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樂國!
我從小就喜歡簡單又豐富的生活,所以三十多年前就想去不丹!
想看看這遺世獨立的山國民族,該擁有現代失樂園的人們夢寐難求的那種遠離紛擾、祥和安樂的文化特質吧!
我終於去到!在七十二歲之齡,畫旅八十國三十餘載後,這僻懸世界地圖一角的「迷你」區塊,果然以今之古貌,落落大方相迎,有些旅客感覺自己是倒入時光隧道,我卻為隧道彼端珍貴的遺風大喜過望。
「在這裡,我們都很快樂,因為,我們都很富有!」
穿著源出我們唐宋古裝的不丹國服,喜孜孜地開著一輛陳舊的老爺車,約莫四十出頭的車主用它當計程車,他自信滿滿,笑容燦爛,語調姿態,透?相當程度的得意。
我有些喫驚!但他引以為傲的註釋更使我呆住:
「我們有寬廣的天空,有足夠的日照,高聳的山屏,堅實的大地,有工作做,有住屋和家庭,所以,我們不丹人都很快樂!」
這補充說明如此簡潔有力,定義如此清晰明確,聽入現代靈智渾沌的價值觀裡,無疑一記震撼人心的當頭棒喝!
二十多年前在北美大峽谷底,老牛破車般的我無力跨越科羅拉多激流,只好喘?粗氣趴在地面寫生,有位年輕的行者趕過我時曾為我打氣,不料畫未及半他已轉了回來!當我訝異地追問他是否已走到谷底中心的營地?為什麼這麼快就急?離開?……他也訝異地反問我:「那當然啦!既已抵達、喝些水坐一下,不向回程又何待?!……」
他困惑地搖搖頭,丟下這一句就走遠了。
“What’s more?!”你到底還要怎樣?
我一時愣住!卻終生難忘!
及至因緣遇合來到這容顏素朴、心靈華美的小小不丹,耳聞目睹,盡是無所多求的知足和感恩,沒有逾分的物欲,不受名利的驅策,人們自主、自在、自逸地過日子,斯土斯民,沒有誰想多要什麼?
在最清新的空氣中成長,在最純淨的泥土上生息,盡享自然農作的鮮甜,在至真至善至誠的人性中滋育。眼中是美,心中是情,胸中有愛,聽牧?應鳴之聲,樂淙淙流水之歌。在山間深呼吸,就野谿一掬飲,攬山嵐以徜徉。浥朝露以自得,汲四時運作的智慧,領大塊文章之哲思,日出日落,而作而息;帶一袋壓扁的飯乾以上路,穿一串營養的酪塊於胸前,風中來雨中去,行驕陽奔夜月……。生命中最重要的應有盡有,賦性善良,宅心仁厚的不丹人,夫復何求?
當現代人有腳不肯用,無車不能行,原味不下嚥,雙手難作為……。與天地相容相契的不丹生活,不分冬夏,就在荒山野嶺健行,在縱谷絕壁攀越,練就一身鐵骨鋼筋的能耐,挑戰體適能的極限。平日粗茶淡飯,竟是現代人又愛又恨的健康飲食……。疾病自是難以上身,全國的免費醫護只好備守了。
此外,定期城鄉輪調的優質師資,也使義務教育的資源無遠弗屆,想就學求知增慧,可栽培到國外進修;願留守山林務農作工,也得到不分彼此的尊重。上有勤政愛民用心極勤的明君,下有忠厚善良、誠篤務實的子民……。西方理想世界的烏托邦,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不就應該是這樣?……
在這不用機心的樂土工作十多天,與心境光明、身在福中知福惜福的不丹人坦然相處,平日必須習以為常的防衛之心竟被一層層撕破,剝落殆盡後反璞歸真,我忽然感覺自己像個人,也逐步還原做了一個真正的人!
際此全球仍以經濟成果論斷貧與富,不丹民眾精神富足的心靈成就,也格外可貴地提供現世驚豔的反證!
