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生在學者「束書不觀,遊談無根」的時代。他認為明代的滅亡,與明代道學先生空談「明心見性」直接有關。基於這種看法,他從實用的觀點出發,對做學問與寫文章的目的,表明自己的主張。這一方面固然是對儒學所謂「文以載道」的傳統觀念的繼承,但是另一方面則與他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無關係。與學術觀點相一致的是,顧炎武採取了注重實際調查和確切證據的治學方法,他的考證方法不僅在對漢代經學及古代音讀的研究上糾正前人理解上的諸多錯誤,而且在地理、風俗乃至禮儀等方面的辨析中,因為據史而論,引證充分,所以他的結論也就成了毋庸置疑的定論。《顧亭林文集》即是顧炎武嚴謹的治學精神與學術成就展現在後人面前的櫥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