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
這裡所收集的十二篇長短不齊的文章都是在雜誌上發表過的。內容以邏輯和語意學為主,有兩、三篇涉及科學哲學。
為了閱讀方便起見,我勉強把這些文章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淺釋性質的文章,共有五篇。在這些文章中,我用極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一些基本概念。其中第一篇是對公孫龍的「白馬篇」提出我自己的解釋。因為它對所涉及一些邏輯和語意學的基本原則都有極淺顯的說明;因此,我把它歸入第一部分。其實,把它歸屬於第二部分亦無不可。第二部分是書評,共有六篇。它們主要是指出原著的錯誤,其目的是希望讀者能夠受用原著的優點,而不致被它的錯誤所誤導。因此,錯誤百出而不值一讀的書,我是不予評介的。第三部分是專題論著,只有一篇,但也是最長的一篇。它詳細比較各家描述論的得失利弊;其中有些論點是我自己的研究心得,希望能夠引致討論與辯難。這篇文章要讀過初等符號邏輯才能瞭解。我把它編入本書,是因為它可以當做初等邏輯的補充讀物。拙作「邏輯」一書的增訂本(三民書局,一九七三年五月)曾詳細介紹各種描述論,並比較其異同,但因限於教科書體裁,未能做深入的分析。這篇專論恰可做為該書第八章的補充教材。
我要感謝三民書局願意把這樣冷門的文集收入「三民文庫」,同時,我也要感謝刊登這些文章的雜誌社,沒有他們的催稿,大部份文章是不會產生的。
最後,我要向麗鶯表示謝意。本書所收的文稿都是她在家事繁忙之中抽空為我蒐集、編排而成的。
林正弘 一九七四年三月十二日於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