完的日子繼續過,晚上睡下之前知道明天沒有懸念地也要接著今天沒過完的日子過,有這樣的心甘情願,日子就可以繼續。在外地生活,有挫折、有驚惶、有疲憊,也有各種想得到或想不到的代價,唯一沒有的,就是沒能試一把的不甘願。過去十年我走了一條陌生的路,這條路要再走遠一點我也不介意,對我來說,這就是可以過、也值得過的日子了。
二○二一年十一月
英國萊斯特
序
一九八五年,父親是一名高中老師,通過教育部的公費甄選,到美國華盛頓進修三個月。
我當時才三歲,關於這件事的記憶幾乎沒有,但是這件事情在過去三十多年間,各式各樣的細節,被爸爸以及其他家人朋友頻繁地提起,導致我們所有人好像也一起跟他在華盛頓過了三個月。因為這對我們這個極為普通的家庭來說是不得了的大事,能出國,還不用花錢,肯定是交了不屬於我們的好運才能達成願望。
去美國三個月,好像勝過在臺灣活三十年,爸爸跟我們講美國車、美國人、美國校園、美語、美元、美國天氣、美國食物、美國交通。他還從美國寄了卡片...
目錄
推薦序 生活中最美好的那幾分鐘/何致和
推薦序 日日是好日,不好的日子就讀陳偉棻/盧郁佳
推薦序 當你身在這座入境大廳/羅毓嘉
序
輯一.擦肩而過
入境大廳
鄭博士
三個天使
美甲師 金 上
美甲師 金 下
香港夢
都好
門縫下的光碟片
乾洗店的祕密
輯二.奔波
四千萬的公寓
搬家
清早出門前
牙痛
尼加拉瓜大瀑布
求職
大人式遷移
輯三.最小的事
抵達英國
最小的事
派對
關於七的數學練習
在下雪天洗車
那些不親自來就不知道的事
在地
輯四.想家的時候
提拉米蘇
傳統市場
iPad
今天的阿嬤是有錢人
奢侈品
願望清單
出關
代後記 送貨員
推薦序 生活中最美好的那幾分鐘/何致和
推薦序 日日是好日,不好的日子就讀陳偉棻/盧郁佳
推薦序 當你身在這座入境大廳/羅毓嘉
序
輯一.擦肩而過
入境大廳
鄭博士
三個天使
美甲師 金 上
美甲師 金 下
香港夢
都好
門縫下的光碟片
乾洗店的祕密
輯二.奔波
四千萬的公寓
搬家
清早出門前
牙痛
尼加拉瓜大瀑布
求職
大人式遷移
輯三.最小的事
抵達英國
最小的事
派對
關於七的數學練習
在下雪天洗車
那些不親自來就不知道的事
在地
輯四.想家的時候
提拉米蘇
傳統市場
iPad
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