有人認為,唯有兩者合一,才是人生應該追求的幸福!……
如若難以兼具必選其一,我會哈哈大笑學不丹人,仍然繼續快樂地做我「最窮的富人」!
回到臺北感觸至深,若有所得也若有所失!
回顧此行遇合的上緣、逆緣,在在別饒深意。不丹民風的淳樸、忠厚、善良如此令人感動也心疼。相對於少數外人不知珍愛、尊重的遺憾,一切一切,反而為這美麗的桃源世界加成滿分!
此書得以完成付梓,首先要感謝皇后陛下的鼓勵,YDF顏蒂的邀請支持,不丹民眾無私無我的分享,以及方琲和她的不丹友人及時的協助!三民書局編輯部的策動,並為它賦名「不丹 樂國樂國」這是語出我們詩經的激賞、嘆息,願奉之與深得此心的有情人共有、同在!
圓緣
若不是一連串巧合,得以有機會先訪不丹,我不會有此殊榮為業已畫旅八十餘國的梁教授(也就是我的婆婆)提供可能的協助,並為她撰寫此文。
二00五年四月,臺灣青年總裁協會決定一遊神祕的「雷龍之國」。由於籌辦的會長夫人因故無法成行,我臨時受命跟團,接下這難能可貴的「出差」工作。
不丹機位一票難求,團員的來回機位半年前早已訂妥。我們少數臨時加入的成員只好補位。等到預定揮別不丹當天,團員一一按時登機,我們幾位仍無法補上。確定不能如期返臺時,亦即宣告我們必須多留二天!這使意外卸下重責的我反有鬆懈緊張的驚喜!也才能珍惜地仔細欣賞這片樂土。
幸運的是,曾經遊歷不丹十餘次,應邀為本團嚮導的陳念萱小姐,體貼地留下協助我們。由於她的熱心安排,我們有緣認識了不丹電影「旅行者與魔術師」中擔網演出的男女主角和其他主要演員。事實上,我們行前對不丹的初始印象正源於這部小品平實的電影。我們甚至還應邀在女主角家叨擾一宿!此外,念萱還介紹視她如家人的好友給我們,其中包含了該國中央研究院院長及其家人,他們個個平易可親,熱心善良,對人一見如故!他們的開闊胸懷、誠懇情誼令人深深感動!
回到臺北與家人分享當地見聞,我才知道這人間淨土也正是婆婆縈繞內心數十年的大夢。時過數月,一個意外的好消息輾轉傳來;不丹的青年發展基金會有意邀請她前往作畫,她高興地應允了。然而,囿於間接的溝通不良,正式的邀請函和正確的資訊始終未能收悉;眼看預定行期漸漸迫近,她不得不猶豫起來!
幾經思量,我們開始考慮和該基金會執行秘書顏蒂直接連繫的可能。我因此決定一試,還好不丹首邑廷布人口不多,當地居民大都彼此認識,我向不久前才結識的不丹朋友柴菱求助。令人雀躍的是!柴菱果真順利地聯絡上顏蒂。隔日,基金會的正式邀請函及時傳到,梁教授才急急收拾行囊!若?有柴菱的古道熱腸和顏蒂的及時回應,她一定會被迫錯失良機,放棄計畫!
本書中,梁教授以一貫特有的細膩文筆,對不丹人物風情、山川景致,做了詳實敏銳的觀察,和深刻感性的描述。同時,更以彩筆──她那傳遞心緒的絕妙工具,無聲的溝通語彙──美妙地呈現出一幅幅動人的畫作,與大家分享她盈滿的藝術情感和內心悸動!
一切緣於上天的巧安排,讓我們婆媳得以先後親訪那遠離喧囂的樂國樂土。而我這入寶山空歸的晚輩,也能藉機為不丹人民豐盈的心靈,純真、知足、樂觀的處世智慧共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