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小 引
遇著好天氣,我喜歡出去遛達,有伴更好,無伴就獨自閒步,不論山間,水濱,荒村,郊野,或市井,鬧區,凡是附近的地方,幾乎都到過;如果在雨天,就伏處於窗下,或看書:或沉思,或弄筆。聽聽雨聲,看看窗外濛濛的煙雨水雲,覺得別有一番幽趣。
我平常寫文章,最不喜受拘束。奉命執筆,歌頌載道的文章,我是不想寫也不會寫的,人家知道我不會寫這一類的文章,所以不來找我寫,我也樂得自由自在。
雨窗下偶然有所感觸,好像骨骾在喉頭,非吐出不可的時候,我就寫了幾篇出來,好壞且不去管它,無病呻吟的缺點大概還不至於有的。兩三年來,一共才寫了二十幾篇,體裁糅雜不同,現在編定,分為三卷。
第一卷是歷史小說。雖然大部分都有史實詩文作依據,但究竟是半真半假的,或者帶有一點借古諷今的意味在裏頭,我是企圖把自己的一點情感注入古人的思想情感裏,然後借題發揮出來,總以不離譜太遠為限度。
第二卷是小品雜文。有抒情,有哀思,有雜感,有研究,……有些是為了實際的需要而寫的,故長短不一。
第三卷是掌故傳記。這一類的文章現在很流行,不過我所寫的重點稍有不同,須是深入淺出,雅俗共賞,且能引人入勝方佳,避免冗長枯燥的鋪寫,和艱深賣弄的引證。
我所編的這些文字,卻有一個共同之點:就是雖然多少有含意所在,但都是用比較輕鬆雋永的筆調寫出來。因此這本書,或許可以供讀者在雨天消憂解悶之用。因為有上面所說的雙重的意義,我於是把它定名為「雨窗下的書」。其他,在這裏不必觀縷了,還是請讀者翻下去,自己看正文吧!
作者 寫於六十二年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