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幾句閒話
──代「默默遙情」序
這兒共收進「默默遙情」,「血戰」,「龍城一夜」,「打鼓嶺」,「一家春」與「沉默的人」,六個短篇,是我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子。
筆耕近二十年,出版這麼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未免寒傖;不過,這應該是生性疏懶得出奇的確鑿證明。──寫下來的東西固然從未留底,刊登過的作品也從未剪存;大概有五十萬字左右的短篇小說,成為漂浮的作品,散見各處,提不起勁道來結集出版。
前不久,香港道聲出版社總編輯顏路裔先生乘祖文銳牧師來臺開會之便,殷殷致書問候,並要求我准許他選輯「十三號病床」和「老夫老妻」兩個短篇,作宗教文藝叢書之用。附帶他還請我幫個忙,稍微修改「十三號病床」的尾聲部分,以符合宗教文藝的需要。說來慚愧,這兩個短篇到底說了些什麼?何時發表的?發表在什麼刊物上?想來想去,春夢無痕。只好坦率回答老友,年深月久,完全記不清楚了,細節上的修改,一切拜託。
路裔再度來信,愛之深責之亦切。他說這些作品既然都是可一而不可再的生活斷片,從生命底層自然流露出來,為心靈留下雪泥鴻爪的往跡,為什麼不把它們整理出版?既然寫作時那麼認真,收集時又為何如此懶散?最簡單的東西最不容易說明白,姑且遵照老友的勸告試一試,結果就是這個不成熟集子的催生。
小說是人的藝術。人物描寫的方法決定了小說的結構特徵和小說的形式。人物的素描基礎可以看出小說家的功力。而短篇小說不獨特別講究用語的經濟,特別講究形式運用,以及形式與內容的一致,尤須注意小說構成時的戲劇性瞬間,因此是一種易寫難精的藝術。它劈空而來,言盡即止,一起一結之間,耗費了整個短篇的一半精力。它切取人生的一個斷片成為富有張力的插曲,或將幾個插曲組構成一個組曲,既求內容的有機性,又求形式的完整性,故特別講究形式運用。至於情節開展的自然合理,節奏的快速準確,用語的簡樸生動,短篇小說的要求,遠超過長篇小說和中篇小說。
一個專門說故事的時代,很難產生精妙的短篇。然而一個寫短篇的人,倘若不為這些著魔,也是不容易深入藝術堂奧的。閒話到此打止,我們且看看那些不成熟的作品,到底有幾分符合這些理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