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1年夏天將《臺東縣史.卑南族篇》文稿寄出後,心裡開始盤算著接下來該如何規劃另一個關於卑南族研究工作的階段。沒有想到2003年初春,先是借調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著手籌備南島文化研究所,接著又擔任該所的行政工作,一晃就是兩年半的日子;待回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繼續筆者原先規劃的研究工作時,又接到黃應貴教授通知撰寫這本小書的訊息。
同樣是卑南族,這本小書跟前述的《卑南族篇》有何區別?這不得不略微提及《卑南族篇》寫完以後的研究心得。如果說《卑南族篇》是把歷史文獻中關於卑南族的記載當作背景,則這本小書乃試圖在人類學研究與歷史研究中努力尋求一個對話的平衡點;尤其是人類學學科的背景,自然不能不觸及什麼是卑南族社會文化的面貌與特色這些問題。誠如黃應貴教授為叢書所寫的〈總序〉中指出,「以『族群』為單位來介紹,自然會涉及如何界定族群的根本問題」。若從族群的歷史發展而言,今日被歸類為不同族群之間抑或同一族群之內,是如何互動,又如何形塑其社會文化之性質,實為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細心的讀者在閱讀這本書時,當會發現筆者的努力與不安。
借調臺東大學期間,同時也擔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兼任委員,教學與行政環境的確與中央研究院迥異,這樣的經驗更讓筆者深感學術研究與學校、社會教育的脫鉤。究竟是因為學術研究令一般社會大眾卻步?還是反映了我們社會(包括高等教育)對於嚴肅問題的思考與探討付之闕如?以親屬討論為例,雖然筆者先後對於阿美族與卑南族的「母系」爭議提出一些看法,但時至今日,「母系」一詞仍普遍見於媒體與原住民朋友的口中而不一定清楚其間的含意。至於關心原住民事務並且從事相關議題研究工作者,也多侃侃而談諸如原住民教育、母語、身分認定、自治等重要議題,卻不需對於原住民社會文化有一些基本的瞭解。撰寫這本小書期間,這些問題一直盤旋腦中、揮之不去,而書中也多少呈現出筆者的回應。
從撰寫《卑南族篇》到這本小書,幾近八年的時光,說來不算短暫。雖說位處東部一隅的卑南族是臺灣社會的邊緣地區,但是這些年來也的確起了一些變化,人事之間的浮沉不言可喻。筆者在《卑南族篇》中曾經致謝的卑南族長輩與友人,有的業已離開人世,有的也另有一番情景,令人不勝唏噓。
由於卑南族各部落的民族誌資料詳細情形不一,本書只能以筆者較為熟悉的南王、下賓朗、知本、建和與初鹿為例,尤其南王。但是,也盡可能依其文脈含括其他部落。再者,因為各部落之間的用語、發音以及習俗都有些差異,為便於閱讀,本書主要以南王為例。若與其他部落明顯差異時,則以並列方式書寫並且適時說明。例如,南王以miyabetan指稱未婚的服役級成年男子、bini為小米種籽,其他聚落則以valisen和apiyar指稱,因此,以miyabetan (valisen)和bini (apiyar)並列的方式書寫。若有拼音上的些許差異,如「家」,南王為ruma,其餘部落是rumaH,則以ruma(H)表示;類似地,南王的「少年會所」為Takuban,其他聚落為Takuvan,則書寫為Takub(/v)an。若是指稱特定的部落,則依其使用方式。相關的拼音系統,請參考附錄1。
感謝我的同事也是這個序列叢書主編的黃應貴教授,沒有他的催促,這本小書將會延宕更多時日。謝謝黃麗珍小姐詳細閱讀整篇文稿,讓小書的結構與觀點更為清楚,以及鄭依憶小姐在修改過程中的建議。審查人對於本書初稿提供的建議,也讓筆者受益良多。謝謝王薇綺小姐以及三民書局的編輯,他們已等候這本小書很久了。對於卑南族友人而言,筆者每一篇報告背後總是有來自他們默默的支持與信任,在此無法一一列舉致謝。其中,感謝鄭玉妹與洪婷嵐對於卑南語書寫的校正,以及天福、安喜、登財、大山兄、鏡榮兄與陳文成先生跟他們的家人的協助與照顧。與浩祥、進星、志彰、哲人、和平、斯乃泱、明智、政宗、建宏等多年的接觸,也讓筆者留意到卑南族世代更替的痕跡、努力與面對的問題。當然,必須提及的是下賓朗與南王的族人,二十餘年的歲月中,他(她)們已是筆者每次到臺東亟欲探訪的親友。借調南島文化研究所期間,謝謝沈怡君小姐在行政上的協助,使自己得有些許時間從事田野工作,也謝謝李家婕小姐提供所上資源,得以在田野期間整理資料。
這本小書是綜合多年來研究卑南族的一個心得報告,嘗試綜合以往累積的研究成果,勾勒卑南族社會文化的重要特徵及其持續與轉變。除了第一章介紹卑南族的分布與概況,第二、三、四、五章分別從卑南人的成長過程、家與部落的組成、歲時祭儀以及儀式執行者等層面討論,然而,這並不表示這些社會文化特徵是持續不變的。事實上,歷史文獻或傳說口碑都提到,卑南人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受到外力的影響。不過,由於各聚落內部構成的性質以及與外來力量銜接的方式,其持續與轉化的面貌也因此而異。為能呈現出這些複雜性,第六章著重在十七世紀以來卑南人與外來的接觸與影響,第七章以今日卑南人主要接受的漢人與基督宗教為例,並且進一步以「原生/外來」的框架試圖理解卑南人與外來接觸的過程與意義。至於第八章,則以近一、二十年的族群與部落意識的發展為例,描述卑南人所面臨的新情境與問題。
此書不只是給卑南族人,也盼望它是一個窗口,讓包括其他臺灣原住民族在內的社會大眾更能認識這個族群。為使閱讀順暢,書中除了必要的引文外,盡量不予列舉。有意進一步參閱卑南族相關著作的讀者,請參考《臺東縣史.卑南族篇》(2001)的書目。
陳文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