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二版序
本書出版多年,蒙讀者厚愛,值此修訂之時,增加一些教育發展趨勢,供讀者參考。
「教育」是千秋大業,古人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現今的臺灣師大,校歌頭一句是「教育國之本,師範尤尊崇」,卻只是「說說」、「唱唱」而已,實際作為並不是那麼一回事。目前廣告用詞中流行的一句話,可以恰當地描述此現象。該廣告詞由一位婦女發聲,表情很不屑地說:「查甫人(男性)不可只剩一張嘴!」從「教育」史來看,教育權幾乎都是男性包辦。如教育成果展現在「國力」上,則教育之興衰,正與國力之強弱成對比。
舉世之人皆知,現今在國際舞臺上耀武揚威的國家,都是文教昌隆的國家。雖然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掌控全球軍事、經濟,甚至文化大權者,已非「西洋」的專利,但從教育角度言之,日本從十九世紀之竄起,是明治維新(1868-1912)採納教育家福澤諭吉(1835-1901)的「脫亞入歐」政策所致,向支那bye bye,再見;全然地學習歐洲,尤其是德國、英國,其後是美國;大興文教、完全西化的教育制度,不只普遍實施於日本,還播種在臺灣。不多久,便一展國力,不到半世紀即東亞稱雄。1895年戰勝「東亞病夫」,1904-1905年又打敗「北極熊」。
中國的大清帝國及其接替的政權,也學得教訓,且有日本前例可循,除了到歐美取經外,更大量派遣留學生到本來在歷史上是漢人帝國附屬地的「倭寇」大本營日本。日本文教的「西洋化」,最顯明的是1877年成立的東京帝國大學,該學府幾乎是德國1810年所立「柏林大學」(University of Berlin)的翻版;1928年的臺北帝國大學的模式亦然,1922年臺灣「高等學校」(即臺灣師範大學的前身),形同德國的「古文學校」(Gymnasium)。讀者若稍稔本書所涉的高等教育及中等教育發展史,就知悉這些教育機構,都是「學術」基礎十分濃厚的學府,從此人才輩出,正響應了1776年環球經濟學名著《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作者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的宏旨。國家要富,不是地大物博,而是人才,才是「國富」的最大金礦。
可惜的是歷史上,人類無知於此,導致一流菁英不只被「埋冤」(臺灣的另一發音),且大受打壓,一部「學術自由史」是血淚史(不妨參閱筆者編寫的《學術自由史》(2009)臺北,心理出版社)。返顧過去,居教育位階最高而形成的「學校」,最能展現其具體成效的學府,莫過於大學。從歷史來看,東方支那根本不把「學校」這種「栽培人才」的措施當成歷代政府的重大施政目標,焦點只在短視地注重「科舉」而已。「一年樹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至理名言」,但不也是「什麼都死,只是嘴巴不死」而已嗎?
西洋文教在大學中的閃亮巨星,首當是出現在愛琴海的希臘雅典,其後重點轉移到地中海各大城市。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文風鼎盛,但相形之下,小池塘養不了大魚,愛琴海及地中海皆比不過大西洋,因之大西洋沿岸的重要都市崛起,其中,荷蘭的雷登大學(University of Leiden),是十七世紀最高聲望的學府。而由中世紀起,就舉足輕重的大學,如神學大學重鎮巴黎(University of Paris)及英倫的牛津(University of Oxford)與劍橋(University of Cambridge),加上十九世紀之初的德國柏林大學等,都後來居上;史上轟動全球且支配人類觀念的巨著,都是這些「大學」教授的心血結晶。
但時來運轉,撿拾文教成果卓然有成的高等學府,在美洲新大陸一一出現。迄今,美國大學幾乎是吸引全球一流師生的所在。在教育活動的各層面上,舉凡制度、課程、教材、教學法、行政、成績評量、學校建築、設備,甚至教育思想等,都亦步亦趨地以美國為馬首是瞻。其實美國教育的歷史底子,是來自於希臘雅典,而演變成為歐洲及全球文教的楷模。
就教育而言,「西洋」有演變成環宇性的可能。當然,文教的優劣短長,不可能簡化成二元而已。「富」與「強」,若無文雅性的教育洗禮,則淪為野蠻。西洋文教之延伸,並擴及其他地盤,不能輕率地以「霸權」或「宰制」就一言以蔽之,其實最受歡迎的「侵略」,莫過於文教「侵略」。當年日本治臺時在文教上採取「斷髮」(剪掉男生的長辮)及「放足」(不許女生纏足)措施,竟然引發了當時臺民的漢人種(民)族情結及祖先遺訓,而大力抵制。以今觀古,展現出「史的宏觀」,則功過如何,就瞭如指掌了。西洋教育有點類似西元之成為「公」元,如同西斤、西里、西時等之成為公斤、公里、公時一般,成為舉世各國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取樣學習的楷模。當然,在「過程」中,不可持殘酷不仁道的行徑,卻應大展「教育愛」精神。
本次修訂中,尤其在新增之「返顧與前瞻」單元裡,或許更可作為借鏡!敬請讀者注意。事後諸葛亮的智慧,由先行者「西洋」提供,該可給歐美以外國家作教育興革的最重要參考座標!包括本國臺灣在內!
謝謝三民書局編輯部的打字、編排、校對,並做些插圖,另也增加英文索引。
林玉体
2014年7月於臺北青田苑